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皇位之爭與宣德諸政

(五)皇位之争与宣德诸政

  一、仁宗的短暫統治

  明成祖病死,随行的文武臣僚集議,秘不發喪,護送遺體至開平。由大學士楊榮馳赴京師向皇太子奏報。

  八月,太子高熾命皇孫瞻基去開平奉迎,在軍中發喪。太子高熾(仁宗)在京師迎成祖遺體棺殓,奉遺诏即皇帝位。改明年年号爲洪熙。

  明仁宗是成祖的長子,太祖時冊封爲燕世子。成祖起兵奪位,奉命駐守北平。成祖即位後,一四○四年召至南京,立爲皇太子。成祖幾次出征,均奉命監國。成祖次子漢王高煦随軍北征有功,多次讒構高熾,太子詹事蹇義和輔導太子的黃淮、楊溥等東宮官屬先後被罪系獄。成祖病死,仁宗随即釋放夏原吉,即位後恢複夏原吉原職,倚爲重臣,咨議朝政。因谏阻北征系獄的刑部尚書吳中和黃淮、楊溥等都自獄中釋放。仁宗爲穩定統治,銳意擢用東宮舊臣和閣臣。恢複成祖時罷廢的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等尊職,以公侯伯尚書兼領。武臣中英國公張輔掌中軍都督府加太師。文臣中蹇義在成祖末年得釋,進爲少傅兼吏部尚書,楊榮原曾在東宮爲谕德,加太子少傅兼謹身殿大學士,進爲太常寺卿,又擢爲工部尚書。閣臣楊士奇曾任太子左谕德,成祖時也因太子被讒入獄,不久獲釋,進爲少保兼華蓋殿大學士,擢禮部侍郎,又進爲尚書。原右谕德金幼孜加太子少保仍兼文淵閣大學士,任戶部右侍郎。黃淮爲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又進爲少保戶部尚書。他們大都是仁宗東宮舊臣,兼尚書銜後,仍是皇帝左右的輔臣,但祿位提高,職任也加重了。

  明成祖在位二十二年,繼承太祖的基業,鞏固了明王朝的統治。但一些過猛的弊政也不免積怨臣下,憤抑難平。一是即位之初,對惠宗朝的舊臣廣加誅殺,以至株連親族,處置過于嚴酷。一是晚年一意北征,嚴懲谏臣,勞師費饷,招緻邊境不甯。仁宗力求緩解積怨,诏令禮部将建文諸臣家屬因獲罪在教坊司、錦衣衛、浣衣局等處爲奴者,一律釋免爲民。建文諸臣外戚全家獲罪流放戍邊者,隻留一人,其餘全部放還。以前因言事失當而充軍者也予赦免。谏阻北征獲罪的臣僚,已相繼釋免起用。阿魯台于仁宗即位三月後,遣使臣貢馬。仁宗給予回賜并派中官持诏書往谕阿魯台,宥其前過,令通使往來如故。又遣使招谕兀良哈官民,仍前朝貢,聽往來生理。

  明成祖遷都北京,群臣多持異議。遷都後三月,皇宮奉天殿等三大殿起火焚毀。群臣應诏上疏,多稱遷都不便。主事蕭儀激切陳言,竟被處死。言官數人被貶官或下獄。一四二五年三月,仁宗诏令北京諸司複稱行在。四月,命皇太子瞻基去南京居守,作還都南京的準備。五月,仁宗病死,年僅四十八歲。死前命召皇太子回北京,傳遺诏即位。

  仁宗在位不滿十月,曾力圖矯除積弊,有所作爲,鴻圖未展而早逝。在位期間,起用文臣,組成了中樞統治機構,爲明王朝此後的施政,奠立了基礎。

  

