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6月30日星期一

中國古代簡史

中國古代史

第一節-先秦時期 

 一、早期的人類

  (l)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發現于雲南元謀,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藍田人,距今約80萬年,發現于陝西藍田。

  (3)北京人,距今約70萬一20萬年,發現於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處於舊石器時代,已學會使用天然火。

  (4)山頂洞人,距今約1.8萬年,會鑽石取火和製造骨針。

  二、氏族公社

  (1)半坡氏族,距今約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會製造陶器。

  (2)河姆渡氏族,發現于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

  (3)大墳口文化中晚期,發現于山東泰安,距今四五千年,處於父系氏族,晚期出現私有財產和明顯的貧富分化。

  三、夏、商、西周王朝

  1.夏朝

  西元前21世紀,禹的兒子啟繼承父親部落聯盟首領的地位,以王位世襲制替代禪讓制,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西元前16世紀,夏架統治後期,社會矛盾激化,商湯起兵滅夏。

  2.商朝

  西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建立商朝。西元前14世紀,盤庚遷都殷,故商朝又稱殷商。

  商朝實行殘暴的奴隸制,如“人牲”和“殉葬”制度。

  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自商朝。商朝的青銅器製造業十分發達,代表作品為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西元前11世紀中期,商封王殘暴異常,作“炮烙”之刑鎮壓人民反抗,周武王興兵,通過牧野之戰,滅掉商朝。

  3.西周

  西元前11世紀中期,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和井田制。西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西元前841年,發生“國人暴動”,這是我國有明確紀年的開始。

  四、戰國七雄與變法圖強

  1,大國爭霸與戰國七雄

  在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476年),齊國的齊桓公第一個成就霸業,因其北伐戎狄,南禦荊楚,成為公認的霸主。齊桓公去世後,宋國的宋襄公欲繼其霸業,被楚國打敗而身亡。晉國的晉文公、楚國的楚莊王又相繼稱霸中原,後晉、楚長期爭霸。接著,秦國的秦穆公想爭霸中原被晉國打敗,遂專力經營西方,成為西霸。

  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開端。通過一系列兼併,最後乘」下的主要齊、燕、秦、韓、趙、魏、楚等七個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其中秦國通過“商鞍變法”,國力日漸昌盛,最後滅掉了六國。

  2.各國的改革

  西元前686年,齊桓公實行“相地而衰征”,即按土地肥瘩分等差收實物稅(租)。西元前645年,晉國“作爰田”。在自己長期佔有的耕地上實行輪流休耕的制度。西元前594年魯國推行“初稅畝”制度。

  西元前350年秦國廢井田,開阡陌,實行土地私人佔有制。

  五、青銅器和鑄鐵

  商朝青銅器冶造技術已達到相當高水準,代表鑄造工藝水準的如司母戊鼎。中國的鑄鐵出現在西元前7世紀中期到前6世紀末。歐洲在13一14世紀才使用鑄鐵,晚於中國18個世紀以上。

  春秋後期,人們用木炭作燃料,用皮囊鼓風,冶煉生鐵。戰國時出現了生鐵柔化技術,西方在18一19世紀才出現這一技術,比我國晚了20個世紀以上。

  春秋末出現百煉鋼;戰國時又出現了鋼件淬火技術。

  鑄鐵、生鐵柔化、鋼三項技術的發明,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為生產工具的變革、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進步創造了前提。戰國時鋼鐵製品的使用迅速普及,如農具、工匠工具、婦女紉具、兵器等;出現了新的產業、行業;出現了都江堰、鄭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

  六、諸子百家與《詩經》、《楚辭》

  1.諸子百家

  (1)孔子,名丘,儒家創始人,春秋魯國人,提出“仁”和“禮”的學說,興辦私學,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為孟子和荀子,繼承及發揚孔子之學說。

  (2)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楚國人,是道家創始人。著有《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其觀點有辯證觀點,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莊子,名周,是戰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鄙視富貴利祿,認為“有用”不如“無用”。

  (3)墨子,名翟,墨家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改”,反厚葬殉葬。

  (4)韓非子,法家代表人物,主張實行“法治”,建立中央集權專制國家。

  (5)孫武,春秋齊國人,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孫殯,為孫武后代,著有《孫殯兵法》。

  2.《詩經》與《楚辭》

  (1)《詩經》,又稱“詩三百”,相傳為孔子編集。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2)《楚辭》是以楚國民歌為基礎,經加工、創造而成的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句子和篇幅均較長,適於反映較為複雜的思想內容,打破了《詩經》四言之限。楚辭的主要作家是屈原,其作品主要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


