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中共政治運動

試述1949年至1976年間中共政治運動的原因。



在中共建國後,中共領導層最逼切問題有二:最重要的是如何鞏固新建的政權;二是如何使久經戰亂而殘破的中國經濟重整。故建國後即開始一連串實際工作以達其目標。在終極理想方面,中共既遵奉馬克思主義,當然欲將中國盡快變成一個如馬克思所述的共產社會,但這理想社會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因而中共領導層認為可循三個階段達致,先由「新民主主義」時期至「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再由社會主義時期至「共產主義時期」。現論述其政治運動的原因於如下:

毛澤東於1949年7月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確定中共政權是以共產黨帶領下的民主作為基本形式。至十月建立過渡期政府,並頒佈「共同綱領」作為臨時憲法。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共產黨實踐其在國共內戰時承諾,在共黨領導下聯合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此舉的用意有三:一是團結中國內部,在政治上孤立台灣,二是減輕共黨一黨專政的色彩;三是吸收是時所有政界各人到政權中,以增新建政權的聲望。由放這期尚屬草創時期,故政治工作上便著重建立新政府的性質及規模。

為了盡快恢復國家經濟,共黨於民營企業並無即時取締,只是採用逐步控制的方法,提出「出產高於一切」,以爭資產階級的支持。其主要是以「公私並顧,勞資兩利」為原則,通過減低稅率等措施,並助資本家協調勞資關系。由於要借助資本家恢復殘破的經濟,及避免人才流向臺灣,故這時並不強調與資本家的對立。這政策令生產漸見恢復,資本家對共黨亦不致為驚懼。另一方面,中共對農業的恢復亦是採漸進方法,在1950年在全國推行「土地改革運動」,以依靠農民作為支持,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分別地消減剝削為原則。廢除地王對土地的擁有權,把土地權歸還給農民,以提高農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使農民盡快恢復農業生產。

在1950年末開始,政府每年均派出土改工作隊到農村領導「土改」,工作員一面訪問農民疾苦,一面召開農民代表會議以組織農民。工作隊透過「吐若水」及「算剝削脹」等論題與農民討論,藉此「教育」農民,使他們自覺應與地主迅行階級斗爭,實際行動則是召開「鬥爭審判大會」,社會上農民對不法的地主進行告發,再由人民法庭逮捕及懲處地主。如此農村中漸劃分為貧農、僱農、中農、富農與地主等階級,農民廣泛地展開沒收地主的大地和財產作重新分配,經分配後,地主與貧民皆得到相約的土地,此與既實現共產主義的精神,且地主得地後要出而耕種,使他們在勞動中進行改造。這期明顯的特色,是為了恢復生產,即使對與共產主義相違的資本家及富農皆採溫和手段,鬥爭只集中於地主,故在中國仍存資本家及富農的經濟,而土改的目標也僅是「均產」,土地所有權仍是私有。

除創建政府及發展經濟外,中共亦著力於鞏固政權及改造當時的社會風氣,於是實行了連串改造社會的措施,有鎮壓反革命運動,思想改造運動及「三反」「五反」運動。中共取得政權後,國民黨雖退守臺灣,但國內反共者仍然不少,遂使中國發動全國性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反革命是指反對1949年的亦化革命,或稱「鎮反運動」,在1950年底中共開始清查及鎮壓反革命份子,集中打出的對象是:「土匪」、「惡霸」、「特務」、「反動黨團骨幹份子」及「反動會道門頸子」;激發人民檢舉潛在的反革命份子,並重懲之,使反革命份子漸被肅清。至1953年運動結束時,已處決了七十萬及扣押了一百三十萬反革命份子,基本上清除了留在大陸反共者,這既減少了日後推行變革的阻力,更重要的是鞏固了新的政權。