  二、皇位之争

  皇太子瞻基奉召回京。六月初抵蘆溝橋。戶部尚書夏原吉、禮部尚書呂震與太監楊瑛奉仁宗遺诏來迎。六月十二日在北京即皇帝位。改明年年号爲宣德。瞻基(宣宗)早在一四一一年即由成祖立爲皇太孫,曾随成祖三次北征,深得成祖喜愛。輔導仁宗的閣臣黃淮、楊榮、楊士奇、金幼孜等都曾受命輔導皇太孫,講授經史。老臣夏原吉也屢侍太孫,往來兩京。仁宗即位,皇太孫立爲皇太子,朝野視爲當然。仁宗崩逝,宣宗由皇太子即帝位,也自然得到東宮舊臣的擁戴。但即位不久,漢王高煦即起兵奪位,明王朝又出現了皇位之争。

  漢王高煦謀奪皇位,由來已久。成祖起兵奪位,留世子居守。高煦随成祖轉戰南北,屢立戰功。成祖立太子前,淇國公丘福曾數勸立高煦。解缙、楊士奇等文臣則稱高熾仁孝。成祖不喜高熾,但極愛太孫瞻基,終于立高熾父子爲太子、太孫。高煦封漢王,藩國雲南。高煦不肯就藩,仍留南京,乘成祖北征,與近臣屢次讒陷太子高熾。又奏言解缙乘成祖北征,私觐太子,成祖将解缙下獄處死,株連朝臣多人。一四一五年,高煦改封青州,仍拒不就藩,受到成祖的斥責。成祖漸聞高煦有意奪嫡,私募軍士,一四一七年三月徙封樂安(山東廣饒),責令即日就藩。仁宗即位,曾召高煦來京朝見,仁宗病死,朝中傳言漢王将起兵犯京,衛軍整兵以待。宣宗來京,悉令撤去。宣宗自信有文武大臣的支持,不以高煦爲意。

  一四二六年八月初一日,高煦在樂安起兵奪位。立五軍:指揮王斌領前軍,韋達左軍,高煦自率中軍,世子瞻坦居守。又遣親信枚青潛至京師約英國公張輔爲内應。張輔當夜縛枚青奏聞。樂安人禦史李浚,父喪家居,也趕到京師,向宣宗奏報高煦亂謀。宣宗遣中官侯泰持玺書往樂安見高煦,信中說:“昨枚青來言,叔督過朝廷,予誠不信”。又說:“且傳播驚疑,或有乘間竊發者,不得不備”(《國榷》卷十九),高煦遣百戶陳剛上章,指責仁宗違舊制封文臣,又請誅奸臣夏原吉等。宣宗知高煦已反,拟遣陽武侯薛祿率軍往讨。楊榮、夏原吉勸宣宗親征,說:“兵貴神速,一鼓可平”。八月初十日宣宗親統大營五軍将士出征,蹇義、楊士奇、夏原吉、楊榮等扈從。陽武侯薛祿、清平伯吳成爲先鋒。十九日前鋒至樂安,次日宣宗率大軍至樂安城外。高煦原約山東都指揮靳榮等于濟南起兵接應,被山東布政使與按察使阻止不得發。大軍至,高煦護衛軍不敢出,固守樂安城。宣宗大軍發火炮(神機铳箭)攻城,聲震如雷,城中戰栗。宣宗以敕書谕降,射入城内。軍心瓦解。二十一日,宣宗擒高煦,解回京師,禁锢于皇城内的囚室,名曰逍遙城,其後處死。因此案處死及充軍者,二千餘人。

  宣宗出兵十日,迅速平定高煦,避免了一場争奪皇位的戰亂。宣宗的統治穩固了。

  

  三、宣德諸政

  宣宗二十七歲即帝位,依靠曾經入值東宮的閣臣,繼述仁宗穩定政局的大計,建立起明朝的統治。在位十年間,先後實行了幾件大事。

  控制藩王漢王高煦之亂,曾經涉及成祖第三子趙王高燧。群臣上章劾漢王與趙王通謀事。宣宗将奏章送與高燧閱看。高燧懼,奏請交還常山中護衛。此後,楚莊王孟烷、蜀靖王友堉、肅康王瞻焰相繼交還一至二護衛。諸王護衛軍被削,此後不再增設。藩王失去軍力,難以再謀反亂。宣宗進而頒布禁令,對諸王權力多方限制。

