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

唐中期的政治概況

第二節 唐中期的政治概況


  ——七四二年——八二○年

  

  唐朝前期,在國內,政治是統一的,社會是安寧的;在境外,與鄰國關係一般是和好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是通暢的。唐朝長時期保持著這種和平狀態,因之社會各個方面都有大小不等的前進,呈現超越兩漢的興盛氣象。但統治階級內部的腐朽勢力,在和平環境中也繼續在增強。到開元時期,社會前進的趨勢達到最高點,腐朽勢力的增強也達到足以推翻前進趨勢取得政治指導權的高點。

  唐玄宗是半明半昏的皇帝。他曾行施有利於統一與和平、有合於民眾願望的政事,在這一方面,他是代表前進趨勢的明君。同時,他滋長著驕和侈兩個惡性。這些惡性愈來愈嚴重地表現出來,驕是實行言莫予違,侈是貪立邊功,輕易用武。他說出的話不許臣下有不同意見,自然只能得到奸邪人的奉承;他過著高度的奢侈生活,還覺得不夠快意,想在對外戰爭上大立聲威,自然要重用聚斂之臣和野心的武夫。驕侈政治使得一切消極因素都乘機活躍,在這一方面,他是代表腐朽勢力的昏君。七三六年(開元二十四年)在專任李林甫為宰相以前,他主要代表社會的前進趨勢,任用李林甫,正是明君轉變為昏君的標誌,唐中期的禍亂,實際是在這時候開始了。因為戰禍的爆發在天寶年間,按慣例,仍以七四二年(天寶元年)作為唐中期的開始。

  唐中期共分四段,第一段是釀亂期,其餘三段都是統一勢力和割據勢力這一主要矛盾在不同情況下的鬥爭表現。統一勢力始終不曾失去它的優勢,這是因為:第一,廣大民眾要求恢復國家的統一,給朝廷以支持;第二,唐朝賦稅收入,主要依靠江、淮地區,長江流域尤其重要。朝廷不論怎樣處境困難,只要南北漕路得通,就可以在關中立足。這種黃河流域土地大部被割去,朝廷卻仍能保持優勢的局面,唐以前朝代,例如在漢朝,是不可能出現的。

  

  一 釀亂期(七三六年——七五五年)

  

  唐玄宗做了二十五年皇帝,便暮氣深重,懶得親自處理政事,一心想縱欲享樂。他用李林甫作宰相,李林甫的一套奸佞本領,使他的暮氣愈益深重,逐漸陷入昏迷狀態。唐玄宗以前用相,都是不多時候就調換,對李林甫卻始終信任,自七三六年開始,直到七五二年病死,掌大權凡十七年。李林甫取得這樣的信任,只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摸透了唐玄宗的驕侈心理,一切順從意旨,讓他放心縱欲,得到無止境的滿足。七四四年,唐玄宗得楊太真為貴妃,寵愛無比,從此昏迷在聲色中,政事上更依靠李林甫。唐玄宗曾對高力士說,當今天下太平,我要安居無為,政事全委李林甫去辦,你看如何?高力士說,權柄不可借給別人,如果他造成威勢,誰還敢說他個不是。唐玄宗聽了不喜歡,高力士叩頭謝罪,說自己發狂病,亂說話,該死。李林甫一向給宦官送厚賂,探知宮中動靜,自然不敢得罪高力士,彼此不相犯,唐玄宗連宦官方面不利於李林甫的話也聽不到了。《資治通鑒》總結李林甫的奸惡,一是“媚事左右(宦官),迎合上意,以固其寵”;二是“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三是“妒賢嫉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四是“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四條奸惡中“迎合上意”是最重要的一條,也就是唐玄宗的驕侈,養成了李林甫的奸惡。

  李林甫死後,唐玄宗用楊國忠為宰相。楊國忠是個紈褲無賴子,和李林甫一樣,也善於“迎合上意”,同好同惡,又善於搜括民財,充實官庫,因此取得信任。他作宰相以後,一身兼四十餘職,任意處理事務,表示自己的精幹;廣收賄賂,積縑多至三千萬匹。他曾對人說,我偶而碰上機會,誰知道日後是什麼下場,想來我不會有好聲名,不如眼前享它個極樂。這樣苟且的人,執掌國政,更加速了禍亂的爆發。

  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殷富達到開國以來未有的高峰。史書說開元末年,西京、東都米價一石不到二百錢,布帛價也很低廉,海內安富,行人走萬里遠路,用不著帶武器。又說天寶末年,中國盛強,自西京安遠門(西門)直到西域,沿路村落相望,田野開闢,隴右富饒,天下聞名。全國各州縣,倉庫裏都堆滿粟帛。楊國忠奏准令州縣變賣舊存粟帛為輕貨,新征丁租、地稅也折合成布帛,都運送到京師來。這樣,收藏天下賦稅的左藏,財物確實多得驚人。七四九年,楊國忠請唐玄宗親率百官到左藏察看,早就極度驕侈的唐玄宗,更覺得財物同糞土一樣,毫不足惜。

  七四七年,唐玄宗曾將本年全國進貢的物品,全部賞給李林甫。看左藏以後,賞賜貴寵人家,什麼限度也沒有了。當時貴寵們講究給皇帝進食品,宮中特設檢校進食使,評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每一次進食,多至數千盤(疑是數十盤),一盤值十個中等人家的財產。與此相似的浪費可以類推,皇帝給貴寵們的賞賜也可以想見。

  唐玄宗更大的浪費,還在求邊功方面。天寶初年,邊境上有下列節度使和經略使。

  (一)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龜茲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統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四鎮,統兵二萬四千。

  (二)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遊牧在北方的突騎施和堅昆。治所在北庭都護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屯伊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西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二州境上,統兵二萬。

  以上兩鎮內外相連,專對西域天山南北兩路的諸國。

  (三)河西節度使——職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兩國間的交通。治所在涼州(甘肅武威縣)。統兵七萬三千。

  以上一鎮兼顧西方和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

  (四)朔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靈州(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統兵六萬四千七百。

  (五)河東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統兵五萬五千。

  以上兩鎮互相應援,專對突厥。

  (六)范陽節度使——職務是壓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統兵九萬一千四百。

  (七)平盧節度使——職務是招撫室韋、靺鞨(音末合mòh6)。治所在營州(遼寧錦州市西)。統兵三萬七千五百。

  以上兩鎮專對東北諸部,主要是對奚、契丹。

  (八)隴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樂都縣)。統兵七萬五千。

  (九)劍南節度使——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統兵三萬九百。

  以上兩鎮專對吐蕃。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七五六年——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經略使為節度使)——職務是綏靖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廣州(廣東廣州市)。統兵一萬五千四百。

  各鎮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小量駐軍,共有兵四十九萬人,馬八萬餘匹。後來邊將陸續奏請增加兵額,每年需要作衣料賞品用的布帛多至一千零二十萬匹段,軍糧一百九十萬石。邊鎮兵數比七二二年(開元十年)以前的六十余萬人減少十余萬人,經費比開元年間卻增加五倍。按照當時的邊境情形,這個巨大軍費的極大部分是浪費。

  范陽一鎮兵數最多,它的對方奚、契丹是不是強敵呢?完全不是。七一六年,契丹酋長李失活、奚酋氏李大酺(音葡p*)率所部內附,唐封二人為郡王兼任都督。此後奚、契丹為唐藩屬國,不曾大舉侵擾邊境。唐朝卻大舉攻擊奚和契丹。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用營州雜種胡人安祿山為捉生將。安祿山每率數騎出去,總要捉獲數十人,顯然不是鬥力而是用詐計誘捉契丹人。安祿山因此算是有了戰功,逐漸提升,七四二年,竟被任為平盧節度使,七四四年,又兼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以侵略奚、契丹得唐玄宗的寵信,作兩個節度使以後,當然更要立所謂邊功來固寵。七四五年,唐嫁兩個公主給契丹王李懷節和奚王李延寵。在安祿山的殘暴欺壓下,奚、契丹兩國被迫各殺唐公主,起兵反抗。安祿山出擊,又算立了戰功。安祿山好幾次誘兩國酋長來宴會,用毒酒灌醉來人,割酋長的頭獻朝廷,其餘醉人都被坑殺,先後共殺數千人。這種卑劣無恥的陰謀活動,唐玄宗也認為是立了邊功。七五一年,賞安祿山的邊功,又使他兼任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率三鎮兵六萬進攻契丹,被契丹殺得全軍覆沒。唐玄宗不究大敗的責任,依然寵信有加。自七五一年大敗後,安祿山準備進攻西京,從昏君手裏奪天下。

  兵數次多的是隴右、河西兩鎮。它的對方吐蕃是一個強國,不過,唐與吐蕃間的戰爭,多半是唐邊將挑動起來的。七一四年(開元二年),吐蕃贊普遣使官來境上請和,請用敵國禮。唐玄宗發怒,不許講和。從此兩國經常作戰,互相侵奪。七三○年,吐蕃因屢次戰敗,請求講和。皇甫惟明勸唐玄宗許和。唐玄宗說,贊普給我的信,狂悖無禮(指七一四年請用敵國禮),我不能原諒。皇甫惟明說,開元初年,贊普還很年輕,那會寫這封信!我想,大概是邊將故意假造,用來激怒朝廷。因為邊境有事,將吏得以偷盜官物,虛報戰功,騙取勳爵。這是奸臣的利益,對國家有什麼好處。戰事不停,費用浩大,河西、隴右兩道都不得安寧。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問金城公主(七○九年嫁到吐蕃),和贊普當面結和約,使他稱臣息兵,不是對待鄰國的善策麼!唐玄宗使皇甫惟明到吐蕃講和,贊普大喜,遣大臣入朝,兩國恢復甥舅的和好關係。

  皇甫惟明所說唐邊將的好戰行為,是切合實際情形的,諸如對奚、契丹,對吐蕃以及對其他鄰國(例如南詔),都可以證明。本來,邊將憑藉國家的威力,侵侮鄰國來求富貴,是常有的事,關鍵在於朝廷能否加以控制。唐玄宗本人就有好戰心,節度使立功名,往往入朝作宰相,實際上,是鼓勵邊將生事邀功,唐與鄰國當然不會相安無事。下列事例,說明唐玄宗發動戰爭,不願意邊境上有和平。

  唐與吐蕃講和以後,邊境寧靜。河西節度使崔希逸使人對吐蕃守將說,如今兩國通好,親如一家,雙方何必置兵守備,妨害耕牧,請都撤去守備兵。吐蕃守將經崔希逸力請,允許撤兵。自此漢人耕種,吐蕃人畜牧,各得安居樂業。七三七年,崔希逸派使人孫誨到京城奏事。孫誨想立邊功,奏稱襲擊吐蕃,定能大獲。唐玄宗使宦官趙惠琮同孫誨去河西審察情形。趙惠琮矯詔令崔希逸出擊,崔希逸不得已進入吐蕃境二千里,大破吐蕃兵。崔希逸內調為河南尹,自愧失信,得病死去。趙惠琮、孫誨都算有功受了重賞。唐玄宗貪小利,寧願對鄰國失大信,吐蕃因此斷絕和好,進行戰爭。

