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三十五章 中日戰爭

甲. 日本侵華之原因與背景:

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即出現內憂,除軍閥混戰外,主要是國、共兩黨的逐鹿。外患有歐、美列強的擴張,但最嚴重的是日本發動的大規模侵華戰爭。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不斷侵華的原因與背景大致如下:


1. 侵略傳統:

日本基於傳統的侵略政策,不斷向外擴張勢力,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勢驟強,積極向外擴張。自甲午之役、日俄戰爭,以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均在中國掠奪利益。且日本因地少人多,故一向主張貫徹「大陸政策」,認為「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可見日本軍國主義乃以侵華為基本國策之野心。


2. 經濟危機: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席捲全球,日本亦深受困擾,致海外市場銳減,經濟嚴重萎縮,失業人數劇增。因而日本遂亟謀對外擴張,爭取海外資源、市場,並以對華戰爭來轉移其國人之視線。


3. 妄圖稱霸: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即實施軍國主義教育,培養年青一代的民族優越感,民族主義抬頭。而日本軍閥又先後與德、意締結盟約,形成「羅馬、柏林、東京軸心」,狼狽為奸,以圖東西方分別稱霸。


4. 利用內戰:

日本所懼者乃中國之強大,故曾乘北伐軍克復濟南時,殺害中國官兵及外交人員蔡公時,製造「五三慘案」,阻撓中國之統一。及要安事變後,張學良服從於中央政府,實現和平,中國即從事各種政治、軍事和經濟上之建設,使日本侵略政策大受打擊。又加上,中國之內戰停止,國共再度合作,準備聯手抗日,日本乃急欲趁中國實力未強之時予以鯨吞。


乙. 抗戰前日本在中國的軍事行動:

一. 東北方面:

1. 萬寶山慘案:

1/ 慘案起因:1931年7月,中國農民與韓民發生爭執,日本領事以此為藉口,橫加干涉。

2/ 慘案經過:日本領事派遣軍警,槍殺中國農民;日本又唆使韓人在韓境發動排華,使不少在韓華僑受害。


2. 九一八事變:

1/ 事變起因: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炸毀南滿鐵路的柳河鐵橋,誣指是中國軍隊所為,遂以此為藉口入侵中國。

2/ 事變經過:

9月18日晚,日軍發炮轟擊瀋陽北大營,並進攻東大營,強佔瀋陽。當時張學良為保存實力,乃盡撤駐軍,不予抵抗,欲以談判方式與日本交涉。日軍遂於數日間侵佔遼寧、吉林兩省大部分土地。

3/ 事變影響:

A. 日本為避免國際聯盟制裁其侵略中國的行為,乃在瀋陽籌組偽滿州國,擁清廢帝溥儀出任執政,都於長春。

B. 國人對日本輕易取得東北甚表不滿,遂在各地展開反日運動,抵制日貨。


二. 上海方面:

1. 一二八事變:

1/ 事變藉口:

A. 公元1932年1月,日本以上海抵制日貨為藉口,唆使日本浪人焚燬中國工廠和商店,並殺死華警。

B. 日本又以日僧五人被毆為藉口,向上海市提出最後通牒,要求懲兇道歉及賠償損失,並解散抗日團體。

2/ 事變經過:

A. 1月28日,上海市長吳鐵城迫於情勢,乃答允所提出條件,日領事已表示滿意,不料日海軍司令鹽澤突攻閘北,十九路軍軍長指揮所部,奮勇抵抗日軍。

B. 日軍攻月餘,先後死傷一萬多人,三次易帥,屢增援軍,始終無法攻下,其後日本援兵在瀏河登陸,中國軍才被迫撤退。

C. 同年3月,英、美、法三國出面調停,中、日兩國遂於5月5日簽訂「淞滬停戰協定」,日軍始退。

3/ 事變影響:

A. 由於日本不斷入侵,故人民希望國民黨放棄「先安內,後攘外」之政策,能夠停止剿共,一致抗日。

B. 東北一帶之人民,紛紛組織義勇軍,進行遊擊戰,以抵抗日本的佔領軍。


三. 華北方面:

1. 「塘沽協定」:

公元1933年5月,國民政府見日軍進犯長城各口,北平及天津危急,乃忍痛與日本訂立「塘沽停戰協定」,劃冀東為非武裝地區。


2. 「何梅協定」:

1/ 公元1935年5月,日本以中國政府援助東北義勇軍為藉口,派兵侵佔冀東。

2/ 中國政府因軍事準備不足,乃派何應欽與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簽訂「何梅協定」,中國同意取消河北省國民黨黨部;撤退河北省之中國駐兵,停止河北省的反日活動。


3. 「廣田原則」:

1936年5月,日本外務大臣廣田向中國提出「廣田三原則」:承認偽滿、締結共同防共協定、取消一切反日運動;同時,又提出華北特殊化之要求,以求達到控制中國之目的,但遭國民政府拒絕。


丙. 全面抗戰之爆發:

一. 七七事變:

1. 起因: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的蘆溝橋作非法軍事演習,以一名騎兵失蹤為藉口,強行進入宛平縣搜索,為中國軍所拒。日軍乃發炮轟城,中國守軍奮起反抗,是為「七七事變」,或稱「蘆溝橋事變」。

2. 國民政府對事變之對策:

1/ 「廬山談話」:

七七事變使日本野心盡露,蔣中正乃於7月17日發表「廬山談話」,聲言「犧牲已到最後關頭,唯有拼全民族的生命,求取最後勝利」。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全面抗日。

2/ 長期作戰:

國民政府深知日軍軍力雄厚,乃擬定長期的作戰策略,以空間換取時間,將戰場擴大,藉以消耗日軍實力。

3. 共產黨對事變之對策:

1/ 擴展勢力:

七七事變發生後,中共電告中央,表示願意抗日,欲藉抗戰為擴展勢力之機會。

2/ 發表宣言:

同年九月,中共中央發表「共赴國難宣言」,表示願為徹底三民主義而對日作戰,並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願受國民政府指揮。


二. 八年抗戰之經過及結果:

1. 第一期---退守階段:

1/ 時間:由1937年七七事變至1938年武漢退守止。

2/ 形勢:中國採取持久戰略,敵進我退,「以空間換取時間」,藉以消耗敵人之實力,粉碎其速戰速決之計劃。日本則圖速戰速決,攻擊中國之大城市。

3/ 經過:

A. 平津陷落:

「七七事變」之後,日軍聲言「三月亡華」,在華北大舉進攻,平、津相繼失守。

B. 上海淪陷:

同年八月十三日,日本開闢上海戰場,國軍堅守三月後撤退,上海淪陷,是為「八一三事變」。

C. 遷都重慶:

上海失守後,國府西遷重慶作長期戰爭準備。

D. 南京大屠殺:

日軍繼攻南京,1937年12月我軍棄守,日軍肆行殺戮,姦淫擄掠,無惡不作,我國軍民被殺害者達三十萬人,史稱「南京大屠殺」。

E. 台兒莊大捷:

1938年3月,攻陷南京之日軍北上,華北日軍南下,企圖打通南北戰場,遂與我軍激戰於山東台兒莊。我軍奮勇殲敵四萬餘,獲械無數。

F. 武漢會戰:

1938年6月,日軍進攻武漢,欲切斷粵漢鐵路,斷絕國軍補給。我軍奮勇抗拒,前後五月,日軍損失兵力20萬以上,至11月,我軍自動退出武漢,轉入西南山岳地帶。


2. 第二期---相持階段:

1/ 時間:1938年11月退出武漢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

2. 形勢:中國軍擴大戰場,退守至西南湘、黔、桂等山岳地帶,使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失去平原作戰之利;日本則實行沿海封鎖、外交封鎖及以華制華,故此期為我國抗戰最艱苦之時期。

3/ 經過:

A. 沿海封鎖:

1938年10月,日軍為斷絕中國之國際補給,攻陷廣州。此後中國沿海完全被封鎖。

B. 外交封鎖:

日本與英法妥協,英國封鎖滇緬公路、法國斷絕滇越鐵路;日本又與蘇俄訂立友好條約,以孤立中國。

C. 以華制華:

日本佯稱「建立東南亞新秩序」、「日、支親善」,國民黨要員汪精衛竟為日人所利用,於1940年3月合併北平、南京等偽組織,成立偽「國民政府」於南京,遂使日人勢力更為擴張。

