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7月6日星期日

夏朝傳說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漸解體到奴隸制度時代——夏商(殷)——前二○三三年(?)——前一○六六年(?)

第一節 夏朝傳說——前二○三三年(?)——前一五六二年(?)

照《禮記•禮運篇》所說,禹以前是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財產公有的大同社會;禹以後是財產私有的階級社會。禹不曾廢除“禪讓”制度,是大同時代最後的大酋長。小康時代應從啟開始。《禮運篇》說:“今大道既隱(原始公社制度解體),天下為家(變公有為私有),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財產私有),大人世及以為禮(子孫繼位,認為當然),城郭溝池以為固(保護財產),禮義以為紀(制定禮教和法律),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階級制度),以立田裏(劃分疆界,土地私有),以賢勇知(養武人謀士作爪牙),以功為己(謀個人利益),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爭奪及革命不可避免),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統治階級的聖人)。……是謂小康。”原始公社裏,由於生產部門的分工,交換關係的增加,以及奴隸的使用在生產上,私有財產逐漸滋長起來。這也意味著原始公社已經在分化,有少數人成為富有者、剝削者、有權者。這些人早已實行繼承遺產制,於是發生部落酋長的世襲制。部落酋長早已實行世襲制,於是發生部落聯盟大酋長的世襲制。啟可以廢“禪讓”制,說明私有財產制度在禹時基本上成熟了。《禮運篇》說禹時財產公有制度轉變到私有制度,這是比較可信的傳說。不過,禹、啟和夏朝,雖然確立了私有財產制度(主要是土地和某些生產工作者為少數人所佔有),產生了階級社會,百姓(奴隸主)與民(奴隸)兩個階級繼續在擴大,百姓群中貴與賤、富與貧繼續在分化,原始公社制度繼續在解體,但這些都是漸漸地進行的,因之原始公社制度所占的地位也是逐漸縮小的。不能把夏朝看作奴隸國家已經完全成立,只能看作原始公社正在向奴隸制度國家過渡。在過渡期中,國家也就不知不覺地發達起來了。(龍山文化遺址裏,也有俯身葬,俯身者很可能是奴隸。)

由於夏朝實行帝位世襲制度,自禹至桀十七帝(十四世)世系分明,制度益趨鞏固,形成了一個高出眾小邦之上的原始政治機構,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尚書》有不少篇說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確認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統朝代,商以前有一個夏朝,是不容置疑的。夏朝世襲制度的創始,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劃時代的大進步。因為私有財產制度開始破壞了原始公社制度,從而產生了帝位世襲的上層建築,它反過來又加速了私有制度的發展。

夏啟襲位以後,召集眾部落酋長在鈞台(河南禹縣北門外)大宴會,表示自己正式繼位。夷族當然不滿意,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汾、澮流域),建都安邑(山西安邑縣西)。與夏同姓姒的部落有扈氏(陝西戶縣)起兵,反對啟破壞“禪讓”舊制。啟戰敗有扈氏,罰有扈氏做牧奴。後來啟的兒子們爭奪繼承權,啟放逐小兒子武觀到黃河西岸,武觀反叛,啟派彭伯壽出兵平亂。啟喜歡飲酒、打獵、歌舞。

啟死後,兒子太康繼位。太康比啟更荒淫,帶著家屬到洛水北岸打獵,接連幾個月。夷族酋長後羿利用夏民(奴隸)的怨恨,奪取安邑,拒絕太康回來,自己做了君長,號稱有窮氏。羿是最著名的射手,專喜歡打獵,親信人寒浞(音濁zhuó)收買羿家奴殺羿,繼承了羿的妻妾和全部家業。

太康失位,逃到同姓部落斟鄩(音針尋zhēnxún河南鞏縣西南)。羿滅斟鄩,立仲康。仲康子相逃到商丘(河南商丘縣),被夷族攻伐,又逃帝丘(河南濮陽縣),依同姓昆吾(濮陽縣西)等部落。寒浞攻殺相。相妻從牆洞爬出,逃歸母家有仍氏,生子少康。少康做有仍氏牧官,被寒浞追逐,逃到舜後裔有虞氏(河南虞城縣)做廚官。少康很有才能,糾合同姓,攻滅寒浞。太康失去的帝位,經過幾十年,又被少康恢復,古史稱為“少康中興。”

帝位世襲是一種新制度,經數十年混亂爭鬥以後,終於戰勝了傳統舊制度“禪讓”,有扈氏是這個舊制度的犧牲者。後世稱他“為義而亡”,其實適合時宜才叫做義,違反時宜便是不義,有扈氏的亡,不是因為“為義”而是因為為不義。

少康滅寒浞,建都禹舊都陽翟。少康子帝杼(音住zhù)北渡黃河,都原(河南濟源縣),又南渡,都老丘(河南陳留縣附近)。《世本》說杼發明甲,加強了兵力,夏勢力又向東發展。杼有功業,夏朝用報(答謝)祭禮祭他。帝泄時夷族受夏爵命,大概啟奪取的帝位,此時才被夷族所承認。帝胤甲時夏又衰弱,退居西河(河南洛陽到陝西華陰通稱西河)。帝皋都澠池附近,帝桀都洛陽。帝胤甲以後,商在東方強盛,夏不敢向東方競爭,終於為商湯攻滅。

戰國以前書,從不稱夏禹,只稱禹、大禹、帝禹;稱啟為夏啟、夏後啟。這種區別,還保存兩人時代不同的意義。開始居大夏的是啟,子孫雖然遷居,夏的名稱仍相沿不改。

夏都經常遷移,或東進或西退,說明姒姓勢力與東方夷族勢力的消長。姒姓部落或國分佈地面頗廣,據《史記》說有十余國。姒姓國最著稱的是昆吾國,為東方霸主。《史記•夏本紀、越世家》說禹死後葬在會稽(浙江紹興縣),少康封庶子於越,掌管禹的祭祀。《史記》說當是依據戰國時人所作的《禹本紀》。甲骨文有戉國,疑即越國。《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載無餘始受封及子孫興衰等事,似有所據。按照這些比較可信的傳說,中國東南方廣大地區的越族,遠在夏朝與華夏文化就有接觸了。

從啟至桀十六帝,十三代。據《竹書紀年》說,從禹到桀四百七十二年,《三統曆》說四百三十二年。《史記•殷本紀》所記殷王世系,經卜辭證明是正確的。《夏本紀》所記夏帝世系,可信也有所本。



夏朝世系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