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民族間的融合與鬥爭

(四)民族间的融合与斗争

  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正月,世宗病死,皇孫完顔璟即位作皇帝(章宗)。在世宗,章宗統治時期,随着封建經濟的發展,女真族和漢族之間進一步加強了文化交流,推動着民族間的融合。

  

  一、民族文化的交融

  

  金朝初期,占領遼、宋地區後,推行女真文化。漢族居民逐漸學習女真風俗,男子都改穿女真服裝。一一七○年,南宋使臣範成大出使金朝,回去後記述淮河以北的情況說:“居民久習女真風俗,态度、嗜好都變得一樣。衣裝服制也是女真的式樣。隻有婦女的服裝還沒有改變”。女真族人民在和漢族人民長期相處中,也越來越多地受到漢文化的廣泛影響,習用漢族的語言。海陵王依遼、宋舊制确立政治制度,又倡導漢文化,學作詩文。女真貴族中,漢文化更爲發展。世宗時,從女真官員到各地與漢族雜居的猛安謀克民戶,普遍地學習漢族的文化、風習。世宗一面繼續倡導學習漢族的經史,一面又力求保持女真舊俗。他曾對契丹族大臣移剌子敬說:“亡遼不忘舊俗,朕以爲是。海陵習學漢人風俗,是忘本也。若依國家舊風,四境可以無虞,此長久之計也。”女真貴族、尚書右丞唐括安禮對世宗說:“猛安人與漢人,今皆一家,皆是國人也。”唐括安禮上朝,依漢人禮儀朝拜,不遵女真風俗。世宗斥責他:“每事專效漢人”,要他“講本朝之法”。一一八四年五月端午節,世宗親自到上京,說是爲了讓子孫們看看舊俗。世宗率領女真貴族在郊外射獵,又在宮中與親王、公主、文武從官歡宴。宗室婦女和女真長老依女真舊俗起舞、進酒。世宗說:“我來了數月,沒有一個人唱女真本族曲,我來爲你們歌唱。”世宗歌唱祖宗創業的艱辛。女真族老人也随唱女真曲。世宗在上京居住一年後回中都,臨行又告誡上京貴族,“勿忘祖先艱難”。世宗一再倡導保存女真風習,也說明漢文化在女真族中的發展,不可遏止。章宗在即位前,即學習漢字經書,喜好詞章。章宗統治時期,漢文化在女真族中更加廣泛地傳播。

  漢語的通用 語言是由于人們交往的需要而産生的。在曆史上常有這樣的現象:一個作爲征服者的民族,在和生産力發展水平較高的被征服民族的交往中,如同他們必須采納被征服者的社會關系形式一樣,也必然要采用被征服民族的語言。“征服者很快就學會了被征服民族的語言,接受了他們的教育和風俗。”①與漢人雜居的女真猛安謀克民戶很快學會了漢語,女真貴族也學會了漢語,甚至不再會說女真語。世宗曾對太子和諸王說:“你們自幼習慣漢人的風俗,不知道女真純實之風。至于文字、語言,也有不通曉的。這是忘本。”世宗規定:皇宮衛士不通女真語的,必須勒令學習,不準講漢語。一一七八年,章宗十一歲時進封金源郡王,世宗命女真進士完顔匡和司經徐孝美等教他學漢字經書,又學習女真語和女真小字。一一八五年,章宗封原王,用女真語謝封。世宗大爲感動,說:“朕曾命諸王學習本朝語,隻有原王說得好,朕很贊賞。”這件事說明,雖然有世宗的命令,女真諸王貴族能說女真語的人仍然很少。漢族語言日益成爲女真族通用的語言。

  尊孔讀經 金初進軍曲阜,金兵對着孔丘像罵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漢族)之無。’是你說的嗎?”放火把孔廟燒毀。金兵又要掘孔丘墓,被宗翰制止。金熙宗開始尊孔,在上京立孔廟,親自去拜祭,又封孔丘的後裔孔璠爲衍聖公。海陵王志在滅宋,輕視儒學。世宗又大力尊孔崇儒,修孔丘墓,立“宣聖廟碑”。章宗即位前,熟讀《尚書》、《孟子》,認爲是“聖賢純全之道”;即位後,下特旨修孔廟,廊庑用碧瓦,石柱雕龍紋,修建廳堂、廟學等四百多間。襲封衍聖公的孔元措描寫道:“方之前古,于此爲備。”章宗又下诏各州縣建孔廟,避孔丘名諱。孔丘在金朝,被擡高到和宋朝相同的地位。

