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1月25日星期三

唐朝

唐朝的建立與統一

    唐代開國君主為李淵,李淵妻竇氏生育四男一女,四男為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四子元吉,其中玄霸早卒,餘三子均有才幹,而李世民尤其聰明勇決,膽識過人。大業十三年(西元六一七年)李淵為太原留守,時值突厥數寇邊,李淵命副留守高君雅和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抗拒突厥,不幸兵敗,李淵恐為煬帝譴責,十分憂慮,於是起兵叛隋。


關於李淵太原起事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出於李世民的敦促而起事。李世民當時年十八,娶長孫晟之女為妻。世民見全國各地變亂紛起,煬帝在江都,已失去控制全國的能力,乃有平定天下之志,遂招攬豪傑,計劃起兵。此時正值高君雅和王威被突厥所敗,世民便向李淵詳細分析利害,力勸李淵起事,李淵喟然歎道:「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軀亦由汝,化家為國亦由汝矣。」遂決定起事。另一說則是說李淵是主動發動太原起事。


    大業十三年十月,唐軍二十餘萬齊集長安城下,諸軍攻城,十一月,克長安,李淵與民約法十二條,悉除隋苛禁,並迎立十三歲的代王楊栯即皇帝位,改元義寧,遙遵煬帝為太上皇,代王楊侑是為隋恭帝。恭帝以李淵為假黃銊,使持第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軍國機務,事無大,咸歸丞相府管。李淵乃置丞相府官屬,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李綱為司錄,專掌選事,竇威為司錄參軍,使定禮儀,以李建成為唐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為齊公。


    大業十四年(西元六一八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弒,四月,煬帝凶耗傳至長安,五月,隋恭帝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改國號唐,年號武德,是為唐高祖,李唐政權從此建立。


    唐高祖即帝位後,立李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世民並為尚書令。受禪之初,其所佔有的地區,不過山西太原以南和關(陝西南部)之地。當時全國成為群雄割據局面,其中勢力較大者,有稱帝於金城(今甘肅蘭州)的薛舉,稱帝於武威(今甘肅武威)的李軌,稱帝於馬邑(今山西朔縣)的劉武周,稱帝於江陵(今湖北江陵)的蕭銑,稱帝於洛陽的王世充,稱魏公於河南東部的李密,稱夏王於河北的竇建德和稱楚王於江淮的杜伏威。這些群雄,各有實力,有些聲勢還超過唐高祖,但後都被唐高祖所平定。

唐代的盛世



    唐高祖在位九年,雖大部時間在用兵征戰,掃平群雄,但其政績亦有可觀,為唐初定下良好的基礎。其中有幾項重要的政績如:頒行均田庸調法、頒行新律令、頒行官制、設學校、制定貨幣及接納諫諍。


    高祖統一全國後,皇室內部卻發生強烈的政爭,政爭的雙方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政爭的目的是皇位的繼承權,政爭最後發生一次決定性政變就是史上所稱之「玄武門之變」。唐高祖共有二十二個兒,高祖的元配竇皇后生四子: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三子玄霸早卒,四子元吉封齊王。建成、世民、元吉都有才幹,不過,太原起事前,只有世民參與策劃,而起事之後,討平群雄的戰爭中,世民立功最大,但是世民不是嫡長,按照傳照統習慣,皇位應由嫡長子繼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後,便立建成為皇太子。


    由於世民能征慣戰,智勇兼備,成為唐軍的重要領導飲,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竇建德之後,唐高祖特任命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之上,並兼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在秦王府中設置官屬,世民並在府中開置文學館,延攬四方文學之士,禮遇甚隆,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孔穎達、褚亮、姚思廉、李玄道、于志寧、蘇世長、薛牧、陸德明、李守素、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等十八人並為文學館學士,輪流值宿,討論經史,世民每與學士們談至深夜,其後,世民令閻立本畫十八位學士的圖像,由褚亮為贊,號為十八學士,士大夫皆以為榮,為十八學士登瀛洲,除了這些謀臣策士之外,尚網羅了不少勇將猛士,如初唐名將李勣、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段志玄等都在天策府內。如此勢力,自然威脅到太子建成。

     建成為抗衡世民,消滅世民勢力,採取了三個策略:第一個策略是曲意聯絡唐高祖的妃嬪,使她們為內助,在唐高祖身邊影響高祖。第二個策略是加強自己的軍力,組織「長林兵」。第三個策略是收買世民的部下。在三個策略之下,世民受到極大的威脅,局勢對世民十分不利。


    其後,兩人之間的政爭日益高漲,武德九年六月三日,玄武門是長安太極宮城的北門,它是宮廷衛軍司令部的所在地,有堅強的工事的雄厚的兵力。玄武門的守將常何原是建成的部屬,所以建成認為玄武門是他的勢力範圍,但不料常何已被世民暗中收,所以常何允許世民等潛入埋伏,建成卻一點都不知道。之後世民等乘建成、元吉不備,建成、元吉被殺,這次歷史上手足相殘的政變被稱為「玄武門之變」。之後,高祖下詔國家庶事,皆由秦王處理。三天後,高祖立世民為皇太子,軍國庶事一切委太子處決。八月,高祖傳位於太子世民,自為太上皇。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對唐代政治發生了一項極為不良的影響,即唐代太子地位不安定,宮廷之內,關於皇位的繼承,常有明爭暗鬥,而受封為太子者未必能安穩地繼承皇位。


    唐太宗即位,年號貞觀,貞觀共二十三年(西元六二七~六四九年),無論在國內政治或對外關係上都有很大的成就,是唐代的第一個盛世,史稱「貞觀之治」。舊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四年有言:「是歲,斷死刑二十九人,幾致刑措。東至于海,南至于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新唐書食貨志云:「貞觀初,戶不及三百,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里不齎糧,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萬人,是歲天下斷獄,死罪者二十九人,號稱太平。」大致說來,貞觀時代對外武功顯赫,國威遠播,內部吏治清明,社會安定,民生富裕,君臣和洽,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黃金時代。


    貞觀盛世的造成主要是由人的因素,貞觀時代的大臣如房玄齡、杜如晦、王珪、魏徵、戴冑、溫彥博、高士廉、馬周等不僅有學術,而且有政治經驗,更重要的人物是唐太宗本人,其學識和領導才能都是中國歷史上很難有其他君王可以相比擬。


以下分析太宗之所以能蹄造貞觀之治的因素:



    1、史稱太宗「拔人物而不黨於私,負志業則咸盡其才。」,太宗所用的人才,來源複雜,志趣亦不相同,有些是太宗的親戚舊,有些是高祖的仇敵,有些是隋末群雄的部屬,有些是隋朝的官吏,太宗能將這群來源不同的人聚集起來,使各盡所長,共同為唐室效命,是很不容易的。


    2、貞觀時代諫諍的風氣極盛,善諫之臣首推魏徵,然除魏徵外,能諫者尚,從新舊唐書的實例來看,當時幾乎內外文武官員都曾諫諍,甚至皇后、妃嬪也都對太宗諫諍。為使群臣敢於放心大膽諫諍,太宗更宣布「但能正詞直諫,裨益政教,終不以犯顏忤旨,妄有誅實。」即是保障諫諍者的生命安全,使不必有所顧慮,太宗對能諫諍的人十分禮遇,太宗曾說「每思臣下有讜言直諫,可以施於政教者,當拭目以師友待之。」如果諫諍有理,太宗不但接受,而且對諫諍有賞。


