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二十九章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之役

(一) 義和團興起的背景:**

1. 反洋教事件頻生:自英法聯軍之役後,外國教士可在中國內地傳教,租買田地,自由建造。由是,外國教士來華者多,到十九世紀末,在中國的歐美天主教、耶穌教,俄國東正教教士達三千三百多人,教民達八十多萬。中國民眾對列強之侵略早已深懷不滿,而一些教士又仗勢欺人、任意魚肉百姓、縱庇入教的無賴市井之徒,更令人深惡痛絕。甲午戰爭後,各地反教事件此伏彼起,而且愈演愈烈,蔚為排外風潮。

2. 義和拳起於山東:

義和團本稱義和拳。義和拳是乾隆年間華北民間秘密結社的一種,宗是「反清復明」,設立神壇神廠,以傳授拳棒,練習「神打」武術,宣傳「降神附體,刀槍不入」等迷信思想,用散佈揭帖、傳單等形式進行宣傳,組織拳民。拳民在山東拆洋教堂,殺逐洋教士,並屢敗前來鎮壓之清兵。

3. 義和團扶清滅洋:

當時,山東巡撫毓賢因鎮壓無效,遂改剿為撫,承認義和拳為民間團練,力圖加以控制。於是義和拳改稱義和團,反對的對象由滿清政府轉向外國侵略者,並變口號為「扶清滅洋」。

1899年12月,清廷在列強的壓力下,撤換毓賢,改派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對義和團重加鎮壓。1900年春,部分義和團轉移至直隸(今河北一帶),繼續活動。

4. 義和團進入京師:

義和團在張德成、曹福田等率領下,很快席捲直隸各地,大肆展開排外活動,並於1900年4月進入天津,聲勢至為浩大。時毓賢及直隸總督裕祿極力誇張義和團之忠勇和法術,慈禧竟為所動,遂召拳民入京以對付洋人。而義和團入京津地區後,在全國範圍內引起強烈的反響,反教排外風潮波及全國。

(二) 清廷支持義和團的原因:**

1. 慈禧仇外:

戊戍政變時,英、日兩國庇護出走的康有為及梁啟超,加上各國又反對慈禧廢德宗,故慈禧深恨洋人。故慈禧乃欲利用義和團之排外情緒來對抗洋人。

2. 拳民排外:
義和團受到毓賢的安撫,將口號由「反清復明」改為「扶清滅洋」,使清廷可加以利用。

3. 懾於聲勢:
義和團由山東入直隸後,控制京畿要地,聲勢日益浩大。清廷屢剿屢敗,已不可制,深知「剿之則即刻禍起肘腋」,只好暫時「因而用之」,以「徐圖挽救」。

4. 朝臣庇護:
當時滿清部分朝臣信奉拳民,有若神明,以為拳民法術高強,可藉他們復興中國;地方官如毓賢及裕祿等,更對拳民包庇和縱容,甚至向慈禧保廌拳民。

5. 兩面手法:
在義和團興起及列強干涉的情勢之下,清廷處於「進退兩難」之境,既怕義和團生變,又懼得罪洋人。故慈禧太后先利用義和團來對付自己痛恨之洋人,如能奏效再反過來剿滅之。一見八國聯軍強大,遂立即向洋人謝罪,表示當對「此種亂民,設法相機自行懲辦」。

(三) 八國聯軍之役的經過:

義和團的排外運動引起列強出兵干涉。光緒二十六年(1900),英、俄、日、美、德、法、意、奧八國組成聯軍準備入京對付義和團。慈禧在對形勢失控的情況下,被迫向各國宣戰。八國聯軍加緊進攻,連陷京津,蹂躪京師。這一年舊曆為庚子年,史稱此次事變為「庚子拳變」。現將此次事變的背景及經過詳述於下:

1. 義和團仇教滅洋:

1899年,義和團興起於山東,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到處拆鐵路、打教會、殺逐教士。

1900年春,義和團由山東轉入直隸,在直隸不斷蔓延。清廷多次派兵圍剿,均被擊敗,同年5月,慈禧准許他們進入北京,並稱其為「義民」。京津局勢幾乎被義和團所控制,反教排外的風潮波及全國。

2. 列強出兵大沽口:

駐京之各國使節以情勢險惡,紛電本國政府出兵干預。1900年5月底、6月初,各國軍艦廿四艘聚集大沽口外,伺機大舉入犯。6月10日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率列強軍隊二千人從塘沽一帶向北京進發,但被義和團所擊退。

3. 西太后對外宣戰:
6月17日,外國軍隊攻陷大沽炮台。同時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及德國公使克林德在京先後被殺。義和團及清軍之董福祥部圍攻駐京各國使館所在之東交民巷及西什庫的外國教堂。而天津義和團眾及清軍之聶士成部亦圍攻租界。6月21日,慈禧正式向列強宣戰。(東南各省的總督和巡撫互相協約,不奉朝廷的命令,劉坤一及張之洞更與上海各國領事締結「東南互保條約」,東南各省乃安然無事)