  世宗時,朝廷設立譯經所,用女真字翻譯漢文經史。一一六五年,翰林侍讀學士徒單子溫譯成《貞觀政要》、《白氏策林》等書進獻。這些書籍最先譯成,顯然是由于遼時已有契丹字譯本。金世宗時,女真字與漢字對譯,都要先譯成契丹字,然後再轉譯。女真文本是從契丹字譯來。次年,又譯《史記》、《漢書》。一一七五年,世宗再次下诏翻譯經史。一一八三年,譯經所進呈《易經》、《尚書》、《論語》、《孟子》、《老子》、《揚子》、《文中子》、《劉子》及《新唐書》的女真字譯本。世宗對宰相們說:“朕之所以命令翻譯五經,是要女真人知道仁義道德所在”。章宗時,專設弘文院譯寫儒學經書,命學官講解。一一九一年,規定今後女真字直譯爲漢字,罷廢契丹字。翻譯漢文經史,是在提倡漢文化的同時,推廣女真字的應用。但随着漢語的通用,女真貴族多已識讀漢字。漢字書籍仍然在女真族中廣泛流行。

  《金史·文藝傳》說:“世宗、章宗之世,儒風大變,學校日盛。士人由科舉而位列宰相者甚多。”金朝以科舉取士,漢人進士有詞賦、經義等科,着重于詞賦。女真進士,考試策論,用女真字答卷。一一六四年,設女真學,由諸路猛安謀克部子弟中,選三千人學習女真字經書。一一七三年,在京師設女真國子學,諸路設女真府學。女真貴族或“有物力家”即地主、官員的子弟,選充國子學生或府學生。學校教授經書,科學以經書爲标準,更加促成了儒學傳播。一一八六年,世宗還規定,女真貴族如不能讀女真字經書,即不準承襲猛安、謀克。章宗诏令三十五歲以下的女真親軍,必須學讀《孝經》和《論語》。

  随着封建經濟的發展,世宗及章宗在定居漢地後,倡導女真族學習漢文化,乃是社會生活的需要,也是進步的措施。但金朝的統治也随之日益衰弱了。

  文藝的交流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樂器隻有鼓、笛兩種,歌詠隻有“鹧鸪”一曲,“高下長短,鹧鸪二聲而已”。進入宋境後,金軍掠取宋朝教坊的樂工、樂器、樂書,漢族的音樂在女真族中迅速傳播。世宗時,據出使金朝的宋朝使臣記載,金世宗設宴招待宋、夏使者,樂人學宋朝,但服裝不同。近年,在黑龍江省伊春市出土一件舞樂浮雕石幢,上刻一群高歌狂舞的人物,其中樂工使用的樂器,有箫、琵琶、笙等,都是漢族常用的樂器。

  海陵王在即位前,即學作漢詩,曾爲人題扇:“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南下侵宋時,在揚州賦詩,有句雲:“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海陵王立志滅宋統一,作詩言志,筆力雄健,氣象恢宏。章宗酷愛詩詞,制作甚多,但意境隻在宮中生活,近似宮體詩。如:“五雲金碧拱朝霞,樓閣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章宗也有以扇爲題的詞:“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钿花草鬥,翠縧更結同心扣。金殿日長承宴久,招來暫喜清風透。忽聽傳宣須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把龍骨扇和宮女聯系一起,詩風纖巧绮麗,與海陵王的意境大不相同了。在章宗的倡導下,女真貴族官員也多學作漢詩。豫王允成(世宗幼子)的詩歌,編爲《樂善老人集》行世。下至猛安、謀克,也努力學詩。如猛安術虎玹(音懸xu2n)、謀克烏林答爽都和漢人士大夫交遊,刻意學詩。

  

  

  金章宗書迹:晉顧恺之《女史箴圖卷》跋

  章宗在金朝皇帝中,是漢文化最高的一人。一一九四年,章宗依據宋朝《崇文總目》,下诏購求缺少的書籍。一二○一年,又令官員購求遺書。藏書家不願賣給官府者,可以謄寫後交還,給價一半。章宗又是漢族書金章宗書迹:晉顧恺之《女史箴圖卷》跋法和繪畫的愛好者。宋朝南遷時,金兵入開封,宋朝皇室收藏的古代書畫,多被金朝運走。章宗又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散落在民間和南宋收藏的書畫名品。朝廷設立書畫院,應奉翰林文字王庭筠(漢人)任都監。王庭筠書法學米芾,又善畫山水墨竹,與秘書郎張汝方等鑒定金朝收藏的書畫,分別定出品第,共達五百五十卷。傳世的名作,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懷素《自叙帖》,顧恺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尉遲乙僧《天王像》,李思訓、張萱、王維、董源的畫卷,以至宋人蘇轼、黃庭堅的詩文墨迹,都歸章宗所有。章宗力學宋徽宗瘦金體書,爲收藏的書畫題簽或題詞。收藏書畫在貴族中一時成爲風氣。