    3、太宗是一個極關心百姓疾苦的君主,經常和大臣們討論治道,從歷史上的治亂興亡到當時的政治清況都談論到。太宗認為求治之道,一方面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一方面要力求民瘼,重視吏治。為了體察民隱,命京官五官以上更直中書省,以便隨時詢問。太宗和大臣們討論治道的對話很多,唐史官吳兢把這些有關治道和政體的言論,彙編成「貞觀政要」一書。


    4、唐太宗為人坦率真誠,不像古代絕大多數的君主裝出一副道學面孔而骨子裡卻是卑鄙骯髒,由於坦率真誠,所以太宗面對那些臣下嚴厲尖銳的諫諍,才不會產生自卑,也不會猜忌臣子們的諫諍是諷刺。



    唐太宗共有十四個兒子,長子承乾、四子魏王泰和九子晉王治是長孫皇后所生。太宗即位,承乾以嫡長子而被立為太子,年僅八歲,性甚敏慧,得太宗寵愛。承乾年長後,喜好聲色和畋獵,生活奢靡,但害怕被太宗知道,所以尚不敢明目張膽。


    當時的魏王泰有很好的名譽,漸漸得到太宗的喜愛和重視,承乾深感威脅,害怕太宗會廢去自己而改立魏王泰為太子,所以內心對魏王泰十分仇視。而魏王泰也自負才能,陰謀奪太子位的野心。


    承乾最後叛亂,事敗後被眨為庶人,而其他參與謀反的漢王昌賜自盡,侯君集、李安儼、杜荷等皆誅。承乾被廢以後,魏王泰每日入宮侍奉太宗,求為太子,太宗來就喜歡魏王泰,將許之。當時群臣中意見分,岑文本、劉洎等主張立魏王泰為太子,而長孫無忌則堅決主張立晉王治為太子。


    太子承乾和魏王泰兄弟之爭使太宗痛苦不堪,當年自己與建成的故事似乎又重演了。一天,太宗在兩儀殿,群臣都已退朝,太宗命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褚遂良等留下,太宗說:「我三子(承乾、泰、祐)一弟(元昌)所為如是,我心誠無聊賴。」乃拔佩刀欲自殺,褚遂良飛快奪下太宗的刀,長孫無忌等也向前勸解,並請太宗明示欲立何人為太子,太宗說:「我欲立晉王。」長孫無忌說:「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於是立晉王治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太宗死,太子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高宗即位之初,政治上持繁榮安定的局面,對外武功也有成就,如對西突厥的討,高麗、百濟的征服,都是太宗時希望達成而未能達成的事業,在高宗初年都順利達成,所以,唐帝國的版圖以高宗初年為最大,史稱「永徽之治,比隆貞觀」。永徽是高宗的第一個年號,共六年(西元六五○~六五五年),是高宗在位三十四年(西元六五○~六八三年)中政績最輝煌的一段時間,這並非由於高宗的才能,而是憑藉著太宗所遺留下來雄厚的政治資本和貞觀時代賢臣名將的輔弼,所以,永徽的政績可以看成是貞觀的延續。


    顯慶是高宗的第二個年號(西元六五六~六六○年),從顯慶元年開始,武后逐漸掌握政治大權,高宗同傀儡,貞觀時代正直的老臣多被排擠,政局大變。


    武后於武德七年(西元六二四年)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縣),十四歲時(貞觀十一年)被太宗名入後宮,立為才人。高宗為太子時,入宮侍候太宗,見到武才人便十分愛慕,不料後來武才人竟然成為高宗的皇后。


    據新、舊唐書和通鑑的記載,太宗死後,武才人便削髮為比丘尼,居感業寺。太宗忌日,高宗至感業寺行,見武氏,兩人互泣。當時,高宗的皇后失寵,蕭淑妃有寵,王皇后深為嫉憤,王皇后聽到高宗和武氏在感業寺互泣之事,認為有機可乘,暗中令武氏將頭髮留起來,並勸高宗納武氏入後宮,王皇后的目的是想利用武氏來奪蕭淑妃之寵。武氏再度入宮,不久大受高宗寵愛,封為昭儀。


    武氏巧慧,多權術,入宮之初,對王皇后言語謙卑,行為有禮,很得王皇后的喜愛,王皇后常在高宗面前稱讚武氏,於是高宗立武氏為昭議,而王皇后和蕭淑妃都漸失寵。王皇后遂轉而和蕭淑妃聯合起來,共同譖詆武氏,但高宗都不加理會。一次,武氏產下一女嬰,利用王皇后來探視之後,武氏扼死女嬰,嫁禍給王皇后,使高宗有廢皇后之念。當時中書舍人李義府為了討好高宗,便上表請廢王皇后而立武昭儀為后,高宗很高興。這給了武昭儀一個啟示,即廢立皇后之事要藉助大臣的力量,在武昭儀的安排下,李義府超拜中書侍郎,而衛尉卿許敬宗、御史大夫崔義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成了武昭儀的心腹親信。


    永徽六年十月,王皇后和蕭淑妃以「謀行鴆毒」的罪名被廢為庶人,改立武昭儀為皇后。不久,被廢的王皇后和蕭淑妃都被武后害死。


    早在永徽三年(西元六五二年),高宗已立其子李忠為皇太子,太子忠的生母是後宮宮女,地位低賤,王皇后無子,便把李忠看成自己的兒子,建議高宗立忠為太子。等到武皇后被立,當然要以自己所生的兒子為太子,顯慶元年(西元六五六年)正月,太子忠為梁王,改立武后之子代王李弘為皇太子。


    武后被立後,朝中舊臣曾反對立武氏為后者如韓瑗、來濟、張孫無忌等被誣以罪名,相繼眨官被殺,其子孫或被殺或流放,而友持武后者如李義府、許敬宗等則躍居相位,盤據要津,事事奉承武后之意,於是,武后逐漸干預朝政。


    舊唐書高宗本紀稱高宗「寬仁孝友」,其實高宗性格傾向於儒弱,而且身體虛弱,常患風眩之症,不能親理政務,於是便把政務交給武后代為處理,武后逐漸掌握了政治大權。

武周代唐



    武后既掌握政權,頗作威福,高宗上朝,武后必垂簾於後,大小政事,武后都要知道,天下大權,都歸於武后,一切升降生殺的決定,都出於武后之口,高宗成為虛有其名的皇帝,於是,群臣稱高宗與武后為「二聖」。


    上元二年(西元六七四年)八月,高宗下詔皇帝為天皇,皇后為天后。次年,高宗風眩病更加重,有意讓天后攝知國政而後傳位,宰相郝處俊反對,乃止。


    上元二年,武后鴆殺太字弘。按太子弘是武后所生之子,史稱太子弘「仁孝謙謹」,「禮接士大夫,中外屬心。」其性格顯然與武后不同,遇事乃常與武后意見不合,因此武后漸不喜太子弘。太子弘憐蕭淑妃所生的兩名公主,欲使其出嫁,武后知道後大怒,認為太子弘竟然幫助蕭淑妃之女,逐毒死太子弘。上元二年(西元六七五年)六月,立武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李賢為太子。


    永隆元年(西元六八○年)八月,太子賢被廢為庶人。史稱太子賢「處事明審,時人稱之。」似乎太子賢是一位精明能幹的人,其後太子賢被加上殺人謀逆的罪名,高宗平常很愛太子賢,想從輕處罰,寬宥太子賢的罪,武后卻說:「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於是太子賢被廢為庶人,幽禁於京師。


    李賢被廢後,武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英王李哲被立為太子。弘道元年(西元六八三年)十二月,高宗去世,遺詔命中書令裴炎輔政,「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無異說明裴炎雖然輔政,但最後決定權仍操在武后手裡。高宗享年五十六歲,在位三十四年。


