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8月15日星期五

王莽的新朝

第七節 王莽的新朝


  西漢後期,剝削者與被剝削者,壓迫者與被壓迫者間的矛盾,愈來愈緊張愈尖銳。最基本的問題是在於土地無限制的集中和農民大量轉化為奴隸。問題必須解決,是農民大起義呢,還是統治階級自己提出辦法來。統治階級害怕農民大起義,曾經提出過一些所謂辦法,但是都不能解決問題。

  皇帝和上下層豪強誰也不肯對農民讓些步,因而誰也找不出什麼辦法。還在漢昭帝時,有所謂賢良文學的儒生,代表下層豪強力爭鹽鐵私營權,以為這是致太平的本原。朝廷放棄鹽鐵業,天下就會太平,下層豪強一直堅持著這個辦法,某些儒生甚至要求漢皇帝退位,讓別的賢人來做皇帝。漢哀帝時,孔光等少數大官僚主張限田限奴隸,允許所謂民的下層豪強得與上層豪強占同樣多的田,占奴隸約得最上層豪強的七分之一,以為這是救急的辦法。所謂救急,就是限制上層豪強憑藉權力與下層豪強爭奪田宅奴隸,希望下層豪強因此對農民的兼併也和緩一些。作為統治階級總代表的皇帝,既不能放棄鹽鐵大利,也不能限田限奴隸,又必須取得上下層豪強的擁護,只好放縱他們對農民進行無限制的掠奪來和緩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同時求天求鬼神,改年號改帝號,企圖用欺騙手段來和緩農民的反抗。這些辦法,促使各種矛盾更加緊張起來,皇帝完全陷在絕望的困境裏,連最忠於漢朝的劉向也認為漢朝的命運已經完結了。

  這時候:上層豪強的代表王莽,分兩步提出他的辦法。第一步得到統治階級的擁護,代西漢做了皇帝。第二步所有辦法都失敗了,受到農民大起義的懲罰。

  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漢成帝的生母。自漢成帝時起,王家有九個人封侯,連王莽有五個人做大司馬,朝廷大權幾乎全部歸王家掌管。地方官如郡太守、國相、州刺史(即部刺史)都是王家任用的人。元前一年,王莽做大司馬錄尚書事,取得了政治上最高的職權。王莽大封漢宗室、漢初以來功臣子孫以及在朝大官為王、侯、關內侯,又大封王莽親信數百人為各級貴族。通過大封爵,得到了劉派王派兩種上層豪強的擁護。王莽徵集天下通古文今文經學及天文、曆算、兵法、文字、方術(醫學)、本草(藥學)的士人數千人到京師,又擴大太學生名額,學舍能容納一萬八百人。通過士人和太學生,得到了無市籍地主的擁護。曾有吏民四十八萬餘人上書要求王政君,重賞王莽的功德,足見王莽確實掌握了統治階級。

  王莽對勞動人民也製造了一些好的影響。他的第二子王獲殺死奴隸,王莽痛責王獲,令自殺償命。奴隸最迫切的要求是生命有些保障,王莽令兒子償奴命,影響是好的。西元二年,郡國發生旱災、蝗災。王莽獻出錢一百萬,田三十頃,官吏豪富二百三十人也獻出田宅,請大司農分配給貧民。派使者捕蝗。民間捕得蝗蟲,按多少給酬錢。全國無災地區財產不滿二萬餞、受災地區不滿十萬(十萬疑當作一萬)錢的貧民免納租稅。有疫地區,騰出大房子給病人醫治,一家死六人以上,給葬錢五千,四人以上給三千,二人以上給二千。王莽又廢漢皇室的呼池苑,改設安民縣(在甘肅華亭縣境),募貧民遷居新縣,沿路飲食及到新縣後所需田宅、器具、犁牛、穀種、食糧都由官府供給或借貸。又在長安城中造五個裏,有住宅二百區,讓貧民居住。王莽這些作為,影響也是好的。

