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七章 東漢政局

(一) 東漢建立的經過:

A. 王莽末年,民變四起,其中以綠林兵及赤眉兵勢力最大。公元22年,漢宗室劉縯、劉秀兄弟以「復高祖之業」為己任,於舂陵起兵,與綠林聯合,共推漢宗室劉玄為更始帝,討伐王莽。

B. 綠林建號後,王莽發兵四十二萬圍攻當時聯軍的據點昆陽,被劉秀以數千兵大破其主力,威震全國,劉秀聲名日高,各地紛紛嚮應。

C. 昆陽大捷後,劉縯受妒被殺。接著綠林兵攻陷洛陽,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劉秀奉更始帝之命經略河北,誅殺抗命的王郎,擊敗銅馬等流寇,期間劉秀乘機招攬人才,收買人心,勢力日益增長,乃脫離更始帝而自立。

D. 公元25年,劉秀在鄗南即位,沿用漢的國號,建元建武,是為光武帝。其時赤眉兵入長安,殺劉玄,光武帝乃乘機討平赤眉兵,定都洛陽,是為東漢。其後十多年間,劉秀先後派兵消滅各地群雄,統一全國,史稱「光武中興」。

(二) 光武中興:光武帝在位期間,表彰名節,崇尚儒術,注重吏治,保存功臣,強化皇權,加強監察及崇尚節儉,使政治清明,文教大興,經濟恢復,史稱「光武中興」。

(三) 明章之治:光武帝死,明帝即位,在位18年,文治武功俱有表現。他尊崇儒學,慎選官吏,嚴懲貪污,減省刑罰;又派人防治水患及發展西域。

明帝死後,章帝繼位,在位十三年,頗能遵守明帝的遺規,同樣尊崇儒學,並廢除酷刑,賑飢輕徭及勸督農桑,使民生充裕,社會繁榮。

明章二帝在位31年期間,頗能繼承光武帝的施政方針,對內修明政治,調整經濟;對外抗擊匈奴,再通西域,是東漢的富強時代,史稱「明章之治」。

(四) 戚宦相爭的原因:**

兩漢時期,外戚擅權、宦官亂政之風甚烈。而東漢和帝以後尤其嚴重。在東漢後期的大約一百年間,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政,相互傾軌,使朝政陷入極端黑暗混亂之中。

戚宦紛爭的由來可以概括如下:

1. 外戚宦官之亂政起自西漢:

漢朝外戚擅權的禍根在西漢高祖時就已埋下,西漢初年,鑒於秦王室孤立而速亡,除大封宗室之外,更引用外戚輔政,且劉邦為對付功臣而倚重呂后,造成呂氏專政的局勢。

武帝設大司馬大將軍,必須由外戚擔任。而武帝、昭帝時霍氏、宣帝時的史氏、許氏,元、成、哀、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都以外戚而握重權,最後終於導致西漢王朝的滅亡。除此之外,宦官參政在西漢初期亦已開始,武帝設內朝官,晚年在內廷以宦官出納奏章,宦官因而漸握權。

2. 中央權力的內移遺禍不淺:

光武帝恐怕丞相奪權篡位,故不信任三公,故利用外戚以削弱三公之軍政權力,為內朝爭權提供了條件。因為內朝的官職往往落在外戚或宦官之手,皇帝比較精明強幹時,尚能加以駕馭。一旦出現東漢後期君主幼弱那樣的條件,便導致了外戚宦官挾主專政的惡果。

3. 君主沖齡夭壽致外戚專權:

自和帝起,東漢有十個皇帝都是沖齡即位、短命而死。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臨聽政。太后必然重用自己的家族,遂造成外戚專權。

4. 君主成長藉宦官奪回政權:

外戚的專政,削弱了皇權。君主一旦長大了,要掌握實權,就必須尋求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於是皇帝便依靠身邊最親信的宦官來翦除外戚,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不久,皇帝死了,新的幼主即位,又是太后臨朝。外戚專政、排斥宦官,然後是宦官翦除外戚、取代外戚專政。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東漢後期就是在這種戚宦互相傾軋、交替專權的局勢下渡過,直至東漢滅亡。

註:

外戚: 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即太后,皇后的家系,東漢時期,皇帝的嫁娶,不出世家大族,外戚又常是其中最有勢力的家族。

宦官: 是官廷中侍候皇帝及其后妃的人,這些人才本來是供帝王役使的家奴,但因接近皇帝,負責傳達詔令掌管文書,所以也逐漸握有實權。


(五) 宦官多獲勝的原因:**

1. 皇帝信任:外戚權大時,可威脅皇位,但宦官則絕無當皇帝的可能,充其量只是貪污而已。故宦官多得皇帝信任,而外戚則為皇帝所猜忌。

2. 接近皇帝:宦官經常與皇帝接近,外戚與皇帝較疏遠,故皇帝與宦官的感情自然 較外戚為親密。

3. 地位穩固:外戚的權位,常因皇帝的更易、或母后的死亡而發生動搖;但宦官則不受上述情形的影響,地位較外戚穩固,故在雙方鬥爭的過程中,宦官獲勝的機會,自然較外戚為高。