中國古代史
第二節--秦漢至明清時期
 

一、秦統一六國與中央集權封建制度確立

  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全國。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秦建立了一整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且統一了度量衡、貨幣和文字,通過“焚書坑儒”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有效地鞏固了統一。

  秦建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l)皇帝制度,規定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贏政稱始皇帝。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集中在皇帝手中,一切政事,最後由皇帝裁決。

  (2)官僚制度,中央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分理眾務,由皇帝任免,執行皇帝命令。

  (3)郡縣制度,分全國為36郡,郡下有縣,郡縣為地方行政單位,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二、封建政治制度的演變

  1.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1)漢朝的分封制度改革。吳楚七國之亂後,漢景帝下令取消諸侯王治國與用人的權力。漢武帝進一步改革了分封制度:一是實行推恩分封,令諸侯王封嫡子以外的其他子弟為侯,以此分散其勢力,無力威脅中央政權;二是使諸侯“惟得衣食租稅,不與政事”。

  (2)唐朝後期至北宋的藩鎮體制及其革除。庸玄宗時,沿邊設9個節度使,掌區內軍事、行政、財政大權,區內各州刺史(郡守)為其下屬。安史之亂後,各節度使擁兵自大,傳位子孫或部下,不奉朝命,稱藩鎮。北宋建立後,收兵權于中央,節度使成為大臣與宗室的榮譽銜;中央設樞密使,掌握全國軍隊的招募、訓練、調動和給養等大權,但不領兵,而領兵將領沒有這些權力,使軍權掌握在中央。

  (3)元朝實行的行省制。除腹裏地區(今山東、山西、河北一帶)設中書省外,把全國劃分為嶺北、遼陽等11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它原為中央派駐地方的臨時機構,後變為常設,再發展為行政區劃,初步奠定了曆明清至今的省區制度。

  2.丞相制度的演變

  從秦漢至明清,丞相制度的變化有以下幾次:一次是漢武帝設置中朝(內朝),以侍中、常侍、給侍中等名義由其親信官員組成。中朝官吏的特點是職祿低,權力大。

  唐朝時,丞相由中書省長宮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尚書省長官左右僕射等共同組成。中書省負責奏報各方奏章,提出處理意見,起草皇帝制詔。門下省負責審查中書省起草的制詔和尚書省擬制的奏抄,有不妥者駁還。尚書省是最高行政機關,下設六部。除三省長官外,其他參加政事堂會議(決策機構)為丞相者,需加 “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

  明初朱元璋廢中書省與左、右巫相。六部直接秉承皇帝意旨辦事。又設武英殿、文淵閣等殿閣大學士“備顧問”,後稱“內閣”。成祖時,閣臣開始參與機務。其後,閣臣權位漸重,人閣者多為尚書、侍郎,漸漸掌握了如同巫相的權力。首席大學士,稱首輔,權力極重;清代相沿。

  3.監察制度的演變

  秦漢監察權原由最高行政長官行使,丞相下屬的丞相史、司直管監察;御史大夫(副丞相)下屬的禦史中垂管監察。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集權,設13州部刺史,監察豪強和二千石郡級官吏的違法行為。又設直屬皇帝而又歸禦史中承督察的司隸校尉,以糾察百官。這樣官吏之間就形成了互相制約監察的網路。西漢末,御史大夫改稱徒有虛名的司空,禦史中承改稱禦史長史,成了禦史台的長官,這標誌著中央政府專職監察機構、監察官的出現。唐朝禦史台的正副長官為御史大夫、禦史中垂,職責是彈劫各級官吏違法行為、參與大獄審理。明朝禦史台改為督察院,長官為左、右都禦史,專職彈幼百官,下設監察、巡按禦史。巡按外出代天子巡查,權力很大。

  三、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

  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1)春秋時期華夏族與其他各族雜居,互相影響,形成民族的大融合,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秦滅六國後,北征匈奴,遷民到北河、榆中(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北)墾田開疆。不少匈奴人遷移到中原,逐漸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居住在今江浙、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及兩廣的越族通稱為“百越”。秦滅楚後,先後降服了浙江越族、溫州一帶的東匝、福建境內的閩越、兩廣地區的南越和西販。在這些地區,建立了會稽、閩中、南海、桂林、象等郡。秦還遷徙50 萬人戍守五嶺,與越人雜居,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

  主要歷史特徵是,在此時期,形成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一次高潮。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幾個主要階段有:

  ①自東漢末,北方少數民族陸續內遷,西晉更出現了五族大遷徙的局面。

  ②三國時,蜀、吳政權注意對西南和江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

  ③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各族人民聯繫加強,北魏孝文帝改革順應了民族融合的潮流,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封建化的進程。