  朔方節度使兼河東節度使王忠嗣,是智勇全備的將帥,幼年時和唐玄宗論兵法,唐玄宗說他將來必成良將。他做兩鎮節度使,專以持重安邊為宗旨,經常告誡部屬說,當太平時候的將帥,只要愛護士卒、勤加訓練就可以,不要耗費中國的力量去求自己的功名。唐玄宗要用良將攻擊吐蕃,七四六年,任王忠嗣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兼朔方、河東節度使。王忠嗣掌握天下勁兵,選拔將才,李光弼(契丹人)、哥舒翰(突騎施哥舒部人)二將尤被重視。王忠嗣數次擊敗吐蕃軍,但仍守持重安邊的宗旨。七四七年,王忠嗣看出安祿山的陰謀,奏稱安祿山必反。李林甫深惡他議及朝政,唐玄宗一向寵信安祿山,自然也不以為然,不久,允許王忠嗣辭去河東、朔方兩節度使。唐玄宗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青海西寧市西南)。王忠嗣奏稱,石堡形勢險固,非死亡數萬人不能攻克,不如等候有利時機,再行進取。唐玄宗很不滿意他的建議,令王忠嗣分兵數萬,交給將軍董延光去攻城。李光弼對王忠嗣說,大夫(金紫光祿大夫)為了愛惜士卒的生命,不肯出重賞鼓勵士氣,將來朝廷追究責任,怕不好解釋。王忠嗣回答說,現在用數萬人去爭一城,得了並不能控制對方,不得也無害於我國,所以我不肯用兵。我受朝廷罪責,最重是貶到南方小郡裏做個佐雜官,我不能讓數萬人戰死來保全我這個官。李將軍,感謝你的好意,我已下定決心,請不要再談攻城。李光弼非常感動,說,大夫能行古人的事,我怎敢再說話。董延光攻石堡不下,說王忠嗣阻撓軍計。唐玄宗發怒,李林甫使人誣告王忠嗣謀反。唐玄宗革王忠嗣官,交三司(刑部、禦史台、大理寺)審問。三司判王忠嗣死刑。當時哥舒翰已繼任隴右節度使,入朝力保王忠嗣不反,王忠嗣得免死,貶為郡太守。七四九年,得暴病死。王忠嗣病死的一年,唐玄宗令哥舒翰率兵六萬三千人攻石堡城,唐兵戰死數萬人才攻下石堡,俘獲吐蕃守軍四百人。戰爭的結果,不出王忠嗣所預料,唐損失是很重的。唐玄宗為奪取一個無關戰局的小城,把士卒的生命看作蟻命,除了極度的驕侈心和發狂似的好戰心驅使他這樣做,再不能有任何其他理由。王忠嗣守正不屈,卻被昏君奸相斥逐,又不幸早死。安史作亂時,唐朝軍事上主要依靠郭子儀、李光弼來挽救危局,郭、李地位相差不遠,出身的鎮也不同(郭子儀出身朔方鎮,李光弼出身河西鎮),朝廷正缺少象王忠嗣那樣能統率各鎮兵將的大將,王忠嗣的貶黜和死去,對唐朝說來,是一個大損失。

  唐玄宗自恃強盛,定要侵侮鄰國來滿足自己的驕侈心。安祿山生事邀功,因而得到寵信,王忠嗣持重安邊,因而遭到黜逐,他用這樣謬誤的賞罰製造邊境上的戰爭,足見戰爭所耗損的人命和財物,都是不必要的。

  發動邊境戰爭,唐玄宗好戰,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募兵制也同樣是個重要原因。唐德宗時,李泌論募兵制是禍亂的根源,說,李林甫作宰相,奏請京師及邊境諸軍都行募兵制。這種應募的兵士,既不是土著,又沒有宗族,看輕自己的生命,只求賞賜的獲得。李泌這個說法是有理由的。應募的兵士許多是不事生產的亡命之徒,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歸附唐朝的各少數族人。主要由亡命之徒和少數族人組成的邊鎮軍隊,為了得賞當然不避戰爭。王忠嗣任朔方、河東節度使,藏大弓在袋子裏,表示不用。軍中卻日夜思戰,王忠嗣只好多派間諜到敵境探查情況,見有可勝的機會,才出兵攻擊。看來,王忠嗣也不能違反軍中的好戰心理,嚴格守邊不出擊。唐玄宗本身好戰,從邊鎮聽到的又是些好戰的話,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響,對侵侮鄰國的興趣隨著戰爭的進行愈來愈濃厚,這裏,唐玄宗為什麼把國家的全部兵力和很大部分的財物放到邊鎮上去的原因,也就得到解釋了。

  七二五年,招募彍騎十二萬人,作為皇帝的宿衛兵。彍騎居京師,沒有出戰的危險,天寶年間,應募的都是些小販和無賴,根本不受軍事訓練。當時承平多年,很多議政的人以為內地可以取消兵備。朝廷禁止民間收藏武器;士大夫家子弟做武官,父兄認為是恥辱,不許作為本家人。這都是太平觀念的反映。京師有兵等於無兵,內地民間連武器也沒有,猛將精兵卻聚集在邊鎮上,內外失去平衡,危險的局面是顯而易見的。

  戰禍只待邊鎮上的野心家來發動,唐玄宗積極培養野心家,安祿山為首的一夥叛亂者被培養出來了。王忠嗣兼四鎮節度使,功名漸盛,李林甫怕他入朝作宰相。王忠嗣奏稱安祿山必反,唐玄宗不信王忠嗣的預料,反允許王忠嗣辭去河東、朔方兩節度使。原來李林甫要杜絕邊帥入相的道路,早就主張用少數族人為邊帥,因為他們不識漢文字,無法作宰相。李林甫用另一種理由對唐玄宗說,文臣為將,總是缺少勇氣,不如用寒微胡人。胡人勇猛,敢於上陣作戰,出身寒微,不象酋長貴族那樣有部落和徒黨。他們孤立無黨,如果朝廷給予恩惠,一定感恩為朝廷效忠。唐玄宗喜邊功,又怕邊帥立功名,結成朋黨,李林甫的計議正合心意,寒微胡人安祿山等就這樣被重用起來。七四七年王忠嗣去職後,自東北至西北的邊境六個重鎮中,安祿山得范陽、平盧、河東三鎮,兵力最強,哥舒翰得河西、隴右兩鎮。兩人私怨很深,各培植勢力,爭奪權利互不相下,邊鎮事實上已經分裂成兩個敵對力量。七五五年,哥舒翰入朝,路上得中風病,留在京師,安祿山成為唯一掌握重兵的邊帥。就在這一年的冬季,蓄謀將近十年的安祿山,公開叛變,從此,唐朝的中央統一勢力和地方割據勢力發生長時期的鬥爭。

  

  二 第一次鬥爭(七五五年——七七九年)

  

  安祿山得到唐玄宗無比的寵信,因而在謀反活動上得到很大的便利。他收養同羅(鐵勒的一部)、奚、契丹等部的降人八千餘,稱為曳落河(壯士),又蓄勇健家奴百余人,這算是他的基本武力。他有高尚、嚴莊兩個齷齪士人作謀主,孫孝哲(契丹人)、史思明(胡人)、阿史那承慶(突厥人)、田承嗣等武夫作爪牙,這算是他的文武輔佐。他私制大量緋袍、紫袍和魚袋(官員服飾),準備賞授官勳,藉以收買徒眾,這算是他的政治計謀。安祿山謀反多年,只有這一些憑藉,力量是薄弱的。他依靠曳落河和家奴,並用蕃將三十二人代替漢將,足見他也知道大多數漢族兵士和將官不能為他效力。七五五年,他認為反叛的時機已到,以奉密旨率兵入朝討楊國忠為名,在范陽發動范陽、平盧兩鎮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向南進軍。安祿山兼任河北道採訪使,河北是他的管轄地,沿路郡縣官或開門出迎,或棄城逃避,或被捉殺死,情況非常混亂。唐玄宗得到一些安祿山反叛的報告,還以為是假報,不信安祿山真會造反。

  唐玄宗得知安祿山確實造反,才倉卒佈置防禦。他用安西節度使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到東京(洛陽)募兵,十天內得六萬人。斷河陽橋(在河南孟津縣北),防叛軍從河陽(河南孟縣)渡河。又調朔方節度使安思順為戶部尚書(《舊唐書•玄宗紀》作工部尚書),任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新設河南節度使,領陳留(治浚儀,河南開封市)等十三郡,防守黃河南岸。當叛軍來路的諸郡都設防禦使。招募兵士十一萬,都是京師街市上小販一類的人。任皇子李琬為征討元帥,高仙芝(高麗人)為副。高仙芝率兵五萬,出關到陝郡屯守,宦官邊令誠為監軍。

  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到陳留才幾天,安祿山率叛軍渡河到了城下,陳留太守開門投降,張介然和將士數千人被殺。叛軍攻滎陽(河南鄭州市),守城士卒聽到鼓角聲,不覺紛紛掉下城去。叛軍取滎陽,聲勢更大,前鋒向東京進攻。封常清率軍抵抗,戰敗退出東都,叛軍佔領東都。封常清率餘部到陝郡,與高仙芝計議,退守潼關。叛軍到潼關不得入,退屯陝郡。安祿山謀稱帝(七五六年,自稱大燕皇帝),留在東京不急於西進,因此朝廷得以多少作些準備,援兵也調集了一些。

  腐朽入骨的唐朝廷,明明崩潰在眼前,君臣上下還說些“安祿山狂悖,不日授首”的大話來互相欺騙,要求封常清、高仙芝一出兵就消滅叛軍。封常清、高仙芝用不曾訓練過的新募兵抵抗安祿山,宜守不宜戰,洛陽既因戰敗失去,退守潼關,保衛西京,實是必要的措施。封常清、高仙芝都是有戰爭經驗的舊將,守潼關是可能勝任的。監軍邊令誠向唐玄宗進讒言,說封常清誇張敵情,動搖人心;高仙芝放棄陝地數百里,又刻扣軍餉。唐玄宗大怒,令邊令誠就在軍中殺二將。封常清上遺表說,我死以後,仍望朝廷不輕看這個叛賊,切莫忘記我的話。高仙芝臨死,說我遇敵後退,固然有罪,但說我刻扣軍餉,天在上,地在下,可以證明我的冤枉!兵士們都大呼冤枉,邊令誠還是把二將殺死。

  唐玄宗殺了高仙芝、封常清,任命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率兵八萬討安祿山。哥舒翰有中風病,固辭不敢奉命。唐玄宗不許,哥舒翰只好帶病出征。他所統八萬人,多是各地招募來的新兵,加上一部分河西、隴右兩鎮兵及西北邊境上十三個部落的蕃兵,到潼關,又加上高仙芝的舊兵,共有十多萬人,號稱二十萬。這個雜湊起來的大軍隊,由一個病人統率,實際是無人統率。諸將爭地位,各不相讓,軍心渙散,鬥志消沉,固守潼關已是難事,唐玄宗卻還要這個軍隊出關去攻取洛陽。哥舒翰屯兵在潼關,並不符合朝廷的願望。