  禮樂衣裝 金朝初期,依女真風俗制度。進入漢地後,逐漸采用遼、宋舊制,但仍無規定的禮制。世宗時,開設“詳定所”,命官員參校唐、宋典制沿革,議定禮制。又設“詳校所”,審議樂制。議定禮樂,彙集編次。章宗時,編成《金纂修雜錄》四百多卷。一一九五年,禮部尚書張等又編《大金儀禮》,進呈章宗。章宗時,郊祀(祭天地)、宗廟祭祀、朝參、常朝(日常朝見皇帝)、爲皇帝祝壽等都依仿唐、宋時漢族的舊制,規定了一整套的禮儀制度。隻有重五(五月初五)、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九月初九)“拜天”等仍保存女真的舊俗。在确立禮儀的同時,又依唐、宋制度,采用漢樂(雅樂),命在開封的樂工制作辰鍾等樂器。皇帝壽慶和宴請使臣,以渤海人、漢人教坊演奏散樂。

  章宗時,又規定各地對伏羲、神農、軒轅、少昊、颛顼、高辛、堯、舜、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等“前代帝王”,三年一祭,借以表明繼承漢族的傳統統治。又建造武成王廟,以金朝創業功臣宗雄、宗望、宗弼等配祀。孔丘廟稱宣聖廟,祭祀也有定制。

  金熙宗入燕京,開始仿漢制,服冠冕,設法駕儀仗。世宗時,規定百官公服(朝服)制度,按照不同的品級,穿着不同顔色和花紋的官服。朝參時,百官穿漢制的官服,都按漢人禮儀朝拜。穿便服(常服)時,則用女真禮朝拜。世宗、章宗時,仍保存女真捺缽制,率領百官去春水、秋山射獵。官員仍着女真騎射的服裝。

  女真人民長期與漢人共居,女真婦女多改穿漢人服裝。一二○七年,章宗下令禁止“學南人裝束”,說明女真人日常的裝束也多在學漢人。

  金朝女真貴族占領了漢族人民居住的地區後,女真族在與漢族人民長期相處中,逐步地接受了漢族的語言、文化。世宗、章宗時期,随着封建經濟的發展和女真猛安謀克民戶的大批南遷,漢文化在女真族中更爲普遍地傳播和發展。女真、漢族人民,居住在共同的地域,過着共同的經濟生活,并且逐漸有了共同的語言和文化。特別是和漢族人民生活在一起的女真猛安、謀克屯田戶,越來越多的人和漢族通婚。章宗即位後,即承認這種通婚的合法。一二○六年,又正式下诏,準許女真屯田軍戶與當地居民互通婚姻。女真、漢族通婚,民族間的融合更加快了。

  

  二、對北方鞑靼等族的戰争與對宋戰争

  

  章宗統治時期,女真、契丹和漢族人民在經濟、文化上日益呈現出融合的趨向,但北方的一些遊牧族的發展,卻日益構成了對金朝的威脅。南方的宋朝也發動了對金朝的北伐。

  對北方鞑靼等族的戰争 遼道宗統治時期,遊牧于北方的鞑靼(塔塔兒)遭到遼朝的攻擊,部落聯盟長磨古斯被殺,聯盟解體。鞑靼各部落在呼倫湖與貝爾湖之間的烏爾遜河一帶活動,仍是一個強大的遊牧族。原住在這一地區的蒙古族,遭到鞑靼的壓迫,孛兒隻斤等部落被迫向西遷徙到三河源頭。廣吉剌(宏吉剌)和合底斤(哈答斤)、山隻昆(散隻兀)等部南移到貝爾湖一帶。他們都處在金朝的統治之下。

  早在金太宗時,遼降将耶律餘睹叛金,逃入鞑靼。鞑靼射殺餘睹。熙宗時,鞑靼誘捕蒙古部落長俺巴該,把他獻給金朝處死。蒙古部落在呼倫貝爾一帶出擊複仇。金朝先後派出完顔希尹、宗磐和宗弼等大将領重兵“北征”。世宗時,鞑靼仍向金朝貢,擁戴金朝的統治,是北邊最爲強大的一族。