D. 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940年8月、1941年12月日本三次大舉進攻湖南長沙,我軍在薛岳領導下大敗日軍,創三次長沙大捷之輝煌戰績。

E. 共黨擾敵:

此時,共產黨軍隊運用游擊戰術牽制日軍,在敵後建立晉冀察、蘇南及江北等根據地。


3. 第三期---反攻階段:

1/ 時間:自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日本投降止。

2. 形勢:此期我國已與盟軍配合作戰,加強反攻,屢獲勝利。

3/ 經過:

A.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掀起「太平洋戰爭」。

B. 列國同盟:

1942年11月,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發表「反侵略共同宣言」,聲明接受「大西洋憲章」,共同對德、意、日軸心國作戰,中國從此被列為五強之一。42年1月,蔣中正被委任為中國戰區之盟軍最高統帥,領導各國盟軍共同對日作戰。

C. 援助緬甸:

1943年,中國出師援救緬甸,解救英軍之危,並阻止了日軍進攻印度與德國軍隊會師之企圖。

D. 重創日軍:

1945年春,中國軍發動大規模反攻,連克柳州、桂林等地,日本軍力逐漸衰竭。

E. 日軍投降:

7月,中、英、美發表「波恣坦宣言」,警告日本從速無條件投降;8月,美國以原子彈炸廣島和長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接受日本投降,取得最後勝利,淪陷五十年的台灣、澎湖列島也隨著大陸失土的光復,於10月25日重歸中國之版圖。


三. 中國對日抗戰之成就:

1. 收復失地:

抗戰勝利,中國收回九一八事變前及七七事變後日軍所佔領之土地。

2. 廢除條約:

英、美兩國為加強對華的友誼和合作,遂於公元1942年宣布撤消以往的不平等條約,另訂互惠新約;加上蘇俄、日、德、意等特權的消滅,戰後全部不平等條約均被廢除。

3. 提高地位:

八年抗戰期間,中國上下一心,奮勇殺敵,國際地位提高,能躋身中、英、美、法、蘇五強之列。

四. 中國對日抗戰之貢獻:

1. 牽制日軍:

日本精銳陸軍均被牽制在中國戰場,使日本無法再抽調更多兵赴太平洋助戰。

2. 支援英軍:

1942年,中國進援緬甸,擊退日軍,為英軍解圍,並阻止日軍進攻印度。

3. 分化軸心:

軸心國本有意在中東會師,然後席捲歐、亞、非三洲,但日軍始終在中國戰場被牽制,終無法西進,使德、意、日三國不能會師。


五. 中國抗戰初期戰況不利之原因:

1. 軍備落後:

中國自民初以來,即陷入長期內戰,經濟不前,軍備落後,故難與日軍正面交鋒。

2. 國共內爭:

國民政府一向採取「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對日本在七七事變前的行動,仍寄以談判方式解決,故無心作戰。

3. 孤立中國:

作戰初期,日本封鎖了中國沿海的港口,又與英、法、俄等國妥協,使中國陷於孤立,難與日本為敵。

4. 平原廣大:

中國沿海地區平原廣大,頗有利於日本的精良武器及機械部隊,故短期內平津即告失守。


六. 中國抗戰勝利之原因:

1. 積極備戰:

自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後,國民政府洞悉日本野心,乃積極增加國力及實行徵兵制。

2. 國共合作:

西安事變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故力量驟增。

3. 敵愾同仇:

中、日戰爭,日本為侵略,中國為抵抗,國民深知此乃國家危急存亡之關頭,故團結一致,士氣激昂。

4. 戰略得宜:

國民政府戰略得宜,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之策略,退入丘陵地區,採用持久戰術,在後方建立據點,發動游擊戰,用以牽制日軍。

5. 盟軍援助:

日軍偷襲珍珠港,引起太平洋戰事,中國遂與英、美並肩作戰,獲得兩國物資上的援助,抗戰形勢逐漸好轉。

6. 日軍受制:

國民軍退至山岳地帶後,日軍受地形限制,重兵器使用不便,加上中國幅員廣大,戰場遼闊,日軍兵員不敷分配,故終於失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