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封號、尊號、徽號

封號帝王君主加封、賜予的稱號。在中國,封號最遲自周朝開始,直至清王朝伴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始終;在歐洲,封號自封建時代開始到現在的君主立憲國家一直存在;「封號」與「分封」一樣,很大一部分體現在「爵位」的賜封。


中國封號的歷史

漢語「封號」與「封建」一詞密切相關。「封」最初含義不是後來組成固定詞彙「封建」(其原意即「帝王以土地、人民、爵位、名號賜人」之意), 「封」字開始與「豐」同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狀如「植樹於土堆」之形,而植樹在此是為了劃界,「封」即表示「起土界」、「疆界」或者說「田界」的意思。許慎《說文·土部》所訓∶「封,爵諸侯之土也」只是引申義,而非本義;《說文》說「封」字「從之,從土,從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則受戰國之後人民追述的影響。

據出土的商朝甲骨文考證,中原地區至少自武丁即已存在許多封國。武丁加封有功的武將,封地被稱為「侯×」,如封在「雀」地的被稱為「侯雀」;封出去的兒子則被稱為「子×」,如封於「鄭」地的稱為「子鄭」,封於「宋」地的被稱為「子宋」,那時還有分封出去的夫人,也都相應地依所封地叫「婦龐」、「婦邢」等;對一些承認商朝的宗主權的鄰國,武丁也依其原有的國名給一個封號,如:周國受封為「周侯」,還有「井伯」、「虎侯」等。「侯」、「伯」是他所頒的爵位,「婦」、「子」本屬其家庭關係,也就當作了爵位。史學家認為中國商朝後期已經有了很完備的封建制和隨之產生的「封號」制度。


廟號諡號尊號封號年號徽號


尊號中國朝鮮日本歷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時的稱呼。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皇帝的尊號是根據皇帝年號而變的。如唐玄宗天寶時代尊號為「聖賜靈府天寶皇帝」,安史之亂後退位為太上皇時的尊號為「太上至道聖皇天帝」,唐玄宗則為其子唐肅宗所上尊號為「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為皇帝上尊號需要舉行相關的儀式和慶典。


尊號系統

時代,皇帝多嫌惡前朝有尊號的皇帝荒政失德,因此拒絕為自己上尊號,民間多以年號來作為對皇帝的尊稱,如明世宗的年號是嘉靖,民間稱之為「嘉靖帝(嘉靖皇帝)」,清高宗的年號是乾隆,民間稱之為「乾隆帝(乾隆皇帝)」。但是實際上「嘉靖」、「乾隆」都不是皇帝尊號。嘉靖帝曾自稱「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和「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寶境萬壽帝君」,這些稱號也均非尊號。

另一方面,明清各位皇帝都為皇太后上尊號,這一做法始於明英宗復辟後為宣宗孫太后所上的「聖烈慈壽皇太后」,此後比較著名的皇太后尊號有明憲宗時期的聖慈仁壽皇太后、明神宗時的慈聖皇太后和仁聖皇太后。清朝為皇太后上尊號始於順治康熙年間為孝庄文皇后所上尊號「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此後每代皇帝均為在世的生母和嫡母上尊號,如乾隆帝生母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后(孝聖憲皇后),道光帝生母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壽禧崇祺皇太后(孝和睿皇后),同治帝生母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孝欽顯皇后)及嫡母慈安端康裕慶昭和莊敬皇太后(孝貞顯皇后)。


參見


廟號諡號尊號封號年號徽號



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先朝嬪御皇后嬪妃等後宮女性,所使用的尊號稱之為徽號后妃的徽號使用,隨著中國歷代後宮典制的演變,都有不同的變化。


中國


明朝以前

兩朝以前,嬪妃的稱號是將她的姓氏加上她的位號而成的,如唐朝唐玄宗寵妃—楊貴妃,她本姓楊,貴妃則是她在宮中的位號,她的姓氏後面加上她在宮中的位號即成為她的稱號。

兩朝以前,徽號的使用沒有很嚴密的規制,常常出現許多模稜兩可的稱號和徽號,如;


明清兩朝


嬪妃

明朝的後宮位號並沒有很嚴密的規制,所以嬪妃也開始出現徽號,是將徽號加在姓氏之後位號之前,如明世宗妃子杜氏,杜氏的位號是,杜是她的娘家姓氏,而她的徽號則是字,因此她在宮中的全稱為杜康妃

清朝時,因後宮嬪妃等多為滿族或蒙古族人,這兩個名族所使用的姓氏即使音譯成漢字,仍然字數較多,因此無法像明朝一樣在姓氏後面在加上徽號和位號,所以清朝的嬪妃稱號,省去了嬪妃的姓氏,只在位號前加上徽號,如;珍妃瑾妃,兩人姓他他拉氏,為同父異母的姊妹,入宮後皆受冊封為,而個別以字和字為徽號。

