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二十六章 中日甲午戰爭

(一) 日本擴張與中國之關係:
1. 日本擴張政策之奠定:
明治登基後,確立了以「武國」和擴張作為最高國策。1869年明治下諭號召「開拓萬里波濤,宣佈國威於四方」,以全國收入百分之六十來擴充軍備。

2. 擴張必引致中日衝突:
就地理而言,日本之侵略方向,一是中國大陸,一是南洋群島。進行前者必須先佔領朝鮮;進行後者必須先佔領台灣,無論如何,都必與中國發生衝突。

(二) 日本早期之擴張(南向政策):
1. 進侵台灣:
1873年,日本藉口琉球及日本水手飄流台灣,為生蕃所殺,乃竊據台灣。清廷派沈葆楨與之對峙,日軍疲憊,與清廷訂約,清廷竟承認日本出兵為保民義舉,並賠償死難琉球人撫恤金等,無異間接承認日本對琉球之宗主權。此役日本雖未能佔據台灣,但仍有所獲,侵略野心隨之增強。

2. 吞併琉球:
其後日本阻止琉球入貢。至光緒五年(1879)吞併琉球,改為沖繩縣。

(三) 甲午戰爭之背景:**
中日在朝鮮問題上的爭端是導致甲午戰爭的主要原因。從光緒元年(1875)日本兵船初侵朝鮮至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其間二十年,中日朝鮮問題十分複雜,國際環境險惡。茲略述此次戰爭的背景如下:

1. 列強紛紛染指邊疆:
十九世紀下半葉,列強加緊殖民地之掠奪,不斷覬覦中國之邊疆地區及鄰近諸國。當時,英、俄彼此爭奪新疆,英國勢力侵入西藏,日、美兩國也加緊對台灣及中國鄰近朝鮮之侵略。法國則發動了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使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此後,中國其他西南藩屬如緬甸、暹羅等亦相繼淪為英、法等的勢力範圍。

2. 日本積極向外擴張:
公元1867年,「明治維新」使日本由弱變強,便急欲向外擴張。1879年(光緒五年),日本佔領琉球並改為沖繩縣。此後日本軍國主義積極推行「大陸政策」,即首先佔領朝鮮為跳板,進而染指中國。

3. 日迫朝訂江華條約:
朝鮮原為清之藩屬。1875年,日本派軍艦在朝鮮沿海游弋。並挑起事端,遂於次年強迫朝鮮訂立「江華條約」,並承認朝鮮為自主國。名義上似為尊重朝鮮之獨立,實則旨在否定清廷對朝鮮之宗主權。但清廷未加干涉。

4. 中日共同保護朝鮮:
1882年,朝鮮發生內亂,清廷派兵赴朝,日本也隨即出兵並迫朝鮮允許駐軍於朝。1884年,朝鮮新黨勾結日本發動政變,攻殺親清的舊黨,清廷發兵平亂,與日本訂立「天津條約」,約定雙方同時撤兵,將來兩國如派兵赴朝鮮,必須先行照會對方。從此,朝鮮成為中、日雙方的共同保護國。

5. 朝鮮發生東學黨民變:
公元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中、日兩國同時出兵,及兩國軍隊至朝鮮,東學黨之亂已平。但事後日本竟不肯撤兵,並干涉朝鮮內政,迫朝鮮與中國脫離藩屬關係;又在牙山突襲中國軍隊,擊沉中國戰艦,清廷乃正式對日本宣戰。

(四) 甲午戰爭之經過:**
1. 陸戰情況:
1/ 平壤之戰:
清軍自牙山遇襲後,退守平壤。日軍分四路圍攻平壤,清將葉志超逃走,左寶貴奮戰身殉,清軍潰敗,渡鴨綠江返回遼東。

2/ 遼東之戰:
同年九月,日軍繼續追擊,渡鴨綠江入中國境,攻陷安東,鳳凰城、牛莊、營口。其間雖有聶士成奮勇抵抗,但勢孤力弱,不足有為。旋日陸軍進迫遼陽,海軍攻佔大連,旅順,於是遼東盡失,清軍退入山海關。

2. 海戰情況:
1/ 黃海戰役:
光緒二十年(1894)八月,北洋艦隊運兵朝鮮後,遭日本艦隊伏擊於鴨綠江口之黃海。雙方激戰,互有傷亡。北洋艦隊沉艦五艘,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殉職,艦隊退守威海衛。