    高宗死後,太子哲繼位,尊武后為皇太后,次年改元嗣聖,是為中宗,時年二十九歲,為人昏庸愚昧。武后廢中宗後,改立她所生的第四個兒子豫王李旦為皇帝,是為睿宗,一切政事由武后裁決,睿宗居於別殿,不能過問政事。


    武后既專政,乃重用姪兒武承嗣、武三思,官至宰相。諸武用事之後,唐朝宗室人人自危,許多臣民也感到十分憤慨。這時李勣已死,也的孫子李敬業(一作徐敬業,李勣本姓徐,唐高祖賜其姓李)坐事自眉州刺史貶柳州司馬。光宅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決定以擁護盧陵王復位為號召,起兵揚州,討代武后,並推舉李敬業為首領,稱匡復府上將、揚州大都督,又以魏思溫為軍師,唐之奇為長史,駱賓王為記室,共謀起事。於是發表檄文,傳送四方,聲討武后,這篇「討武曌檄」是駱賓王所寫,文詞典雅,氣勢豪壯,對武后的醜行,描寫得淋漓盡致,這篇檄文傳到洛陽,武后讀後便問左右是何人所作,有人告訴武后是駱賓王所寫,武后嘆道:「宰相之過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可見這篇文章之佳連被罵的武也表示欽佩。然而檄文雖寫得好,徐敬業等的戰略卻錯誤,以至於終歸失敗。


    武后有意稱帝,知道反對者甚多,尤其徐敬業之反,疑天下之人多圖己,又自以久專國政,且內行不正,宗室大臣不服,於是採取恐怖政策來消滅反對者,恐怖政策獎勵告密,利用酷吏使用酷刑來審判。於是四方告密者四起,全國氣氛緊張起來,人人自危。唐的宗室和舊大臣既被殺殆盡,武后稱帝的阻力都已清除,永昌元年(西元六八九年)改用周曆,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武后自名為「曌」,改詔曰制,凡此都是稱帝的準備。最後,連傀儡皇帝睿宗也請讓位和改姓武氏。武后遂接納請求,於天授元年九月御則天門,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周,加尊號曰「聖神皇帝」,唐朝的國號至此中斷。


    武后的稱帝成為中國史無前例的女皇帝,她為了便於行使統治權,便除去女人的裝扮,襲服冠冕,直接面對群臣以處理國政。最困難的是「後宮」制度,男性皇帝後宮有許多妃嬪,武后亦欲仿效,便設置「控鶴監」(後改名奉宸府),安置一批男,他們的官號是「內供奉」,其中最得武后寵幸者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后在位時很能任用人才,狄仁傑便是武后最信任的大臣,武后尊稱仁傑為「國老」,仁傑常諫諍,挽回武后許多不當的措施,維護太子,安撫四夷,收拾人心,對安定政局,功勞很大。


    中國傳統均以男性子孫繼承父祖的權位,武后是史無前例的女性皇帝,她面臨的皇位繼承問題顯然是男性皇帝所未曾遭遇到的。當時豫王李旦(即睿宗)雖是皇嗣,並且改姓武氏,但甚受諸武的忌視,武承嗣、武三思求為太子,遂使武后猶豫不決,此時,李昭德和狄仁傑極力反對以武承嗣為太子,吉頊和張易之、昌宗兄弟也勸武后立盧陵王(中宗)為太子,於是武后意決,聖歷元年(西元六九八年)正式立盧陵王哲為太子,皇嗣改封相王。


    長安四年(西元七○四年)武后患病,移居長生殿療養。這時武后已年逾八十,體力衰弱,數月不能臨朝,連宰相都不能相見,只有張易之、昌宗兄弟隨侍左右。當狄仁傑在世時,武后曾要仁傑推薦人才,仁傑便推舉了姚元之、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等,這些人和仁傑一樣,表面上是接受武周的官位,內心卻仍忠於唐室,當武后臥病之時,這些心懷唐室的朝臣便密謀政變。神龍元年(西元七○五年)正月,政變開始,率左右羽林軍五百餘人,控制玄武門,擁太子(中宗),斬張易之、昌宗兄弟,武后見事勢如此,於是正令傳位太子,中宗復位。這一次唐中宗復辟的政變是以張柬之等五個人為中心,所以又稱為「五人之謀」。


    中宗復辟後,唐的國號得以恢復,以相王李旦(中宗之弟)為太尉,號「安國相王」,妹太平公主加號鎮國太平公主,以張柬之為夏官尚書同鳳略鸞臺三品,崔玄暐為內史,袁恕已為中書令同鳳略鸞臺三品,敬暉、桓彥範皆為納言,並賜爵郡公。上武后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後遂常稱武后為武則天。同年十一月,武后病歿於洛陽的上陽宮,年八十二歲,遺命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被判罪的王皇后、蕭淑妃家族及褚遂良、韓瑗的親屬都了赦免。武后自天授元年(西元六九○年)稱帝至神龍元年退位,在帝位十五年,自嗣聖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武后稱制算起,則武后專政共二十年,如自高宗顯慶四年(西元六五九年)武后干政算起,則武后掌權前後共達四十六年之久。


    武后是中國古代政治上傑出的女性,後世對她有褒有眨,武后雖篡唐立周,但唐人對武后甚少責罵,也沒有視武周為「偽朝」。

玄宗時期政局

    唐中宗雖得張柬之等人的擁戴而復位,但並不感激張柬之等人,因為當時中宗已被武后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只是時間早晚而已,神龍元年的政權不過提早復位,張柬之等人逼其母而授其子,為子者未必樂於接受,何況以中宗懦弱的性格,便不會心生感激。中宗復位後,對武家權勢並無影響,而中宗與武三思過從密切,竟允許武三思登上御床,與韋皇后共為博戲,自點籌碼,以為歡樂,中宗且微服私幸武三思的宅第。


    中宗為人昏庸,當時宮中有上官婉兒者,是當年為高宗草詔廢武后的西臺侍郎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死後,上官婉兒被沒入掖庭,婉兒漸漸成年,聰敏過人,能文善詩,武后甚為歡喜,武后晚年,百官表奏,都要婉兒參加意見。中宗復位,納婉兒入後宮,封為昭容,成了中宗的妃嬪。婉兒與武三思早已有不正當關係,及入後宮,又介紹三思給中宗的韋皇后,於是三思又與韋后私通。


    韋后是一個有政治慾望的女子,她想效法她的婆婆武后,所以中宗復位後,韋后便以皇后身份干預朝政。中宗和韋后所生的安樂公主也和韋后一樣極有政治野心,中宗對安樂公主十分寵愛,安樂公主的請無不允許,於是安樂公主恃寵驕縱,權傾天下,甚至控制了宰相大臣的任命。


    中宗復位,本欲立次子重福為太子,韋后反對,遂改立三子重俊為太子。重俊也為韋后所惡,而安樂公主尤其厭惡重俊,常在公開場合凌辱重俊。安樂公主一方面要求中宗廢去太子重俊,立自己為皇太女,一方面又從恿其母韋后模仿武后稱制,以女主君臨天下。太子重俊無法忍受安樂公主的侮辱和威脅,乃於景龍元年(西元七○七年)發動政變,但不幸失敗,其後韋后的氣燄更盛,大權獨攬。韋后當權後,引用許多婦女干政,除了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外,還有韋后的妹妹郕國夫人、上官婉兒的母親沛國夫人鄭氏、女巫第五英兒等。她們私營受賄、排擠忠良,韋氏子弟滿布朝廷。韋后雖想效法武后,但能力卻遠不如武后。