  王莽得到統治階級的擁護,對勞動人民也有一些好的影響,他的第一步行動完成了。西元八年,王莽廢西漢劉氏皇朝,建立起國號叫做新的王氏皇朝。

  王莽建立起新朝,就得解決土地與奴隸兩個基本問題。西元九年,下令變法。他變法的理由是充足的。他說:漢朝減輕田租,三十稅一。豪強兼併成千成萬的田畝,租給農民去耕種,卻要收一半的租稅。朝廷對有田人三十取一,有田人對租田人十分取五。怪不得租田人父子夫婦整年勞苦,連糟糠還吃不飽,富家的狗馬連米豆都吃厭了。這是亂的原因。他又說:市上有買賣奴婢的圈子,象買賣牛馬一樣。這些奴婢,很多是被兇惡人用暴力搶掠來的。主人對奴婢可以任意殺死,違反“天地之性人為貴”的經訓。王莽依據上述理由,頒佈了下列兩個解決的辦法:

  王田——民間田改稱為王田,屬朝廷所有,私人不得買賣。如果一家男子不滿八人,田超過九百畝,應將多餘的田分給本族或鄰居的無田人,原來沒有田的人,按男口每口給田一百畝。

  私屬——民間奴婢改稱為私屬(區別於朝廷所有的官奴婢),不得賣買。

  犯賣買王田私屬罪,重則處死,輕則放逐到邊遠地區。

  要多田人分余田給貧民,只是一句十足空虛用來欺騙農民的廢話。王莽時南陽豪強樊重家有田三百余頃,陰子方家有田七百餘頃,足見當時並無分余田的事實。王莽變法的真實意圖是在停止田宅奴隸的賣買,藉以停止豪強對土地人身兼併的繼續發展。這當然又是十足空虛的幻想。既有兼併者和被兼併者存在,就不能停止兼併,也就不能停止田宅奴婢的賣買。強迫停止的結果,加速爆發了社會大混亂。正在這個時候,王莽又廢除行用已久的漢五銖錢,別造金貨一種、銀貨兩種、龜貨(大龜甲)四種、貝貨五種、泉貨(銅制)六種、布貨(銅制)十種,共貨幣六類二十八種。私用五銖錢,與賣買王田私屬同罪。王田私屬又加一個新貨幣,使大混亂上再添一個大混亂,迫得農商失業,交易廢滯,因賣買田宅、奴婢,鑄私錢犯罪被刑罰的人,不可勝數。這一陣驟然來到的社會大混亂,給王莽的打擊非常沉重。西元十二年,王莽取消王田私屬的禁令,准許置賣王田不算犯罪,賣買奴婢暫不治罪。王莽所謂辦法的主要部分完全失敗了。

  王莽代表上層豪強,也代表無市籍的下層豪強,在害怕農民大起義這一點上,他必須提出辦法,但他的階級性決定他只能提出一些欺騙性的必然失敗的辦法。無市籍豪強與有市籍豪強(商賈)一向存在著矛盾(禁商賈買田和做官吏),這使王莽轉向商賈方面尋求辦法,結果是小工商比大商賈受到更多的傷害。

  王莽要限制商賈的兼併,主要是要分享商賈的利益,使朝廷取得大量財物。西元十年,下令行五均六管法,一直行到新朝滅亡才停止。

  王莽行五均六管法的理由也是很充足的。他說,行五均六管法是想“齊眾庶(均貧富),抑並兼”,做到市無二價,貧富相安,強者不得壓迫弱者,富人不得要脅貧人。事實上五均六管是王莽把持工商業,實行最大限度的剝削。

  五均 西漢時以長安為首,全國有六個大中心城市。王莽改長安東市為京市,西市為畿市,又改洛陽為中市,邯鄲為北市,臨淄為東市,宛為南市,成都為西市。原來的市令(長安東西市令)、市長(洛陽等五市)改稱五均司市師。各郡縣設司市,大抵由地方官兼任。司市師或司市統稱為市官。