2/ 威海之役:
光緒二十一年(1895)二月,日軍侵入山東,佔領威海衛岸上砲台,炮轟北洋餘艦。海軍提督丁汝昌欲突圍出,部下不從。丁自殺殉節,北洋艦隊投降。


3/ 馬關條約:
3月,日陸軍又在遼東發動攻勢,連下牛莊、營口等處,日海軍攻佔澎湖列島。於是清廷遂屈膝求和,派李鴻章至日本馬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五) 馬關條約:
清廷知事無可為,遂派李鴻章至日本馬關與伊藤博文議和。日人諸多苛索,遂成僵局。後李鴻章為日暴徒行刺,國際紛紛指責。日本恐列強干涉,於是迅速與清廷達成和議十一條,內容仍苛厲非常,要點如下:
1. 中國承認朝鮮自主。
2. 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
3. 賠償軍費二萬萬兩。
4. 開重慶市、沙市、蘇州、杭州為商埠。
5. 日本享有最惠國待遇。
6. 允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所造貨物之課稅與租權之利益,得享受優例豁免。


(六) 甲午中日戰爭的重大影響:
中國打輸了甲午戰爭,這是繼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後的又一次大失敗,馬關條約的訂立是繼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後的又一次大屈辱,其對於中國時局、財政經濟、國際關係的影響是既深且鉅的。現詳細分析其影響於下:

A. 對中國時局的影響:
1. 醞釀維新變法運動:
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月,中日馬關議和的條款傳到北京後,中國人民憤不可抑,以康有為為首的在京應試舉子聯名上書德宗皇帝,提出了「拒約、遷都、變法」的主張;同時認為,「拒約」、「遷都」是「權宜應敵之謀」,「變法」方為「立國自強之策」。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公車上書」,成為維新變法運動的前奏。

2. 肇起反清共和革命:
孫中山領導反清共和革命,其意念萌生於中法戰爭之後,而甲午戰爭所造成的悲慘結局,則促使革命開始進入積極的階段。1894年10月孫中山於檀香山創立「興中會」,翌年又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部,組織廣州一帶會黨,並預定當年九月在廣州發動起義。

B. 對財政經濟的影響:
1. 大舉外債權利喪失:
馬關條約規定中國賠款二億兩(相當於清廷三年的財政總收入),三年內付清。為償付如此鉅額之賠款,清只好大舉外債應急,但卻因此債台高築,每年須攤還外債二千多萬兩。而且各國提出的貸款條件苛刻,中國的稅收、國庫業務、鐵路、礦山等利權因此喪失,財政更加困難。

2. 民族工業備受擠迫:
「馬關條約」允許日本人在中國設立工廠,自此列強紛紛由對華商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在中國辦工廠、修鐵路、開礦山,直接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及勞動力製成產品,然後又在中國推銷。這就嚴重影響了中國民族工業之發展。

C. 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1. 日本侵華野心膨脹:
甲午戰爭後,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成為亞洲強國,與列強並肩侵華。且日本在華得到大量權益,尤其是佔據了台灣、澎湖,便利了日後對中國之侵略;獲得中國的鉅額賠款,使其國防工業與經濟實力得到迅速發展,從此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野心日益膨脹,加緊對中國之侵略,卒導致民國時期長達八年的中日戰爭。
2. 列強乘機瓜分中國:
甲午戰爭後,列強藉口調停有功,乘機強迫中國租借港灣,劃定勢力範圍,中國幾被瓜分。

3. 伏下日俄戰爭之源:
甲午戰爭後,俄國曾聯合德、法兩國壓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伏下1904年在中國境內爆發日、俄戰爭之源。

4. 導致台灣抗日運動:
「馬關條約」使台灣及澎湖列島淪陷敵手凡五十載(至1945年才光復),也引起如火如荼之台灣人民抗日鬥爭。台灣被割讓之消息傳出,當地人民即掀起反割地運動,在台北曾建「台灣民主國」,推清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台南守將劉永福也領導了抗日武裝鬥爭。


(七)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之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以堂堂大國敗於日本蕞爾小邦,其勝負因素,自有多端,現分述其戰敗之原因於下:

1. 政治腐敗:清廷當時貪污成風,加上政出多門,不能統一,導致行政效率散漫,政府腐敗,自難與明治維新後新興的日本為敵。

2. 朝臣輕敵:清廷君臣以為洋務運動已有成就,足以對抗日本,遂有輕敵之心,豈料海、陸軍仍不堪一擊。

3. 依賴外交:李鴻章對國際形勢認識不足,故在軍事上採取消極態度,過份依賴外交,以為其他國家可協助中國與日本言和。李鴻章等主和派之「避戰求和」方略是致敗之根源。

4. 和戰不定:中、日衝突初起,清廷舉棋不定,慈禧主戰,李鴻章主和,議論不一,以致清廷未作應戰的準備;直至日軍長驅直入,清廷才急忙部署,自難抵禦。

5. 軍備廢弛:清之新軍訓練不足,而且缺乏糧餉,武備不全;而海軍經費又被慈禧挪作興建頤和園之用,致令海軍裝備失去預算,作戰能力大減。

6. 指揮失宜:李鴻章直接負責對日作戰的軍事部署與調遣,但他在作戰期間指揮失宜,各軍隊之間又不相統屬,各自為戰,戰爭自然失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