  藩王不得如前幹預地方行政,王府官員不得兼任地方官職。

  藩王不得與朝内勳戚貴族聯姻,嫁娶要選自民間,以防幹預朝政。

  藩王不得自行來京朝觐奏事。藩王及其宗親族人如私自來京或越關奏事,要受到嚴厲懲治,直至廢爲庶人。

  諸藩王之間不得會見。藩王在封地駐守,不得随意出城。清明祭祖須奏報朝廷允準。子女婚嫁也須奏經朝廷。

  分封宗室是太祖定制,勢難變改。諸王經多方控制,失去軍政權力,或寄情詩文,優遊自處,或廣置田産,貨殖經商。諸王子孫繁衍,多成豪富。明王朝每年還要給與宗祿和賞賜,也是朝廷财政的極大負擔。

  閣臣與巡撫仁宗時,文淵閣之外,另建弘文閣,選儒士五人入值,侍論經籍,并鑄弘文閣印,許以此印封白民事,翰林學士楊溥受命掌閣事。宣宗即位,罷弘文閣,命儒士四人仍還原任。楊溥與楊士奇等同值文淵閣。文淵閣建于皇宮之内,又稱内閣,以別于外廷。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入值文淵閣的閣臣六人,楊士奇、楊溥、楊榮、黃淮、金幼孜等五舊臣,又新增原東宮左谕德張瑛爲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次年二月,原東宮侍讀陳山晉爲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入閣,合共七人,與成祖時閣臣人數相當。楊士奇曆事三朝,受顧命輔立宣宗,在七人中最有聲威,也最得宣宗的倚重。一四二七年,黃淮以老病辭官。張瑛在閣中少所建白。一四二九年,調任南京禮部尚書。陳山因少學術也被解除閣職,專授小内史(宦官)習書。一四三一年金幼孜病死,年六十四歲。閣臣隻餘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世稱“三楊”。

  成祖時,入值文淵閣的文臣,逐漸參議國政,又多受命輔導太子。仁宗、宣宗時,前朝的閣臣既是東宮師保,又是受命輔立的重臣。權位更加崇隆,也更加受到新君的倚任。閣臣的職責,仁、宣兩朝尚無明确規定,在侍論經史、草拟制诰之外,已從多方面參預軍國重事。史籍所載以下事例,足以說明閣臣地位日益隆重。

  咨議——閣臣原隻備顧問。但仁宗傳位太子,宣宗出平漢王、曲赦趙王、調免陳山以至舉任官員、捐免租稅等重大國事,均曾向楊士奇等閣臣咨議,然後決策實行。

  建言——閣臣近在皇帝左右,便于上章建言。仁宗朝曾特許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密封言事。仁、宣兩朝,楊士奇等曾多次上章建策。閣臣直接向皇帝建言,從而參預國事。

  糾彈——糾彈原是谏官的職責。仁宗朝特賜閣臣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繩愆糾缪”銀章,說:“朕所行,未善,當盡言。”宣宗朝楊士奇奏稱“前诏減官田租,戶部征如故”(《明史·楊士奇傳》),是彈劾戶部的一例。

  決獄——洪武時定制,三法司審理重囚須奏報皇帝遣官往決。仁宗曾親谕大學士楊士奇、楊榮、金幼孜:三法司決審多濫。诏命三法司“今後審決重囚,必會同三學士同審”(《仁宗實錄》卷三)

  軍務——成祖時已命閣臣參預軍務。宣宗朝出兵作戰,均由閣臣參決。進士出身的楊榮,成祖朝即受命經辦軍務,與金幼孜扈從北征。進爲文淵閣大學士後,随從成祖出塞,成祖将軍務悉委楊榮。宣宗朝,楊榮首先建策親征高煦,并随軍出戰。其後又随宣宗北巡,并曾将兵出擊。