一般來說,清朝時期的後宮妃嬪,除皇貴妃為兩字以外,徽號皆為一字,而在她升級或降級後,雖然位號改變,但徽號多不變。

但也有部分姓氏字數較少的嬪妃,雖然有正式的徽號,但一般人們還是以她的姓氏加上位號做為她的稱呼,如清世祖寵妃—董鄂妃,在清史稿—后妃列傳中,她的徽號為字,位號為,所以如果依慣例,她應該被稱為賢妃而不是董鄂妃,但當她在宮中的同時,宮中還有一位她的親族董鄂氏,同樣的這另一位董鄂妃的位號也是妃,但她的徽號是字,因此後世為了將兩位董鄂妃有所區別,將這兩位董鄂氏個別依徽號稱之為董鄂賢妃董鄂貞妃


皇后

就理論上而言,皇后一般是沒有徽號的。

皇后會被恭上徽號,基本上有兩種原因;

上述是明清兩朝的情況,而在明清兩朝以前,為了使先朝皇后和當朝皇后之間有所區別和,多會以大行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來稱呼該皇后。

不過上述的情況中,徽號已經不是一種尊崇或禮遇的意義,而是代表她們已經投降於新朝代的君王腳下。

此外,在元朝時期,皇后可以有十數位之多,眾皇后之間的等級和身分貴賤是以斡兒朵(宮帳)來區別,一座斡兒朵裡面會同時居住好幾位皇后和妃子,在眾多斡兒朵之中,是以第一斡兒朵中的第一皇后為所有皇后之尊。


太妃

當繼任皇帝登基之後,有部分前任皇帝的遺孀,能有幸的被尊封為太妃

清朝一般在尊封前朝妃嬪為太妃的時候,多會一同加上徽號,而太妃的徽號一般多為兩字,如清朝光緒帝妃子瑾妃,她在宣統朝被尊封為太妃,同時她的徽號是端康二字,因此她的全稱為端康皇太妃(可簡稱為端康太妃)。

而未被尊封為太妃的先朝嬪御,在新皇帝登基後,依然保有和使用她們原本的舊稱號,如清朝康熙帝妃子定妃,她在康熙帝生前所冊封到最高階的位號只有妃,而她長壽地一直活到乾隆年間,這期間她除了被雍正帝尊封為皇考定妃之外,沒有更高階的尊封。


皇太后

當女子成為皇太后時,大多是因她們的皇帝丈夫駕崩,因而被繼任的皇帝依之間的輩分關係及當時的局勢而被尊為皇太后,當被尊為皇太后時,繼任皇帝都會恭上徽號。


太皇太后

一般而言,能夠成為太皇太后並非易事,因此中國歷朝所出現的太皇太后之人數並不多,而能夠成為太皇太后,在這之必先經過皇太后這一階級,因此待成為太皇太后時,並未再恭上新的徽號,而是在原本的皇太后徽號加上新字,如清朝開國皇后(同時也是清朝首位皇太后及太皇太后[1])—孝莊文皇后,她在順治朝被尊為皇太后,而一直到順治帝駕崩前,她所受尊封的徽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之後在康熙朝,她被尊為太皇太后,並加新徽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此後一直到她死前,她所受尊封的徽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嫡庶之分

皇位的繼承,有時會因為皇帝非前任皇帝之皇后所生、乃為前朝嬪御所生,因而出現一朝兩太后並尊(或稱兩宮並尊)的情形,及一位是先朝皇后(繼任皇帝需任這位先朝皇后為嫡母),另一位為自己的生母(即大行皇帝的遺孀之一),這時,先朝皇后為、皇帝生母為,因此在徽號和諡號的使用也有區別。

有些朝代,兩宮並尊時的兩宮太后,會將;

先朝皇后母后皇太后;庶出的繼位皇帝,需認先朝皇后為嫡母,因此稱母后

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皇帝為天之子、是聖人,因此皇帝生母當然也是聖母

  • 徽號

明朝宮制,繼位皇帝需尊先朝皇后為皇太后,但若是以庶岀身分繼位的話(及先朝皇后非繼任皇帝生母,繼位皇帝生母乃先朝的普通嬪御),則將皇帝生母及先朝皇后並尊為皇太后,再為先朝皇后恭上徽號(皇帝生母無徽號),以區嫡庶。

不過在明神宗朝,因明神宗生母—明穆宗朝李貴妃並非皇后,而先朝皇后—陳皇后仍在,所以出現兩宮並尊的情形,原本神宗生母是無徽號的,但當時的太監馮保欲討神宗生母之歡心,因此和張居正連同,由張居正上奏章,請神宗為生母恭上徽號,之後神宗身母為慈聖皇太后、陳皇后為仁聖皇太后,從此皇太后徽號再也無嫡庶之分。

清朝時,兩宮並尊的皇太后,並沒有以徽號來區別兩宮太后之間的嫡庶。


注釋

  1. ^ 清朝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太皇太后,是清末期的慈禧太后,當她得知光緒帝駕崩後,便詔命溥儀繼位,她也因此勉強成為清朝第二位太皇太后,但她甚至來不及等到溥儀正式登基及為她加上太皇太后徽號,就在光緒帝駕崩的第二天早上薨亡。


廟號諡號尊號封號年號徽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