  當時(七五六年春季)在河北地區有常山(河北正定縣)太守顏杲卿、平原(山東陵縣)太守顏真卿起兵聲討安祿山,顏杲卿一起兵,河北諸郡回應,十七郡歸順朝廷,安祿山只剩下用重兵鎮守的六個郡。安祿山正要進攻潼關,聽說河北有變,被迫停止西進。顏杲卿起兵才八天,叛軍大將史思明等攻破常山城,顏杲卿被執到洛陽,大罵叛賊安祿山,至死罵不絕口。顏杲卿這一罵,振奮久被壓抑的正氣,挫折正在囂張的邪風,出於忠義人口中的罵,是具有巨大威力的。顏真卿募勇士,十天就得萬餘人,附近諸郡殺安祿山所置守將,回應平原,共推顏真卿為盟主。平原兵會合清河、博平(治聊城,山東聊城)兩郡兵大破叛軍,攻克魏郡城(河北大名縣西),軍聲大振。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漢、蕃步騎兵萬餘人、太原弩手三千人出井陘,克復常山城,擊敗史思明軍,收復常山郡所屬九個縣的七個縣,史思明據兩個縣與李光弼軍相持。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大軍出井陘,到常山與李光弼會合,有漢、蕃步騎兵十余萬人。史思明大敗,逃往博陵郡(河北定縣)。河北民眾到處自動結集,大部多至二萬人,小部也有萬人或數千人,各部在當地抵抗叛軍的侵襲,郭、李大軍進入河北,各部爭來投效。唐在河北已取得優勢並且繼續在加強這個優勢。在河南地區,反抗安祿山叛軍的力量也正在迅速發展。睢陽太守許遠守睢陽城(河南商丘縣),張巡守雍丘縣(河南杞縣),是最重要的抵抗者。河南各地準備向西進擊的義兵總數不下十萬人。多年來唐玄宗實行腐朽統治,所用官員當然多是些腐朽人,黃河南北郡縣官紛紛投降叛軍,有些甚至為叛軍出力,這是腐朽統治應有的現象,並不表示安祿山因此獲得了多大的實力。相反,顏杲卿、顏真卿、張巡、許遠所代表的新興力量,雖然開始時還很微弱,如果經過一些時日,取得戰鬥經驗,並且和郭、李等大軍結合起來,完全有可能在黃河南北消滅叛軍全部。

  史思明在博陵郡收集散兵數萬人,又被郭子儀、李光弼擊敗。安祿山在洛陽分出步騎兵二萬人,又發范陽等郡兵萬餘人,合史思明殘部,共有兵五萬餘人。安祿山用這一些兵力保持在河北的退路,正是無力保持退路的證明。七五六年六月,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軍,斬首四萬級。史思明墜馬,扶著斷槍逃入營壘,率殘兵奔回博陵。郭、李圍博陵,軍威大振,河北十餘郡都殺叛軍守將,歸順朝廷。洛陽叛軍大動搖,安祿山恐慌,召高尚、嚴莊來罵道,你們教我造反,說是萬全。現在已經好幾個月,還進不得潼關,北路已斷,唐兵各路會合,我只有汴、鄭幾州,萬全在那裏?從今不許你們來見我。自然,安祿山還得和這些人相見,商量放棄洛陽,逃回范陽。正在商量未定的時候,昏君唐玄宗、奸相楊國忠開潼關讓安祿山入西京。

  唐玄宗極端驕傲,總以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對的。在安祿山反叛以前,他對朝臣擔保安祿山“必無異志”,給予兵權毫不吝惜。安祿山反叛以後,他轉過來對將帥猜忌,只要不合己意,就認為可疑,或殺或逐,毫不猶豫。既然認自己是對的,那末,除了李林甫式的奸相和宮廷奴隸——宦官,此外再沒有值得真正可信任的人了。

  哥舒翰扶病守潼關,不是安祿山有後顧之憂,潼關早就不守。唐玄宗和楊國忠懷疑哥舒翰按兵不進,可能別有企圖,募兵萬人屯灞上,暗中防備哥舒翰叛變。唐玄宗派遣使者催促哥舒翰進兵攻陝、洛。哥舒翰奏稱叛軍利在速戰,官軍利在堅守,請等待時機以取成功。郭子儀、李光弼也奏稱準備引兵攻取范陽,搗毀叛軍的巢穴;潼關大軍,必須固守,切不可輕出。唐玄宗、楊國忠對哥舒翰更加猜忌,派宦官一個跟著一個去催促進兵。哥舒翰知道必敗,拍胸痛哭,引兵出關,在靈寶縣西遇敵,一戰潰敗,哥舒翰被部下一個叛變的蕃將捕獲送洛陽,唐軍全部覆沒。叛軍入潼關,唐玄宗、楊國忠率領一些隨從的朝官、宦官和衛兵,逃出西京,倉皇走向成都避難。

  安祿山得西京,聲勢大振。一部分叛軍侵入河東,郭子儀、李光弼收兵退入井陘,李光弼守太原,郭子儀前往靈武,河北諸郡全被史思明奪去。河南諸郡大半淪陷,張巡、許遠力守睢陽,阻止叛軍侵掠江、淮,因而江、淮財賦得以經由江、漢二水以至洋川(陝西洋縣),再由洋川陸運到扶風,接濟軍用。郭、李兩軍的保存和睢陽的堅守,對唐朝的興複是有決定意義的。叛軍方面,在進入西京後,諸叛將自以為得志,沉迷酒色,爭奪權位,搜括財物,不再有力量進攻唐軍,只待唐軍來掃除。

  唐玄宗逃出西京,到馬嵬驛(在陝西興平縣西),隨行兵士殺楊國忠,又迫唐玄宗殺楊貴妃。兩條禍根拔去了,算是平息眾怒,這個驕侈已極,釀成禍亂的唐玄宗才得到兵士的護送,走到成都去安身。太子李亨在馬嵬被民眾留下,主持軍事。李亨到靈武,朔方鎮留守官勸進,李亨即皇帝位(唐肅宗)。唐朝以唐肅宗為首,展開了統一與割據間鬥爭的新局面。

  朔方鎮精兵早已調出去,只留老弱守邊。唐肅宗即位時,文武官不滿三十人,其中並無特出的人才,他的左右卻有寵妾張良娣和宦官李輔國兩個嬖人,足以給他重大的壞影響。他雖然有號召全國的政治地位,但缺乏挽救危局的具體謀略和實力。這時候李泌到達靈武,唐肅宗才有了得力的助手。李泌是唐中期特殊環境中產生出來的特殊人物。他經歷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君主儘管猜忌昏庸,他都有所補救和貢獻,奸佞儘管妒嫉加害,他總用智術避免禍患。他處亂世的主要方法,一是不求做官,以皇帝的賓友自居,這樣,進退便比較自如;二是公開講神仙、怪異,以世外之人自居,這樣,不同於流俗的淡泊生活便無可非議。統治階級爭奪的焦點所在,不外名與利二事,李泌自覺地避開禍端來扶助唐朝,可稱為封建時代表現非常特殊的忠臣和智士。

  李泌智慧早成,在開元年間為唐玄宗和張說、張九齡等所器重,稱為奇童。天寶中,唐玄宗命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成為太子李亨(肅宗)的師友,因作詩指責楊國忠、安祿山等,被朝廷斥逐。他到達靈武,唐肅宗大喜,大小事都和他商量,言無不聽。郭子儀率精兵五萬也到達靈武。唐肅宗得李泌、郭子儀兩個傑出的文、武輔佐,興複有望,進駐彭原(甘肅慶陽縣南),指揮軍事。

  唐肅宗聽從李泌的建議,以長子廣平王李泌為天下兵馬元帥,諸將都隸屬元帥府。李泌不肯接受官位(右相),唐肅宗特為創設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的名號,使李泌用這個名號處理軍務。同時又用李輔國為判元帥行軍司馬事,地位僅次於李泌。李泌估計軍事形勢,對唐肅宗說,安祿山反叛,只有蕃將替他出力,漢人不過高尚等幾個人,其餘都是脅從。照我的預料,用兵兩年,就可以消滅叛軍。他給唐肅宗規定用兵計畫,要旨是令李光弼出井陘,郭子儀入河東,使安祿山部下大將史思明、張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離西京長安,隨從安祿山守東京洛陽的大將,只剩下一個阿史那承慶。郭子儀入河東後,不要他進取華陰,讓叛軍據守的東西兩京道路常通。朝廷駐兵在扶風,與郭、李兩軍分次出擊,叛軍來救頭,就擊它的尾,來救尾就擊它的頭,讓它往來數千里,疲於奔命。唐軍經常保持以逸待勞的優勢,叛軍來了不和它交鋒,走了就乘機追擊,不攻叛軍的城池,不斷叛軍的走路。明年(七五七年)春季,使建甯王李倓(音談t2n唐肅宗次子)率兵順著邊境進攻范陽的北面,使李光弼攻范陽的南面,兩面夾擊,攻取范陽,叛軍想退退不得,想留留不得,朝廷令各軍四面圍攻,叛軍還能逃到那裏去!這個計畫是完全正確的,唐肅宗也認為可行,但是,他那種昏暗貪近利的性格,不可能有實行計畫的決心。

  七五七年,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叛軍內部愈益不安,史思明據范陽,不聽安慶緒的調度,這些,都是給用兵計畫以更有利的條件。唐肅宗卻只求早日收復兩京,享受做皇帝的尊榮,顧不得久遠的利益。張良娣、李輔國互相勾結,謀逐走李泌,李倓性剛直,斥責二人的罪惡。二人進讒言,說李倓想當元帥,謀害廣平王。唐肅宗怒,殺死李倓。他不問真假,也不和李泌商量,一怒便殺李倓,至少說明他無意于進攻范陽的計畫。他最關心的事是怎樣對付功臣。他問李泌說,郭子儀、李光弼現在都做了宰相,將來克復兩京,平定天下,再沒有官可賞,該怎麼辦?李泌建議把官與爵分開,“官以任能,爵以酬功”,賞功臣用爵不用官。因為用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唐肅宗聽了以為有理,但也不會採用李泌的建議。七五七年春季,唐肅宗進駐鳳翔,隴右、河西、安西、西域兵都已經調到,江、淮庸調也運到漢中。李泌請按照用兵計畫,派安西、西域兵順著邊境去攻取范陽。唐肅宗說,現在正該進取兩京,那可引兵向東北走數千里,先取范陽,不是迂緩麼?李泌說,現在調來的精兵都是西北守邊兵和諸少數族人,他們不習慣關東夏季氣候,克兩京後,不可久留在內地。叛軍逃歸巢穴,等官軍走了,一定又南來,戰爭勢必拖延下去。不如先用在寒冷地方(范陽),使叛軍無地可歸,全部被消滅。李泌斷言“今以此眾直取兩京,必得之。然賊必再強,我必又困,非久安之策”。唐肅宗只求快些進入京城,根本不考慮什麼久安之策,放李泌在一邊,獨自指導戰爭在錯誤的道路上進行。

  戰爭在錯誤指導下,實行以勞攻逸,和叛軍打硬仗,攻叛軍堅城,斷叛軍走路,一切違反李泌的用兵計畫。郭子儀在河東,被召回任天下兵馬副元帥,率軍進攻長安。郭子儀軍大敗,退保武功縣。唐軍數次戰敗,唐肅宗不承認自己的指導有錯誤,卻認為唐兵力不強。郭子儀看到回紇兵精猛,勸唐肅宗要求回紇多派援兵。回紇懷仁可汗使兒子葉護等率精騎四千餘人來鳳翔。唐肅宗好象獲得了至寶似的,竭力討回紇喜歡,與回紇定約:“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這是多麼卑劣無恥的昏暴行為!七五七年秋,元帥李俶、副元帥郭子儀率朔方等鎮兵及回紇、西域兵共十五萬,自鳳翔出發,至長安城西,大破叛軍,叛將安守忠、田乾真等率敗兵逃出潼關,唐軍進入西京。葉護要照約大掠,李俶拜求葉護到東京再踐約,西京人才算免了災禍。