  一一九四年,蒙古合底斤、山隻昆等部落在邊地侵擾。章宗派夾谷清臣在臨滿府行尚書省事,出師征讨,選調上京等九路乣軍(各民族軍)三萬人,并命令鞑靼出兵助戰。次年,夾谷清臣命移剌敏、完顔安國出兵呼倫湖攻下敵營十四。鞑靼部長斜出出兵,配合作戰,擄獲大批羊馬、物資。夾谷清臣譴責斜出擄掠,鞑靼因而起兵抗金。

  金章宗派右丞相完顔襄自臨潢出兵,進攻鞑靼。一一九六年,完顔襄與完顔安國等分兩路進兵,至龍駒河被鞑靼包圍,三日不得出。完顔襄乘鞑靼不備,夜間突圍,擄獲鞑靼車帳牛羊。鞑靼退走。完顔安國追擊鞑靼至斡裏紮河。蒙古孛兒隻斤·乞顔部長帖木真(成吉思汗)與克烈部脫斡鄰等出兵,追至斡裏紮河夾攻,殺鞑靼某部落長蔑古真。金朝加給帖木真以紮兀惕忽裏(乣軍統帥)的名号,脫斡鄰以王罕(汗)的名号。

  一一九七年,鞑靼再次起兵抗金。完顔襄屯兵北京,向臨潢府進發。次年二月,鞑靼部長斜出至撫州投降。

  廣吉剌等部也在邊地騷擾。駐軍秦州的完顔宗浩請求出兵攻廣吉剌。一一九八年,宗浩派遣主簿完顔撒領軍二百爲先鋒。金兵至,廣吉剌部不戰而降。宗浩北上,進攻合底斤、山隻昆等部,至呼歇水。合底斤部長白古帶、山隻昆部長胡必剌降金。宗浩又進擊山隻昆的屬部迪列土,斬首三百,擄獲牛羊一萬二千。合底斤部渡移米河西逃。完顔撒與廣吉剌部長追擊,獲勝,又擊敗移米河的婆速火部。

  


  金東北路北段壕障遺迹示意圖

  金朝連年出兵,征服了北方的各族。随即采取了兩項重大的措施,來鞏固北方。一是采納宗浩的建策,把原來設在泰州的東北路招讨司,遷移到金山,并增設副招讨二員,來加強邊防。一是修築壕障,以防禦遊牧族騎兵的騷擾。世宗時曾在臨潢府路修壕,但開掘後即被流沙堵塞。完顔襄擊退鞑靼後,親自督率軍夫、民夫,從臨潢府路左界到北京路開掘大壕,五十天完工。西京路的西南路也按此辦法築壘開塹,連綿九百裏。西北路對世宗時修築的壕塹,加築了女牆。據近年考古調查,金臨潢府路至北京路的壕溝還存有遺迹:壕深三至四米,寬達十幾米,壕内側築有牆、堡,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鎮壓各族人民的起義 當金兵北上,與鞑靼等族作戰時,邊地的契丹等族發動了反抗金朝統治的起義。一一九六年十一月,特滿群牧契丹人德壽、陁鎖等占據信州反金,建立年号“身聖”,遠近震動。陁鎖等進攻韓州、懿州。金懿州甯昌軍都統孛叠領騎兵萬餘鎮壓,起義軍數萬迎戰,敗走。完顔襄北上進兵時,發上京兵六千駐守北京。完顔襄派臨潢府總管烏古論道遠、鹹平府總管蒲察守純等分道進兵鎮壓起義,德壽戰敗,被捕送京師,起義失敗。

  

  金東北路古城堡出土的鐵器:

  1.2.4.5.6.鐵镞 3.鐵铧 7.鐵甲片

  在德壽等起義時,由北方各少數民族組成的乣軍起而響應,轉戰錦州、懿州等地,被孛叠軍擊敗。起義被鎮壓後,完顔襄認爲“乣雖雜類,亦我之邊民”,把邊地散居的諸族(諸乣)遷居到京師附近,以防止他們與契丹人聯合反抗。一一八九年,參知政事移剌履(契丹人)曾建策,契丹奴婢所生子女,一律放免作良民。章宗不予采納,而隻對契丹二稅戶拘括放免。一一九○年,北京等路共放免二稅戶一千七百餘戶、一萬三千九百餘口。被統治的契丹戶中仍有大量驅奴。德壽等起義後,完顔襄奏請量存一定口數,其餘由官府贖免作良民。契丹族驅奴經過起義鬥争,獲得了良民的地位。

  在契丹、乣軍起義的同時,山東一帶的漢族農民也發動了武裝起義。一一九七年,山東大旱。山東及河北澤州、潞州的農民舉行起義,發展到一萬多人。金章宗派張天翼等領兵去鎮壓。金軍到潞州,被起義軍打得大敗,張天翼被起義軍殺死,金軍殘部逃往天井關。山東、澤、潞的農民起義,給予金朝的統治以沉重的打擊。