1950年5月毛澤東提出「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運動」,認為知識份子是易於控制的,要重新改造他們,使其為共黨效命以成為有助統治的工具。方法是通過小組學習形式,使知識份子間自我批評及改造,承認自己過去思想的錯誤,並與以往的自己劃清界線,完全接受共黨服務為大前提。如此,知識份子便得到悔改及更新,改造了知識份子而達致控制思想為目的。如「思想改造運動」即要知識份子接受共黨的意識形態,隨著運動在教育、文學及科學界的開展,著名的知識份子如周培源、華羅庚等亦受「改造」,紛在共黨的「教育」下,發表有自我批評和改造的文章。可見在強制改造下,知識份子至少已表面上投向共黨。

1951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指出:「反貪污,反浪費一件大事」,「需要來一次全黨的大清理,徹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貪污事件。」在12月1日中共領導層決定將「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作為「精兵簡政,增產約」精神的措施。至1952年1月毛澤東正式號召全國一致「大張旗鼓地,雷厲風行地,展開一個大規模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將這此舊社會遺留下的污毒洗輸淨」。接著,三反運動便在全國展開,矛頭直指政府裏「變質」的幹部。當時,各地均成立檢查組發動檢舉懲處貪污的幹部,政府公佈了大批貪污、盜竊的案件,並召開公審大會,根據案件輕重對犯人作出判決。至1952年夏天,歷時半年的「三反」運動才結束。

「三反」結束後,由於「三反」仍未能揭發資本家與國家機關中貪污份子的勾結,在1952年2月,又展開對工界「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竊國家資財;反偷工減料、反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鬥爭的對象由貪污幹部擴至工商業者。這運動以工商業最繁榮的上海為中心,發動工人檢舉不法資本家,至10月底五反運動才結束。以上中共的各種改造社會措施有一特點,就是中央欲加強對黨內以致全國的控制,打擊反共人士,但這階段中只是著力於「改造」他們,仍未消滅這些階級,大抵是由於政權新立,以避免引起重大的反抗。

中共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因著眼於恢復中國的經濟,遂對與共產主義相違的資產階級暫作容忍,以利用他們作為新政權服務。但新民主主義時期只是一過渡階段,中共領導層最終目的仍是走向社會及共產主義。在新民主主義後,中共政權逐漸穩定後,中國步入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時,此即開始以社會主義形式造行建國工作及社會改造。

1956底中國正動員全國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經濟,極需資本家及知識份子的支持,但這期所推行的公私合營中,共黨幹部與資本家的關係一直惡劣,而資本家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性也甚低,這令毛澤東認為這時黨內出現三種錯誤的作風:一是知識份子的主觀主義;二是地方幹部官僚主義,三是各軍區軍人宗派主義。這三種作風引玫共黨內部的不良風氣,從而阻礙了建設,必須盡快整治。另一方面,人民在此時對共黨亦積壓了許多不滿,中共領導層認為若不讓其宣洩,則必會防礙國家建設的推行,因而對人民的不滿亦趨於徹底解決。

鑑於上述兩種背景,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至三月又發表〈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於1955年共黨已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毛澤東亦在1956年提出整治黨風,但未被接納,指出必須在「全國」展開整風運動,鼓勵黨外人士發表對中共看法及批評,這種「開門的整風」,對一般人民提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對知識份子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民主黨提出「長期共存,不相監督」的口號,以期招攬各階層一起整風。在1957年5月開始中共正式推行了「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的整風運動。這種整風運動是在黨領導的民主典型。

毛澤東認為鳴放運動應是「既嚴肅認真又和風細雨的」及「恰如其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運動」。但隨著黨外人士的批評越趨激烈,中共恐至不可收拾,遂轉而對之壓制。先是〈人民日報〉稱「鳴放運動」及一「陽謀」,用意令所有反動份子冒出來,使黨能有效消除之,故當批評轉烈時,中共即展開「反右派運動」反出及整治,可說鳴放運動的原意大低是利用各界人士的評整治黨風,但演至後期則變為中共清除異已的行動。總括建國初年的政治運動,明顯有兩種特色:一是要人民完全接受共黨的意識形態及政治,二是全以階級鬥爭方式進行,被鬥爭的階級受嚴重逼害。這是共黨獨特的處事方法及意識形態。中共所主張的民主,甚至在建國初期標榜的「新民主主義」,仍離不開這一原則,因中共的本質就是一共產主義之政權。