  2.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1)唐朝的建立實現了第二次大統一,最西邊的北庭都護府轄地直達今鹹海,最北的室韋都督府轄地到達今外興安嶺以北。

  (2)五代遼宋夏金。

  ①契丹、黨項、女真等各少數民族自身發展中,各自產生傑出政治家,完成本民族統一,形成強大政權,彼此之間,與漢族政權之間有戰有和。

  ②民族政權並立及戰和之間,客觀上形成交流、往來、學習、融合的趨勢。

  3.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1)元亡後,蒙古族分裂。明與瓦刺交戰。瓦刺衰落後,鞋靶與明和好,雙方加強經貿往來。

  (2)明後期,女真後金崛起。明亡後,清軍人關,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居統治地位的大統一朝代。

  (3)清統一後,對準噶爾貴族、回部貴族的分裂、叛亂勢力進行了平定;對土爾息特部回歸示以歡迎;對西藏採取多種有效措施,最終鞏固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出了歷史貢獻。

  (4)清設掌管少數民族事務機構,加強了各族間聯繫,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

  4,祖國疆域的奠定

  我國疆域的奠定,是一個歷史發展和各族人民共同開發的過程,至清朝前期而基本奠定。除漢族長期勞動、生存的中原地區外,西藏地區、臺灣地區在元代正式成為中央政權的行政管轄區。東北地區唐代已進行有效治理,至清代,由於是滿族發源地,益受重視。清代加強了對青海、新疆等地的管轄。清政府抗擊沙俄對東北的武裝侵略,粉碎英國侵略西藏的陰謀,擊退廓爾喀軍隊對西藏的人侵,進一步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

  清朝疆域空前遼闊,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近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到南海諸島,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

四、農民起義與王朝更替

  (1)西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這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

  (2)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推翻王莽政權。

  (3)東漢末年,張角創立“太平道”,西元184年,發起“黃巾軍”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政權。

  (4)唐朝末年,發生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致使唐朝衰落。

  (5)元末農民起義,主力是紅巾軍,最後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軍推翻了元朝。

  (6)明末農民起義,兩大主力為李自成和張獻忠,提出了“均田免糧”的綱領。

  (7)清末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

  農民起義的目的在於反對封建統治者的壓迫和剝削。農民起義的矛頭一般直指國家政權及其政策。其目的在於要求平均、平等,如北宋王小波起義的“均貧富”、南宋鐘相起義的“等貴賤,均貧富”、明末李自成起義的“均田免糧”,都說明了這一點。

  五、王朝盛世的出現與衰落

  1.“文景之治”與光武中興

  兩漢之初,統治者都吸收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政策,與民休息,減輕剝削,因而恢復了經濟,出現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的局面。

  “文景之治”是漢朝盛世的標誌。在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時期,以“無為”思想為指導,實行輕搖、薄賦、省刑的政策,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又鼓勵民眾開礦、冶鐵、煮鹽、鑄錢,大力發展手工業。取消關卡、橋樑檢驗通行證制度,促進商業發展。在此基礎上,西漢中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統一,使漢王朝成為世界東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成為鐵器、鹽、絲織品、漆器等產品和牛耕、打井技術的出口地。周邊少數民族和國家通過商品交換與朝貢貿易得到大量實惠,西域50余國和匈奴臣屬漢朝,日本也來朝貢。

  2.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唐朝盛世的象徵。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庸太宗親歷過隋末農民戰爭,領悟了人民能載舟覆舟的道理,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唐朝有遼闊的疆域,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有高度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制度、服飾、漢字、佛教、著作傳向鄰國,也吸收其他國家的文化。

  3.康乾盛世

  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從中國自身歷史發展來看,可以認為是又一個盛世。首先,採取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實行“更名田”制度承認農民的耕地所有權、攤丁人畝提高佃戶和雇工的身份地位等措施,促進了經濟發展,人口大幅度增加,也有利於農民和雇工的人身自由。其次,抗擊了沙俄的南侵,平定了國內的割據勢力,鞏固了滿蒙漢統治階級的聯盟,又一次建立了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然而,就在這時西方把中國遠遠地拋在了後面。從1662年康熙即位到1795年乾隆退位的133年中,西方社會發生了一連串的大發展:自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世界市場日益擴大;18世紀60年代英國發生工業革命,機器紡織業開始產生,80年代因蒸汽機的發明得到進一步發展,遍及冶金、採掘、機器製造等行業。而中國在盛世喧鬧的餘音中逐漸衰落,乾隆朝結束後的45年,即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中國從此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六、土地制度變遷與農業經濟發展

  1.土地制度的變遷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國家對土地擁有最高所有權和支配權;同時,又承認私人對土地的買賣、出租、轉讓、佔有、經營等權利,也常常從宏觀上調整土地的佔有結構。