    相王三子隆基與太平公主之子薛崇暕及鍾紹京、王崇曄、劉幽求等合謀發動政變。景龍四年六月庚子夜晚,隆基潛入苑,葛福順拔劍直入屯守神武門的羽林營,殺死羽林營的將領韋播、韋璿等,控制了羽林軍,向宮中進攻。在太極殿前宿衛梓宮的衛士聞聲響應,韋后驚懼,逃往飛騎營,而飛騎營早與隆基有聯絡,韋后遂被飛騎營的軍人所殺。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也都被殺。


    政變成功後,李隆基入見相王,跪謝不先啟稟之罪,相王流著淚說:「社稷宗廟不墜於地,皆汝之力也。」於是人迎相王入宮,太平公主命少帝讓位於相王,相王臣辭不肯,劉幽求力陳非相王即帝位不止以安天下心,於是相王便即帝位,改年號為景雲元年(西元七一○年),是為睿宗。


    睿宗復位後,面臨著之太子的問題,如以長幼為序,當之長子成器,如以功勳為準,則應立三子隆基。睿宗正猶豫不決,成器主動地辭讓太子位,大臣也多認為隆基功大,宜立為太,於是睿宗及立隆基為太子,成器仍封宋王。


    神龍元年的政變和景龍四年殺諸韋的政變,太平公主都參預其事,睿宗得以復位,太平公主也是全力支持的人。睿宗生性澹泊,對政治無大興趣,復位後便將大政交由太平公主和太子(玄宗)決定。太平公主最初以為太子年少,頗有輕視之心,但後來漸發現太子英武有為,恐將來難以駕馭,便想改立一個庸懦的人為太子,以便長久專權。於是太平公主便散播謠言、詆譭太子,又收買太子左右為耳目。這些作為太子並非不知,乃對太平公主加強戒備。


    景雲二年四月,睿宗名三品以上大,宣布傳位太子,太子固辭,殿中侍御史和逢堯依附太平公主,便以睿宗年齡不老,明言不應讓位給太子,睿宗便只好不讓位。但睿宗到了太極元年(西元七一二年)七月,睿宗不理會太平公主的極力反對,傳位太子。太子即位,是為玄宗,尊睿宗太上皇,改太極元年為先天元年。


    玄宗即位,政局定於一尊,太平公主無可奈,乃勸睿宗仍以太上皇名義自總大政,睿宗同意,於是上皇自稱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於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命曰制敕,每日受朝於武德殿。三品以上大臣的任命和重大刑政,由上皇決定,其餘則由皇帝決定。


    睿宗既未完全脫離政治,太平公主乃藉上皇之勢,繼續擅權用事,擴張勢力。後仍被玄宗捕殺她的黨羽,太平公主被玄宗賜死,公主的兒子和黨羽死者數十人。至此,玄宗和太平公主的政爭便告結束。


    唐玄宗於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八月受,至天寶十五載(西元七五六年)八月禪位于肅宗,在位整整四十五年,是唐代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


    開元年間,政治昌明,文治武功均盛,經濟繁榮,社會安樂,史稱「開元之治」,是唐代的第二個盛世。開元時代所任用的宰相幾乎都是有才能的正人君子,在開元宰相,以姚崇、宋璟最有貢獻。開元初年行仁恕政治,使人們心頭壓力得以解除。於是人人覺得政府比以前好,力加擁護,遂使中央政府威信大大提高,易於控制全國,所以治安與秩序特別良好。


    開元二十四年(西元七三六年)張九齡罷相,李林甫當權,是玄宗時代政治轉壞的一個關鍵時期。李林甫老奸巨滑,城府深密,好以甜言蜜語引誘別人卻暗中出毒手傷害,所以人稱林甫「口蜜腹劍」,又稱林甫為「肉腰刀」。從此朝廷上下官員都不再敢直言,玄宗愈來愈不瞭解外情,政治風氣也愈來愈壞。李林甫自以勸玄宗立壽王,而玄宗竟立忠王為太子,心懷恐懼,常陰謀欲陷害太子,幸太子璵十分謹慎,應付得當,終未被林甫所害。天寶十一載十一月,李林甫死,林甫任宰相十九,是唐代任職最久和最受皇帝信任的宰相。此十九年間,林甫屢興大獄,陷害忠良,矇蔽玄宗,控制群臣,敗壞政治。


    自從開元二十五年冬武惠妃死後,玄宗環顧後宮妃嬪雖多,卻無中意者,遂常鬱鬱不樂。有人告訴玄宗,壽王瑁之妃楊氏貌美絕世,天寶三載玄宗名見楊氏,玄宗一見大喜,便授意楊氏自請出家為女道士,號「太真」,藉此與壽王瑁離婚,然後悄悄將楊太真接入宮中,另為壽王瑁娶左衛郎將韋昭訓之女為妻。天寶四載八月,玄宗遂公然冊立楊太真為貴妃。唐玄宗自得楊貴妃後,每日沈迷於聲色之中,把一切政事委於李林甫,於是朝政愈來愈腐敗。


    玄宗寵愛楊貴妃的同時,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逐漸得勢。楊國忠為人強辯而輕浮,無學識、無品德又無威儀,做了宰相便表現一副小人得志、目中無人的樣子,當時朝臣畏懼楊國中的權勢,不敢不順從聽命,只有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瞧不起楊國忠,兩人遂結下仇怨。


    安祿山是胡人,由於玄宗對安祿山的好感,使祿山在政治上一帆風順,天寶三載,兼范陽(幽州)節度使;六載,兼御史大夫;七載,賜鐵券;九載,封東平郡王;十載,兼河東節度使。玄雖然厚待安祿山,但安祿山內心卻有自取天下的野心。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勢強兵眾。在李林甫當政時,祿山和林甫關係良好,常互通有無,直至林甫去世,楊國忠當政,祿山對暴發戶的國忠十分輕視,國忠也極力排斥祿山,兩人遂不合。


    天寶十四載(西元七五五年)十一月九日,安祿山憑著強大的軍事實力,親率十五萬大軍從范陽起兵叛亂,長驅南下,史稱之「安史之亂」,終告開始,天寶十四載十二月,安祿山叛軍連續攻陷靈昌、陳留、滎陽,逼近洛陽,守城將領不敵,洛陽遂被攻陷。當高仙芝退守潼關以後,潼關以東的州縣都淪入安祿山之手,祿山見揮兵南下如此順利,不到兩個月就佔據了大片土地,且得到洛陽,於是趾高氣揚,天寶十五載(西元七五六年)正月初一,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建年號為聖武,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最終潼關失守,長安震動,玄宗也開始恐懼來,等到玄宗逃走,祿山部將入長安,日夜縱酒狂歡,也不追逐,於是玄宗才能安然入蜀,而太子向至靈武,也沒有追迫之患。


    玄宗命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設法收復洛陽,郭子議便推廌李光弼可任重責,玄宗乃以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子儀分朔方兵萬人給光弼,光弼便領這友軍隊出井陘山(今河北井陘縣東北),進兵河北。天寶十五載四月,子儀至常山,與光弼會合,共有蕃漢步騎十餘萬人,於是與史思明大戰於九門城,思明大敗,率餘眾走趙郡,子儀、光弼又攻克趙郡,思明又奔往博陵。當時郭子儀、李光弼擬乘勢攻取安祿山的老巢范陽,祿山也恐懼子儀會攻范陽,便和部下商議,準備放棄洛陽,回保范陽。正當安祿山徬徨無措的時候,潼關方面情勢有了變化,使祿山轉危為安,而且重振聲勢。