經過建國初期系列的努力後,中共政權基本上已經穩定下來,經濟建設亦獲得一定成就,其邁向「中國式社會主義」及建設中國為富強國家的決心遂更堅定,步伐亦由建國初期的務實緩進轉為激烈冒進,步入了「躍進時期」。而中共建國後一直採取對蘇聯一面倒的政策,在各方面的建設均採蘇聯模式,蘇聯亦為擴大共產陣營的力量,在國防、科技等方面積極支援中國的建設,並派大量專家來華協助中國籌建,這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立國之初即稍具經濟基礎,有力量進行進一步的建設。但自1953年史太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後,中蘇兩國即產生分歧,蘇聯對中國的援助日減,至1956年蘇聯更撤走在華專家及終止一切科技合作計劃。這令中國於國際上幾陷孤立,同時又正值急於建設之時,失卻蘇聯援助下,中共唯有依賴本身的力量建設,在糧食上達致自給自足,重工業上能自力生產,全面實行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此外,中國自建國以來,一直採用蘇聯的經濟發展模式,但因蘇聯模式是著重工業,須要投入大量資金及機械,並注重機械化以減少人力。惟中國卻是資金不足,科技落後,人力過剩,領層漸漸發現蘇聯式的經濟並不適合中國的國情。況且,赫魯曉夫上台後停止對中國援助,於是領導層便設法改變蘇聯模式而另創一套中國式的生產模式,「大躍進」正是這種情況下出現中國模式的產物。加上,毛澤東認為人有無窮潛在力量,可透過思想教育鼓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以集中人的力量及幹勁去改善現狀,這看法是毛澤東於帶領紅軍作二萬五千里長征時所體會的,正因他有這種體會,故認為提倡「苦幹」、「自我犧性」等革命精神,以集中人民一起努力建設,便可改善經濟狀況,使中國富強起來。這想法的付諸行動,便是發動全民進行「大躍進」。

再者,中國在1953-57年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初步成就,故在1958年要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時,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情緒皆十分高漲,甚至出現一種不切實際的主觀情緒;加以毛澤東希望透過思想教育鼓動人民改變農村的落後,於是提出「希望苦戰三年,爭取大部份地區的經濟面貌基本改變」,並與劉少奇提出「十五年內超英趕美」。故在全國人民的主觀情緒及領導層的鼓動下,中國出現一種「冒進」的思潮,這對大躍進的推行起了決定性的動力。但另一方面,於1956年上半年主管財經的周恩來、陳雲及李先念等人針對這冒進現象,提出「反冒進」的經濟方針,強調經濟發展必須與國力相應。但毛澤東把這種意見視為「右傾」、「保守」及「促退」而多次進行批判,1958年1月陳等人被逼作了「檢討」,這種「右傾」的緩進方針被否定後,黨內急於求成的左傾情緒更形壯大,進一步促成了大躍進的實行。由此可見,大躍進的出現與國外及國內的因素皆有關系,亦可說是第一階段經濟建設成功的反效果。可是,大躍進後被視為一盲目的左傾運動,其後由劉少奇領導的調整,將這左傾的情緒扭轉過來,不久中國又再出現文化大革命,這次文革的左傾思潮比大躍進時期更為激進,帶來的災害亦更深重。文化大革命之出現實基於以下各因素:

新中國建立之初,外交上對蘇聯採一面倒政策,並以蘇聯的模式建設,但因蘇聯模式強調資金、科技、機械等因素,但中國則人多而資金少,故其後毛澤東認為蘇聯模式不適合中國建設,漸對其拾棄。另一方面,蘇聯模式重經濟而不重階級鬥爭,毛澤東認為這必定產生新的資產階級,是「修正主義」,大力作出批判,因而引致兩國於五十年代後期交惡,於1960年7月大躍進失敗之際,蘇聯撤走在華專家,並挑起中蘇邊界的糾紛,令毛澤東認定推行修正主義的蘇聯是中國的頭號敵人,遂放棄國內強調「防修」,「防修」的風氣既令黨內的關係緊張,並透過運動形式使人民保持革命精神。文革便奠基於這精神上的革命,使全國跟隨毛澤東認為是正確的方向行使革命。

