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八章 三國鼎立

(一) 三國鼎立的因素:**

A. 東漢末期,州牧割據,曹操挾天子以自重,擴大兼併。曹操先擒殺呂布,兼併徐州;再滅袁術,取得淮南。在官渡之戰中更打敗袁紹,佔有袁紹所屬大片領土,奠定曹氏統一北方的基業。

B. 當時南方尚有劉表據荊州、劉備依附劉表據夏口據點、孫權據江東。

C. 但是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聯手大敗曹軍,終成為三國鼎立的重要決定因素。赤壁戰後,出現了三股勢力均衡的局面。從此曹操無力南下,只好專營北方。孫權結納南方豪雄,憑長江天險以為屏障,加以有荊、揚之饒,民生富足,遂能安據江東,國力日漸豐厚。劉備則乘機佔據荊州,又西取益州,且因得諸葛亮之助,內政修明,人心歸附,開拓西南。於是確定了魏(曹操)、蜀(劉備)、吳(孫權)三分鼎足之局勢。


(二) 三國形勢及衰亡經過:

開國君主

文帝曹丕

昭烈帝劉備

大帝孫權

稱帝年份

220年

221年

229年

首都

洛陽

成都

建業

疆域

東北至遼東,西至陝西、甘肅,南至淮南,佔中原一帶,領土最大。

蜀僻處四川一帶領土最小。

處長江中下游,拓地至福建、兩廣,佔有江南廣大地區,領土居次。

人口

四百多萬

約一百萬

二百多萬

國力

雖領土最大,人口最多,但因漢末以來,北方連年戰爭,社會經濟受到破壞,沒有足夠能力統一。

據四川盤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經濟上能自給自足。且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足可割據一方。

據長江中下游,既有天塹之險,又富漁鹽之利,故北方人多南遷,加速了南方開發,故三國中最為富庶,立國最久。

強大之原因

文帝不用親藩、不用外戚、不用宦官。

用孔明、關羽、張飛。寬厚愛民。

承父(堅)兄(策)遺業。得江東漁米之利。用周瑜魯肅。

衰亡經過

A.君主淫逸享樂

B.大權落在司馬氏之子懿、師、昭之手

C.最後由司馬炎篡位,改國號晉,史稱西晉

D.滅亡年份:265年

A.孔明死後,蜀政治日壞。

B.後主劉禪逸樂

C.魏派鄧艾、鍾會滅之。

D.滅亡年份:263年

A.末主孫皓殘暴

B.晉派杜預、王濬滅之。

C.滅亡年份:280年



*三國滅亡之次序:蜀、魏、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