  邊事——仁、宣兩朝的邊事,北有蒙古,南有安南。或戰或和,是軍國重計,也由閣臣參預決策。

  以上一些事例表明,仁、宣時期的閣臣,事實上已經通過不同形式,參預朝廷行政、監察、司法、軍務以至對外事務等軍國重事。由原來的侍讀學士逐漸成爲皇帝的輔佐。老臣戶部尚書夏原吉、吏部尚書蹇義,于一四二八年十月特命停辍政務,仍原職祿,專備咨議。宣宗诏谕蹇、夏與楊士奇、楊榮:“可辍所務,朝夕在朕左右,共甯邦家”(《宣宗實錄》卷四十七)。蹇義、夏原吉與楊士奇等閣臣由是組成爲皇帝左右最高的決策核心。

  仁、宣兩朝都标榜遵守太祖舊制。太祖定制的顯著特點是:朝中撤消丞相,皇帝親掌六部。朝外分封宗室諸王以屏藩皇室。但自成祖以來,這一舊制即在默默地演變。宣宗時,諸王經過幾次削弱和控制,在軍事政治上已不再有力量。朝廷中則在皇帝以下六部以上出現了主要由閣臣組成的輔佐皇帝的決策核心。這一政治格局的變動在宣宗朝已基本形成,爲此後曆代皇帝所繼承和發展,對有明一代政治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宣宗時在地方政體上的建置,是始設巡撫。

  明太祖廢行中書省,藩王分駐要地,各省設三司使,不相統屬,以削地方之權。成祖遣禦史巡行天下,漸成定制,但隻司監察,不理政事。一四二一年,派遣尚書、侍郎、都禦史、少卿等十三人巡行各地,稱爲“巡撫”,義爲巡視地方,安撫軍民。官無定員,事畢回朝。仁宗時,命廣西布政使周幹巡視浙江。宣宗即位,周幹還奏浙江土豪肆虐。一四二五年八月,宣宗命廣西按察使胡概(原姓熊。《明史》作熊概)爲大理寺卿,與四川參政葉春巡撫直隸及浙江諸郡(《宣宗實錄》卷八)。次年,胡概捕送地方府縣不能制馭的松江土豪、無賴、奸吏等至京,由都察院審理。一四三○年,宣宗因各地稅糧隐漏,弊病甚多,命大臣舉薦一批官員擢升侍郎銜,分別巡撫各地,總督稅糧。(《國榷》卷二十一)吏部右侍郎趙新去江西,戶部右侍郎趙倫去浙江,禮部右侍郎吳政去湖廣,兵部右侍郎于謙去河南、山西,刑部右侍郎曹弘去北直隸及山東,工部右侍郎周忱去南直隸蘇、松諸府。宣宗頒給敕谕,說:“敢有阻糧事者,皆具實奏聞。但有便民事理,亦宜具奏”。(《宣宗實錄》卷七十)巡撫有權處理訴訟,審問奸猾,成爲皇帝特命的專職重臣。

  安南複封明成祖以重兵攻占安南,依明朝内地建置,設交趾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以尚書黃福領二司事。安南反明武裝,不斷興起。戰事連年不止。一四一七年,清化府黎利起兵反明,聲勢日盛。仁宗即位,召還黃福複任工部尚書。命兵部尚書陳冾總領交趾二司,參贊軍務。宣宗即位後,一四二六年總兵陳智與黎利作戰兵敗,改命成山侯王通爲總兵官進讨。宣宗因安南連年用兵,與群臣議,拟複封安南,如太祖時自爲一國,歲奉常貢。蹇義、夏原吉等以爲二十年之功,不應棄于一旦。楊士奇、楊榮等附和宣宗。一四二六年冬,黎利擁兵數十萬攻交趾,陳冾戰死,王通敗走。工部尚書黃福再掌交趾二司事。次年正月,宣宗再召楊士奇、楊榮議交趾事,說蹇義、夏原吉拘牽常見,欲爲安南陳氏立後複國,使中國之人皆安于無事。楊士奇、楊榮盛贊宣宗“興滅繼絕”,說“三代之聖,不過如此”。(《宣宗實錄》卷二四)宣宗命黃福訪求陳氏後人。逃居老撾的陳冾,自稱安南國王陳日煃之後,上表請封。十一月,宣宗遣使去安南,宣诏赦黎利,封陳暠爲安南國王,命王通軍及三司官全部撤退還朝。诏命未至,王通已敗走廣西。次年,黎利遣使入明,奉表稱謝,但陳暠已死,請立黎氏。宣宗命再訪陳氏後裔。一四二八年,黎氏仍稱陳氏無後,奏請封立。次年,又遣使來明貢納金銀器,請攝國政。一四三○年,宣宗遣禮部右侍郎章敞持敕印,往封黎利權署安南國事。黎利建年号順天,建東都交州,西都清華府。全國分爲十三道,各設布政司統治。宣宗結束了對安南的長期戰事。安南重新立國,向明朝進貢。