  叛軍方面想扼殺唐朝,也用了最大的力量。它知道江淮庸調是唐朝的命脈,張巡、許遠守睢陽,山南東道節度使魯炅(音窘jiǒng)守南陽(城陷後退守襄陽),都是為了保護運道,因此叛軍力攻兩城,志在必得。張巡、許遠和魯炅都表現高度的堅毅性,堅守危城,特別是張巡,戰績尤為卓絕。睢陽陷落時,唐軍已攻克西京,叛軍無力再進擾江、淮。睢陽、南陽的堅守,對戰局有重大的貢獻。

  唐軍入西京,李泌便力求到衡山隱居,唐肅宗也就允許了。李泌的歸隱是要避免殺身的災難,唐肅宗的允許,是要行施自己的一套想法。唐肅宗挽留李泌時說,我和你同憂患有年,現在正好同娛樂,你怎麼說要走呢!李泌看來,憂患正在興起;唐肅宗卻看作娛樂的時候已經來到。李泌看來,娛樂裏面包含著殺身之禍,必須及早走避到遙遠的衡山去;唐肅宗卻看作娛樂是憂患的報酬,憂患過去了,剩下的只是娛樂。智士與昏君的兩套想法,如此懸殊,當然不可以合作。唐肅宗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去,政治上軍事上產生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因而不斷地遭到憂患,最後還是在宮庭內的憂患中死去。

  叛軍失西京,軍心動搖。李俶、郭子儀率大軍進攻洛陽。安慶緒放棄洛陽,逃往河北,據鄴郡等七個郡六十餘城,有兵六萬,仍是唐的勁敵。七五八年,唐肅宗命郭子儀等七個節度使率兵二十萬,又命李光弼、王思禮(高麗人,王忠嗣部將,任關內、澤潞節度使)兩個節度使率兵相助,合力進攻安慶緒。九個節度使不相統屬,使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實際就是想用魚朝恩來當統帥。魚朝恩憑什麼來統率這樣龐大的軍隊呢?前途是可以預見的了。

  郭子儀等擊敗安慶緒軍,圍攻鄴郡城(河南安陽縣)。史思明發范陽兵十三萬救鄴。史思明陷魏州(自七五八年起,郡都改稱為州)。七五九年,魚朝恩聚集步騎兵多至六十萬,專力攻鄴城。史思明看准唐軍缺乏統一指揮,糧食不足,士氣低落,上下解體的弱點,親率大軍直到鄴城下。唐軍六十萬,佈陣與史思明軍決戰,恰恰吹來一陣大風,沙塵彌漫,對面不相見,交戰的兩軍都大驚潰散,唐軍向南,史思明軍向北。唐軍遺棄甲仗輜重無數。郭子儀率朔方軍到洛陽,準備保衛東京,李光弼、王思禮兩節度使各引本部歸鎮,其餘節度使和潰兵紛紛逃回本鎮。史思明收集潰軍,又回到鄴城下,殺安慶緒,兼併安慶緒的土地和全部人馬,自稱大燕皇帝,成為一個強大的反叛力量。

  唐軍大潰敗,完全是唐肅宗錯誤想法的惡果。他不設元帥的理由是郭、李都是元勳,難相統屬。事實何嘗如此。所謂難相統屬,不過是一種藉口,真情實別有所在,那就是唐肅宗曾問過李泌,郭、李再立大功,無官可賞,該怎麼辦。攻安慶緒時,郭、李早做了三公(正一品官,郭司徒、李司空),立功後確實是無官可賞,也就是功高震主,朝廷將感到不能容而又不得不容的困難,使宦官作觀軍容使,戰勝的首功當然屬於魚朝恩,唐肅宗以為這是避免困難的方法,結果卻招致六十萬人崩潰的大失敗。

  宦官監軍是唐玄宗創立的一個惡例,唐肅宗設觀軍容使,在監軍外新創一個更大的惡例,標誌著宦官勢力又擴大了一步。

  鄴城下九節度使潰敗,觀軍容使魚朝恩歸罪郭子儀,唐肅宗召郭子儀歸京城,以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又重賞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鐵勒部落中僕骨部人)進爵為郡王,使與李光弼(郭、李都封國公)地位約略相等。他這些處置,根本還是從無官可賞的想法出發,罷免郭子儀,改用資望較次的李光弼,升進僕固懷恩,又為抑退李光弼作了準備。唐肅宗和他的後嗣們,依靠功臣來維持朝廷,卻慣于用小智短計來對待功臣,結果是引起一聯串的變亂。

  七五九年,史思明率大隊兵馬取汴州,又取鄭州。李光弼兵少,退出東京,駐軍河陽。史思明得東京,引兵攻河陽。李光弼大破史思明軍,史思明逃回東京,戰爭呈現相持不決的局面。

  七六一年,陝州觀軍容使魚朝恩認為攻洛陽的時機已到,唐肅宗就令李光弼等進取洛陽。李光弼奏稱,敵兵尚強,不可輕進。僕固懷恩要李光弼戰敗,自己可以上升,附和魚朝恩,說洛陽可取。唐肅宗派宦官接連催促李光弼出兵,李光弼不得已,使鄭、陳節度使李抱玉守河陽,自己同僕固懷恩將兵會合魚朝恩等共攻洛陽。僕固懷恩反抗李光弼的命令,在邙山下平原佈陣,被史思明軍衝擊,唐軍大敗,諸將走散,李抱玉也棄河陽退走。史思明得河陽、懷州(治河內,河南沁陽縣)等重要地點,準備進攻陝州。李光弼因戰敗失去兵權,改任河中(治蒲州,山西永濟縣)節度使。魚朝恩、僕固懷恩依然得到寵任。

  史思明乘勝要取陝州,進取西京,朝廷大懼。正在這個時候,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死。史朝義自稱皇帝。

  七六二年,張惶後(即張良娣)準備殺死李輔國和另一宦官程元振,李輔國、程元振殺張惶後等,擁立太子李豫(即李俶,唐代宗),唐肅宗驚死。

  七六二年,唐代宗即位。他是唐肅宗的肖子,就是說,同樣是個昏君。他要攻取洛陽,消滅史朝義,任命長子李適(音括kuò)為天下兵馬元帥,僕固懷恩為副元帥。又派宦官向回紇請兵。回紇登裏可汗,親自率兵來內地,目的在掠奪財物。登裏可汗輕視唐朝,強迫李適行拜舞禮,隨從唐臣力爭,回紇鞭打這些力爭者各一百,說李適年幼無知,免其行禮。唐代宗不信任郭子儀、李光弼等良將,卻信任強橫不法、依附宦官的僕固懷恩;不信任本國的兵力,卻請求回紇出兵來壯膽,這種謬誤可恥的措施,正是“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回紇的侮辱是自己招致的。後來李適即位(唐德宗),一味痛恨回紇對自己無禮,唐朝又因此招致大損失。

  唐大軍自陝州向洛陽進攻,澤潞節度使李抱玉、河南副元帥李光弼分路來會攻。大軍與史朝義軍在洛陽北郊大戰,鎮西節度使馬璘奮勇陷陣,大軍繼進,大破史朝義軍。史朝義逃往河北。回紇入洛陽,縱兵大殺掠,朔方(僕固懷恩所統)、神策(魚朝恩所統)兩軍藉口洛陽、鄭、汴、汝等州是賊境,也沿路虜掠。僕固懷恩率朔方等軍到河北追擊史朝義。七六三年,史朝義敗死。安、史所代表的割據勢力,到此時形式上算是失敗,但在實際上卻表現為另一種形式而得到鞏固。

  七六二年,唐諸軍進擊史朝義在河北的餘部。史朝義部下諸節度使投降唐軍。朝廷下令說“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這樣,凡是叛軍節度使都一變而為唐朝的節度使。張忠志(奚人)原是安祿山部下著名勇將,唐朝廷特別尊重他,給他成德軍節度使名義,統原有恆、趙、深(治陸澤,河北深縣)、定、易五州,賜姓名為李寶臣。藩鎮成德鎮(節度使駐恒州,河北正定縣)從此成立。七六三年,朝廷任命田承嗣為魏、博、德、滄(河北滄縣)、瀛五州都防禦使(當年升為節度使),藩鎮魏博鎮(節度使駐魏州)從此成立。又任命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佔有幽、涿、營、平(治盧龍,河北盧龍縣)、薊(治薊,河北薊縣)、媯(治懷戎,河北懷來縣)、檀(治密雲,北京市密雲縣)、莫(治莫,河北任丘縣)八州,藩鎮幽州鎮(節度使駐幽州)從此成立。僕固懷恩懷異心,要諸叛將據有河北,作為黨援,使自己常得朝廷的尊重,不過這還是次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唐朝廷本身腐朽無能,只求苟安一時,諸叛將既然名義上承認了朝廷,瓜分河北就不認為最重要的損害。

  朝廷對強橫不法的武夫,按照強橫的程度,給予大小不等的姑息,愈強橫,得到的待遇也愈優厚。對順從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績和威望的程度,給予輕重不等的猜忌。郭子儀功績最大,威望最高,對朝命最順從,遭受的猜忌也最大。功臣們因此對朝廷有所顧慮,不肯輕易脫離兵權和防地。朝廷的賞罰如此悖謬,宜乎圖謀割據的野心家愈來愈多,那些不為風氣所轉移,忠實地阻遏割據勢力的少數功臣,對朝廷說來,也就愈益顯得難能而可貴。

  安、史反叛,朝廷調西北兵參加征伐,邊鎮只留一些老弱兵,吐蕃乘機奪取唐地,河西隴右為吐蕃所佔有,七六三年,吐蕃率領吐谷渾、黨項、氐、羌共二十余萬人入大震關(在甘肅隴西縣),深入到奉天(陝西乾縣)、武功,京師大驚駭。唐代宗任李適為關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到咸陽抵禦,郭子儀在家閑住,早已遣散親兵,以免疑謗。這時候召募得二十騎,便趕赴咸陽。唐代宗見吐蕃兵已逼近,倉猝不知所為,逃出長安,奔向陝州。第三天,吐蕃入長安城,大燒大掠,長安變成一座空城。吐蕃虜獲城中士女百工,準備歸國。郭子儀用少數兵卒,虛張聲勢,吐蕃驚駭,全軍逃出長安,退到原(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會(甘肅靖遠縣)、成(甘肅成縣)、渭(甘肅平涼縣)一帶,待機進取。自鳳翔以西,邠州以北,陸續成為吐蕃屬地,唐朝廷所在的西京,從此處於吐蕃的威脅下。