  西漢前期為“強幹弱枝”,曾多次遷徙東方各諸侯國的“強族豪傑”和“高資富人”到關中地區;對退役士兵和受撫遊民給予土地,以恢復和發展農民經濟。西漢中期以後‘,除徙民實邊外,還多次把中原地區的“公田”“假與”貧民耕種,進而採取“限田”的措施,以阻止土地兼併。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由於土地荒蕪、人煙稀少,先後採取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試圖既使國家能夠控制足夠數量的個體農民、勞動力和兵員,又保證地主階級佔有大量的私有土地。

  唐朝中期以後,均田制遭受破壞,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但國家仍然掌握著宏觀調控土地佔有結構的權力。

  2.賦役制度的演變

  總的趨勢是搖役有所減輕,勞動者的人身控制趨向緩解,人身趨向自由。

  漢朝的田租率是“三十稅一”;而成年男子每人每年要到郡縣服勞役1個月(更卒);一生要到郡縣和京師服兵役2年(正卒),到邊防服兵役1年(戍邊);還要交納人頭稅。佃農雖不向國家交田租,但要向地主交“見稅十五”的地租,搖役、兵役、人頭稅概不能免。這說明國家對勞動者人身控制是強烈的。

  唐朝實行租庸調法,搖役、兵役負擔比漢朝減輕。如關於庸代役稅交納實物的規定,每丁每年要服役20日,閏月加2日,無搖役則納絹或布代替,額外加役15天者免調,加役30天者租調全免。

  唐朝後期實行兩稅法,按田畝納米粟,按戶等納錢,而戶等是由丁壯和財產數額劃定的。

  明朝推行一條鞭法,按丁、糧派役,再把夏秋兩稅、其他雜稅編為一條,一律改為征銀,差役由政府用銀雇人充當。

  清朝雍正時,有鑒於一條鞭法對有丁無地或有地無丁的貧民也徵收丁銀以至於貧民紛紛流亡的弊病,採取“攤丁入畝”、“地丁合一”辦法,把丁銀平均攤入田賦中徵收。從此,無地民戶不納丁銀,納地丁銀者不服搖役,官府用工“悉出雇募”,國家對民眾的人身束縛減弱。

  3,農業經濟的發展

  上述土地佔有結構和賦役制度的演變,不僅對社會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而且創造出了封建社會的盛世和輝煌。然而,這些生產關係的調整常常是通過嚴重鬥爭而得到的,而且,由於歷史條件的局限,經濟的發展常常要受到阻礙和破壞。其一,週期性的農民戰爭和軍閥混戰對社會造成巨大破壞,新王朝建立後又得重新恢復、發展經濟,使經濟發展呈現為斷續式的向前發展態勢。其二,封建政治對經濟發展有時有巨大推動作用,如西漢初期、唐朝初期,但是,有時也有巨大的破壞作用。以世襲制、終身制為保障的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暴君、昏君可以恣意妄為;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往往使經濟遭到巨大破壞。其三,封閉半封閉狀態使經濟發展受阻。一方面是長期的自然經濟,造成封閉半封閉狀態,不利於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使統治者以老大自居,不向別國學習,不思開拓進取,也阻礙了經濟發展。這些事實說明,中國後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不是偶然的。輝煌中包含著衰敗的因素。

  七、重農抑商觀念的演變與工商業的發展

  中國封建社會是以自給自足為特徵的自然經濟主導的社會,男耕女織的個體農民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個體農民經濟既是封建統治的基礎,又是國家賦稅、搖役和兵役的主要承擔者,因此國家在主體上採取重視農民和農業、輕視商人和商業的“重農抑商”政策,但是也出於社會生活和財政上的需要,採取一些促進商業的政策。

  重農抑商政策在戰國時就有明顯表現,漢朝以後趨於強化。戰國時,李惶重農抑商,一度使魏國成為強國;商鞍變法獎勵耕戰,使秦國強大。漢朝開始把重農抑商政策系統化,漢武帝採取了“算絡”、“告絡”和“禁榷”(專賣)制度。算絡就是把商人的資金和貨價由原本的每絡作錢1000文算作2000至4000文,並按增值數徵稅;告婚即獎勵民間告發商人資產,使中等以上商人大多遇告而破產。禁榷則把鑄錢、煮鹽、冶鐵、釀酒等業收歸國家專營專賣。對於商人,從漢高祖開始就採取各種壓制政策,禁止商人穿著絲綢衣物、乘車騎馬,本人及其子孫不得做官,此後歷朝亦有類似規定。