  再下西洋仁宗即位,采夏原吉議,诏令停罷西洋取寶船。宣宗即位,政局穩定後,南海西域諸國又相繼來明朝貢、貿易。安南戰事停止後,一四三○年宣宗命鄭和率領船隊,再經占城出使南海西域諸國,開讀诏谕。五月間,敕命守備太監準備大小船隻六十一隻以及頒賞諸國彩币、交易物品、航海應用的物件(鞏珍《西洋番國志》)。六月,正式頒诏遣鄭和、王景弘等诏谕忽魯谟斯等二十國即位改元并頒賜彩币(《宣宗實錄》卷六七)。此次航行,鄭和、王景弘爲正使,副使太監李興、朱良、周滿、洪保、楊真、張達、吳忠等七人。船隊人員共二萬七千五百五十人。

  當年閏十二月,鄭和的船隊,自南京龍江寶船廠開船,經龍江關,入長江口。一四三一年春二月到達福建長樂港,在當地等候朔風出海。十一月間,曾在長樂南山寺刻石紀事。據祝允明《前聞記》所錄記事,十一月自長樂啓航,十二月到占城。次年正月開船,二月到爪哇,七月到滿剌加,八月到蘇門答剌,十一月到錫蘭山、古裏,十二月到達忽魯谟斯。一四三三年二月,大■船回洋,六月到江蘇太倉。七月初返回南京。這個紀錄大約隻是反映了鄭和親自率領的大■船隊的行程。宣宗诏書中列入的東非諸國蔔剌哇、木骨都束、阿丹、祖法兒、竹步等地,可能是由副使率領的分■前往。副使洪保率領的分■在古裏國遇到天方國(默伽國)的使臣,遂命通事七人随同前往天方,購得麒麟等珍貴動物。天方國也派使臣随船隊來明朝進貢。天方國是伊斯蘭教的聖地,原不在宣宗诏谕的二十國之内。作爲回教徒的鄭和雖然未能親往默伽(麥加)朝聖,但由此建立了明朝與天方的聯系。

  鄭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遠航,恢複了明朝與亞非諸國的往來。随同來明朝貢的還有蘇門答剌、古裏、柯枝、錫蘭、祖法兒、阿丹、甘巴裏(坎貝)、忽魯谟斯等國的使臣。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閏八月朔日,宣宗在京城奉天門接受使臣們的貢物,重又建立起與諸國的政治聯系與貿易關系。

  蒙古邊務宣宗即位後,蒙古鞑靼阿魯台與瓦剌脫歡連年遣使入貢,邊境無大戰事。兀良哈三衛蒙古自成祖以來漸被阿魯台控制。兀良哈人或到灤河一帶放牧。宣宗谕令禁止。一四二八年八月,宣宗率領衆臣巡視北邊,蹇義、夏原吉、楊榮等扈從。九月初至薊州,得到諜報,有兀良哈蒙古兵民經會州來寬河。宣宗留諸臣于遵化,自将三千騎兵,由熟悉北邊軍務的楊榮随從,出喜峰口至寬河。騎兵以神機铳(大炮)轟擊兀良哈兵民,俘獲甚衆,追擊至會州。宣宗此舉,顯然僅在炫耀兵威,無意大舉北征,遂自會州班師回京。次年春,三衛兀良哈首領完者帖木兒來京朝貢謝罪。宣宗放還俘擄家屬,升任完者帖木兒爲都指揮同知。其餘首領也各有賞賜。