    自哥舒翰被任命為兵馬副元帥後,便鎮守潼關。其實,哥舒翰已病得很重,所以軍政都交給部將處理,然而部將之間互相爭權,弄得軍令不能統一,可知潼關的唐軍是很弱的,加上哥舒翰治軍太嚴,不恤士卒,以致使得將士們鬥志低落。當時潼關的唐軍號稱二十,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哥舒翰的戰略是固守潼關,以衛京師。而國忠卻疑心哥舒翰圖謀對付自己,便力請玄宗速命哥舒翰出潼關擊賊,這時的玄宗已失去判斷的能力,便一再派宦官去催促哥舒翰出關收復陝都,哥舒翰不得已,只有撫胸慟哭,引兵出關,時間是天寶十五載六月。唐軍進至靈寶(今河南省靈寶縣),與安祿山部將崔乾祐的叛軍相遇,唐軍大敗,士卒有的棄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擠入河中溺死,哥舒翰率百餘騎逃回潼關,士卒得以逃回潼關的僅八千人。哥舒翰終降於叛軍,然後被送至洛陽。潼關既失,河東、華陰、馮翊、上洛等郡的唐朝官吏都棄地逃亡,使得山西南部和陝西東部的許多郡縣都落入叛軍之手,使安祿山原來衰落的聲勢大為振作起來。


    玄宗一行逃亡到了馬嵬驛,將士們又餓又疲,對於這次逃亡,無不憤怒異常,陳玄禮以安祿山反叛之禍由楊國忠所引起,認為要殺楊國忠才可以平眾怒,於是託宦官李輔國請示太子,太子尚未有決定,正好這時有吐蕃使者二十餘人攔住楊國忠,告訴國忠饑餓而無食物,國忠還未及回答,忽有軍士大叫道:「楊國忠與胡虜謀反。」將士們本已情緒浮動,聽到叫聲,也不辨請紅皂白,有人就用箭射國忠,中了國忠的馬鞍,國忠想逃,軍士們追上去,把國忠殺掉,並且肢解國忠的屍體,把國忠的頭鉤在長槍上帶在驛門外,又殺了國忠的兒子楊喧和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御史大夫魏方進出面制止,亦被軍士們撲殺。另一位宰相韋見素聽到亂事,也趕了出來,也被亂兵打傷,有人大叫:「勿傷韋相公。」韋見素才沒有被打死。隨後,軍士們包圍了玄宗住的驛館,卻逼死貴妃,玄宗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命高力士帶貴妃到驛館的佛堂,把貴妃縊死,史稱這次在馬嵬驛發生的事稱為「馬嵬之變」。


    馬嵬之變後,軍士們擁著玄宗繼續前行,突然一群父老們一齊阻在太子的馬前,使太子不得前行,太子乃命廣平王俶騎馬追上玄宗,將情形報告玄宗,玄宗說:「天也!」於是分了後軍二千人和馬匹給太子,玄宗便與太子分道揚鑣,太子北行,玄宗則入蜀經過河池郡、巴西,終於抵達四川成都。


    太子與玄宗分別後,走到平涼(今甘肅平涼縣),朔方留後杜鴻漸遣使來迎接,七月,太子遂順利地到達朔方節度使的治所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太子到靈武後,杜鴻漸等人請太子即皇位,太子不肯,鴻漸等一連五次敦請,太子才在靈武即皇帝位,時在天寶十五載七月。太子即位後,尊玄宗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是為肅宗。


    至德二年二月,唐肅宗由靈武至鳳翔(今陝西鳳翔),計劃收復兩京。肅宗命廣平王李俶為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率十五萬大軍,自鳳翔出發,反攻長安。唐軍克復長安後,繼續東進,十月,郭子議與嚴莊率領的叛軍戰於新店(今河南陝縣西),叛軍大敗,嚴莊棄陝郡走洛陽,僕固懷恩在後追趕。十月十八日,廣平王率唐軍進入東都洛陽,回紇縱兵大掠,洛陽父老請奉羅錦萬匹以賂回紇,回紇乃止。


    兩京收復以後,唐肅宗於十月二十三日回到長安,十二月又迎接太上皇(玄宗)從四川回京,以成都為南京,鳳翔為西京,長安為中京,立廣平王為楚王,郭子儀為司徒,李光弼為司空,凡西蜀、靈武扈從立功之臣皆升官封爵。


    安祿山反叛,令思明負責河北地區軍事。祿山死時,思明鎮守范陽,及安慶緒退至鄴郡,知慶緒勢力已弱,便不願接受慶緒的命令。在唐大軍進逼之下,安慶緒屢戰屢敗,乃向史思明求援,並願以大燕皇帝位讓給史思明,於是思明由范陽率兵十三,南下援鄴,不久,攻下魏州(今河北魏縣),思明便在魏州自稱大聖燕王。


    郭子儀為了保洛陽,便急以朔方軍切斷河陽橋以阻止叛軍攻入洛陽,洛陽士民聞前方潰敗,無不驚駭,慌張逃避,諸節度使之兵也多潰歸本鎮,士卒沿途搶劫,軍紀蕩然。


    唐軍潰退以後,史思明駐軍於鄴城之南,並不追擊唐軍,安慶緒自知勢衰,乃上表向思明稱臣,思明覆書表示願為兄弟之國,慶緒大喜,親往思明軍營拜謝。思明見慶緒來,遂痛責慶緒失長安、洛陽兩京,又殺父奪位,為天地所不容,即命左右將慶緒及高尚、孫孝哲等斬首,然後接收慶緒的兵馬,使其子史朝義守鄴城,自己則領兵回范陽,自稱大燕皇帝,改元順天,以范陽為燕京。唐軍鄴城大敗後,魚朝思向肅宗極力詆譭郭子儀,肅宗乃召郭子儀回京,以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仍守洛陽。李光弼知洛陽不易固守,於是令洛陽的官員遷往長安,洛陽的百姓出城疏散,然後放棄洛陽,將唐軍移到河陽城,監視史思明以阻止其西入潼關。魚朝恩屢向肅宗進言,主張令李光弼反攻洛陽,肅宗乃遣中使促光弼出兵,光弼不得已只好進攻洛陽。唐軍至洛陽附近,光弼命列陣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北邙山地,但僕固懷恩卻列陣於山下平原,史思明遂乘懷恩的陣未定,急以大軍迫攻,唐軍大敗,死數千人,光弼只得率兵退保聞喜,於是河陽、懷州先後失陷。


    北邙山獲勝以後,史思明欲乘勝攻入潼關,遂命其子史朝義領兵從北道襲擊陝城,自己則從南道向潼關前進。


    寶應元(西元七六二年)四月五日,唐玄宗卒於長安的神龍殿,年七十八歲。同月十八日,肅宗也去世,年五十二歲。太子李豫即位,是為代宗。九月,代宗遣使向回紇徵兵以討史朝義。代宗乃以其長子雍王李适為天下兵馬元帥,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十月,大軍直向洛陽,史朝義以精兵十萬在洛陽北郊的昭覺寺、石園、老君廟、常書谷等地與唐、回聯軍大戰,史朝義大敗,被唐軍斬首六萬級,俘擄二萬人,朝義倉皇率輕騎數百東走,懷恩遂克復洛陽與河陽城。