  市官下有交易、錢府兩種屬官。交易官又稱均官,職掌是平均物價,抑制商賈囤積居奇。每季第二月,均官訂定本市貨物價,分上、中、下三等,稱為市平。市上賣買五穀、布、帛、絲、緜等生活必需品,如賣方多,買方少,均官按貨物實價,全部收買,使賣方不受虧折。如物價超過市平,均官將所藏貨物按市平賣出。如物價比市平低,聽賣買雙方自由交易。這種做法,似乎是為民謀利,按照王莽的行為,卻不免可疑。《漢書•王莽傳》說他“令市官收賤賣貴”,從中取利,這倒是可信的記載。錢府官職掌是收稅和賒貸。賒貸目的在抑制高利貸商人。貧民遇有祭祀喪葬事,無錢舉行,可向錢府賒錢,不付利息。賒錢人付還祭祀錢不得過十日,喪葬錢不得過三個月。貧民想經營產業,缺乏資金,可向錢府貸錢。產業收入,除去經營者衣食費用,錢府取歲息,不超過純利的十分之一(《王莽傳》作月息百分之三)。這似乎是為貧民想辦法,但過期還不出來,就會被罰作罪徒。收稅大體分三種。一種是大工商業稅。凡開採金銀銅錫及採取龜貝的工、商,向錢府報數納稅。一種是不生產稅。凡田荒不耕,一人出三個人的稅,城裏住宅不種樹木或菜蔬,一家出三匹布。遊蕩不生產的人,出布一匹,不能出布,罰作苦工。一種是小工商業稅。凡在山林川澤裏採取魚鱉鳥獸等物及飼養家畜,又婦女養蠶、紡織、補縫,又工匠、醫、巫、卜、祝及其他技藝,又商販賈人擺攤、開店或在邸(客舍)營業,都得向錢府報數,除去本錢,納稅十一分之一。報數不實,財物沒收入官,罰苦工一歲。

  五均賒貸法對商賈與高利貸商人,可能發生一些抑制的作用,但小工商稅如此煩雜細碎,非常廣泛的生產者都受到擾害。貧民去了一個商賈高利貸商人的壓榨,卻來了一個貪暴官吏的壓榨。在王莽看來,五均賒貸可以奪取商賈高利貸商人的利益,在貧民看來,王莽和商賈高利貸商人同樣是可怕的壓榨者。

  六管 官賣鹽、酒、鐵(主要是農具),收山澤生產稅,官鑄銅錢,五均賒貸總稱為六管。

  掌管五均六管的大官叫做羲和。羲和派遣命士到各郡督察五均六管,每郡有數人。命士全是大商賈出身。王莽想利用少數大商賈來抑制多數較小的商賈,但受大害的小工商業以外還有農民。王莽所用大小官吏,不論朝官或地方官,都沒有俸祿。地方官和命士相勾結,大獲奸利,郡守縣令家產多至一千金。地方官獲利,送一部分給朝官,得到朝官的庇護,作惡更無所不至。王莽所謂“齊眾庶,抑並兼”的五均六管,即使有些辦法看來可能是利民的,經過命士地方官吏的汙手,也就變成害民的辦法了。

  六管中害民最顯著的是鑄錢。王莽大概想破壞商賈的財產,時常改變幣制。小工商業和農民本來得不到什麼錢,對他們說來,損失不多的錢便有破產失業的危險。王莽改幣制一次,小工商業、農民大量破產一次。王莽凡改幣制五次,小工商、農民所受災禍可以想見。因為幣制屢改,新幣不能即時流行,豪強乘機盜鑄,私錢充斥。王莽用重法嚴禁,一家藏有銅、炭,就被官吏指為鑄錢,鄰近五家都算犯罪,男女被沒收,囚送到長安鍾官(鑄錢官)當官奴婢,人數在十萬以上。當時民眾被迫紛紛起義,這樣說道:出門去生產,所得還不夠納稅,閉門來守家,橫禍會從有銅的鄰舍飛來。的確,除了起義再沒有別的出路了。

