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7月8日星期二

商朝事蹟

第三節 商朝事蹟——前一五六二年(?)——前一六六年(?)

商國王姓子,據說是帝嚳後裔契的子孫。相傳契母簡狄吞燕卵生契,堯舜時期做司徒,掌教化百姓。契部落居商丘。卵生的神話,在東方諸族中分佈很廣。如秦(嬴姓,伯益後裔,周孝王時封于秦)祖先女脩吞燕卵生子大業,清朝祖先布庫裏雍順,說是天女佛庫倫吞神鵲的紅果所生。大概卵生是東方諸族流行的神話,居住東方的黃帝族,也有同類的神話。

自契至湯凡十四代,遷居八次。湯祖先有的用天象作名號,如昭明、昌若、冥、恒;有的用日幹作名號,如上甲、報乙、報丁。夏帝胤甲等用日幹為名號,在商君上甲以後,想見商人的曆法比夏人進步,也就是農業知識比夏人較高。傳說湯十一代祖相土發明馬車,八代祖冥治河溺死,七代祖王亥發明牛車。《管子·輕重篇》說,殷朝的先王,……用牛馬駕車,有利民眾,天下都學他們的製作。

相傳夏朝奚仲造車。相土造馬車,王亥造牛車,大大提高了車的功用。王亥駕著牛車,用帛和牛當貨幣,在部落間做買賣。大概要擴大商業,曾遷居到黃河北岸。後來被有易(狄)族掠奪殺死,王亥弟王恒戰敗有易,奪回牛車。王亥有這樣大的功業,所以子孫祭他用牛多到三百頭,禮節很隆重。

湯滅夏以前,商已是一個興旺的小國,隨著商業的進展,交易的貨物必需增加其數量,夏後氏早已利用奴隸,商應有更多的奴隸從事生產。商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比夏朝進步,因此造成代替夏朝興起的形勢。

祖先有功德的才用報祭,上甲微到報丁四代都用報祭,想見這四代建立了商的強大基礎。

湯從商丘徙居亳(山東曹縣),作滅夏的準備。他用伊尹做右相,仲虺(音灰huī)做左相。伊尹是湯妻陪嫁的媵臣(媵音映yìng奴隸),仲虺是夏車官奚仲的後代,仲虺居薛(山東滕縣南),是個舊部落的酋長。他得伊尹、仲虺的輔助,國力愈益強大。在伐夏前,商征服了附近的許多小國。

夏桀居洛陽,是夏朝最後的一個君。夏民指著太陽咒駡他:你幾時滅亡,我情願跟著你一起滅亡!夏在東方有昆吾、韋(河南滑縣)、顧(山東範縣)三個與國。湯滅韋、顧,戰敗昆吾,乘勢攻桀。桀至鳴條迎戰,士兵敗散,桀不敢回洛陽,逃依昆吾。湯滅昆吾,桀逃南巢(安徽巢縣)。夏貴族仍被任用做官。依俘虜當奴隸的慣例,夏民至少有一部分做了商的奴隸。商戰勝夏,奴隸制度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湯回到亳都,自稱武王。傳十代到盤庚,中間遷都五次。從第六代中丁到第十代陽甲,眾兄弟之間爭奪王位,政治衰亂。國王大造宮室,貴族奢侈腐化。陽甲死,弟盤庚立。墨子說盤庚想稍抑奢侈惡習,藉以緩和階級鬥爭的激化,強迫貴族和民眾渡河遷殷(河南安陽縣小屯村),茅草蓋屋,減輕剝削,稱為中興賢王。盤庚以後,商又稱殷,又稱殷商,本名仍稱為商。

盤庚傳到紂凡八代十二王,只有武丁和祖甲比較賢明。武丁在位五十九年,祖甲在位三十三年,其餘多是昏亂的國王,不知道稼穡的艱難,不留心民眾的勞苦,一意講究享樂淫逸。他們的在位年都短促,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尚書,無逸篇》周公說)。最後的國王叫做紂,是個有文武才能的人,憑著他的武力,多次攻伐東夷,獲得大量俘虜。紂用兵是要增加奴隸,結果卻更增加國內的不安,牧野(河南汲縣)一戰,被周武王攻滅。

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他要用奴隸傅說(音悅yuè)做宰相,即位後三年不管事,自稱夢見聖人,名叫說,畫出說的面貌,令百官到處去尋找,終於在罪徒中找著了。殷俗信鬼,說做宰相,貴族們不敢反對。當時貴族已經腐敗不中用,武丁舉傅說做宰相,政治上有些改善,藉以緩和奴隸的對抗,商朝因而復興起來。武丁死後,被稱為高宗。

從契到湯凡十四代。從湯到紂凡十七代三十王(湯子大丁早死,不計在內),其中兄死弟繼的十四王。商朝年代不可考,《竹書紀年》說四百九十六年,《三統曆》說六百二十九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