  當吐蕃入大震關時,朝廷便下詔徵調援兵,諸功臣痛恨宦官程元振的擅權橫行,沒有人奉詔,連李光弼也不發兵來援。太常博士柳伉料到唐代宗和宦官剛回來,氣焰不免受挫,可以說些話。他上書指出吐蕃不戰直入京師,武士紛紛逃避,這是將帥叛朝廷了。功臣被疏遠,嬖幸受重任,直到大禍造成,群臣還沒有一個人敢直諫,這是公卿叛朝廷了。此次車駕剛出都城,城裏居人便入府庫取財物,殺守者,這是三輔(畿內州縣)叛朝廷了。自十月朔(夏曆)發詔召援兵,四十天不見有一兵入關,這是四方叛朝廷了。柳伉指出這四條來提醒昏君,隨後要求斬程元振,斥退諸宦官,神策軍(魚朝恩率領)交付大臣統率,做了這些以後,皇帝還得下詔罪己,問天下能不能允許自己自新改過,如果不得允許,皇帝該退位讓賢。柳伉敢說這些話,因為他代表群臣的公意。唐代宗被迫取消程元振的官爵,用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統禁兵,又加重奸相元載的權勢,讓他壓制敢言的朝臣,昏君依靠魚朝恩和元載,以為又可以安坐享樂了,事實卻完全相反。

  僕固懷恩率朔方軍在河東,自以為有大功,不滿意朝廷給予的待遇;朝廷也照例對功臣猜忌,總想收回兵權才稱心。僕固懷恩不敢入朝,朝廷堅持要他入朝,雙方關係逐漸惡化。七六四年,唐代宗使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朔方將士一聽到郭子儀來了,都離開僕固懷恩,歡迎郭子儀。僕固懷恩率兵三百人逃到靈武,收合散兵,招引回紇、吐蕃兵十萬人,繞過邠州(治興平,陝西邠縣),進逼奉天。郭子儀率軍抵禦,敵軍不戰退走。七六五年,僕固懷恩又引回紇、吐蕃、吐谷渾、黨項等數十萬人入侵,路上僕固懷恩病死,郭子儀與回紇講和,合力擊退吐蕃。唐朝依靠郭子儀的威望,得朔方軍和眾節度使的效忠,僕固懷恩才無所作為,可是,元載對唐代宗說,安祿山、史思明被兒子殺死,僕固懷恩病死,回紇、吐蕃不戰而退,都是國家福業深厚,佛菩薩保佑的緣故,人力是做不到的。這個昏君愈益信佛,大造佛寺,此後吐蕃、回紇經常入侵,便令眾僧講《仁王護國經》,敵退,認為講經有效,厚賞眾僧,把郭子儀等眾節度使和將士的功績,輕輕放到不重要的地位上去。

  七六八年,唐代宗召李泌來京師,要李泌吃酒肉、娶妻、做官(宰相),為世俗人。李泌保持賓客身分,固辭宰相,卻被迫娶了妻。唐代宗要他為世俗人,是完全不瞭解李泌的用心,也就是不會聽從李泌的建議。七七○年,元載助唐代宗殺魚朝恩,元載也開始被唐代宗厭惡。元載要驅逐李泌出京,唐代宗告訴李泌說,等我決意除元載,再找你回來。李泌就這樣到江西去做判官。七七七年,唐代宗殺元載,籍沒家產,單是胡椒就有八百石,其他珍寶財物之多可以類推。七七八年,李泌又被召來京師。唐代宗說,好容易八年才殺這個賊,幾乎不能和你見面。李泌說,臣下有罪,早就該處置,何必容忍太過。唐代宗說,做事應該十全,不可輕發。從這些談話裏,顯示唐代宗昏愚無知、自以為是的病根,是不可救藥的。不多幾天,唐代宗聽宰相常袞的話,又使李泌出京去做州刺史。

  唐肅宗、唐代宗都是昏君,唐肅宗拒絕採用李泌的用兵計畫,急於回到西京做享樂皇帝,又猜忌功臣,不讓郭子儀、李光弼等良將在軍事上施展才能。史思明死後,唐軍不出陝州東境,向洛陽進取,聽任安史殘部攻掠河南,穩占河北。唐中期的割據局面,在唐肅宗時形成了。唐代宗時割據局面已經固定,京西又出現緊張局面。唐用主要兵力到京西防秋(防吐蕃秋季入侵),對藩鎮不得不從姑息轉為忍辱退讓,對其他野心節度使的控制力也大為削弱,到處出現半獨立的割據者。關東緊張的形勢移到京西來,是一個重大事件,但當時的主要矛盾仍是朝廷與割據勢力間的矛盾,鄰國侵侮並不曾改變這一基本情況。

  

  三 第二次鬥爭(七七九年——八○五年)

  

  七七九年,唐代宗死,唐德宗(李適)即位。唐德宗是不同于唐肅宗、唐代宗的昏君。肅、代猜忌功臣,唐德宗的猜忌心表現得尤其突出。肅、代都對強橫者姑息,唐肅宗被史家描寫為“溫仁”,唐代宗也被稱為“寬仁”,實際都是庸懦人物,唐德宗急躁,是一個輕舉妄動、剛愎自用的人物。肅、代都優待回紇,防備吐蕃,唐德宗因曾受侮辱,仇視回紇,對勁敵吐蕃反而放鬆警戒。他是這樣的一個昏君,唐朝在他統治下,從肅、代的苟安局面轉入危急的局面。

  唐德宗初即位,尊郭子儀為尚父,免去一切軍職,用他的部將李懷光(靺鞨人)、常謙光、渾瑊(音尖ji1n)三人分掌兵權。李懷光在七七九年初,乘郭子儀入朝,謀奪郭子儀的地位,偽造詔書,想殺死功名比自己高的大將溫儒雅等,陰謀被判官杜黃裳發覺,李懷光流汗服罪。唐德宗要取消郭子儀的兵權,竟把最重要的軍職分給這個謀篡者,使他代郭子儀鎮邠州。這和唐肅宗用僕固懷恩代李光弼的作法完全一樣,昏君是永遠不會從失敗中取得教訓的。七八○年,唐德宗罷免涇原(治涇州,甘肅涇川縣)節度使段秀實,使邠寧(治邠州,陝西邠縣)節度使李懷光兼涇原節度使。涇原諸將因李懷光殺溫儒雅等宿將五人,治軍暴虐,拒絕李懷光到任,唐德宗改任朱泚為涇原節度使。這些措施,後來都轉過來危害唐德宗自己。

  七七九年,唐德宗任用元載餘黨楊炎為宰相。七八○年,依楊炎的建議,行兩稅法,歲收比行租庸調法有改進。楊炎因之愈得信任,獨任大權,專以報仇害人為能事。劉晏是唐朝最有名的理財家,自七六○年(唐肅宗上元元年)起,便以籌集財賦,供應軍國,為朝廷所倚重。唐代宗殺元載,劉晏曾參與密議。楊炎要為元載報仇,七八○年,進讒言使唐德宗殺劉晏。劉晏無罪被殺,大家都為他呼冤。七八一年,割據淄青鎮(治青州,山東益都)的李正己(高麗人)和諸鎮謀反,接連上表請問殺劉晏的罪名,使朝廷無話可對,陷於窘境。唐德宗用盧杞為宰相,準備殺楊炎(本年殺楊炎),盧杞非常陰狡,是李林甫、元載以後,又一個著名的奸相。他掌握著唐德宗猜忌刻薄的性格,順著這個性格去傷害群臣,害人的伎倆,超過楊炎無數倍。唐德宗的急躁,加上盧杞的奸邪,造成一陣大混亂,唐朝遭到比安祿山入西京還要嚴重的危險。

  七八一年,成德鎮李寶臣死。李寶臣和李正己、田承嗣等議定,要在本鎮確立傳子制。七七九年,田承嗣死,田悅繼位,李寶臣要求朝廷加以任命,承認田悅的繼承權。唐代宗當然允許。現在李寶臣的兒子李惟岳繼位,請朝廷承認一下,也算是有例可援。唐德宗想革舊弊,堅決不允許,田悅替李惟嶽代請,也不得允許。田悅、李正己、李惟嶽結合起來,為爭取傳子制,出兵和朝廷作戰。唐德宗調京西防秋兵一萬二千人守關東,又任命李懷光兼朔方節度使,大發各路兵討伐叛軍。這是一次帶有決定性的大戰爭,如果戰爭勝利了,割據勢力將大為削弱,可是,唐德宗並無用兵計畫,也不設統兵元帥,諸將由朝廷親自指揮。他以為用大軍擊三個叛鎮,可以制勝,根本不想到這是統一與割據的鬥爭,關係不限於三個叛鎮。果然,戰爭出於意料地愈來愈擴大,唐軍方面雖有不少良將,但在腐朽朝廷的指導下,局部勝利絲毫不能補救整個局面的大破敗。

  七八一年,魏博田悅攻唐邢州(河北邢臺縣)和臨洺縣(河北永年縣西),戰爭開始了。唐將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神策將李晟(音成chéng 王忠嗣舊部)大破田悅軍。田悅解圍退屯洹水縣(河北大名縣西南),淄青軍在東,成德軍在西,互相呼應。唐將唐朝臣大破魏博、淄青軍于徐州,江、淮漕運又通。七八二年,馬燧、李抱真、李晟又大破田悅軍,田悅收殘兵千餘人逃回魏州,守城自保。淄青李納(李正己死,子李納繼位)戰敗,逃回濮州(山東鄄城縣),唐軍圍濮州。唐德宗令盧龍節度使朱滔攻成德李惟岳軍,李惟嶽大敗,逃回恒州。李惟岳部將王武俊(契丹人)殺李惟嶽,投降朝廷。

  唐朝的腐朽政治,自安、史亂後,不曾有改善,朝廷應有的威信,它是缺乏的。它拿不出比藩鎮較好的政治來振新耳目,一時的戰勝,並不能挫折割據者的野心,改變分裂已久的形勢。這一戰爭還沒有結束,立即發生又一次戰爭。

  唐德宗任命成德降將張孝忠為易、定、滄三州節度使,王武俊為恒、冀二州都團練使,別一降將康日知為深、趙二州都團練使。分給朱滔德、棣(治厭次,山東惠民縣東南)二州。朝廷這個措施,意在分散舊成德鎮的力量。王武俊自以為功大,地位反比張孝忠低,不肯接受朝命。朱滔要得深州,屯兵據守,拒絕交給康日知。王武俊反叛,接著朱滔也叛,田悅、李納、王武俊、朱滔結合,聲勢又振。朱滔遣人密約朱泚同反,被馬燧搜獲。朱泚鎮守鳳翔,唐德宗召回長安,派宦官監視。馬燧等圍魏州,朱滔、王武俊救魏州。唐德宗令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前往助戰。李懷光擊破朱滔軍,王武俊又擊破李懷光軍,唐軍失勢,馬燧等退保魏縣(在魏州城西),抵禦朱滔等。唐軍與叛軍相持,朱滔等看出唐軍不能奪回優勢,相約稱帝稱王,表示與朝廷斷絕任何關係,不再算是唐朝的叛臣。朱滔自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朱滔為盟主。朱滔等向淮西節度使(駐蔡州,河南汝南縣)李希烈勸進,李希烈接受推戴,先自稱天下都元帥。李希烈兵強,派兵四出掠奪,圍鄭州,小隊人馬直到洛陽附近,東都大震駭。戰事從河北蔓延到河南,河南成為重要的戰場。

