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試述明清兩代科舉之內容,並言其影響。

明清兩代是主要以科舉取士,而由於清代科舉制是繼承明代,故明二朝之科舉之內容大致相同,現述如下:

首先說兩朝科舉的考試內容。明清二朝的枓舉考試內容主要是經義和策論,而其範圍不出四書五經。科舉考試的試題和應考的文式,都有嚴格的規定。考試的試題主要出自四書,而應考旳文式主要模仿宋時,但必須以古人語氣為之。至於其立論,即以朱熹的<<經學集註>>為依據。憲宗以前,制義或散或對,無嚴格規定。但憲宗以後,規定格式分為八步驟: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和大結,稱八股文。而考生試卷首頁要寫上考生三代的籍貫,姓名和歲數。而考生答題時應避免提及廟號、御名和透露個人資料。

明清二代的科舉不但在考試內容上十分相似,即使是其考試程序和考生的待遇也相同。首先,地方的考生會先考童試,童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生通過童試後,其頭為秀材。他們可姒加鄉試,或入學讀書。秀材參加鄉試,同樣地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生通過鄉試後,被為舉人。(鄉試第一名稱為解元)鄉試合格的舉人,可繼續考會試,或人國子監讀書,或任職小官,如地方知府、知縣或任教職。會試在春天舉行,故又稱春闈試,會試合格的考生會稱為貢士(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就在會試榜後舉行,會試成功的考生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並有進士二甲為進士出身,進士三甲為同進士出身。

童試的主考官為知縣考縣試,知府考府試,提督學政考院試。鄉試的主考官為省布政使司,而會試就由中央禮部主考,殿試由天子策問。至於其待遇,狀元會被委任為翰林院修撰,而榜眼、探花則被委任為翰林院編修。進士二甲和三甲可參加庶吉士的考選,若被取錄的話,就會由職位高、學識博的翰林官教導,加以培訓。學習三年後便會有選拔考試,成績優異者石在翰林院任編修或檢討,其餘的會委任為中央或地方要職。

以上便是明清兩代的科舉內容,而清代設有武科,特科和翻譯科。武科的考試程序跟文科一樣,同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主要考策論、騎射和兵法。考生名銜為武秀才、武舉人、武貢士和武狀元。至特科為特別的科舉,設立目的主要是招攬明末遺臣,滅其復明之志,而特科考試有一定規限,取士人數不多,如乾隆三年取博學鴻詞科,人數僅五十。特科的科目內容有博學源詞科、山林隱逸科、經濟特科等。至於翻譯科,設立目的主要是給八旗子弟一種鼓勵,每年考秀材二次,舉人、貢士各一次。其要能把漢文譯為滿文,即能授以秀才、舉人、貢士等名銜。

從上面我們可知明清二朝的科舉內容,其實大玫相同,故其影響亦十分相似,現述如下:

首先,就是影響中國的學術發展。明清二朝科舉題目主要出自四書五經,其出題方法主要是從四書五經中找一句為上題,再找一些毫不相干的句子的下半句為下題,稱斷題法,又有以一些句子尾的二三字為題目。但其實這樣出題目完全無意義,彼此間又無相關。在四書五經中出題目,並以朱熹的<<經學集註>>為依據,使士子只埋首熟讀四書五經。加上考試形式八股文有八個步驟,士子不能出其方法,這使士子終日埋首格式的研究,欠缺個人創作。士子終日背誦四書五經,鑽研八股的格式,不務實業,加上考試範圍定於四書五經內,完全限制了文人的創作和學習,這都重影響學術的發展。

另外,就是胥吏政治的形成,影響政治。在明朝,只有進士出身才能入翰林院為官,故進士地位日隆。而考取不到進士的秀材、舉人等地位相對降。他們因考取不到進士,只有地方上的胥吏。所謂胥吏,不是由朝廷委任的地方屬吏,他們不能考取進士而不能任官,只好出任地方的屬吏,負責協助地方官處理地方事務。由於社會地位低微,他們無升職機會,無前途,故此他們只有在經濟上獲滿足,例如貪污舞弊,這都影響到政政治的發展。同樣地,滿清時為大官者多科舉出身,但科舉時只重四書五經的背誦,不重實,故他們多不諳世務,為,此他們在地方為官時多聘用胥吏,以致胥吏為所欲為,貪污舞弊,嚴重影響政治。

其次,就是箝制了讀書人的思想,從而鞏固政權。明清二朝的科舉考試,重視四書五經的背誦和八股的格式,這使士子終日埋首於四書五經的背誦,而忽略了實學。又科舉所依據的四書五經,提倡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士子終日背誦,思想自自然受到薰陶和統一。忠君的思想深入士者腦中,十分有利統治者控制國家,政權得以隱定。

最後,就是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和民族融和。明清二朝除犯人、賤民等不能考科舉外,其他人士一律可以考科舉,甚至商人也可參加。這樣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而又能正人才,有利國家統治。加上分區取士,使各地有才華人均能到中央為官,集各地人才於中央,使彼此間互相交流,增加向心力,消除地域界限,有利隱定政權。

總結來說,明清兩代的科舉考試不但繼承了隋唐科舉的精神,更進一步改善考試的規矩,使其更完善,而成為一個公平而客觀的制度,但基於統治者利用科舉來控制士人,用八股文考試,蔽塞了士子的頭腦,使科舉不但不能提高士人的學術水平,反而遺害中國的學術思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