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或簡稱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古代陸上運輸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緩慢,運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所以大宗貨物都盡量採用水路運輸。中國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但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而長江流域得到開發以後,中國就逐漸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為保證南北兩大中心的聯繫,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京城,開闢並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幹線,對於歷代朝廷就變得極其重要,明清兩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楚州區)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佔到全國的3/4。
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在隋、唐、元、明、清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擴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南一帶在全國農業發展地位不斷加強、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導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也對京杭大運河進行過多次疏浚。
東周春秋末年,位於太湖流域的吳王夫差為了與中原的晉國爭霸,於前486年修築邗城(今揚州附近),作為北上據點,並在城下開鑿運河到末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城北),溝通江、淮,以運輸軍隊和輜重。這條運河被後世稱為「邗溝」(於前486年開鑿,於前484年完工,是大運河中最早「有確切紀年」的一段河道。),在開鑿邗溝的過程中,吳人儘量利用長江、淮河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巧妙地以人工渠道連接兩岸,故只鑿渠長約150千米。
邗溝
但是,胥溪,胥浦才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而這也是吳國所開鑿的,以相國伍子胥之名字命名(開鑿之確切日期已不可考,但伍子胥於前484年被夫差賜劍令他自盡,故推斷應在邗溝開鑿前完成〕。胥溪從宜興開始,在蕪湖入長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長江聯繫起來。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後不久開鑿的,它以太湖為起點,經澱山湖和泖湖,流入東海,為太湖開拓了出海口。胥溪,胥浦的開鑿,把整個東南水系連成了一體。
[編輯]隋朝的大運河
隋代統一南北以後,陸續開挖了以洛陽為航運中心,首尾相接的幾段運河。
- 廣通渠:從京城長安至潼關東通黃河。長達300餘里。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宇文愷主持。以渭水為主要水源,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 通濟渠:從洛陽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隋煬帝楊廣即位後,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洛陽,每月役丁20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鑒·隋紀四》)。通濟渠在黃河南岸,分為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引黃河水進入淮河的支流汴水,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 yí虛移]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里。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巨。可是歷時很短,從三月動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當然,代價是極其高昂的。在鑿渠和造船過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
-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在修建通濟渠的同時,徵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兩渠是按照統一的標準開鑿的,合稱御河,兩旁種植柳樹,修築御道,沿途還建離宮40多座。御河鑿得很深,能夠通行龐大的龍舟。隋煬帝立刻從洛陽登上龍舟,帶著后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zhú lú竹爐],南巡江都。隋煬帝在江都(今揚州)興建迷摟,廣攬江南佳麗,奢侈糜爛,也因此葬送萬里江山。
- 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利用衛河和蘆溝(永定河)等自然河道開挖加深,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大業四年(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當年完成。全長1900多里。大業七年(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
- 疏浚江南河: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為中心,在太湖平原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隋煬帝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鑒》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今鎮江)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好大喜功,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隋煬帝把後兩者合稱御河)、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龍舟,而且互相連接,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
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通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較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所以,當時開鑿運河也是為了解決糧食北運的問題,不全是因為隋煬帝楊廣這個暴君窮奢極欲、愛好遊玩。
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
但是,開鑿運河的艱巨工程對勞動人民卻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強徵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發了360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夥食炊事。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各執刑杖,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