    史朝義戰敗,逃到黃河以北,和其雎陽節度田承嗣會合,抵抗追擊的唐軍,又被僕固懷恩的兒子僕固瑒打敗。朝義自知難逃,便跑入林中自縊,李懷仙斬朝義的頭送至長安,安史之亂遂告平定,時在代宗廣德元年(西元七六三年)正月。


    安史之亂自天寶十四載(西元七五五)十一月安祿山范陽舉兵開始,經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至廣德元年(西元七六三年)正月平定,歷時七年三個月,然而至於唐朝的國勢已遠不能和前半期相比。

肅代兩朝



    安史之亂的平定不是由於唐軍勢強而使安史叛軍解體,而是由於唐朝的招降,叛軍將領紛紛投降,唐朝期望早日平定亂事,乃採姑息政策,凡投降者便不處罪,同時,接受僕固懷恩的建議,降將乃留地,授以節度使的官職,所以,安史之亂雖稱平定,但唐朝實際上並未真正「收復」那叛軍所佔領的地區,遂留下此後那些區的藩鎮不斷反抗中央的無窮禍患。


    在安史之亂前,節度使只設置於沿邊地區,為軍事區,安史之亂以後,則全國各地遍置節度使,每一節度使管轄數州至數十州,其轄區通常稱為「道」。此外,肅宗乾元元年力地方置觀察處置使,為地方監察官,但節度使多兼觀察使,於是軍事區與監察區合一,而演變成在州之上的最高行政區。


    代宗朝跋扈的藩鎮很多,這些節度使自己任命轄區官吏,自取賦稅,自己決定節度使繼任人選,自由擴充軍備,而且互相攻擊,侵佔他人的土地,甚至敢於和中央的軍隊作戰,形成了嚴重的藩鎮跋扈問題。不過,當時全國藩鎮大多數仍是對中央效忠恭順的,他們接受中央命令,向中央呈奉賦稅,一直到黃巢之亂以前,唐朝中央政府靠著這些恭順的藩鎮,才能平定一次又一次的亂事。


    代宗時,最跋扈的藩鎮是田承嗣,承嗣為安祿山、史思明父子建立祠,稱他們父子四人為「四聖」,簡直目無唐朝,然後又向代宗求兼宰相,代宗只得加給田承嗣以同平章事的頭銜,封雁門郡王。然而代宗的姑息卻使田承嗣更為驕傲。


    由於馬嵬兵變,唐肅宗才能到武,然後即帝位,這些變局是由宦官李輔國在幕後策劃主持,所以肅宗對李輔國十分信任。唐肅宗並非英明之主,即位之初,便寵受後宮張良娣,李輔國見張良娣有寵,便和良娣勾結,互相表裡。乾元元年(西元七五八年)四月,肅宗立張良娣為皇后,冊廣平王俶為太子。張皇后與李輔國干預政事,專斷一切,引起肅宗不滿,但卻無可奈何,可見肅宗是懦弱之人。張皇后和李輔國逐漸發生利害衝突,遂由互相表裡而演變成互相仇視,於是張皇后遂密名越王係謀誅李輔國,程元振探知張皇后與越王的圖謀,立告李輔國,輔國與程元振率兵入宮,矯太子,把張皇后和越王係幽禁起來並收捕百餘人,宦官宮女都驚駭逃散,肅宗原已病篤,受此驚嚇,便即逝世。肅宗既死,輔國便殺張皇后和越王係,然後宣布肅宗駕崩,遺詔以太子即位,是為代宗。


    寶應元年十月的一天晚上,忽有盜入李輔國家,殺輔國,取輔國之首及一臂而去,代宗命緝捕兇手,並遣中使慰問輔國的家屬,贈輔國太傅。但當時的傳言說,指使盜殺李輔國的人便是代宗。此後代官又寵信程元振、魚朝恩等宦官。


    大曆十四年(西元七七九年)五月,唐代宗卒,太子李恬即位,是為德宗,尊郭子儀為尚父。


德宗的政局



    唐德宗即位時,唐室內外情勢都不安穩,內有代宗時遺留下來的跋扈藩鎮,外有吐蕃虎視耽耽,但德宗力圖振作,有心求治,即位後,便下詔免除四方的貢獻,又罷梨園使及樂工三百餘人,嚴禁宦官接受賄賂,拆毀貴戚中雄侈踰制的宅第,禁止全國各地妄奏祥端,不許濫建寺院,加強行政效率,凡此種種都令人們耳目一新,認為有一番新氣象。德宗初年最重要的措施是財稅制度的改革,財稅制度的改革有兩方面,一是國庫的管理,一是賦稅辦法。


    上述兩項改革都出自楊炎的設計,楊炎是唐代著名的理財家,史稱楊炎的兩稅實施後,「人不土斷而地著,賦不加歛而增入,版藉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誡而姦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於朝廷。」不,楊炎雖有才幹,心胸卻十分狹窄,勇於報復。劉晏是代宗朝的宰相,亦以善理財而聞名,但楊炎與劉晏結怨,炎遂害晏。楊炎在德宗面前力證劉晏謀反,建中元年七月,德宗密遣宦官至忠州縊殺劉晏,當時人多認為劉晏冤死。


    唐德宗即位之初雖勵精求治,但不久去引發了大規模的藩鎮叛亂,京師長安也發生兵變,弄到德宗倉皇出京逃難。興元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李晟擊敗朱泚,收復京師長安,七月十三日德宗至長安,一場逃亡才告結束。


    經過藩鎮大叛亂之後,德宗雖然平安重回長安,但英氣全消,成為一位昏庸的懦弱的君主。在重返長安之後,德宗繼續做了二十年皇帝,這二十年的年號是貞元(西元七八五~八○五年),貞元年間政治上有三件事值得重視:一是宦官正式執掌兵,一是對藩鎮的姑息,一是政治的敗壞。

順宗至宣宗的政局



    貞元二十一年(西元八○五年)正月,唐德宗病逝,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順宗雖即位,臥病不能言,偶而被人扶持著上朝,群臣望而拜而己。順宗在內宮則由寵妃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服侍,在外朝則信任翰林學士王叔文。王叔文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既掌政權,便和當時著名的士大夫如韓泰、柳宗元、劉禹錫、凌準、程异等過從甚密,積極推動改革德宗時期的弊政。


    當時的宦官掌握了神策軍,王叔文有意奪去宦官軍權,宦官俱文珍等發現王叔文謀奪軍權的計策,遂逼迫順宗以叔文為戶部侍郎而削去翰林學士之職,叔文大驚,這時叔文之母病逝,叔文不得不告假守喪。


    順宗的太子李純有意早登皇位,俱文珍等乃與太子純合謀,欲擁立太子純,逼順宗退位,這當然不是王叔文所願見,更造成了太子純、俱文珍與王叔文的尖銳對立。俱文珍也屢請順宗命太子監國,順宗久病,在內外逼迫之下,七月,令太子句當軍國政事,八月,讓位於太,自稱太上皇,太子純即位,是為憲宗。由於順宗在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八月退位,貞元是德宗的年號,順宗遂沒有年號,於是憲宗即位,立刻把這一年(貞元二十一年)改年號為永貞,算是順宗在位的年號。王叔文革新遂也可稱為永員革新,而順宗將皇位讓給憲宗,史稱「永貞內禪」。


    憲宗即位後,立刻貶王叔文為渝州司馬,王伾為開州司馬,而王叔文的同黨韋執誼貶為崖州司馬、韓泰為虔州司馬、韓曄為饒州司馬、柳宗元為永州司馬、劉禹錫為朗州司馬、陳諫為臺州司馬、凌準為連州司馬、程异為郴州司馬,後人將韋執誼等八人同被眨為邊州的司馬,乃稱之為「八司馬」。第二年(即元和元年,西元八○六年)憲宗賜王叔文死,八司馬除程异外,其他人在政台上終身不能得意。