  重農抑商雖然是歷朝的基本國策,然而,工商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且有厚利可圖,貴族、官僚也不乏參與其中,所以商業以其自身的生命力逐漸發展,重農抑商政策亦逐漸有所改變。春秋戰國時民營工商業已經出現並有較快發展,湧現出了以工商業起家的富豪。漢文帝時,為發展經濟,“弛山澤之禁”,“聽民放鑄”,讓民煮鹽、冶鐵、鑄錢,使工商業與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漢昭帝時,又取消酒的專賣。

  自漢朝以後,歷代的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時強時弱,但總的趨勢是逐漸弱化的。由國家專賣的商品雖然時增時減,但一直堅持專賣的只有鹽一種,唐、宋、元、明、清都是如此;有時也專賣鐵、銀、銅、錫、礬、酒、茶等物品。民營工商業則持續發展,唐朝比漢朝發展;宋朝又比唐朝發展,絲織、瓷器、造紙、印刷、造船都較發達;對外貿易繁榮,還出現了紙幣。明清時又比宋朝發達,出現了許多新的工商業市鎮和工廠手工業。對商人的抑制亦時被打破,商人或出資捐納官銜,或培養子弟讀書做官,宋朝時甚至出現了 “天下之士多出於商”,商人“服飾侈于貴族”、用馬用車又用轎的現象。

  在古代經濟思想史上,始終存在著如何對待農業與工商業的不同主張。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工商業者自然受到鄙視,被視為謀利的小人。齊國的宰相管仲重工商,越國的大夫范蠡主張“農末(商)俱利”,明末清初的黃宗羲主張“工商皆本”,然而這些思想不占統治地位。

八、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

  1.兩漢魏晉時期中外交流的初步發展

  西漢武帝時,張賽通西域,西域各國派使者到漢朝回訪。張賽以及東漢班超通西域,開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東起長安,經河西走廊等地,過西亞,抵地中海東岸,轉達羅馬各地。從西元前2世紀起,以絲和絲織品為主的大量中國商品由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

  印度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東漢時逐漸傳播開來,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唐朝時中外交流的拓展

  (l)唐朝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空前繁盛,同亞洲各國,尤其是朝鮮、越南、日本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這與唐經濟發達、文化高度繁榮有關,也與唐朝採用全方位開放和高度自信有關。

  (2)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全面學習唐朝政治、經濟和文化。遣唐使團中,既有官員,又有留學生,學問僧、各種工匠。唐朝也遣使日本,中國僧眾、商人也渡海去日本,傳播唐文化和佛學,進行商業活動。

  (3)唐朝與天竺(今印度半島)多次互派使節,唐朝學習天竺熬糖法,天竺醫學、天文曆法等也傳人唐朝。

  (4)西元651年與大食(阿拉伯帝國)建立了聯繫,輸出絲織品、瓷器、紙張、鐵器、金銀器、大黃等,輸人珠寶、香料、象牙、藥材、胡麻、胡桃、金幣、銀幣等。

  (5)在中外交往過程中,唐朝首都長安成為國際性大都會。

  3.宋元明時期中外交流的全面發展

  (l)北宋時,海路貿易開始發展,向高麗、日本、東南亞、南亞、西亞各國輸出絲織品、瓷器、茶葉、糧食、礦產品,輸入香料、珠寶等;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設立市舶司負責外貿的檢查、抽稅,稅收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

  (2)南宋的外貿遠超北宋,通商的國家多達50餘個,指南針、火藥與火器先後傳入阿拉伯、歐洲;南宋紹興末年,廣州、泉州兩個市舶司年收稅達200多萬貫,超過北宋一倍多。

  (3)元朝疆域遼闊,國力強大,對外交通發達,元朝統治者在對外交往中採取主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元朝和朝鮮、日本經濟文化聯繫密切。元朝和歐洲、非洲經濟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馬可波羅行紀》對中國富庶的描述,成為新航路開闢的誘因之一。

  (4)明成祖時一度實行較為開放的對策,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鄭和下西洋的日的是側重於政治方面的,意在宣揚國威,開拓朝貢貿易;但這是次主動外交,是中國古代對外關係史和航海史上的罕見壯舉。鄭和下西洋後,加強了中國與南洋的聯繫。明朝時江浙閩粵出海謀生的民眾多達數萬,他們帶去了鐵犁、鐵鋤、制糖和採礦工具,對南洋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

  4.明末和清朝時中外交流的擴大和蛻變

  明清時期,由於實行閉關政策,封建統治者對已勃興的西方資本主義不瞭解,中西發展有了差距,中國處境日益被動。此時期中外關係向兩方面發展:一方面,經濟、文化交流在一定範圍內發展;另一方面,面對西方侵略日益逼近的殖民活動,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矛盾日益尖銳,直至成為大規模的侵略與反侵略的鬥爭。

