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試闡述隋開皇中廢除九品中正制原因,並略述隋唐兩代科舉制度之演進及影響。

九品中正制之設立本為曹魏尚書陳群為補救漢代察舉制的流弊而設,初不失為一種因時制宜的選舉方法,但行之既久,又不加改革,便流弊叢生,高門大族壟斷政權,庶姓寒門苦無參政機會。至北周時蘇綽已建議革除此種不合理的政治制度,《通典‧選舉典》載蘇綽:「深恩本始,懲魏、齊之失,罷門資之別,」至隋文帝統一全國,參考北周時期蘇綽奠立的典章制度,於開皇七年罷九品中正制,建秀才枓,令諸州每年選送三人至京師,加以考試,試策得高第者為秀才。又《隋書‧高祖紀>>載開皇十八年命:「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枓舉人。」可明顯看出隋廢九品中正而轉向科舉制的發展。而文帝廢九品中正制的原因,有下列數點:

一、革除門閥政治之弊:

九品中正制發展的結果,造成高門大族壟斷政治,寒門無入仕機會,文帝為針對此弊,打擊高門大族的政治力量,達致中央集權的目的,使平民皆得仕進,各州郡賢能得平均加中央政局,對大一統政府之維繫尤為有效,故開科取士實有選拔真才為國所用之目的,以打破自南北朝以來世族壟斷仕途的局面。

二、削弱地方士族的勢力:

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既由本族人仕出任,自會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上維護本族人的力量,久而久之,遂在地方上形成士族的勢力。但這樣對楊氏政權的鞏固自形成一種阻力,故隋文帝乃要廢除九品中正制,正如《通典‧選舉典》載:隋氏罷中正,選舉不本鄉曲,故里閭無豪族,并邑無衣冠,人不土著,萃處京畿,……五服之內,政決王朝;一命免,必歸吏部,」,門閥把持選舉的弊端,經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後,已達至集權中央的目的。

三﹑適應廢除九品正制的歷史潮流:

西魏時已罷門資之制,當時認為:「周氏以降,選無清濁。」(《隋書。盧愷傳》),亦即不全憑門第,能夠注意到「才幹」,及至北周蘇綽更廢除『九品中正制」,這個事實正好說明到了南北朝後期九品中正的選舉制度已經開始失掉作用,故隋文帝乃順應此種歷史潮流,廢止了九品中正制。

既然九品中正制令到人才無由上進,造成門閥政治,使魏晉南北朝社會集「貧」﹑弱」、「愚」、「亂」的大成,政治不能納上軌道,又使高門子弟坐致公卿,對國家全無感激或責任心,遇有權臣篡反,各人亦改面事之,故文帝乃有廢除九品中正制以糾正弊病。

科舉制在隋代的演變:

自隋文帝開皇中廢九品中正制後,到煬帝大業二年始置進士科,策試諸士,于是奠定了科舉取士的基礎,開啟唐代科舉的先河。到大業三年煬帝更下詔明令廢除門閥,注重才藝,于是中國選拔人才制度遂發展至進入純粹之考試階段,但因隋之國祚短,科舉制度要到唐代才有完備之發展。

科舉制在唐代的演變:

唐代取士,多因隋舊,主要途經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皆升於有司而進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書。選舉志》現分述各種形式之演變如下:

一、鄉貢:

凡應鄉貢的都先到縣考試,而縣試「皆懷牒自列於州縣」(《新唐書‧選舉志》)即應試者自己可到其所在的縣報名,先考縣試,再考州試,合格後便報送到朝廷,與學館生徒一齊參加禮部考試(亦叫做省試)。

邊疆各郡因文化較低落,難與中原知識分子相比,故於玄宗時定制由地方政府推荐一定名額直接到中央參試,名為「貢舉」,不須參加吏部考試,但晚唐時才經常舉行。

二、生徒:

生徒指中央六學(國子學、大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和二館(弘文館、崇文館)的學生,由國子監祭酒每年挑選學業有成若干人,送禮部參加考試,至文宗太和年間,規定凡公卿士族的子弟,須先入「國學」肄業,方准應「明經」、『進士」考試;武宗會昌年間又規定不論中央或地方,一切須由學校出身的方可應試,此為考教合一的先例,學校與科舉的關係頓形密切。

三、制舉:

國家因臨時需要,由皇帝下詔徵求人才之特枓」。制舉始於高宗顯慶三年,考試日期和名目都是臨時決定,考取後可得較高的職位,是專為綱羅天下非常人才的一種手段。各科名目雖異,考試內容則大致相同,唐初試以文策,玄宗天寶十三年後。加試詩賦各一道。

四、考試科目上的演進:

唐所開的科舉名目很多,據《新唐書》載:「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進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書、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等,而其中最常舉行的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算、明書六科。秀才科是初唐諸枓最高者,試方略策五條,看文理是否通順,貞觀年間曾廢,至開元廿四年復置。明經科以經義策問為要,所考內容有變者在于《老子》,武則天及玄宗時曾罷,貞元五年後叉再恢復,其餘經解以《五經正義》為依據,所考有帖經、墨義、口義。先考帖經墨義,再者口義稱為「經問大義」,及格後再試時務策。《通典》載「禮部之試,科目雖多,而士族所趨,惟明經、進士二科。」其中更以進士科最高貴,高宗永徽以後,更形成進士科獨盛的局面,即使位極人臣的士大夫亦要以進士出身方覺滿足。從考試的難易來看,亦以進士科最難,故當時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語。進士科所考主要為時務策,帖經為副,唐高宗以後加考詩賦和雜文,玄宗時詩賦更成為科學考試必考之枓。

五、考試過程之演變:

唐代『懷牒自投」的鄉貢和中央學館的生徒均需經過中央省試,十月集中戶部報名,正月就禮部試,二月放榜,四月遞交吏部參加『釋褐試」,考身、言、書、判四項,合格後才授官,不合格則三年後再試。凡經省試「及第」後再經「釋褐試」中式後始可授官。唐中葉前進士出身者第一任官可至宰相,中葉後進士出身及第者,多在藩鎮為書記﹑判官之屬。科舉每年應考人數為一千至數千人不等,武宗時李德裕以為太濫,規定各地送考人數共只五百餘,但此制不能久行,而科舉取錄人數則甚少,故《通典》載:其進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經倍之,得第者十一二。」

隋唐科舉制的影響:

1.魏晉的九品中正,考核人物成為重門閥而輕孤寒,凡有志於仕進的都未能夠自進,但科舉制度下,所謂「士子懷牒自投」是一種自由應試,考試的機會在這種情形下得到平等。所以有志之士,開始得到自動而普遍的參政權和服官職機會,破除門閥把持朝政的弊端,同時亦削弱了門閥士族在政權上的地位和勢力。

2.科舉挑選細密,使唐一代人材輩出,奠定了唐室富強之基。科學分科細密,禮部試後,還要經吏部「釋褐試」後才可授官,使士子於未得官前已得到政治上的歷練,釋褐後便能對為官有較深刻的認識,因而唐代名臣輩出,如房玄齡、姚崇、宋璟、張柬之等,俯拾皆是。唐代國勢之強,文冶武功之鼎盛,實有賴於科舉之完備,故社牧云:「國家自房梁從以降,有入功立大節,率多科第人也。」

3.唐的科舉一方面科目繁多,而另一方面國家的考試和學校課程合而為一,因而學術發達,人才輩出。除進士、明經二科得人最盛外,其他如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目都是兼考詩賦文,使他們各有專長和普通技能,所以中國的法律以唐為最精,可算開宋、元、明、清諸律例之祖。至于明書一科,有筆法遒麗之規定,故唐人對書法很擅長,著名書法家如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均是唐人。宋朱弁《曲洧舊聞》云:「唐以身言書判設科,故一時之士,無不習書,猶有晉宋餘風。」唐以詩賦考試,因此唐的詩人輩出。

4。唐代提倡科舉,當時一般非門第中人,貧窮子弟為要應考,往往借佛寺道院讀書,隱逸求仕以及私家講授文選經史之風漸盛,至宋代遂有書院制之出現,但另一方面,唐代科學重考選而不重學官,懷牒自列之「鄉貢」者,其地位學館出身之生徒相等,考試中式後,其榮譽高於生徒,學校制度因而為人所忽略,學校徒有其名,歷宋元明清而學校制度始終未能走上軌道,人才無從培養。

5.考試內容自進士科獨盛後,以詩賦取士,于是士子唯釣心鬥角於文章,再加上帖經在于記誦,因此到代宗時士人便出現膚淺浮薄的弊端,故《新唐書‧選舉志》說:「然進士科當唐之晚節,尤為浮薄,世所共患也。」應試者由于只重詩賦創作及經籍之記誦,對于國家行政卻欠缺訓練,因而漸使吏治日壞,對社會風氣及國運均有極不良的影響。

6.唐代貢舉之士呼有司為「座主」,自稱為「門生」,到中唐時便形成朋黨之禍,其次進士枓多為庶人,而士族子弟多應明經科,由于地位不同,士族子弟及望族大臣鄙視進士及第者,進士及第者則極力攀上統治階層,打擊高門士族,到唐後期兩派黨同伐異,朋黨之爭益烈,而以「牛李黨爭」為基。

7.隋唐之考試制,實開後世科舉之先河,觀中國考試制,凡三變,自漢之察舉演為魏晉之九品中正,再變為隋唐之科舉制,此後均為宋、元、明、清各代沿用,然自唐開科舉以後,歷代明經試經義,貴記誦,進士試詩賦務辭藻,全國尚文之風盛,尚實之意衰,機械工藝則被目為奇技淫巧不被重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