  宣武軍(節度使駐汴州)是對抗李希烈叛軍的主要唐軍。七八三年,李希烈圍襄城(河南襄城縣)。宣武節度使李勉使部將率兵一萬人救襄城,唐德宗也派兵三千人去助戰。李勉奏稱,李希烈精兵都在襄城,許州(河南許昌市,李希烈當時駐許州)空虛,使兩部救兵襲許州,襄城圍自解。唐德宗以為違反詔書,派宦官去斥責李勉。兩部救兵離許州數十裏,奉召狼狽退回。許州守兵追擊,唐軍大敗,死傷過半。李勉分兵四千助守東都,被李希烈截斷後路,不得退回。這都是唐德宗親自指揮的結果,宣武軍從此不振,襄城愈益危急。

  唐德宗在討伐三叛鎮時,意氣甚盛,一心要進攻。現在李希烈反叛,又轉過來一心要退守。不讓宣武軍攻許州,因為襄城距離洛陽比許昌近些。李希烈小隊人馬竄擾洛陽附近,便調宣武軍四千人去助守。顯然,他只求固守東都,保障西京的安全,別的都顧不得了。但是,事情又恰恰出於他的意料之外。他抽調關內諸鎮兵救襄城,涇原兵五千被調路過京師,因不給犒賞,兵士嘩變。變兵聲稱瓊林、大盈兩庫(皇帝私庫)積金帛無數,應該拿來大家分。變兵攻入京城,唐德宗率少數家屬倉皇出走,隨從只有宦官竇文場、霍仙鳴所率宦官約一百人。路上遇到郭曙(郭子儀子)、令狐建二人,率所部約五百人隨行。唐德宗在這些人擁護下,逃到奉天縣。過了三兩天,左金吾衛大將軍渾瑊率家屬到奉天。唐朝一部分官員也陸續來歸。渾瑊是郭子儀部下大將,一向有威望,七七九年,唐德宗分郭子儀所管軍州為三個節度使,渾瑊是三節度使之一。當年,內調為左金吾衛大將軍。渾瑊失兵權,自然是由於唐德宗的猜忌。他是朝中唯一名將,李希烈反叛,曾派間諜來陷害他,唐德宗在這一點上還算明白,沒有中計,渾瑊得保存生命。現在他來到奉天,人心才安定了一些。附近諸鎮援兵入城,有渾瑊統率,唐德宗才倖免被俘。在這一緊急期間,渾瑊成了挽救危局的決定性人物。

  朱泚曾任涇原節度使,涇原變兵擁朱泚為主。諸鎮救襄城兵,有些還沒有出潼關,也叛變回西京,投順朱泚。朱泚有了兵力,便自稱大秦皇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儼然立起一個朝廷來。朱泚立朱滔為皇太弟,與河北諸叛鎮遙相呼應。唐德宗派人到魏縣行營(攻田悅的唐軍)告急,李懷光率朔方軍回救奉天,李晟也沿路收兵來救,馬燧等各歸守本鎮,李抱真仍留河北。這一行動是唐朝的轉機,渾瑊堅守危城,使這個轉機能夠實現。渾瑊、朱泚都知守城與攻城的意義,雙方態度都非常堅決。朱泚親自督戰,用全力圍攻一個月,不能得城。城中食糧都用完,唐德宗自己也只吃些蔓菁和粗米,兵士更是困餓不堪。李懷光率兵五萬到長安附近,李晟率兵萬餘人也到,其餘各路援兵分別到達。朱泚集中兵力作最後一攻,守城兵力戰,朱泚大敗。李懷光擊敗朱泚別軍,朱泚率兵退守長安。奉天圍解了,群臣朝賀。軍官賈隱林對唐德宗說,陛下性太急,不能容人,如果這個性格不改,雖然朱泚敗亡,憂患還是會來的。唐德宗剛剛脫險,不便發怒,只好連聲說對,事實上昏君決不能因憂患而悔禍改過。他對陸贄(音至zhì)說,我對人推誠不疑,卻常常被奸人賣弄。我遭受許多患害,我看,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對人推誠的緣故。他是這樣一個決不悔改的昏君!

  果然,立刻又發生禍亂。李懷光性粗暴,從魏縣來,一路上說盧杞等人奸邪,應該誅殺。唐德宗按照盧杞的計謀,令李懷光乘勝攻長安,不必入朝相見。李懷光自以為有大功,竟不得見皇帝一面,對人說,我已經被奸臣排斥,沒有前途了。李懷光接連上表揭發盧杞等人的罪惡。朝臣們也議論紛紜,斥責盧杞等。七八四年,唐德宗被迫,貶盧杞等為南方遠州司馬。李懷光逼走盧杞等,心不自安,屯兵咸陽,與朱泚通謀,宣稱,我已與朱泚連和,朝廷快快避開。唐德宗倉皇離奉天,避往漢中。李懷光反叛,唐朝形勢又進一步惡化,許多朝官認為朝廷愈走愈遠,不可能再回來。那些閉門不出觀望勝敗的唐官,紛紛投降朱泚,甚至河東節度使馬燧也覺得絕望,撤回援兵,準備保衛河東本境。這時候,李晟成為挽救危局的決定性人物。

  李晟率孤軍駐東渭橋(在長安東北五十裏),夾在朱泚、李懷光兩強敵的中間,內無資糧,外無救援,開始時處境極為危險。他用忠義激勵全軍,在困境中保持銳氣。他的決心增強他的威信,駐邠寧、奉天、昭應(陝西臨潼縣)、藍田的唐軍,都接受他的指揮,軍聲大振,唐德宗本想逃往成都,因此停留在漢中。李懷光被迫逃往河中,部屬或投降李晟,或路上逃散,勢力大為削弱。李懷光逼走盧杞,將要叛變時,唐德宗派人去吐蕃求救兵。允許割安西、北庭地給吐蕃。河西隴右失陷後,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率軍民堅守,七八一年,使者間道入朝,朝廷才知道二鎮還存在。二鎮對抗吐蕃十餘年,唐德宗竟私許割讓,悖謬真是到了不能設想的程度!他和肅、代一樣,不相信將帥有克敵的力量,實際是怕將帥力量太大,立大功不好對付,寧願引進吐蕃兵來分功,什麼損害是在所不計的。他使渾瑊率諸軍自漢中出擊,吐蕃兵二萬來會。渾瑊擊敗朱泚兵,進屯奉天,與李晟東西相應。吐蕃大掠武功縣,又受朱泚厚賂,全軍退去。唐德宗想用吐蕃兵同取長安,聽說退去,非常憂愁,詢問陸贄。陸贄勸他信任將帥,用吐蕃有害無益,現在退去,正是好事。唐德宗的猜忌心不得不流露出來,要陸贄替他擬出指揮渾瑊、李晟等軍的規劃。陸贄勸他不要“決策於九重之中(宮中),定計於千里之外”。顯然朝廷引外兵來,是要將帥不得居全功,朝廷親自指揮,也是想自居首功,歸根都是猜忌心的表現。陸贄拒絕做規劃,他只好讓李晟等自動用兵,正如陸贄所說,“君上之權,特異臣下,惟不自用,乃能用人”,唐德宗不得自用,李晟等才得被用了。李晟率兵攻入長安城,號令嚴明,秋毫無犯。朱泚逃走,路上被部下殺死。七八五年,馬燧、渾瑊等圍攻河中,李懷光自殺。從七八一年三叛鎮作亂開始,朝廷處理軍事,一個錯誤接著又是一個錯誤,把戰禍引到河南,又引到長安城內,不是渾瑊、李晟等人盡力反抗叛軍,唐朝幾乎有覆沒的危險。七八四年,唐德宗回長安,七八五年,取河中,戰禍算是大體上告一結束。

  七八三年,魏縣行營解散,李抱真退屯臨洺縣,留在河北觀望形勢。李抱真利用王武俊與朱滔間的矛盾,說王武俊歸唐。唐德宗困在奉天,使人說田悅、王武俊、李納,允許赦他們的罪,並給大官爵。本來三人只要割據得到承認,名義上歸唐並無不可,三人都秘密答應了。七八四年,陸贄替唐德宗起草一道罪己大赦詔,文字確實誠摯動人,據說,詔書頒發下去,四方人心大悅。七八五年,李抱真入朝,對唐德宗說,“山東宣佈赦書,士卒皆感泣,臣見人情如此,知賊不足平也”。一個皇帝肯自認錯誤,願意悔過,話又說得那樣懇切,士卒感泣是很可能的。不過,陸贄的文章,首先沒有感動唐德宗本人。赦書開頭幾句是“致理(治)興化,必在推誠;忘己濟人(民),不吝改過”。唐德宗過去是後來還是最不推誠、最吝改過的昏君,他根本不承認自己有錯誤。其次也沒有感動田悅等三人,他們依然為割據而進行爭奪,赦書只是給他們一個取消叛臣名義的藉口。三人見赦詔,都自去王號,上表謝罪。唐德宗任命王武俊為恒冀深趙節度使,李納為平盧節度使,田悅早已任節度使,特加檢校左僕射官號。剩下幽州的朱滔和淮西的李希烈,朱滔於七八五年病死,將士立劉怦為主,朝廷任命劉怦為幽州、盧龍節度使。李希烈於七八六年為部將陳仙奇所殺。陳仙奇來降,朝廷任為淮西節度使。吳少誠說是為李希烈報仇,殺陳仙奇,自為留後,朝廷即任為淮西留後。由傳子制引起的一場大混亂,就這樣可恥地結束了。

  陸贄是唐朝卓越的政論家。唐德宗作太子時,已經聽到陸贄的聲名。七八三年,戰禍蔓延到河南,需要大手筆替他起草文告,才召用陸贄為翰林學士。陸贄正直,唐德宗有問,總是剴切指陳,有過,總是竭誠諫諍。唐德宗逃到奉天,事事和陸贄商量,不可一日離左右,但重要議論卻很少採納。唐德宗逃到漢中,使人去召杭州刺史李泌。陸贄的嚴肅態度,與唐德宗剛愎的性格是不能相容的,陸贄儘管能發救時的宏論,遇到昏君,不免大部分化成空談。李泌經歷玄、肅、代、德四朝,昏君的心理已經摸得夠清楚了,因此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誘導唐德宗做一些好的事情,使得有些禍亂受到阻止,內憂外患多少有減輕的趨勢。

  為了仇視回紇,要與吐蕃和好,這是唐德宗一貫的主張。七八四年,唐德宗回長安,吐蕃來求安西、北庭兩鎮。唐德宗想召還郭昕和李元忠,割兩鎮給吐蕃。李泌說,兩鎮將士盡忠竭力,為國家固守近二十年,如果割棄,他們將來從吐蕃入侵,怨恨朝廷如報私仇,一定很兇悍。朝臣贊助李泌的意見,兩鎮得保存下來。唐德宗剛進長安城,便猜忌功臣,七八五年李懷光死,猜忌心更不可抑制。吐蕃入寇,被李晟擊敗。吐蕃人說,唐良將不過李晟、馬燧、渾瑊三人,用計去掉他們,可以取唐國。七八六年,吐蕃派兵二萬到鳳翔城下,聲稱李晟叫我們來,為什麼不出來犒賞。第二天退去。這是何等拙劣的離間法,唐德宗卻信以為真,張延賞乘機譭謗李晟。李晟晝夜哭泣,請求出家為僧,唐德宗不許。七八七年,吐蕃又使人向馬燧求和,馬燧對李晟有嫌怨,附和張延賞(宰相),力主講和。唐德宗以和吐蕃為藉口,削去李晟的兵權。又令渾瑊為會盟使,臨行時,唐德宗要他“推誠”對待吐蕃,切不可有猜忌心。顯然,向吐蕃求和好,目的是在奪諸功臣的兵權,對外敵推誠不猜忌,正由於對功臣猜忌不推誠,他這樣謬誤地對待功臣,宜乎受吐蕃的侮弄。渾瑊到平涼結盟,吐蕃伏兵突起,殺唐官和唐兵,渾瑊奪馬逃回。吐蕃原想捉獲渾瑊,使馬燧因創和議得罪,然後進兵攻取長安。現在渾瑊逃走,馬燧雖已被唐德宗憎惡,失去副元帥、河東節度使等職位,卻還沒有治罪,進攻的計畫因而停止。

