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

南北統一後的經濟狀況

第二節 南北統一後的經濟狀況

  民眾需要和平與統一,隋文帝政治上的措施,一般符合民眾的願望。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在隋文帝節儉政治的統治之下,民眾負擔比南北朝時有顯著的減輕。封建社會裏,民眾得到這些必要的條件,社會生產主要是農業生產就會自發地呈現出繁榮景象。過了一個時期,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生活愈益趨於驕奢淫逸,剝削隨而愈益無所限制,到後來,生產萎縮,民力耗盡,民眾不得不發動起義來推翻統治者。這種一般的情況,即所謂一治一亂,組成中國長期封建社會螺旋形發展過程中的各個螺旋形。每個螺旋形,大都是一個朝代。朝代有的長,有的短或者很短,這決定於統治階級製造禍亂的程度。隋是一個很短的朝代,因為隋文帝雖然求治有效,可是隋煬帝的造亂非常劇烈,使得一時穩定下來的隋朝很快就崩潰。

  下面主要是敍述隋文帝時候的經濟狀況。

  均田——北齊均田法,普通民眾一夫受露田八十畝,一婦受四十畝,奴婢受田數與良人同。丁牛(壯牛)一頭受田六十畝,牛數不得多於四頭。又每丁受永業田二十畝,種桑或種麻。齊制與魏制不同處,在於齊制奴婢不受永業田。齊文宣帝時,宋世良請分牛地(一牛受田六十畝)給貧人,又說,富家利用奴婢牛受田的制度,迫使貧人無立錐的土地。五五七年,齊文宣帝議遷徙冀(治信都,河北冀縣)、定(治安喜,河北定縣)、瀛(治河間,河北河間縣)三州無田的人到幽州范陽郡(治涿,河北涿縣)就寬鄉謀生,百姓驚擾,議不能行。足見富貴人聚居及人口眾多的州郡,即所謂狹鄉,均田法已成空文。周武帝遵行齊制,隋文帝也遵齊制,實際上也就是承認富貴人已占的田地,不加變動。五九二年,隋文帝派遣使官,到全國各地推行均田法,狹鄉每丁才得二十畝,老幼所得更少,寬鄉可以得到足數的田地。江南地區,士族和土豪于五九○年發動叛變,經楊素武力鎮壓後,狹鄉民眾可能從均田法取得較多的田地。民眾按人口受田,即使狹鄉分田少,比無田終究是好一些。隋文帝時經濟繁榮,均田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六○九年,隋煬帝詔天下均田,史籍不載均田情形,大概詔書只是一紙空文。

  租調徭役——南北朝課役法,大體如下述:南朝以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為正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為次丁,十二以下、六十六以上為老小。戶主男丁課租米五石,祿米二石,所種田每畝稅米二鬥;調布絹各二丈,絲三兩,綿八兩,祿絹八尺,祿綿三兩。男丁年十六半課,十八正課。六十六免課。女出嫁為丁,未嫁,二十歲為丁。女丁租、調都半課。男丁每歲服徭役不超過二十日。北朝:齊,男子十八以上,六十五以下為丁,十六以上,十七以下為中男,六十六以上為老,十五以下為小。丁男十八歲受田課租、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夫婦二人合稱一床,每歲課墾租(給朝廷)二石,義租(給郡)五鬥;調絹一匹,綿八兩。西魏宇文泰使蘇綽定課役法,民年十八至六十四以及輕殘廢人都得納課,已娶的人,每歲課絹一匹,綿八兩,粟五斛(石)。單丁(未娶)半課。產麻的地方,課布一匹,麻十斤。單丁課四分之一。民年十八歲至五十九歲服徭役,豐年不超過三十日,中年二十日,下年十日,每家服役不超過一人。五六一年,周武帝改八丁兵為十二丁兵,八丁兵即分服役人為八番,每人八個月內服役一次,十二丁兵是分十二番,十二個月內服役一次。上列南北朝課役法,輕重不一,大抵北齊法較輕,為隋所沿用。