(六) 戚宦相爭之影響:**

在東漢後期的戚宦紛爭中,外戚固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專擅朝政,宦官也力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縱。總之,雙方都極力圖挾持皇帝,排除異己,由於外戚、宦官的交替專權、亂政,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1. 導致政治腐敗:外戚、宦官的相互傾軋,使當時的政局動盪,朝綱不振,政治一片黑暗。無論是外戚或宦官擅權專政,大都排除異己,任人惟親,賣官鬻爵,廣收賄賂。

2. 引起黨錮之禍:戚宦亂政引起大臣和士人不滿,他多支持外戚而攻擊宦官,宦官便利用權力大加迫害,於是釀成桓、靈之世的兩次黨錮之禍。

3. 造成民變四起:由於政治日趨黑暗,東漢王室、貪官污吏及地方豪紳對人民的敲搾勒索愈益加劇。百姓無法生活,便到處流浪和暴動,最後終於出現大規模的民變。


(七) 黨錮之禍之背景/成因:**

東漢後期有一批官僚士人因出面反對宦官專政,被罷官禁錮,甚至誅連殺害,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禍」。其產生之原因約有下列兩項:

1. 清議之風相當盛行:東漢自光武帝開始提倡儒術,崇尚節氣,逐漸成為風氣。當時一般士人都注重名節,中央及郡國選官都以名節為標準。影響所及,士人以名節自高,不與濁世合流,不畏強權,敢與黑暗勢力對抗,士戈在講學之餘,每每討論朝政得失,品評當世人物,這種議政之風氣,稱為「清議」,這些士人因經常討論政治,抨擊宦官,漸漸聯結成黨。

2. 士人不滿政治現狀:桓帝、靈帝時期,君主昏庸,寵信宦官,政治腐敗,引起士大夫們的憤慨,使太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實際的政治社會問題上去,他們還聯合一些士人出身的朝臣,壯大聲勢,朝廷遇到重大的決策,有時也徵求太學生的意見,因此他們的言論也能影響到實際的政治。因他們要求改革政治,並猛烈抨擊宦官壟斷朝政及貪污腐敗,宦官眼見士人勢力日漸強大,便尋求機會予以打擊,因而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八) 黨錮之禍的經過:**

1. 第一次黨錮之禍:

a. 桓帝時,太學生三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與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聯合,主持清議,批評朝政,攻擊宦官。

b. 當時宦官的子弟親黨,遍佈州郡,為害地方,李膺乃運用權力,盡量制裁,更招宦官怨恨。

c. 公元165年,宦官張讓之弟張朔,為官貪殘,被李膺所殺;次年宦官的黨羽張成教唆兒子殺人,被李膺定罪處死。

d. 宦官乃使人上書誣告李膺與太學生結黨營私,誹謗朝政,桓帝下令逮捕黨人。

e. 結果李膺等二百多人皆被捕下獄,陳蕃亦因上書進諫而被免職。過了一年,因外戚竇武的力爭,他們才被赦歸鄉里,禁錮終身,不許作官,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2. 第二次黨錮之禍:

a. 公元168年,桓帝死,靈帝即位,以竇武為大將軍,陳蕃為太傅,共掌朝政;起用李膺,並密謀誅殺宦官,但因事機洩露,宦官矯詔以禁軍討竇武,結果竇武自殺,陳蕃也被殺害。

b. 公元169年,山陽郡督郵張儉,因宦官侯覽家屬在郡內作惡多端,屢次上表彈劾遭侯覽截留,無法上達,張儉乃以此為藉口,殺害侯覽的母親及其親屬賓客百餘人,侯覽乃誣告張儉與人連結為黨,危害社稷。

c. 張儉逃脫,宦官藉此機會誅除異己,凡與宦官不睦的均被視為黨人,總計被害的黨人有李膺、杜密等百多人。並在各地陸續搜捕黨人,總計流徒及囚禁者共六七百人。

d. 不久,宦官又拘捕太學生一千多人,以致凡屬黨人而現居官位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一律免官禁錮。這次「黨錮之禍」一直延續了十多年,株連之廣,也超過了前一次。

e. 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之亂」,靈帝才下詔大赦黨人。


(九) 黨錮之禍的影響:**

a. 摧殘人才:

漢末兩次「黨錮之禍」,歷時十多年,朝野賢良方正之士,多受牽連,重者被殺,輕者被貶逐禁錮,使國家無才可用。

b. 國本動搖:

東漢在宦官及外戚爭權之過程中又經此兩次「黨錮之禍」,助長了宦官的氣焰,政治更趨腐敗,弄致民不聊生,因而產生黃巾之亂,雖能及時討平,但卻演變成州牧割據的局面。

c. 開啟清談:

東漢末年的慘酷黨錮,使士氣大受摧殘,影響魏晉士人明哲保身,避談政治,放任無為,研究【易經】玄理,老莊道術,平日只高談闊論,不理世務,造成一代請談的風氣。


(十) 黃巾之亂與州郡割據:

東漢自和帝以後,外戚宦官相繼亂政;桓、靈二帝時,更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以致政治腐敗,人才凋零,國本動搖。另外,土地兼併嚴重,天災連年,故各地相繼發生民變。

靈帝時,鉅鹿人張角倡太平道,借治病傳教,在民間秘密反抗漢朝。信徒增至數十萬人,均以黃巾包頭為記,故稱作「黃巾」。

黃巾聲勢浩大,到處捕殺官吏,劫掠地主豪強。漢室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兵屯駐洛陽近郊,並分派盧植、皇甫嵩及朱 討伐黃巾,經過九個月的激烈戰事,才把黃巾的主力打敗。

為進一步肅清黃巾的殘餘勢力,靈帝在一些重要的地區設置州牧,給以地方軍政大權。於是逐漸形成州郡割據之局面。


(十一)東漢衰亡的經過:

a. 靈帝寵信宦官張讓等十人,造成「十常侍之亂」,政局敗壞。靈帝死,少帝即位,外戚何進勾結司隸校尉袁紹,並召涼州刺史董卓入京,密謀誅殺宦官。事洩,宦官先殺何進。

b. 其後袁紹帶兵入宮,盡殺宦官二千多人,繼而董卓引兵入洛陽,自為相國,獨專朝政,廢少帝,立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

c. 當時各地州郡不滿董卓擅行廢立,遂紛紛起兵討伐,並推袁紹為盟主。董卓勢孤力弱,乃挾獻帝西遷長安。

d. 其後王允與董卓義子呂布合謀,誅殺董卓,長安大亂,獻帝乘機逃返洛陽,但又為州牧曹操挾持到許昌,曹操自稱大將軍,位司空,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名存實亡。

e. 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廢獻帝自立,國號魏,漢亡。東漢自光武中興至獻帝,凡十四帝,共196年。


(十二)東漢衰亡之原因:

東漢自和帝以後,便日漸衰落,終於形成群雄割據,招致滅亡,其原因為:

A. 國力不足:漢代因田賦稅過輕,國家經費平時僅能足用,稍一有變,即感不足,章帝寬仁賞賜過於制度,故國用益絀,加以長期邊患,國家財政日益困窘。

B. 選舉不實:章帝時,陳事者多言郡國貢舉率非功次,故守職益懈,而吏事漸疏。

C. 風俗奢侈:章帝時,京師貴戚近親及郡縣豪家,奢縱無度,甚或以金縷玉匣相競,風氣奢靡之極。

D. 相權低落:武帝時分內外朝,自武帝以後,天子獨攬大權,重用內朝尚書,漸奪外朝相權。至光武躬親庶務,內朝尚書位微而權重,外朝三公僅擁虛位,不能作政府的真實領導人,一旦內廷腐化,遂牽連整個政府之墮落。

E. 戚宦亂政:東漢後期,自和帝以後的一百多年間,各朝君主繼位時,多在年幼,由太后臨朝,便重用外戚,把持朝政。皇帝漸長成,為了收回政權,又用宦官去消滅外戚勢力。而形成宦官專政,外戚宦官為爭奪最高統治權力,互相傾軋,使東漢王朝政治腐朽黑暗,一片混亂。

F. 黨錮之禍:東漢末年的兩次「黨錮之禍」,使大批有用之臣及有才之士被殺戮,禁錮,士氣摧殘,人才淍零。

G. 邊患屢起:桓、靈二帝時,地方官吏豪強虐待羌人,引起反叛,東北的烏桓、鮮卑也先後大舉入侵。各族侵擾雖被擊潰,但國庫因而空虛。董卓、公孫瓚等大軍閥割據勢力也因而形成。

H. 黃巾起義: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特別是黃巾起義,長期延續不斷。朝廷為了平亂,增強了州牧的兵力,州牧乘機擴展自己的勢力,造成以後群雄割據的分裂局面。

I. 州牧割據:東漢末年,黃巾亂事之後,各地暴亂依然不息,由於各地亂事迭起,政府委各州牧以兵馬重權,因而形成內輕外重,尾大不掉,州郡紛紛割據兼併。加以董卓亂政以後,各州牧郡守亦乘時競起,不斷的割據爭逐,其後遂演變成為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局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