  (1)在對外關係上與隋唐宋元相比,失去了主動性。如康熙七年(1668年)荷蘭、葡萄牙遣使要求開放通商,但只准其在人貢時附帶進行貿易;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英國兩次派遣使團來訪,提出外交和通商要求,但均被拒絕。

  (2)對外政策在整體上是趨於保守和內向。從明朝開始間或實行海禁,如嘉靖二年(1523年)曾嚴申海禁,清朝前期亦曾一度實行禁海閉關,使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受到不利影響。

  (3)在科學文化交流中,中國輸出的越來越少,而西方輸入的越來越多,包括近代的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武器製造技術等。

  (4)在經濟交流中,1686年曾開放海禁,在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設立海關,允許外商在南方沿海地區經商貿易;但到1757年又收縮為廣州獨口通商,並建立行商制度實行壟斷貿易,把廣州“十三行”作為惟一的外貿機構。即便如此,中國與西方的貿易也有大幅度的增加,絲、茶、瓷器出口大量增加。

  (5)明中期後,出現樓患。戚繼光和俞大猷的抗樓活動,基本上肅清了東南沿海的樓寇,鞏固了海防。西方侵略者開始凱覷中國,1553年,葡萄牙用欺騙手段取得澳門居住權,繼爾強行租占。明末,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

  (6)清朝康熙帝以武力反抗侵略,通過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打敗俄軍,迫使沙俄簽訂了第一個中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一系列反侵略鬥爭的勝利,保證了祖國領土的完整,打擊了西方侵略者。

  (7)明清之際,西方教士來華。他們採取學術傳教的方式,西學東漸,加強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九、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演變

  1.教育制度

  周代時已有比較完整的教育制度。王朝有辟雍,諸侯國有浮宮,皆為大學。地方各級設鄉學。春秋戰國出現了私人辦學,如孔子收弟子三千。漢代時,漢武帝設太學,以五經博士為師,學生稱博士弟子,東漢時改稱太學生。蜀郡太守文翁首創郡屬學校,武帝下令推廣。平帝時規定各級地方學校的名稱為:郡、縣稱學,鄉稱庫,聚稱序。

  經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唐朝出現了分科辦學的教育制度。國子監(國家教育管理機構)所屬學校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三種,均為貴族官僚子孫而設,主要學習儒家經典;另設有書學、算學、律學,各學畢業生皆可參加科舉考試。太醫署所屬醫學分科有按摩科、針科、藥科。司天臺所屬有天文學、歷數學、漏刻學。太僕寺所屬有獸醫學。宋代沿襲唐代官學制度,新辟書院,著名者如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等,其特點是教學與研究相結合,開展不同學派的學術交流。

  明清時代,國子監成為朝廷辦的大學,明代有北京、南京兩監,清代只有北京一監。其長官稱祭酒,副長官為司業,學生稱監生。學生來源有四:秀才中的貢生、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捐錢買來的資格和舉人。地方上的府、州、縣學,只有秀才才能入學,實際上是管理秀才的機構。生員人學須專治一經,並分學禮、射、書、數四科。各地書院也在發展,如明代無錫的東林書院、清代姚鼎主講的鐘山書院等。此外,民間有相當於小學的蒙館、家塾等。

  2.科舉制度的形成和演變

  科舉萌生於漢代的察舉制,其方法是由地方推薦賢良文士,經過對策、試用再授官職。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官人法”,選官權力為世家大族把持,導致官吏腐敗,出身低微的士人無進身之門。到隋唐時科舉制正式形成,隋場帝始設進士科,以文學取士;唐代增設明經、明法、明算、明書、秀才等科,重要的為進士、明經兩科。宋代科舉基本沿襲唐代,又有所改變:(1)經王安石變法,並多科為進士一科。(2)考試內容,從唐代以詩賦取士改為考經義,即解釋五經意義。(3)考期從原來的一年或兩年一次,改為宋英宗時的三年一次。(4)殿試由唐朝的偶爾為之,改為必需的定制,由皇帝主考,進士成了“天子門生”。(5)增設鄉舉一級考試,考進士之前必先經地方考試通過,明清時又增考秀才一級的院試,由此改變了唐朝考進士之人,由地方推薦即可,不一定通過地方考試的做法。