  暫行即廢的王田、私屬和堅持不廢的五均、六管,王莽主觀上是想用來抑制某些豪強,避免民眾大起義,結果恰恰是加速大起義的爆發。王莽知道這個事實,接連地發動侵略戰爭,企圖對國內民眾表示威武,並緩和階級矛盾。結果又恰恰是更加速大起義的爆發。

  王莽的侵略戰爭,完全是一種狂妄愚蠢的行動。西元九年,王莽派使官到邊外諸國,收回漢朝所給印綬,改授新朝印綬。國王改號稱侯。這樣,王莽的侵略戰爭正式開始了。

  對匈奴的侵略戰爭——自漢宣帝以來,漢邊境安靜,人物殷富;匈奴也逐漸接觸漢文化,不侵犯漢邊。王莽改換匈奴單于印綬後,又改名匈奴單于為降奴服於。西元十年,募天下囚徒、丁男、兵卒三十萬人,分十二路擊匈奴。西元十九年,王莽又大募天下丁男、死罪囚、奴隸擊匈奴。王莽兩次大發兵,都屯駐在邊境上,並不出擊。看來似乎是毫無理由的妄動,但是決不能用妄動來說明王莽的行動。王莽用募兵的方法,招集內地不能生存可能起義的窮人,送到邊境上戰死或餓死,只要這些窮人在邊境上逐漸死亡,在王莽就算有理由了。

  對西域的侵略戰爭——漢武帝通西域後,西域諸國與漢發生經濟、文化的良好關係。王莽貶西域諸國王為侯,又無故侵侮諸國。西元十三年,焉耆國起兵殺西域都護但欽。西元十六年,王莽用西域兵擊焉耆,被焉耆擊敗。王莽下令斷絕西域諸國與內地的交通。

  對東方的侵略戰爭——西元十二年,王莽征遼西郡境內高句驪兵擊匈奴,高句驪侯率眾逃遁。王莽誘殺高句驪侯,又改高句驪為下句驪,引起高句驪、夫余,濊諸族的不斷反抗。

  對西南方的侵略戰爭——句町國在西南邊外,漢昭帝時封句町國君為王。王莽改句町王為侯,又誘殺句町王。西元十六年,王莽發動二十萬人擊句町,兵士餓死疫死約十分之六、七。西南地區各族紛紛起兵反王莽。

  王莽每次動兵,便大搜括民間財物。他發動侵略戰爭把募來的兵士送到邊境上,把括來的財物收到自己倉庫裏,覺得是一舉兩得的便宜事。他連年這樣做,直到農民起義大爆發,對外侵略才被迫停止。

  王莽用欺騙方法,表示有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因此代替失去了統治作用的西漢做皇帝。做皇帝以後,由於王田法的失敗,農民實行起義。由於五均六管法的失敗,小工商參加起義。五均六管打擊了商賈和高利貸商人,這些人也反對王莽了。由於對外侵略戰爭的頻繁,更催促起義的加速爆發。

  作為王莽統治基礎的上層豪強與無市籍的下層豪強,也逐漸在離開王莽。西元十年,王莽廢漢諸侯王為民,劉派上層豪強分離了。西元十二年,大封公侯以下二千餘人,每人得月錢數千,非常窮困,有些人甚至當雇工度日,王派上層豪強消極了。王莽所用官吏不給俸祿,任令貪暴致富。西元十七年,王莽下令沒收官吏家財產五分之四,允許下屬告發長官,奴婢告發主人,無市籍的下層豪強怨恨了。王莽統治失去了基礎,西元二十三年,在起義軍攻擊下,長安城破。長安市上小工商回應起義軍,攻入王莽宮,屠戶杜虞斬王莽頭。起義軍送王莽頭到起義軍首領更始帝處,有人割王莽舌切碎分食,因為王莽用那條長舌欺騙了很多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