  明初,在元上都設開平衛,駐軍屯饷。成祖設兀良哈三衛後,開平孤立北邊,時遭部屬不明的蒙古部衆的劫掠。一四二九年夏,開平又遭擾掠,鎮撫張信被殺。宣宗命陽武侯薛祿爲鎮朔大将軍總兵官護饷開平。次年四月,薛祿奉命修築宣府鎮北的獨石堡、雲州堡、赤城堡、鵰鹗堡,加強邊防。宣宗乃放棄開平,将開平衛南遷三百裏,移守獨石,爲開平前屯衛。六月又在宣府鎮設萬全衛都指揮使司,統轄十六衛。獨石以北之地由此入于蒙古。十月,宣宗與内閣諸臣及蹇義等(夏原吉已卒)同至宣府,巡視邊防。楊溥、楊榮、吳中等扈從宣宗至洗馬林視師,勞問将士。

  瓦剌脫歡與鞑靼阿魯台的争戰,仍在繼續。阿魯台立鬼力赤之子阿台王子爲汗(《突厥系譜》)。一四三一年初,被瓦剌戰敗,五月率二千騎屯駐張家口外集甯海子。兀良哈三衛首領見阿魯台失敗,轉而依附明廷。七月,宣宗遣使臣持敕書往告福餘、朵顔、泰甯三衛都指揮使,準其來朝,往來市易,但須嚴饬部屬,勿再侵犯邊境。次年正月,泰甯衛脫火赤奏請明朝頒賜新印。秋初,明廷又分別賞賜三衛兀良哈首領。兀良哈三衛得明朝支持,八月間,出兵攻掠阿魯台,被阿魯台打得大敗,逃奔海西,阿魯台勢力侵入遼東女真地界。

  阿魯台聲勢複振,又西向與瓦剌争戰。一四三三年秋,瓦剌脫歡遣使臣來明朝貢,又遣使來陳奏蒙古事,明廷令其遣還以前扣留的明使。阿魯台一支部屬西行至涼州永昌,曾被甘肅明軍擒斬百餘人。額勒伯克汗家族的後裔脫脫不花曾于永樂時在甘肅鎮降明。這時,又叛明西去,投依瓦剌,被脫歡擁立爲汗(《蒙古源流》作岱總汗)。脫歡自爲丞相。一四三四年初,脫脫不花與脫歡軍在兀剌海(《國榷》作兀良哈海,即元兀剌海路)襲擊阿魯台部。阿魯台部大敗,潰散。四月間,阿魯台遣部下頭目向明朝奏報,被瓦剌擊敗,潰逃。宣宗遣錦衣衛百戶馬亮持敕書前往慰問,賜予彩币,但不參預戰事。七月,明廷自來降的阿魯台部衆得報,阿魯台子失捏幹及部将朵兒隻伯等将往涼州擄掠,敕告甘肅總兵嚴加戒備。事實是,這時朵兒隻伯部與阿魯台所立阿台王子已自兀剌海北逃至亦集乃路,仍遭瓦剌脫脫不花軍圍困。阿魯台、失捏幹父子則率領輕兵東逃到母納山地(今烏拉特前旗)。瓦剌脫歡率重兵追襲至母納山,斬阿魯台父子,獲得大勝利。八月,瓦剌脫歡遣使臣昂克來明朝奏報殺阿魯台事,向明廷進貢馬匹并奉獻所獲元朝玉玺。宣宗給予敕書說:“王(明封脫歡襲順甯王)克紹爾先王之志,來朝進貢,具見勤誠”(《國榷》卷二十二),玉玺可以自留。九月,宣宗命蹇義、楊士奇、楊榮等扈從巡邊,至萬全衛洗馬林,曆閱各城堡。十月初,返回北京。次年正月病死。

  宣宗一朝,對北邊以防禦爲主,甚至不惜棄地移防,以求邊境的安甯。在蒙古瓦剌與鞑靼之争中,雖然雙方均望求得明朝的支持,明廷仍兩俱安撫,不予介入。宣宗在位十年間,蒙古諸部争戰頻仍,明朝邊境仍能始終保持穩定,對明朝的統治還是有利的。但鞑靼敗後,瓦剌勢力日益強大,又使明王朝面臨着新的威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