  和吐蕃幾乎招來戰爭,更危險的是李晟失兵權,遭猜忌,武臣們如李抱真等都憤怒解體,不肯再為朝廷出力。宰相張延賞辭職,表明和吐蕃的責任,但君臣相疑,內外解體的分裂狀況仍無法消除。這又是唐朝一個緊急關頭,唐德宗大概感到危險,任用李泌為宰相,李泌大概也感到非任職不可,居然允許做宰相。這時候,確實只有李泌一人可以挽救危局,因為只有他能夠說透利害,打動唐德宗的內心,使他多少聽從一些。

  李泌受任後,與李晟、馬燧等進見唐德宗。唐德宗對李泌說,從前你在靈武時,就該做這個官,你一定不肯做。現在我用你為相,要同你定個約:你切不可報仇,你有恩要報,我替你代報。這幾句話完全流露出唐德宗的猜忌心,他怕李泌報恩報仇,濫行職權,損害皇帝獨掌的賞罰權。他用李泌,但並不瞭解李泌的為人。李泌說,我一向奉道教,不與人結仇,也沒有什麼私恩要報。今天,我倒要和你定個約。唐德宗說,可以。李泌說,願你勿害功臣。李晟、馬燧有大功于國,你萬一害他們,內自宿衛,外至方鎮,那個不憤怒,恐怕中外叛變,大亂立刻到來。你能誠心對待他們,他們自然也就安心,國家有事,他們出去征伐,無事在朝內任職,不是很好麼?你不要忌二臣功大,二臣也不要因位高自疑,天下就無事了。唐德宗聽說,答應不害李晟、馬燧,二人也涕泣拜謝,表示感激。一個緊急關頭就這樣平穩地渡過去。李泌做了許多有利於國的事,愈得信任,因而提“北和回紇,南通雲南(南詔國),西結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計畫。唐德宗堅決反對和回紇,經李泌反復開導,才決定與回紇和親。七八八年,回紇可汗得唐許婚,非常喜悅,願為唐牽制吐蕃。七九三年,南詔國也脫離吐蕃,與唐恢復親善關係。吐蕃的兩個與國變成敵國,唐的兩個敵國變成與國,唐與吐蕃形勢大變,從此吐蕃勢弱,不能為唐大害。唐朝免去吐蕃的威脅,到唐憲宗時,又有力量和關東割據勢力作戰,並取得勝利。李泌這一建議的實施,對唐與吐蕃兩國都有深遠的影響,在他的政治生活中,這是最大的一個成功。

  李泌常與唐德宗進行有意義的爭論。有一次,一個妄人對唐德宗說,白起(戰國時秦國名將)告訴他,吐蕃將要來寇,白起能替國家守衛西邊。本來,吐蕃侵邊是常事,唐守邊兵把它趕走也是常事。唐德宗把邊上戰勝看作白起的功勞,要在京城立白起廟。李泌說,我只聽說過“國將興,聽於人(民)”(《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將帥立了功,你卻賞白起,邊上誰還肯殺身禦敵?請外兵和請鬼神,都是貶低功臣的一種手法,李泌這一駁議,正打中唐德宗的隱情,白起廟只好作罷。有一次論到盧杞,唐德宗說,人都說盧杞奸邪,我覺得不是那樣。李泌說,讓你一個人不覺得,正是他的奸邪處。如果你早覺得,何至有奉天的禍難。唐德宗說,那是天命,術士早就說過,與盧杞不相干。李泌說,天命,一般人可以說說,只有君和相不可說。君、相是造命的人,君、相也說天命,那末,禮、樂、刑、政還有什麼用?紂說,“我生不有命在天”,商就是這樣亡國的。唐德宗說,盧杞小心,我說的話他都聽從,他沒有學問,不能和我辯駁,我常常覺得才能比他大得多。利用昏君自以為是、自以為能的弱點,按照昏君的意圖來順從,這是奸人得寵的秘訣。盧杞為相,出的主意沒有一件不誤大事,在奉天危城中還是如此,唐德宗卻始終信任,原因就在盧杞的主意全是唐德宗的主意,事情壞了,宰相受朝臣們斥責,絕不推辭,唐德宗自然認為是忠臣,愈加信任。李泌反駁說,憑著言無不從,就得稱忠臣麼!“言而莫予違”,正是孔子所謂“一言喪邦”呵!唐德宗說自己為什麼能接受李泌的諫諍,因為李泌說理深透,態度和順,使人信服,不能不從。七八九年,李泌病死。他喜歡談神仙怪異,自稱是道教徒,從反對立白起廟、反對信天命看來,他談神仙怪異,實是處亂世的一種智謀。胡三省注《資治通鑒》,說是“子房(西漢初張良)欲從赤松游之故智”,可謂能知李泌的心事。

  唐與回鶻(音胡hú,七八八年改紇為鶻)、南詔講和後,吐蕃不敢輕易入侵,各藩鎮也因要求得到滿足,名義上尊奉朝廷,唐德宗處在比較和緩的情勢下,充分行施著他的惡劣政治,陸贄雖然做了兩年多(七九二年夏至七九四年冬)宰相,提出許多好的建議,但並不能改變當時的惡政。這些惡政是:

  (一)宦官專軍政——七八四年,唐德宗猜忌宿將,使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監左、右神策軍。七九二年,左神策大將軍柏良器,募精壯人代替掛名軍籍的小商販。監軍竇文場認為可疑,唐德宗貶柏良器。七九六年,任竇文場、霍仙鳴為左、右神策護軍中尉。從此宦官兼管禁軍,藩鎮將帥多從神策軍出身,有些朝官也出入宦官門下。邊上諸軍,多請隸屬於神策軍,稱為神策行營,歸中尉統率,神策軍因此擴大到十五萬人。竇、霍勢力盛大,為唐後期宦官挾兵權把持廢立大權的局面開了最初的端。

  (二)大權獨攬,親理小事——陸贄因直諫,七九四年罷相。七九五年,貶陸贄為忠州(四川忠縣)司馬。自從陸贄被逐出朝,唐德宗耳根清淨了。他不再任用宰相,官員小至縣令,都由他自己選用,宰相只管行文書的事務。他對那些擁兵並有反叛可能的人,卻屈意姑息,一州一鎮只要有兵,就不敢去觸犯。他的大權表現在做小事上,在大事上他是缺乏權力的。

  (三)貪進奉、興宮市——唐德宗在奉天吃過窮乏的苦頭,回長安後,專心貪財物。他從窮乏生活中,沒有取得任何有益的經驗,獨取得貪財的經驗,真是昏愚到極端。因為他貪財,節度使多以進奉名義來討喜歡。名目有“稅外方圓”(正稅外周轉)、“用度羨餘”等等。節度使額外刻剝百姓,所得財物大部分自吞,進奉只是十分中的一二。有的每月進奉,稱為月進;有的每天進奉,稱為日進。後來州刺史也有進奉,幕僚也有進奉。所謂進奉,就是鼓勵地方官加緊剝削,皇帝坐地分贓。在京師,使宦官為宮市使。宮市使手下有白望數百人,專在市上搶掠貨物。所謂宮市,就是皇帝作窩主,宮中用物不買就會得到。七八七年,唐德宗對宰相李泌說,每年各地方進奉,共值錢五十萬緡,今年只得三十萬緡,宮中用度不夠,怎麼辦!李泌勸他不要求私財,國庫每年供給宮中一百萬緡,請從此不受進奉並停止宣索(隨時派宦官到地方上要財物)。唐德宗答應了,可是還暗中派宦官去要,敕令地方官不許讓宰相得知。封建皇帝以天下為家,因為愛家,不敢過分剝削民眾,這就成為好皇帝。唐德宗連京師街市都不顧,只顧宮中的家,私財積得愈多愈好,死也不肯拿出一些來。有一次,禁軍缺糧要嘩變,恰好江、淮運到米三萬石,唐德宗高興,走到東宮對太子李誦(唐順宗)說,米運到了,我父子得活命了。江、淮運米,連運費每鬥值錢三百五十文,京師市上米價每鬥不過數十文,他寧願兵變,不願拿出私財來糴米。七八三年,涇原變兵佔據長安,給他的教訓卻是加緊充實瓊林、大盈庫,貪鄙的毒如此深入骨髓,不發生第二次兵變,算是他的僥倖。

  對功臣猜忌,對擁兵者姑息,對財物貪得無厭,唐德宗就是這樣的一個昏君。八○五年,這個昏君死了,唐順宗繼位。唐順宗得中風病,不能說話,親信人王伾(音丕p9,杭州人)、王叔文(越州山陰人)替他出主意,朝臣中柳宗元、劉禹錫、韓泰等名士,幫助王叔文議論政事。唐順宗即位,下令蠲免民間對官府的各種舊欠;停止地方官進奉和鹽鐵使的月進錢;減江淮海鹽價,每鬥自三百七十錢降為二百五十錢,減北方池鹽價為每鬥三百錢;取消宮市;召回陸贄和著名諫臣陽城等;宣佈京兆尹李實的貪污罪,貶為通州(四川達縣)長史。這些,在當時都是善政。為奪取宦官的兵權,派老將范希朝為左右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韓泰為行軍司馬。宦官俱文珍等和反王伾、王叔文的朝官結合起來,擁立唐順宗的長子李純(唐憲宗)為皇帝,唐順宗退位稱太上皇。唐憲宗貶王伾、王叔文。王伾病死,王叔文被殺。柳宗元等八人都算是王叔文党,貶到遠州做司馬。王伾、王叔文是南方人,又是小官,一向沒有聲望,驟然掌握朝廷大權,引起眾官的憎恨,是很自然的。奪宦官兵權,當然要遭到宦官的仇視。唐順宗病重,很快就要死去。王叔文等在這種情況下執掌政權,思想上還以為大有可為,未免急於求成,見利忘害。不過,他們在掌權的幾個月內,頒佈的政令,都是改革弊政,有利於民眾,也有利於朝廷,唐憲宗給他們極重的處罰,完全從爭奪權利的私仇出發,根本不顧及他們究竟犯了什麼罪。從此,唐朝又創了一個新的惡例,每一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作私人,後帝對前帝的私人,不分是非功過,一概敵視,予以驅逐。宦官擁立皇帝,朝官分成朋黨,本來有相沿成習的趨勢,在唐憲宗繼位時,都開始表面化了,唐中期也就向後期過渡。

  

  四 第三次鬥爭(八○五年——八二○年)

  

  唐朝廷潛在的力量,實際上遠勝割據者,只是唐肅宗以下都是昏君,腐朽勢力統治著朝廷,在和割據勢力鬥爭中,總是處於劣勢。唐憲宗比他的先帝們有振作朝廷的意願,多少能夠聽朝臣們的諫諍,也多少改革一些前朝的惡政,所用宰相也還得人,因此,朝廷在政治上呈現唐中期未曾有過的氣象,在軍事上也就獲得未曾有過的勝利。