另外,在三面紅旗政策失敗後,進入調整期要恢復大躍進前的模式,這令毛澤東恐怕中國會重行蘇聯模式,以致出現如赫魯曉夫般具資本主義色彩的領導人,因而重申「階級鬥爭」以保持共產主義的色彩。但劉、鄧等人的經濟調整政策卻是力求穩定,不主張以階級鬥爭及運動的方式發展經濟,而將農業放在第一位,輕工業次之,重工業再次之,強調工業支援農業,在外交上亦著重與各國保持和平關係,「對帝、修、反要和,對革命人民的支援要少」的「三和一少」政策。

在三面紅旗政策失敗後,毛澤東退居二線,權勢大為削弱,成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更多次公然表明不同意毛澤東的觀點,如謂:「我們動不動就給自己的同志扣上反黨的帽子,其實,人家只是對一個具體領導有意見。反對某一個人,怎麼能說就是反黨?你反對毛主席,也只是反對毛主席個人。」這使毛澤東對以劉少奇為中心的當權派懷著敵意,企圖重奪政權,最終乃藉自己在黨和人民心目中的威望,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重奪政權。

很明顯,毛、劉二人的政見存在分歧,而毛認為劉、鄧便是「修正主義」的代表,因而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不斷革命論」,強調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進而指出:「資產階級,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已混入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在黨中央成立了司令部,在各省市都有代理人......過去各種運動都未能解決問題......只有實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來揭發上述黑暗面,才能把走資派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取過來。」毛澤東先於1962年發起「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用階級斗爭的觀點來教育人民,至1964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重心更發展為「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的「四清」,矛頭直指劉、鄧等「反革命的修正主義份子」,這種反右派的鬥爭就是文革的先聲。

加上,中共建國後,毛澤東逐漸驕傲,思想也變得脫離實際,主觀主義及專斷作風卻日趨嚴重,常把人的地位凌駕於黨中央之上,並製造個人崇拜的風氣,毛澤東被人民奉若神明,為中共的當然領導人,五十年代後期,當毛的權力受損時,便利用在人民心中的威信,發動群眾運動取回被劉少奇所奪的權力,因而出現文革,時謂:「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可見對其崇拜的程度。事後,中共中央在《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個人崇拜對文革出現的關係:「毛澤東同志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斗爭的理論和實踐上的錯誤,發展得越來越嚴重,他的個人專斷作風逐步損害黨的民主集中制,個人崇拜現象逐步發展,黨中央未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就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當時於毛澤東身邊的都是一些急進且具野心的人,當中包括具軍事力量的林彪及具政治野心的江青、康生等人,他們為奪取權力遂利用毛澤東的左傾思想及個人權力慾,大力發動宣傳,把毛推到於黨之上的神聖地位,極力鼓吹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同時,又指劉、鄧為首的當權派在中央形成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正在實行修正主義,必須發動群眾運消除之。其後,中共中央在〈建國以來若於歷史問題的決議〉中亦指出急進派的推動與文革的關係:「林彪、江青、康生這些野心家又別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長了這些錯誤,這就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中國共產黨以社會主義為目標,要去除人與人之間階級之分。在中共建國之後,即實行一系列以社會主義為基礎的政治運動,鞏固新建的政權以及恢復久經戰亂而殘破的中國經濟。起初是社會改造時期,即1949至1955年期間是為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次的改革很成功,人民內部矛盾解決,大部份的資產階級已被消滅,農業與工業開始公有化。雖然自1957年後,中國全國人民努力支持改革,但這是中國再走下坡的先兆。不斷的革命論使階級鬥爭十分激烈,而階級鬥爭更成為後來文革的主要工具。而文革的出現有很多因素,如中蘇關係惡化牽連到國內「防修」的風氣,以及毛澤東不滿劉少奇等人行資本主義式的調整,及江青等野心家的推波助瀾等。但最主要還是實際的政治問題,就是毛澤東不甘權力被奪,要透過群眾運動方式奪回政權的欲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