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嘉慶的預言及其身世
乾隆駕崩後,嘉慶皇帝終於擺脫了傀儡的身份,正式親政。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五首中預言了嘉慶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赤龍受慶事堪嘉,哪怕蓮池開白花。二十五弦彈易盡,龍來龍去不逢蛇」 。「赤龍受慶事堪嘉」 此一句中「赤龍」 即丙辰年,為嘉慶元年。第二句「哪怕蓮池開白花」 暗含嘉慶年間發生的白蓮教起義。第三句說的是嘉慶在位時間是二十五年。「龍來龍去不逢蛇」 預言的是嘉慶駕崩之年。嘉慶登基在丙辰年,是龍年,駕崩於庚辰年,也是龍年,而蛇年在龍年的後一年。
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守成之君嘉慶帝的仁治
嘉慶皇帝即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處治了乾隆晚年的大貪官和珅,將其大部份家產沒收,但同時對於曾經依附其的眾多官員免於追究,穩定了政局和自己的權力。
嘉慶時期還承繼著康乾盛世的餘輝,經濟上依然是富足的。但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社會危機,比如白蓮教的起義,錢糧的虧空,鴉片的流入等。嘉慶在繼承乾隆時期諸多的政策外,還採取了一些措施,希望革除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比如整頓吏治。
嘉慶是一個尊奉儒家仁愛理論的君王,也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曾經寫過一篇《勤政愛民論》,在文章中談到了實政的問題。他寫道:「勤政本來是為了愛民。有實心而後才有實政,有實政才能給百姓以實惠。……內外大臣應該在勤政的同時,實心實意的為百姓辦事才是……」
嘉慶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他對於弄虛作假,報喜不報憂的官員嚴懲不貸。一次,浙江巡撫奏報說,因為前一段所屬地區普遍降雨,所以糧價平減。嘉慶帝當即批道:「此種奏報,純粹屬於粉飾誇張之詞,有何用處?朕身為天下之主,非常想瞭解百姓小民的疾苦,以解困救危,你們這些封疆大吏,怎麼連這麼點道理都不懂呢?」嘉慶五年(1800年) ,雲南發生特大洪災,受災百姓達到幾千人。時任雲南巡撫隱瞞災情不報,反而說當地風調雨順。在事情敗露後,嘉慶將其革職。嘉慶對於此類官員,或是革職,或是查辦,有效的遏制了吏治虛報的風氣。
嘉慶關心百姓疾苦,每遇天災,必派專員詳細勘察,並減免稅收。1817年,嘉慶下詔普免天下錢糧,各省一片歡騰。當時安徽百姓欠銀300萬兩,巡撫姚祖同懷疑上報數字不實,下令各府道州縣削減十分之四。各地深以為苦。嘉慶聽說後,朱批道:「損上益下,朕之願也。存心刻薄,有傷政體。」 姚祖同很慚愧,便將原冊呈報給了嘉慶。
嘉慶時期的東西方衝突的加劇
清康熙時期曾開放四口通商,中英貿易持續開展起來。到18世紀末,中英年貿易額已達中國對歐美貿易額的80%以上,到廣州的外船也大多是英船。英商從中國輸出的商品有茶葉、絲綢、土布、瓷器等,茶葉在英國尤其受到歡迎。相應的,英國人養成了飲茶的習慣,茶葉的銷售也成為了英國政府的一大財源。英國人需要大量的中國商品,他們的商品在中國卻難有廣闊市場。結果,英國在中英貿易中長期處於逆差地位,英商不得不主要依靠對華輸出白銀來維持這一貿易。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紡織品在中國的銷量亦有上升,但英國工商業界拓展中國市場的需要更加迫切,對中方對中西貿易施加的諸多限制愈發不滿。
乾隆年間,英國曾派使節馬嘎爾尼出使中國,商討通商問題,但卻無功而返。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英國政府又派阿美士德率600人的使團訪華,重申前請。但由於在朝見的禮節上發生爭執,最後根本沒有受到嘉慶帝的接見。英國政府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達到其擴大通商的目地失敗後,開始更多的派遣商船到中國沿海進行走私活動。由於向中國輸入鴉片可以賺取巨額的利潤,走私鴉片成為英商的主要貿易活動。根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統計,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運往中國的鴉片為4570箱(每箱120斤),較之乾隆時期(1000箱)數量增長了幾倍。而這種造成中國大量白銀外流,人民身心受損的非正當貿易,逐漸成為東西方公開衝突的導火鎖。
《清史稿》對嘉慶的評價
1820年七月,嘉慶按照慣例,去熱河圍獵。在途中,因中暑導致身體不適引發其它病症,病情急劇惡化,不久在熱河駕崩。
縱觀嘉慶帝的一生,雖然不像其父親乾隆那樣有什麼大的作為,但作為一個守成之君,還是恪盡了職守,讓清王朝在危機中延續著昔日的輝煌。
《清史稿》對嘉慶的一生概括是: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盜,力握要樞,崇儉勤事,闢地移民,皆為治之大原也。詔令數下,諄切求言。而吁咈之風,未遽睹焉,是可慨已。
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道光帝的統治
嘉慶帝駕崩後,由其第二個兒子綿寧繼承皇位,年號道光。
關於道光的預言及其身世
唐朝高僧黃檗在《禪師詩》第六首中預言了道光的在位時間和發生的事情。詩中寫道:「白龍當道漫騰光,宵旰勤勞一世忙。不幸英雄來海上,望洋從此歎洋洋。」 第一句「白龍當道漫騰光」 暗含道光的年號和即位之年。白蛇,根據五行學說庚辛為金,金為白色;蛇為巳,所以白蛇為辛巳年,道光在這一年即位。第二句中「宵旰」 的意思是夜晚,指道光皇帝即位後日夜操勞。第三句和第四句指道光末年的中英鴉片戰爭,西方開始以武力叩開中國的大門。
道光帝綿寧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母親是喜塔拉氏。綿寧自幼受到父親的喜愛,並開始接受儒家教育。他「日與詩書相砥礪」 ,寫成《養正書屋詩文》40卷。他親筆書寫「至敬,存誠,勤學,改過」 四個條幅掛在屋子裡,以提醒自己要修身養性。綿寧一直以儉德著稱,即便做了皇帝,也是如此。
1820年七月,嘉慶帝的突然駕崩,使39歲的道光帝綿寧登上了歷史舞台,而這個舞台承載了太多的變數,讓雖具有優秀個人品質但卻缺乏雄才大略的道光在這個歷史轉折時期「守其常而不知其變」。
道光時期的勤政圖治