  但是,唐憲宗基本上是腐朽勢力的代表。當朝廷取得一些勝利顯出優勢以後,腐朽勢力又統治著朝廷,已得的勝利和優勢,恰恰有助於腐朽勢力的更加強固,後來連作為代表的唐憲宗本人也被推倒,以宦官權力大於皇帝為特徵的唐後期接著就開始。

  宦官吐突承璀(音cuǐ)的進退,可以說明唐憲宗政治上自昏至明、自明至昏的過程,下面簡單敍述這個過程。

  唐憲宗最寵信的宦官是吐突承璀。他即帝位,便任吐突承璀為內常侍,知內侍省事,統率全部宦官。八○六年,任吐突承璀為左神策中尉,掌管禁軍。八○九年,成德節度使王士真(王武俊的長子)死,長子副大使王承宗自為留後。河北三鎮相沿以嫡長子為副大使,父死便稱留後,朝廷任命後,正式稱節度使。唐憲宗想革除藩鎮世襲制,準備用兵,是合理的,但當時形勢,河北用兵是不可能取勝的,用吐突承璀為統帥,那就更荒謬了。他任命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治宣州,安徽宣城縣)等道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等使,統兵討伐王承宗。朝臣白居易等群起反對,極言宦官不得作兵馬統帥,各道將校受宦官指揮,誰不感到恥辱,心既不齊,那能立功。唐憲宗固執己見,只是取消四道兵馬使名義,改處置使為宣慰使,實際上仍用吐突承璀為統帥。吐突承璀率左、右神策軍到行營,威令不振,各道統兵將帥互相觀望,無意立功,戰局完全陷於被動。八一○年,唐憲宗不得已任命王承宗為成德節度使。這次用兵,調動各道兵共二十萬人,神策軍還不在數內,軍費共用七百余萬緡,單是遣散諸道行營將士回本鎮,就共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朝廷耗費大量財物,所得的結果是威信大損,為天下笑。

  唐憲宗力排朝臣們的公議,堅決對河北用兵,一個藩鎮的策士指出他的用意是,想炫耀自己的謀略,使群臣畏服。事實上,唐憲宗這種做法,是有一貫性的。他即位時,不問是非輕重,驅逐所謂王叔文党。這次用兵,也是朝臣們的諫諍一概不聽。他即位以來,雖然也鼓勵朝官們直諫,直臣李絳、白居易等人也受到重視,可是,本質上他是親信宦官、疏遠朝官的,他自己和宦官一起,把朝官作為另一起。對河北用兵,是想炫耀謀略,也是想扶這一起壓另一起。他這種一貫的做法,在朝官中也起著稱為朋黨的分裂作用。八○八年,他舉行特試,要應試人直言極諫。應試人牛僧孺、李宗閔等指陳時政,無所避忌,考試官楊於陵等認為合格,列在上等。唐憲宗也承認楊於陵等的評定。宰相李吉甫對唐憲宗哭訴,說考試官作弊不公,唐憲宗不問是非,把閱卷有關的大小官都貶竄出京,牛僧孺等也被斥退。李吉甫擅長逢迎,善於揣摩唐憲宗和吐突承璀等宦官的心思,是一群佞臣的代表。唐憲宗為李吉甫貶斥楊於陵、牛僧孺等,同樣也是扶這一起壓另一起的做法。唐後期南、北司之爭、朝官中朋黨之爭,都在唐憲宗時顯著地表現出來。

  八一○年,吐突承璀歸京師,仍任左神策中尉。朝官李絳等力爭,要求辦他戰敗的罪。唐憲宗不得已,貶吐突承璀為軍器使。八一一年,吐突承璀受賄事被發覺,出為淮南監軍。唐憲宗對李絳說,這不過是個家奴,儘管給他多大的權力,要去掉他,輕得象去掉一根毛。其實,宦官勢力已經養成,決不是輕如一根毛,唐憲宗也並不想去掉這一根毛,不過,這句話正好說明為什麼親信宦官、疏遠朝官的原因。

  唐憲宗想恢復唐朝的統一,與割據勢力作鬥爭,比較有決心,這使他能夠進取並且取得一些成就。他用吐突承璀討伐王承宗,結果不出李絳等朝臣的預料,戰事以對王承宗忍辱而告結束。他得到教訓,知道要有成就必須用李絳等朝臣。但是,李絳等朝臣與宦官勢不並立,用李絳就得抑宦官。八一一年,吐突承璀出宮作淮南監軍,李絳被任為宰相,表示兩個勢力的消長,從此朝廷展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李絳作宰相,一群直臣得勢,朝廷頗有振作的氣象。八一二年,魏博鎮內訌,將士擁立田弘正為留後。田弘正舉魏博鎮六州土地歸順朝廷。李絳預料魏博鎮將發生內訌及處理歸順等事,都表現出非凡的才智,唐憲宗卻對他疑忌起來。有一天,唐憲宗告訴宰相們說,你們應當替我愛惜官職,不可給你們的私人。李吉甫、權德輿說不敢。李絳獨說考察宰相用人,只問得當不得當,不必問是親是故。唐憲宗口頭上只好說,你說得對。八一三年,唐憲宗問宰相們(這時候武元衡已代權德輿為相),人們都說外面朋黨大盛,這是什麼緣故?所謂人們,無疑是宦官,李吉甫奉迎宦官,武元衡新作宰相,所謂外面有朋黨,無疑是指李絳為首的朝臣。李絳答稱,自古人君總是深惡臣下有朋黨,因此小人陷害君子也總說有朋黨。要知道,君子自然與君子合,難道一定要君子與小人合,才算非朋黨麼!辯論後不久,八一四年初,唐憲宗罷免李絳的宰相職,召回吐突承璀為左神策中尉,宦官又壓倒朝官中的鯁直派,李絳所提京西、京北神策軍鎮兵改歸節度使統率,革除守邊軍積弊(如受降城兵額有四百人,實數只有五十人,武器只有弓一張)等建議,都被擱置,腐朽勢力不怕再有人指責了。

  自八一一年李絳作宰相時起至八一四年罷相時止,唐憲宗信任李絳,取得魏博鎮,是他得稱為明君的時期。

  唐憲宗早就有意對淮西用兵。八一四年,彰義軍(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子吳元濟自立。唐憲宗發兵十六道討伐淮西。淮西只有申(治義陽,河南信陽)、光(治定城,河南潢川)、蔡(治汝陽,河南汝南)三州,四面都是唐州縣,是諸藩鎮中最容易攻取的一鎮。唐憲宗這次算是接受教訓,不用宦官作統帥,任嚴綬為申光蔡招撫使,督諸道兵進攻。嚴綬是個腐朽官僚,只會給宦官送厚禮,作統帥一年,毫無功績。八一五年,唐憲宗改任宣武節度使韓弘為淮西諸軍行營都統。韓弘是個半割據者,不願淮西鎮消滅,諸軍也互相觀望,停滯不進。八一六年,唐憲宗不聽朝臣諫阻,令河東、幽州、魏博等六道出兵討伐成德鎮王承宗。河南戰場已經窮于應付,又添加河北一個戰場,說明唐憲宗同唐德宗一樣,剛愎自用,輕舉妄動,根本不懂得如何用兵。只是由於藩鎮本身已經衰弱,各取守勢,不再象唐德宗建中初年(七八一年)那樣強暴進攻,因而戰事得免擴大。當時攻淮西各軍約有九萬人,攻戰將近四年,朝廷支出大量軍費,民眾困疲不堪,唐憲宗也感到為難。八一七年,任用主戰最力的裴度為宰相,到郾城(河南郾城縣)督師,實際是代韓弘作統帥。裴度奏請取消監陣的宦官。原來各道主將受監陣宦官的牽制,進退不得自主,戰勝被監陣冒功,戰敗被監陣淩辱,誰也不願真正出力。這時候唐憲宗無奈,聽從裴度的話,只好取消監陣宦官,各道主將因此都積極起來,戰局改觀了。將軍李訴得裴度的支持,攻入蔡州城,擒獲吳元濟。淮西鎮的消滅,使唐朝的東都洛陽和江、淮免去威脅,意義是重大的,但是,唐朝用如此巨大的兵力,僅僅取得孤立的三州,唐憲宗的用兵無能也就可以想見。

  河北戰場上六道兵共十余萬人,並無統帥,互相觀望,朝廷輸送錢糧,數量巨大,例如幽州鎮,按兵不動,每月也要軍費十五萬緡。在攻破蔡州前幾個月,朝廷已經無法支持,不得已撤銷河北行營,令六道兵各歸本鎮,對王承宗又一次以忍辱而告結束。

  淮西鎮破滅後,其他藩鎮恐懼。八一八年,橫海鎮程權(七八二年,程日華開始割據,節度使駐滄州)自請離鎮做朝官;朝廷收復滄、景二州。幽州鎮劉總也上表請歸順。成德鎮王承宗上表求自新,獻出德、棣二州,其餘所部諸州,錄事以下各官請朝廷任命。唐憲宗又命魏博鎮田弘正等討伐淄青鎮李師道,八一九年,殺李師道。朝廷收復淄、青等十二州。淄青鎮自七六五年李正己開始割據,傳子孫凡五十四年,是地最大、兵最多的一鎮。唐滅淄青,藩鎮割據基本上被消滅,唐朝的統一暫時實現了。宰相裴度在這次統一戰爭中,起著重大的積極作用。

  自八一四年召回吐突承璀以來,唐憲宗在很大程度上恢復著昏君的面目。他勉強取得淮西的勝利,便驕侈起來,橫海、幽州、成德、淄青等鎮的歸順和消滅,更滋長他的驕侈心。當時最迫切的任務是改善政治以求統一的鞏固,可是,他一意推行的卻是腐朽政治。他自即位到滅淮西以前,多少還能納諫,這時候,任何諫諍都不聽了。

  這是宦官愈益被親信,朝官愈益被疏遠的表現。他依靠朝官取得一些軍事上的勝利,這些勝利,使得他對朝官愈加疑忌,愈要把權力交給自己的家奴,結果是宦官勢力得到大擴張,擴張到唐後期的宦官霸佔政權。

  唐憲宗自以為立了大功,該永遠享受大福。八一八年,下詔求方士,宰相皇甫鎛薦山人柳泌,說是能合長生藥。八一九年,唐憲宗服長生藥,性情變得暴躁多怒,宦官在左右,經常被斥責甚至被殺。在皇位繼承上,宦官分兩派,吐突承璀謀立澧王李惲為太子,梁守謙、王守澄等擁護太子李恒(唐穆宗)。八二○年,宦官殺唐憲宗,梁守謙、王守澄等立唐穆宗繼位,殺吐突承璀及李惲。一個皇帝被宦官殺死,朝官不敢追問,宮中朝上相安無事,說明宦官勢力大到可以進退皇帝,從此掌握唐朝政權的人,不是皇帝而是宦官。

  宦官掌握政權,加上朝官與宦官間的鬥爭和朝官間朋黨的鬥爭,構成唐後期政局的特徵。作為唐中期主要矛盾的朝廷和割據勢力間的鬥爭,因唐憲宗的軍事勝利,藩鎮大為削弱,退到次要的地位上去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