  對宋戰争 金朝征服北方鞑靼等族和鎮壓各族人民的起義後不久,南方的宋朝發動了對金的戰争。一二○三年,宋朝使臣鄧友龍到金朝,得知北方諸族的戰事,回報宋甯宗、韓仛胄。金、宋邊境的漢人也不斷有人“跳河子”,越境投宋,報告金朝困于北方的戰事和人民的饑困情況。韓仛胄得到抗金将領辛棄疾等人的贊助,決策對金開戰。一二○五年,宋朝在邊境作行軍的部署。宋、金不斷在邊境發生沖突。五月,金章宗命平章政事仆散揆爲河南宣撫使防備宋朝。這時的金朝無意也無力與宋朝作戰。八月,又罷宣撫司。一二○六年初,章宗告訴宋使陳克俊,金朝已罷宣撫,意在息戰。

  一二○六年四月,宋軍集合重兵出戰。章宗以仆散揆領行省于南京(開封),便宜從事。以纥石烈執中爲都統,完顔撒剌爲副,征集各路兵迎戰。宋軍先後攻下泗州、虹縣、新息、褒信、内鄉、颍上。五月上旬,宋甯宗正式下诏北伐。金章宗也祭告天地、太廟,下诏南征。以平章政事仆散揆兼左副元帥,陝西兵馬都統使完顔充爲元帥右監軍,又以樞密副使完顔匡爲右副元帥。金、宋戰争展開了。

  五月中旬,宋軍攻宿州,金安國軍節度副使納蘭邦烈中流矢,負傷。宋郭倬、李汝翼率軍繼至,遂圍宿州。納蘭邦烈再戰,得勝,宋軍退守蕲州,宋将田俊邁被擒。六月初,宋李爽部圍攻壽州,與金軍激戰,李爽軍大敗。金軍也損失慘重,同知軍州事蒲烈古戰死。兩軍相峙。章宗下诏彰德府保護韓仛胄曾祖韓琦墳墓,不得破壞,禁止樵采。金朝仍意在談和。

  宋軍作戰無功,韓仛胄罷免指揮軍事的蘇師旦,改用丘崈爲兩淮宣撫使。丘崈退軍不戰。宋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密通金朝。金軍向西線進攻。八月,宋四川宣撫使程松攻方山原,被蒲察貞擊敗。九月,蒲察貞進兵攻奪和尚原。宋将馮興、楊雄、李珪等入秦州,金陝西都統副使完顔承裕等敗宋兵,斬楊、李。

  形勢迅速變化。十月間,平章政事仆散揆統率諸道金軍,分路南下,展開反擊。仆散揆以行省兵三萬出颍、壽,河南路統軍使纥石烈子仁以兵三萬出渦口,元 帥完顔匡以兵二萬五千出唐、鄧,左監軍纥石烈執中以山東兵二萬出清河口,右監軍完顔充以關中兵一萬出陳倉,右都監蒲察貞以岐、隴兵一萬出成紀,蜀漢路安撫使完顔綱以漢、蕃步騎一萬出臨潭。十月底,纥石烈執中自清河口渡淮,圍攻楚州。十一月,完顔匡攻下棗陽軍、光化軍、随州,進圍德安府,別部攻下安陸、應城、雲夢、孝感、漢川、荊山等縣。仆散揆攻下安豐軍,圍廬州。纥石烈子仁攻下滁州、真州。完顔綱攻下祐州、岷州荔川等城。蒲察貞攻下西和州。金南侵軍全線獲勝。十二月,吳曦向完顔匡投降,金朝封他爲“蜀王”。完顔匡進攻襄陽,完顔充攻下大散關。丘崈遣使求和。金軍雖然節節取勝,但士兵戰死、凍死、餓死者極多,損失頗重,決定自淮南退軍北回,留數千人在濠州待和。

  一二○七年初,仆散揆還軍下蔡,不久死在軍中。左丞相完顔宗浩兼都元帥。宋使方信孺來談和。二月間,四川宋軍殺吳曦,反攻金軍。三月,宋軍收複階州、西和州。四月,又攻下大散關。宋李好義部圍攻秦州,同知府事朮虎高琪領兵解圍。九月,宗浩死于軍中。尚書左丞仆散端爲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帥,完顔匡爲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帥。當金軍在川陝失利的形勢下,十一月間,宋朝史彌遠等發動政變,謀殺了韓仛胄、蘇師旦,向金朝求降。宋向金增歲幣三十萬兩、匹。金宋之戰,以宋朝的投降而結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