    唐憲宗即位的第二年改年號為元和,元和共有十五(西元八○六~八二○年),在元和時期最可注意的事便是中央成功地對付強大跋扈的藩鎮,使安史之亂以後權力日漸衰弱的中央政府一度振起來,於是有人稱憲宗為唐室中興之王。


    唐憲宗在制服了許多跋扈的強藩之後,自以為從此天下太平無事,遂使生活趨向驕侈,大興土木,營造宮殿,拒納忠諫。憲宗晚年又喜好神仙,詔求方士。又有宦官勸憲宗迎佛骨至京師,眾人瞻奉捨施,惟恐不及,唯韓愈上疏力諫,被眨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鎮( 西元八二○年)正月,憲宗突然死去,當時人都說憲宗是宦官陳弘志所弒,不過宦官同類相護,都不肯指陳弘志是兇手,是說憲宗因服丹藥而死。憲宗之死雖然傳說兇手是陳弘志,但主謀者卻是憲宗的郭妃和宦官王守澄。


    憲宗死後,王守澄等擁太子恆即位,是為穆宗,同時殺了吐突承璀和澧王惲,並賜左右神策軍士每人錢,以安軍心。穆宗即位,眨皇軍鎛為崖州司戶,並殺柳泌,其餘方士都被流放到嶺南去,朝野以穆宗能去奸佞,以為必是賢君,其實穆宗是一位歡喜享受而怠於政事的人。穆宗在位四年,長慶四年(西元八二四年)正月去世,太子李湛即位,是為敬宗鎮方苟宗也是一位荒淫嬉戲的君主,每月上朝不到三次,大臣都難得見到面。當時李逢吉、牛僧孺為相,畏罪不敢諫諍,朝政則由宦官王守澄把持,朝中遇有重大事情,宰相要先向王守澄請示,不敢自行決定,可見當時宦官的權勢甚盛。


    寶曆二年(西元八二六年)十二月,敬宗被蘇佐明等所弒。劉克明等遂假傳敬宗詔旨,命翰林學士路隋草擬遺詔,以憲宗子絳王李悟代為治理國事。


    劉克明並非宦官中的執權者,所以克明想要更換一些宦官的職位,將掌權的職位給自己一派宦官擔任,於是引起最有權勢的四位宦官:左神策中尉魏弘簡、右神策中尉梁守謙、樞密使王守澄和楊承和四人的聯合反擊,四人以兵迎接穆宗之子江王李涵入宮,派神策兵討弒敬宗的兇手,於是劉克明和絳王李悟都被殺。江王涵即皇帝位,改名昂,是為文宗。


    唐文宗即位之初,勵精求治,去奢從,每逢單日一定上朝,和宰相群臣詳談政事,也能接納別人的意見,所以文宗即位與穆、敬時大不相同,頗有一番新氣象。雖然唐文宗有心振作,但是文宗在性格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便是不能長期信任別人,而自己也缺少果斷,不能擇善固執,往往一件事和宰相們商議已定,不久文宗自己卻改變主意,弄得宰相也無所適從。由於這個缺點,使文宗不但不能成為聖君、賢君,甚至變成任宦官魚肉的懦弱君主。


    文宗在位十四年(西元八二七~八四○年),前九年的年號為大和,後五年的年號為開成。在這十四年間,朝政上的主要大事有二,一是朋之爭頗為激烈,一是宦官權勢高漲。文宗雖為宦官所立,但對宦官的跋扈則深感不滿,李訓在文宗左右,漸揣摸出文宗厭惡宦官的心意,李訓常以暗示、比諭來打動文宗,兩人漸漸了解,文宗見李訓有才幹又能言善道,認為可以合作共謀除宦官,加以李訓、鄭注都是王守澄所推荐,宦官視李訓、鄭注是自己的爪牙,藏身在文宗身邊以監視文宗,當然不會懷疑李訓、鄭注有異謀。李訓、鄭注得到宗的信任,遂以誅宦官為已任。


    大和九年(西元八三五年)五月,以仇士良代韋元赤為左神策中尉,六月將王守澄的敵對宦官逐出京師,韋元素為淮南監軍、楊承和為西川監軍、王踐言為河東監軍。接著以楊承和等庇護宋申錫,又與李宗閔、李德裕中外連結,受其賄賂,流放楊承和到驩州、韋元素到象州、王踐言到恩州,不久又遣使賜承和、元素、踐言死。當時弒憲宗的兇手宦官陳弘志任山南東道監軍,九月,文宗召陳弘志,至青泥驛,下詔遣人以杖打死弘志。十月,遣中使李好古賜酖毒殺王守澄,於是謀殺憲宗的元和逆黨全部除去。在除在王守證等人之後,乘下來的老宦官還有仇士良、魚弘志等,李訓安排誅殺仇士良的行動發生大和九年(四元八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史稱「甘露之變」。


    甘露之變是繼王叔文事件之後唐代士人又一次和宦官發生的大衝突,不過,王叔文和宦官只是「文鬥」,所以朝臣犧牲不,而李訓和宦官發生「武鬥」,於是朝臣犧牲慘重,並且使朝臣和宦官逐漸走向對立地位。甘露之變後,天下大事皆由宦官決定,宰相不過奉行文書而已。官自此氣燄更盛,迫脅天子,蔑視宰相,凌辱朝臣如草芥。


    開成三年十月,文宗的太子李永突然死去,文宗自甘露之變後,成為宦官的傀儡,鬱鬱不樂,常飲酒求醉以解愁,及太子永死,更加傷感。開成四年十月,議立太子,文宗僅生一子(即太子李永),乃立敬宗少子陳王李成美為皇太子。


    開成五年(西元八四○年)正月,文宗病逝。太子成美本應繼位,但在左右神策中尉仇士良、魚弘志以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便以太子年幼,矯詔立文宗之弟穎王為皇太弟,太子成美仍封陳王;皇太弟即位,是為武宗,陳王成美被賜死。


    武宗即位的第二年改年號會昌,會昌共六年(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會昌年間李德裕為宰相,政治措施多由李德裕主持,因此,會昌政績實即李德裕的表現。武宗雖為宦官所立,但生性英明果斷,不信任宦官,所以會昌年間宦官的氣燄暫時減弱。會昌年間宰相不止李德裕一人,但由於李德裕受到武宗的信任,於是李德裕無形中是宰相之首,政策措施皆由李德裕策劃指揮,而會昌年間政績良好,所以,後人推崇李德裕是唐代的能相。


    武宗迷信道教,即位之初,便命道士趙歸真等建九天道場,親授法籙。崇道毀佛,又喜好服食金丹,服食過多的金丹遂使性情急躁,喜怒無常,自會昌五年秋,身體常覺不適,會昌六年二月病死,宣宗繼立。


    宣宗即位後處理政事頗為精明,最重要的史事是收復了被吐蕃佔領的河湟之地。宣宗本人頗勤於政事,曾將「貞觀政要」寫在屏風上,時常誦讀,得到大臣的章奏,會洗手焚香而讀之,曾用魏譽為宰相,魏譽是魏徵的後裔,為人十分正直,也敢於諍諫,宣宗常稱讚:「諅綽有祖風。」宣宗常和大臣商議政事,終日不倦,極為認對,對於官吏督察很嚴,任用地方刺史,必多方查問。自肅宗以後,每一朝都有藩鎮跋扈、抗命而引起嚴爭,唯有大中一朝沒有大規模的內亂,而且宦官的氣燄也較為收歛,加上河湟之地的收復,於是有人稱宣宗為「小太宗」,稱大中年間的政局為「大中之治」。

