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二十八章 戊戌變法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同時宣告了以「自強」、「富國」為宗旨的洋務運動的破產。戰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宰割,中華民族的空前危機,極大地刺激了愛國的知識分子,深感要挽救國家危亡,非改變中國成法不可。這時候,知識分子中間在洋務運動時期受「西學」影響而萌生的變法維新思想,發展成為一種社會思潮,形成了一整套理論及綱領,並且出現了一個政治維新派,其代表人物為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及譚嗣同。在維新派的倡導下,政治維新運動興起並發展起來。

(一) 維新運動之背景:

1. 洋務運動失敗:

同治以來之「自強運動」,以軍事為中心,為時三十餘載。但在甲午戰爭中,李鴻章等全力經營之北洋艦隊竟不堪一擊,一舉被殲滅,證明了洋務運動完全失敗。有志之士深知非進行徹底變法,實難挽救垂危的中國,故有維新運動的出現。

2. 甲午戰爭刺激:

甲午一役,堂堂之中華大國竟敗於日本小國之手下,舉國嘩然。戰後,列強勢力如洪水猛獸般入侵,強租港灣、劃分勢力範圍的狂潮洶湧,中國被瓜分之禍迫近眉睫。一些志士仁人為挽救國家民族之危亡,相率奮起,奔走呼號,欲改革腐敗的政治,而尋求救國之新路徑。

3. 明治維新影響:

日本原是東方弱小之國,亦曾遭西方列強侵擾。然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短短二十餘年間竟轉弱為強、國勢驟盛,堪與列強較一長短。清朝野認為日本之所以富強,實由於「明治維新」變法,並認為中國若要自強,須如日本一樣,從政治上著手改革。

4. 康梁公車上書:

維新運動之領導人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均粵省人,自幼受過中國的傳統教育,又接觸了西方的思想文化,深懷救國圖強的理想。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當「馬關條約」簽訂時,康有為號召各省舉人一千二百餘名,聯名上萬言書,主張「拒約、遷都、變法」,尤強調變法,此即有名之「公車上書」,成為維新運動變法的前奏。

5. 維新思潮流播:

為達變法圖強之目的,康有為等維新派一面著書立說、翻譯西方名著,一面創學會、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駁斥反對變革的守舊思潮,康有為曾撰「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梁啟超發表了「變法通議」等要文;譚嗣同著「仁學」;嚴復譯「天演論」等書。

1895年康有為等更發起組織了強學會,出版「中外紀聞」、「強學報」。後維新派又出版「時務報」、「知新報」、「國聞報」、「湘學新報」等。清廷曾查禁了各地之強學會,但康有為又於1898年4月組織保國會,提出「保國、保種、保教」之口號。

6. 光緒銳意維新:

德宗頗具改革願望,自其親政後,雖仍受慈禧制肘,但活動範圍已擴大,故能樹立「帝黨」與「后黨」抗衡,於是維新主張,始能在帝后之抗爭中,得以推行。

7. 英美匡助維新:

當時英、美與德、法處於敵對地位,英、美為抵消德、俄所支持的后黨,便和維新派靠近,如英人李提摩太便是鼓勵與指導維新派的。

(二) 百日維新及變法措施:**

光緒擢康有為參與軍機,命楊銳、劉光第、林旭,譚嗣同任軍機行走,加四品卿銜;梁啟超領六品卿銜主辦譯書局。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變法至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的一百零三天內,新政措施陸續頒行,史稱「百日維新」。因歲次戊戍,故又稱「戊戍維新」或「戊戍變法」。其主要內容如下:

1. 政治:撤閑散衙門,汰冗官,罷頑固,引用新人,廣開言路,審定官職。

2. 軍事:更兵制、汰冗兵;試槍炮,習洋操;重建水師,力行保甲。

3. 經濟:令旗人習藝謀生,不必依靠公家,籌辦鐵路礦務;鼓勵民營工業及新發明;設工農商局、銀行;編國家財政預算,公佈收支實況。

4. 教育:廢八股,試策論;設學堂,兼習中西學;派學生留日;設譯書局;鼓勵辦報。

5. 交通:築滬寧、粵漢鐵路,以便運輸。

6. 其他:改良司法制度,選派宗室王公及重臣出國遊歷,以廣見聞;並鼓勵吏民上書。

(三) 戊戍政變:

A. 背景:

1. 慈禧無意變法:

當初慈禧欲阻撓變法,但恐流言,故採欲擒先縱之策,待新政遭受抨擊,始名正言順予以鎮壓。

2. 慈禧部署:

變法前,慈禧將德宗師翁同龢遣回原籍,並以心腹榮祿為直隸總督,掌北洋軍權。

3. 守舊派反對:

此次變法,廢八股、裁冗官、影響不少人之前途和地位。守舊者感自身職權難保,遂力持反對,請求慈禧干預。

4. 滿人反對:

新法令滿人自力謀生,使滿人利益受損,認為新法有害於滿人,遂群起投訴於慈禧。

5. 慈禧受讒惑:

慈禧聽信頑固大臣之讒言,以為德宗及維新派對己不利,於是實行武力鎮壓。

B. 經過:

1. 自德宗下詔變法維新後,朝臣分為新、舊兩黨。新黨擁護德宗,稱為「帝黨」;舊黨則依附慈禧,稱為「后黨」。

2. 舊黨認為康有為和梁啟超變亂祖制,故對新政諸多阻撓,進而慫恿慈禧勸誘德宗至天津閱兵,乘機廢立。

3. 德宗見情勢危急,乃密詔直隸按察使袁世凱入京,欲削去慈禧的勢力,不料世凱將秘密告知榮祿,榮祿轉向慈禧告密。

4. 慈禧先發制人,囚德宗於瀛台,下詔廢新政,捕殺譚嗣同六君子,康有為亡命香港,梁啟超逃至日本,「百日維新」遂告失敗,史稱「戊戍政變」。

(四) 戊戍變法失敗的原因:

戊戍變法只進行了一百零三天,便被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一巴掌打下去。究其失敗的原因約有下列數項:

1. 慈禧之反對:

慈禧權力慾甚重,而新政有助於增加德宗實權,限制太后之弄權,故慈禧覷機鎮壓之。

2. 滿人之反對:
新政的主持者多為漢人,而新政又取銷旗人之優待,故反對者皆為滿州人,因滿州人怕漢人變法成功,政權便會轉移於漢人之手,所以便群起反對新政。

3. 官吏之反對:
舊衙門被裁撤,而新衙門之工作又非守舊無知之官吏所能勝任,故引起官吏之恐慌及反對。

4. 舊派之反對:
舊派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題,反對新政,目為「以夷變夏」;而政治上舊勢力強大,足以阻撓新政之推行。

5. 學者之反對:
康有為要打破士大夫「祖宗之法不可變」之思想,故宣揚自著之「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強調孔子乃託古改制之改革家,以便鎮壓反對變法之士大夫,豈料引起學者群起攻擊,認為康氏污蔑聖學。

6. 生員之反對:
廢八股,設新式學校,使只懂舊學之士絕望於仕途,遂生反感。

7. 新派欠實力:
維新運動的主持者如康有為、梁啟超等,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未能左右大局;清德宗雖身為皇帝,但無實權,故新黨勢弱,不能對抗舊黨的反對。

8. 乏全盤計劃:
新政的主持者,雖富有救國救民的豪情,但處事欲欠穩重,而且求治心切,不知按部就班,以「全變」、「速變」的目標推行新政,漫無計劃,以致陷於欲速不達的地步。

(五) 戊戍變法之影響:**
戊戍變法的失敗,究其根本原因,在於維新力量不敵守舊勢力,此外,還在於變法過程中維新派本身的弱點。雖然戊戍變法夭折了,但其留下之歷史教訓卻是深刻的,對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社會、政治等方面的影響很大:

1. 開創思想,革新風氣:
維新派變法維新的政治思想主張,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他們立學會,設學堂,辦報館,印新書,在同守舊派的論戰中,宣揚了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哲學及自然科學,初步批評了君主專制政體,打破以往人們不得議政的萬馬齊瘖的局面,形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為未來民主革命思想的進一步傳播奠下了基礎。

2. 促成反清革命運動:
戊戍變法失敗的教訓是深刻的。維新派採用溫和合法的手段,希望借助皇帝權力來實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以救亡圖存,但血的教訓宣告此路不通。有識之士深感在腐朽的君主專制政體下,欲改革政治,實屬不可能,非推翻滿清,無以救國富強,這就促使孫中山先生堅定地走上與康梁迴然不同的道路,領導反清共和革命,用革命的手段來推翻君主專制的滿清政權。

3. 刺激清廷展開排外:
維新派曾力圖依靠英、日之同情,來反對德、法等對后黨的支持。戊戍變法失敗後,英、日助康有為、梁啟超逃亡國外,不允引渡彼等返國治罪;一些外國使節亦干預廢掉光緒帝之計劃。因此,慈禧太后遂轉而對洋人不滿,力圖利用義和團展開排外之浪潮。終引致八國聯軍入北京之事件發生。

4. 迫使清廷宣告立憲:
慈禧太后等雖鎮壓了戊戍變法,但其代表的改革維新精神畢竟成了不可抗禦的潮流。故清廷後來也被迫宣告預備立憲,頒佈欽定之憲法,其中有些內容正是原來維新派的主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