在長江以南,完成了江南運河,這是大運河的南段。實際上,江南運河的雛形已經存在,並且早就用於漕運。「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是中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中國古代向農戶徵收地租和田賦,在很長時期內,採取徵收實物的辦法。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徵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為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中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並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遠在秦漢時代,中國史書就已經有了關於漕運的記載,到了隋朝,漕運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元朝的大運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
- 濟州河和會通河
- 從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到東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間、臨清和濟州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來根本沒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貫通的關鍵就是在這兩個區間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臨清和濟州之間的運河,元朝分兩期修建,先開濟州河,再開會通河。濟州河南起濟州(今濟寧)南面的魯橋鎮,北到須城(在今東平縣)的安山,長150里。人們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以汶水和泗水為水源,修建閘壩,開鑿渠道,以通漕運。會通河南起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鑿渠向北,經聊城,到臨清接衛河,長250里。[1]它同濟州河一樣,在河上也建立了許多閘壩。這兩段運河鑿成後,南方的糧船可以經此取道衛河、白河,到達通州。
- 會通河上曾建閘三十一座,以調節流量,[1]故名閘河。但因水源不穩定,河道時患淺灘,不勝重載,故元一代漕糧北運仍以海道為主;元末,會通河廢棄不用。
- 壩河和通惠河
- 由於舊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與通州之間修建一條運輸能力較大的運河,以便把由海運、河運集中到通州的糧食,轉運到大都。於是相繼開鑿了壩河和通惠河。首先興建的壩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裡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這條水道長約2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較大。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糧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閘壩,因而這條運河被稱為壩河。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負責水利的都水監郭守敬(1231-1316年),從昌平化庄村東龍山的白浮泉引水源到積水潭集蓄起來,然後經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去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接白河。全長82公里。這條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後,從南方來的大批漕船可直達城內積水潭。積水潭成了繁華的碼頭,「舳艫蔽水」,熱鬧非常。
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完成後,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運河不少河段,如果從北京到杭州走運河水道,前者比後者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明清的大運河
明、清兩代,又對大運河中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改造。京杭大運河分為以下七段:
通惠河
通惠河是大運河最北的一段,自北京東南至通州,因水源不足,通航不正常。
北運河
北運河為通州至天津段,長186公里。利用永定河河道,漕運咽喉河西務,曾盛極一時,在天津匯入海河。
南運河
南運河從天津到至山東臨清。全長524公里。利用原有的衛河加以疏通而成。水流自南而北,至天津匯入海河,流進渤海。
魯運河
魯運河即會通河,北起臨清,南至台兒庄,貫穿山東省西部,長約380公里。明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奉命疏通。宋禮修築戴村壩,遏汶水濟運。從此大運河南北暢通。在濟寧設有東河總督,負責山東河南兩省河道。1855年黃河北徙,魯運河被沖毀淤塞,航運遂告中斷。
中運河
中運河自台兒庄向南至清江浦(淮安)黃淮運三水交匯處,長186公里。中運河原為發源於山東的泗水下游故河道,後為黃河所奪,又為南北漕運所經,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
里運河
里運河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長江,長170餘公里。這是大運河最早修鑿的河段。有些河段水面高出地面四至五米。明、清兩代,在京杭大運河的樞紐部位(運河與黃河故道交匯處)淮安府城中心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城西30裡外南船北馬的水陸要衝清江浦設有南河總督,負責江蘇安徽兩省河道。來自徽州和山西富甲天下的兩淮鹽商,聚居在揚州以及淮安河下,競相建造精巧雅緻的私家園林。
江南運河
江南運河自鎮江至杭州330公里。貫通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江南運河流經太湖流域水網地帶,沿線有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杭州等東南重鎮,特別是擁有繁華富庶居全國之首,號稱「天堂」的兩個城市——蘇州和杭州。江南運河河面窄而航船多,終日熙熙攘攘,運輸繁忙。所經城鎮,兩岸人家盡枕河,座座石橋跨水上,富有江南水鄉特色。
明、清兩代,大運河的運輸量遠遠超過元代。直到近代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佔到全國的3/4。 明、清兩代,大運河沿線也集中了全國大部分的商業中心城市,在長江以北的半個中國,所有的繁華幾乎都集中在運河沿線:揚州,淮安-清江浦,濟寧和臨清。後來居上的天津,曾以「小揚州」自豪。
近代的衰落
- 1842年,英軍在鴉片戰爭中決勝的一戰,就是奪取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鎮江,封鎖漕運,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決定,不久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
- 1853年後,太平天國佔據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帶十多年,運河漕運被迫中斷。戰爭極其慘烈,期間沿線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創,部分甚至全部焚毀。
- 1855年黃河改道後,運河山東段逐漸淤廢。從此漕運主要改經海路。
- 1872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輪船承運漕糧。
- 1904年,漕運總督也被撤廢。
- 1911年,津浦鐵路全線通車。從此京杭大運河以及沿線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
現代
近百年來大運河受到了很大破壞,在有的城市河道已成為排污溝,近代工業與房地產等各種破壞性開發沿河歷史文化遺跡。在黃河以北,大運河許多河段,污染、坍塌甚至乾涸的狀況較為普遍。
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運河成為中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環節和通道,通過它長江下游的水可以被輸送到北部缺水的山東和河北等地。
2006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