  五八一年,蘇綽子蘇威任度支尚書。蘇威聽蘇綽這樣說過,我定的課役法,不免過重,希望將來有人來減輕。蘇威聽了作為自己的責任,任度支尚書後,奏請減課役,務請輕簡,得到隋文帝的允許。當時規定的課役法,以男女三歲以下為黃,十歲以下為小,十七歲以下為中,十八以上為丁。丁受田(遵北齊制),納課服役。六十為老,免課役。丁男夫婦為一床,課租粟三石,桑土調絹一匹(四丈),綿三兩,麻土調布一端(六丈),麻三斤。單丁及僕(部曲)隸(奴婢)半課。沒有受田的人都免課。五八三年,隋文帝改成丁年齡為二十一歲,受田仍是十八歲,負擔兵役卻減少三年。又改每歲三十日役為二十日,減調絹一匹(四丈)為二丈。五九○年,令百姓年至五十,可納庸免兵役。庸就是免役人每日納絹數尺(唐制每日三尺,當是沿隋制),二十日不過數丈,對衰年人也是一種寬政。課役的減輕,有助於生產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的發展,因之取租粟比周、齊多,還不算過重。六○四年,隋煬帝即位,廢除婦人及奴婢、部曲的課役,又改男子成丁年二十一為二十二,比隋文帝時又寬了些,不過,隋煬帝橫徵暴斂,大興兵役,課役法全被破壞,所謂寬政,無非是些具文而已。

  戶口——史籍所記戶口數,一般是比實際戶口要少些。自東漢末年起,由於戰亂相繼,實際戶口耗損極巨。又由於士族強盛,各依勢力大小,蔭庇民戶作私屬,民戶為逃避朝廷的課役,也只好忍受士族的蔭庇。所謂“百室合戶,千丁共籍”,就是士族奪取朝廷大量戶口的一種形式。因之,魏、晉迄南北朝,朝廷所有戶口數,比實際戶口數又少得多。東漢時期,大抵戶數在一千萬上下,口數在五千萬上下。三國以來,戶口驟減,西晉武帝太康年間,有戶二百四十五萬餘,口一千六百萬餘,號稱極盛,但遠不能比東漢。四六四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有戶九十萬餘,口四百六十八萬餘。五二○年前後,北朝魏孝明帝正光年間,魏戶口比西晉太康時增加一倍有餘。如以戶五百萬,口三千二百萬計算,加上南朝宋戶口(假設南朝約經六十年,戶口數不變),全國有戶約六百萬,口約三千七百萬,也還比不上東漢。隋文帝開皇初年,有戶三百六十余萬,滅陳得戶五十萬。後來逐漸增加到八百七十萬。六○六年,即隋煬帝大業二年,全國有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大體上恢復了四個世紀以前東漢時期的戶口數。與戶口數相配合的墾田數,五八九年,有可墾田一千九百四十萬餘頃。《隋書•地理志》載隋煬帝大業年間,有墾田五千五百八十五萬餘頃,墾田數顯然遠非事實。兩漢按民戶所種田畝收租(三十稅一),按丁口收賦,因之戶口和畝數比較近真。隋按丁口授田收租,授田寬鄉狹鄉不同,朝廷並不按法令如數給田,收租卻不許短缺,因之戶口數比較近真,墾田數則是任意誇張,全不可信。

  戶口在短期間激增的原因,主要是課稅輕,徭役少,民眾願意脫離士族的蔭庇自立門戶。同時,士族制度已經衰微,士族不再有足夠的勢力和朝廷爭奪民戶。南方士族政權消滅後,脫離蔭庇的民戶數量可能比北方更大。五八五年,隋文帝令州縣官檢查戶口,自堂兄弟以下親屬必須分立戶籍,檢查後得新附一百六十四萬餘口。高熲奏行輸籍法,令州縣官每年依朝廷所定式樣檢查戶口一次,《隋書•食貨志》說,從此地方官無法作弊。北方第一次檢查,得新附一百六十四萬餘口,此後歷年檢查,每年所得新附,人數不多。至六○九年,隋煬帝又一次大檢查,得丁二十四萬餘,新附口六十四萬餘。這次所得,約合五八五年所得的半數,其中還有得自江南的新附,足見隱漏的戶口不是很多。假設北方歷年所得新附口數,為一千萬左右(約二百萬戶),也還遠不合六○六年的戶口數,除非六○六年戶口數出於虛構,否則激增一倍以上的戶口,其中很大一部分應在南朝士族勢力最大的江南地區。如果這個推測還不算遠離事實的話,那末,南朝陳舊境戶數當在三百萬以上,口數當在一千五百萬以上。這是從未有過的戶口數,說明長江流域經東晉、南朝將近三百年的開發,已經擁有約等於黃河流域三分之一的人力,經濟上升,成為中國封建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