  3.院試、鄉試與會試制度的確立

  明清兩朝的科舉制度固定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院試錄取秀才,考生稱童生,先要通過由知縣主持的縣試和知府主持的府試。考官由中央派各部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明代稱提督學院或提督道,清朝稱學政,俗稱學台,其地位與本省總督、巡撫平等。考試分別在各府進行,分兩場,正場考八股文二篇、試帖詩一首,復試場考八股文一篇,試帖詩一首。鄉試錄取舉人,考生為秀才,考官從進士出身的各部官員和翰林中選任,級別比學政高,每屆每省派正、副主考各一。考試分三場,第一場考八股文七篇,二、三場考表、判、策、論和試帖詩。會試錄取進士,考生為舉人,考官由皇帝欽命,考試分三場,每場三天,由皇帝命題。殿試決定狀元、榜眼、探花等名次,參加者為進士,由皇帝親自主持。其後還有朝考,以分配官職。

  十、科學技術的發展

  1.秦漢至南北朝時期

  (1)西漢時期人們已開始用絲絮和麻纖維造紙,東漢宦官蔡倫于西元105年改進造紙術,製成植物纖維紙。

  (2)《周骸算經》中畢氏定理早于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定理500年。《九章算術》涉及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南北朝時數學家祖沖之將圓周率數值精確計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數值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數學家。

  (3)東漢張衡發明地動儀,可測定地震方位,是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年。

  (4)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療原則,還記錄了三四百個藥方,有些至今仍在沿用。東漢末名醫華佗發明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方法的醫生。

  (5)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寫的農書《齊民要術》,總結了北方農民的生產經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

  2.隋唐兩宋時期

  (1)隋朝李春營建的安濟橋(即趙州橋)為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隋唐時我國已有雕版印刷,現存世界上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西元868年唐朝印製的《金剛經》。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3)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出子午線長度。北宋時廣泛用磁鍼指南,進而製成用於航海的羅盤針。

  (4)唐代已有火藥配方,唐末火藥開始用於軍事上,北宋火藥、火器製造技術提高,火器有火箭、突火炮、火炮。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及漢代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5)唐朝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著《千金方》一書,記載了800多種藥物和5000多個藥方。

  (6)宋代科學家沈括著有《夢溪筆談》一書,記述了我國古代許多科技成果。

  3.元明清時期

  (1)元代郭守敬主持全國規模的天文測量活動,為世界空前。他編寫的《授時曆》精確程度與現行西曆幾乎相同,而比現行西曆的確立早300年。

  (2)明朝李時珍的巨作《本草綱目》是當時世界上內容最豐富、考訂最詳細的藥物學著作,在世界藥物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明末徐光啟的優秀農學著作《農政全書》總結了我國農業科學的成就。(4)宋應星的科學著作《天工開物》總結了明朝農業、特別是各種手工業生產技術,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十一、學術思想的變遷

  (1)秦朝成立後,焚書坑儒,對儒家等學派實行專政。漢初以道家無為思想為指導,兼采儒、法各學。到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尊儒術”,漢元帝獨尊濡術,從而促進了儒學的發展。

  (2)東漢思想家王充是一位富有戰鬥精神的唯物論者,著《論衡》一書,否定天有意志,批判迷信鬼神。南朝齊、梁之際的無神論者範縝著《神滅論》一書。

  (3)宋朝在哲學思想上發生重大變化,出現了討論理氣、心性問題為中心的哲學思想,即“理學”,又稱為道學。理學的代表人物有周敦頤、程穎、程頤等,集大成的學者是南宋朱熹。理學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4)明末清初產生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黃宗羲尖銳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反對君權,對後代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一定影響。顧炎武主張學以致用,反對空論。王夫之具有重視實踐的唯物主義思想,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不依賴主觀意識而獨立存在。

  十二、文學藝術

  1.文學

  (1)兩漢。

  ①漢賦。漢初有八家賦,以枚乘《七發》最為有名;漢武帝時以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最有代表性;西漢後期以揚雄、東漢以班固和張衡的賦最有名。

  ②漢樂府。如《戰城南》、《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

  ③散文。賈誼的《過秦論》、晃錯的《論貴粟疏》都是名作;桓寬的《鹽鐵論》、王充的《論衡》、崔實的《政論》、仲長統的《昌言》都是著名的政論著作。

  ④史學名著。司馬遷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班固寫成了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2)魏晉南北朝。

  ①建安詩。以曹操、曹巫、曹植和“建安七子”為代表。

  ②陶淵明的田園詩。

  ④南北朝時,北方各民族樂府民歌佔有重要地位,傑出者如《救勒歌》、《木蘭辭》。⑤文學評論。曹工的《典論%26#8226;論文》評論了建安七子各種文章的體裁、特點、風格;劉解的《文心雕龍》具有很高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價值;鐘嶸的《詩品》論述了詩體源流、歷代詩人的風格和成就。