李唐王朝的崩潰



    唐宣宗晚年喜好道術,信方士,諱言死,求長生之術,所以未曾立皇太子。大中十三年(西元八五九年)六月,宣宗服食了醫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樂所配的丹藥,背上生了疽,到了八月,病情嚴重,宰相和朝臣都見不到宣宗,宣宗召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三人,囑以夔王滋繼位,不久宣宗死去,左神策中尉王宗實卻矯詔立鄆王溫為皇太子,改名漼,殺王歸長、馬公儒、王居方,然後宣布宣宗死,太子即位,是為懿宗。第二年改年號為咸通。


    懿宗即位之時年僅二十七歲,荒怠政事,寵任宦官,在位十四年(西元八五九~八七三年)不僅朝政敗壞,而且民變發生,江淮地區逐漸動亂,這是李唐王朝由衰而亂、由亂而亡的開始。


    懿宗即位後四個月,即大中十三年十二月在浙東地區發生了裘甫之亂。裘甫之亂是晚唐第一次大規模的民變,也是李唐王朝傾覆前的一次警鐘。隨著裘甫之亂以後的大規模亂事是發生於咸通九年(西元八六八年)的桂林戍卒之,始亂的地點在桂州(今廣西桂林),作亂者為徐州在桂州之戍卒,作亂原因則為戍卒久戍懷怨。徐州桂林戍卒之亂雖僅一年三個月便告平定,然而所謂平定僅是徐州的收復、龐勛及其部分黨羽的死亡和叛軍組織的解散,至於與亂事相關的許多問題,如政治腐敗、官吏無能、軍紀不良、社會不安等,唐朝中央政府均未能顧及,更未嘗改進,尤其龐勛餘黨尚多,待機而動,所以另一次變亂必然發生,果然六年之後,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八七五年),黃巢之亂起,李唐王朝遂至覆亡。


   咸通十四年(西元八七三年)七月,懿宗病危,左神策軍中尉劉行深和右神策軍中尉韓文約立懿宗的第五個兒子普王兒子普王李儼為皇太子,懿宗死,太子儼即位,是為僖宗,時年僅十二歲。


   僖宗也是一個荒戲的君主,僖宗即位之時是連年災荒,農村經濟破產,百姓生活艱難,而地方官吏為了本身的政治前途,不肯以實情告報告中央,上下相瞞,而吏治的不良,殘害百姓,更使百姓痛苦萬狀。


   從僖宗即位不久,大亂事出現了,規模較大的是王郢和王仙芝的亂事。前者為兵亂,後者為民變。其中王仙芝之亂更帶出更嚴重的黃巢之亂。當王仙芝敗死之時,黃巢正圍攻亳州,仙芝的部將尚讓率領仙芝的餘黨前來投奔,使黃巢聲勢大增。廣明元年十一月,黃巢攻陷洛陽,洛陽留守劉允章率百官出迎。黃巢既得洛陽,又克取潼關。不久,黃巢在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年號為金統,以尚讓為太尉兼中書令,並任命百官。僖宗逃至與元,鳳翔節度使鄭畋召集附近諸道兵馬,共同抵禦黃巢,中和元年正月,僖宗到達成都。黃巢再入長安,唐諸道兵皆退。黃巢勢又大盛,屢敗官軍。中和二年正月,僖宗以宰相王鐸為諸道行營都統,指揮諸道進攻長安,這時黃巢在長安城中,由於殺戮慘太烈,百姓都逃入深山,長安殘破荒涼,物質短缺,黃巢的部將朱溫見黃巢兵勢漸衰,知其將亡,遂於中和二年九月向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求降,王鐸乃以朱溫為同華節度使,僖宗得到王鐸的報告,改授朱溫為右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賜名朱全忠。


   中和二年十月,諸道行營都監宦官楊復光力主名沙陀軍以平黃巢。沙陀酋長朱邪赤心因平龐勛之亂有功,懿宗賜名為李國昌,授了振武節度使的官職,留駐於今綏遠歸綏一帶。


   中和三年正月,李克用破黃巢弟黃揆於沙苑,二月李克用大破黃巢軍十五萬於梁田陂,三月,李克用收復華州,進逼長安,屢敗巢軍,遂克京師,黃巢燒焚宮室而逃。李克用收復長安後,引兵北歸,僖宗任命李克用為河東節度使,李國昌為代北節度使。中和四年(西元八八四年)六月,黃巢被李克用打敗,部眾死傷殆盡,黃巢遂自殺。


   黃巢之亂有三個重要的影響:一是江淮地區經濟的破產,一是沙陀的興起,一是全國地方割據的形成。


   文德元年(西元八八八年)三月,僖宗病危,其弟吉王李保年長而賢,群臣都希望吉王能繼位,然而當時當權的宦官十軍觀軍使楊復恭則主張立僖宗另一弟弟壽王傑,於是下詔立壽王李傑為皇太弟,監軍國事。不久,僖宗死,壽王李傑即位,改名李敏,是為唐昭宗。昭宗即位時年二十二歲,史稱昭宗「體貌明粹,有英氣,喜文學,以僖宗威令不振,朝廷日卑,有恢復前烈之志,尊禮大臣,夢想賢豪。」就性行而言,昭宗確較懿宗、僖宗為佳,但當時全國業已動亂,外有強藩割據,內有宦官掣肘,昭宗又缺糸撥亂返正的大才,於是無法轉危為安,其後朝廷討代李克用失敗,又有楊復恭的叛亂、畿輔三鎮之亂,其間甚至受到李茂貞與韓建的迫脅,各地藩鎮戰爭不息,光化三年十一月,昭宗被劉季述所囚禁,劉季述更矯詔令太子即位,改名縝,以昭宗為太上皇。此舉引起了許多唐室的士人紛紛勸說藩鎮出兵匡復昭宗,崔胤暗中說服了左神策指揮使孫德昭,協助昭宗匡復。天復元年正月,孫德昭等,殺劉季述、王仲先、王彥範、薛齊偓等,崔胤與百官遂迎昭宗出少陽院,復位,昭宗仍命太子為德王。


   當時朱全忠和李茂貞都有挾天子以令諸候之意,全忠欲昭宗到洛陽,茂貞則希望昭宗到鳳翔。在兩人之爭中,李茂貞最後失敗求和,李全忠受之,但也表示了宦官和朝臣的鬥爭,宦官失敗,至此唐代宦官之禍結束,而李唐王朝不久告滅亡。


   天祐元年八月,蔣玄暉弒昭宗,卻矯詔李漸榮、裴貞一謀逆,立昭宗之子輝王李祚為皇太子,改名柷,監軍國事,接著又以何皇后令,太子即位,是為昭宣帝(一作哀帝),年十三歲。


   天祐四年(西元九○七年)二月,在朱全忠的授意下,唐大臣共同奏請昭宣帝遜位,尚未成年又孤立無援的昭宣怎敢不從,於是命宰相率百官向朱全忠勸進,昭宣帝也致書朱全忠表示禪位,四月,朱全忠在大梁即皇帝位,國號大梁,奉昭宣帝為濟陰王,李唐王朝至此滅亡。


   總計唐朝共二十位君主,國祚二九○年(西元六一八~九○七),如果減除武后稱帝(國號大周)的十五年,則唐朝的實際國祚是二七五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