道光帝執政30年,應該算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他自詡道:「自御極至今,凡批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 道光帝事必躬親,在任內也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在內政事物方面,他整頓了吏治,治理了河工,暢通了漕運等,或多或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道光最值得稱道的業績是平息了回部張格爾的叛亂。
早在1820年,逃亡浩罕的大和卓木的孫子張格爾,在英國的支持下,潛入喀什噶爾,鼓動維族上層發動了一次武裝叛亂。另外張格爾還和浩罕國的國王商定,事成之後,割讓喀什噶爾,平分喀什噶爾等四城的人口和財產。1826年(道光六年),張格爾叛軍佔領了天山南路的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 和闐等城。占城之後,叛軍姦淫婦女,搶掠財物,並強迫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當兵的暴行引起了當地民眾的不滿。此時,道光帝決定派大軍前去平叛。1827年(道光七年)十二月,清軍俘獲了張格爾,叛亂被平息。新疆重又歸於安定的局面。
但是,道光帝在面對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走私和英軍入侵問題上,他憂柔寡斷。他想嚴厲禁煙,也曾下決心抗擊侵略者,但他卻不知道英國來自何方,不知道其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因此對其堅船利炮也不屑一顧。無知必然導致其臨危無應變之策,以至戰守茫然,毫無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頓足歎息,結果忍辱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5月1日星期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
-
中國傳說時代 事件 遠古與 三皇 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 · 伏羲建八卦 · 燧人鑽燧取火 · 有巢構木為巢 · 共工怒觸不周山 · 神農嘗百草 五帝 時期 禪讓政治 · 阪泉之戰 · 涿鹿之戰 ...
-
祆教 瑣羅亞斯德教(英文 : Zoroastrianism,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教」(「祆」,拼音:xiān,中古拼音:he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
-
新文化運動 (一)導言: 1.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發生於二十世紀前期的啟蒙運動。它的時間斷限,有廣狹兩種說法。狹義的說法認為應從1917年到1921年。廣義的說法則主張從1915年到1923年。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
-
二十四史 , 中國 古代 各朝 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 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 黃帝 ( 前2550年 ),止於 明朝 崇禎 十七年( 1644年 ),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 紀傳體 編寫。 1921年 ...
-
《史記》興《漢書》是中國史學上兩大名著。《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之始祖.而《漢書》為紀傳體斷代史之鼻祖,二者皆影響後世很大。但由于兩書的作者無論在背景,立場皆有不同,故實有不少相異之處,現將其異同分述如下: 一、立場方面: 《史記》是一本「私書」。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裏說明...
-
老莊學說比較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學說約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社會動盪,戰爭頻仍,學者目睹人世慘變,自然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其代表人物為老子及莊子,兩人學說均以崇尚自然為大要,但其中`他也有許多不同的思想,現分析兩者的思想如下: 在宇宙觀...
-
中共內鬥到肅反運動 中共在三反、五反運動結束後,毛澤東似乎仍然意猶未盡。195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毛起草的《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和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各地開展「新三反」運動。7月,朝鮮停戰。 同時,中共在發動了一系列鬥爭,取得了絕對的權力後,制定了犧牲農業,全力...
-
中共對知識份子的迫害:1957年的反右運動 在中共業已走過的歷史中,撒下了不計其數的謊言。1957年的反右運動就是這其中可以排在前列的謊言之一。海外學者丁抒先生著的《陽謀》一書以詳盡的史料,揭示了這一段歷史的真象,讓我們深切的瞭解到這一運動發生的始末,發生的一幕幕慘劇,以及中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歷史 毛澤東 時期 (1949年- 1976年) 解放戰爭 土地革命戰爭 抗日戰爭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 與 雙十協定 中原突圍 魯西南戰役 三大戰役 渡江戰役 金門戰役 西南戰役 海...
-
佛教本為外來宗教,然經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滅佛後,仍能在中國根深蒂固。更在唐時大盛,成為中國宗教發展史中一個重要時代,並且,在當時無論在社會﹑經濟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分述於下: 首先。佛教能夠大盛於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教義已趨完備。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起初是毫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