  (3)唐宋元。

  ①唐詩宋詞。唐詩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著名詞人有蘇軾、辛棄疾、李清日召

  ②著名的散文作家韓愈、柳宗元與宋代歐陽修、蘇詢、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③唐宋傳奇。傳奇小說于唐初出現,到中期發展起來,代表作有《長恨歌傳》、《會真記》、《玄怪錄》等,為以後小說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④元曲。元曲是元雜劇和散曲的合稱。元曲有許多優秀作家和作品,關漢卿最著名,他寫過60多種劇本,代表作是《竇娥冤》。

  (4)明清。

  ①戲劇。代表作品有湯顯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②小說。著名的作品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和曹雪芹的《紅樓夢》。此外,還有《金瓶梅》、《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鏡花緣》、《儒林外史》等;短篇小說有“三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聊齋志異》等。

  2.藝術

  (1)東晉王羲之的書法和顧愷之的繪畫,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的壁畫藝術。(2)唐朝書法藝術名家輩出。唐中期顏真卿將篆、隸、行、楷四種筆法結合起來,創造了新書體,稱“顏體”。唐後期柳公權吸收諸家之長,自成一體,稱“柳體”。宋代書法趨向成熟,蘇軾、黃庭堅、米帶、蔡襄(原指蔡京)為四大書法家。唐代繪畫繁盛。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風俗畫代表作。

  十三、宗教源流

  1.佛教

  西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來長安,博士弟子景廬從其學佛經,佛教開始傳人中國。東漢明帝時,蔡音到印度學佛經,回國後在洛陽建白馬寺,翻譯佛經。魏晉時佛教開始向民間發展,開始有了寺院經濟。南北朝時,佛教有了更大發展,皇帝大多崇佛。唐朝是佛教的鼎盛時期。西藏的佛教亦在唐朝傳人,後發展為藏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其主要特點是政教合一、“活佛轉世”。由於藏族僧人稱“喇嘛”,所以一般人稱西藏佛教為喇嘛教。值得注意的是從隋到唐出現了8個佛教宗派:隋出現了天臺宗、三論宗;唐出現了唯識宗、律宗、賢首宗、禪宗、淨土宗、密宗,這標誌著佛教的中國化,也標誌著它的成熟。宋元以後佛教逐漸衰落。

  佛教教義傳播最廣的是“三世輪回”與“因果報應”,它的消極方面是麻醉人民的反抗意識,使其逆來順受;積極方面是有利於社會安定。

  2.道教

  道教是方士的神仙思想、民間巫術、道家學說的某些方面結合而形成的。東漢順帝時,宮崇獻其師于吉所得神仙書《太平經》170卷。東漢末張角奉《太平經》為經典,建立太平道,組織領導了黃巾起義。順帝時,張陵(張天師)到四川鶴鳴山,以符水和中草藥為人治病,建立了“五斗米道”,與太平道同為原始道教。

  兩晉南北朝時,道教大發展。晉代葛洪著《抱樸子》一書,主張儒道結合,用儒家學說治國安民,用道術養生修煉,宣稱他煉出金丹後,服用一半即能長生不死,由此建立了金丹道。

  北魏寇謙之,本是天師道徒,後人篙山修道,稱太上老君親手給他《雲中音誦新科之戒》,在道教增加了禮法的內容、得到了太武帝和司徒崔浩的支持,奉他為國師,使道教盛行,稱北天師道。

  南朝時,道土陸修靜把天師道和金丹道二者結合,認為道佛“殊途一致”,著《齋戒儀范》百餘卷,為道教制定了儀範,著《三洞經書目錄》,為《道藏》分類編目,由此建立了南天師道。

  唐宋皆崇道教。唐朝皇帝自稱老子之後,高宗追贈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建崇玄館,把《老子》、《莊子》、《文子》、《列子》奉為真經。武宗時興道滅佛,道教更為昌盛。著名的道教學者有孫思邀、司馬承偵、呂洞賓、陳摶等。

  到宋朝時,真宗尊老子為太上混元皇帝,令王欽若領導編校道藏;賜江西龍虎山道土張正隨為真靜先生,立上清官,天師道自此以此山為本。宋徽宗亦尊道貶佛,自號教主道君皇帝。

  宋以後道教流派以全真道、淨明道、正一道(天師道)為主。全真道的創始者是金朝道士王重陽,其中心思想是儒釋道三教合一,主張教人應讀《孝經》、《心經》、《道德經》,修道的根本是寡情少欲、心地清靜。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正式建立全真道,曾受成吉思汗尊崇。淨明道興起於南宋,元以後歸人正一道;亦主張三教融合,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修持準繩。宋以後,南北天師道合一。元世祖令36代天師張宗演領江南道教,元成宗又授38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元以後到明清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天師)兩派流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