4. 八國聯軍陷京師:
時出兵進行武裝干涉的列強共英、美、日、俄、德、法、奧、意,號稱「八國聯軍」(後推德國人瓦德西為統帥)。7月14日,聯軍攻陷天津,8月14日又攻入北京。義和團與聯軍之間的卷戰持續了兩天,最後聯軍攻佔了紫禁城(清皇宮)。列強特許軍隊到處燒殺淫掠,中國珍貴之圖書文物或被付之一炬,或被囊括而去。

5. 清室倉惶逃西安:
慈禧見大勢已去,乃帶同德宗避難西安。慈禧下詔罪己,並下令鏟除義和團。

6. 中外訂辛丑條約:
北京淪陷後,各國由於利害關係起衝突,也由於感受到中國民眾的抗爭力量,從著手瓜分中國轉為不敢瓜分。1900年7月,美國向各國發出第二次門戶開放通牒,提出「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完整」,獲各國之贊同。1901年9月7日,慶親王奕劻及李鴻章代表清廷與美、英、俄、日、法、德、奧、意、荷、比、西等十一國駐華公使在京簽訂和約。因歲次辛丑,故史稱「辛丑條約」。

(四) 辛丑條約(1901):

1. 懲兇謝罪:

懲辦支持過義和團的官吏,並派親王為全權特使赴德日謝罪,並為克林德建紀念碑於遇害處。

2. 禁入軍火:

禁止軍火進口兩年,必要時再續禁兩年。

3. 賠償鉅款:

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償還,年息四厘,以關稅、鹽稅作擔保,共計九億八千餘萬兩。

4. 置使館區:

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區,由各國駐軍防守,不准華人居住。

5. 外國駐兵:

允許各國駐兵北京、天津及其外圍要地。拆毀北京至大沽所有炮台。

6. 禁止排外:

永遠禁止人民設立或加入排外組織,違者處死,地方官不防範或鎮壓者革職。凡排外之城市,停止科舉五年。

7. 設外務部: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按照各國之意,改稱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8. 國防條款:

為防止中國有軍事力量,(1)聯軍仍駐北京,有自由操演權;(2)天津附近二十里內,中國不得駐兵;(3)炮台城垣,中國不得重建;(4)中國不得在白河口、秦皇島附近設置任何海防。

(五) 八國聯軍之役及辛丑條約的影響:**

義和團的行為,帶有反對外國的侵略性質,顯示出中國人民的鉅大力量。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卻演成了悲劇。八國聯軍的大舉入侵與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訂立,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大的災難,其影響是既深且鉅的:

1. 政權受到管制:

辛丑條約之訂立可謂近代中外不平等條約之至極。北京劃定使館區,外國駐兵「保護」;北京到天津及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外國派兵駐守;大沽砲台拆除,由是北京關防向列強洞開,清中央政府被置於列強直接管制之下,中國已完全陷於次殖民地的地位。實際上滿清已成為各國在華攫取權益的代理人,偌大中國幾乎沒有了可以行使主權的土地。

2. 利權受到操縱:

除關稅、鹽稅之外,列強又通過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鐵路、礦務等權益,中國的經濟命脈操於外人之手。外債、賠款(本息合共九億八千多萬兩,每年須償付二千幾百萬兩)以及繁重的苛捐雜稅,使老百姓困頓不堪,難以生存。

3. 民族自信喪失:

八國聯軍之役及辛丑條約之訂立,給國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使一些人失去了民族自尊心及自信心,由仇外、排外轉為恐外、媚外。而清廷進一步投靠列強,慈禧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對外討好獻媚,無恥聲稱要「量中華之民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恐外、媚外的心理,使此後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各方面出現了盲目崇洋的傾向,削弱了原有的民族特性。

4. 肇開割據局面:

在八國聯軍之役期間,東南各省督撫不奉朝廷的宣戰命令,獨自行動,擅與各國訂立「互保章程」,中國出現了「南北判若兩家」的格局,開地方脫離中央之先兆。其後清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統馭力漸削,各省督撫的權力漸增,中國割據局面漸開。這一方面加速了滿清政權的傾覆,另方面,民國初年的軍閥割據混戰局面,卻也導源於此。

5. 促成辛亥革命:

八國聯軍之役後,許多知識份子認識到滿清政權必須推到,中國才能有救。故孫中山先生領導之革命運動日益得到廣泛的支持,卒於十年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6. 引起日俄之戰:

俄國乘義和團變亂之際,派兵強佔東北,英、日為防範俄國勢力東侵,結為同盟,終於引發一九零四年「日俄戰爭」,使東南亞形勢生巨大之改變。

7. 華僑地位低降:

列強一致認為義和團的排外行動極端野蠻,故中國在國際間的聲譽日益下降,在外國的華僑、留學生乃受外國人的歧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