  凡屬於朝廷所有的戶口,都得負擔朝廷規定的課役。戶口增多,朝廷正常的收入也增多。五九二年,史籍敍述隋朝廷的富饒,說,度支官奏稱,府庫都藏滿,不能再藏,只好堆積在廊廡下。隋文帝別立左藏院來容納絹匹,並令人口稠密的河北、河東地區,今年田租減三分之一,調全免。這種富饒景象,據史書所記,曾一見於西漢文、景時期,經七百數十年,再見于隋文帝時,實行節儉政治的皇帝,歷史上確是極稀有的。

  下列一些措施,也和經濟的發展有關係。

  積谷——水旱災害,歷年常有,貧民死亡流散,常是社會不安的一個重要原因。隋文帝置倉積谷,預防荒年,收效甚大。倉有兩類,一類是官倉,一類是義倉。官倉積儲租米,供朝廷使用。隋文帝都長安,關中產糧不能供給京城的消費,漕運又有砥柱(河南三門峽)的險阻,一遇荒年,關中軍民便無法得食。五八三年,在衛州(治汲,河南汲縣)置黎陽倉(在河南浚縣大伾山北麓),在陝州(河南陝縣)置常平倉,在華州(治鄭,陝西華縣)置廣通倉,三倉逐次轉運,供京城食糧。募人自洛陽運米四十石經砥柱送到常平倉,給予免本人兵役的報酬,足見漕運很困難。隋文帝曾在一個荒年裏,發廣通倉粟三百萬石賑濟關中饑民。此後,連年有災,倉穀也無法應急。五九四年,他只好率領饑民到洛陽就食,因為洛陽有充足的積穀。隋煬帝遷都洛陽,六○六年,在洛口置興洛倉(又名洛口倉,在河南鞏縣東南高原上),築倉城周圍二十餘裏,有三千個大窖,每窖儲谷八千石。又在洛陽北七裏處置回洛倉,倉城周圍十裏,有三百個大窖。兩個倉共儲穀二千六百萬石。短期內能集合如此數量的食糧,固然由於殘酷的搜括,但也顯示當時農業生產是繁榮的。全國各州也置倉積谷,遇水旱荒年,便開倉賑給。義倉也稱社倉,是民間自置的公共糧倉。五八五年,隋文帝採納度支尚書長孫平的建議,初置義倉。五九六年,又令諸州百姓及軍人收穫時,按貧富分三等出糧若干,最多不過一石,在當地造倉儲蓄,委鄉官管理,遇有災害,就在當地賑給。義倉設在鄉間,西北地方設在縣城,不讓州官掌管,有災開倉較為方便。義倉可防小災,官倉可防大災,這種積穀防災法,用意是可取的。

  漕運——五八四年,隋文帝令宇文愷率水工開鑿廣通渠,引渭水自大興城(隋文帝所建新都,在長安舊城東南十三裏,今西安市),東至潼關,長三百餘裏,漕運通利,但砥柱仍阻礙關東漕運。五九五年,下詔鑿砥柱。大概鑿工延續不停,到六一一年(隋煬帝大業七年),砥柱崩,壓河水倒流數十裏,工程完全失敗。

  隋煬帝大規模發展漕運。六○五年,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余萬人,開掘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自洛陽西苑引穀、洛二水入黃河,自黃河入汴水,循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運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達淮水。又發淮南民十余萬人循夫差故道開邗溝,自山陽(江蘇淮安縣)至揚子(江蘇儀征縣)入長江。通濟渠廣四十步,兩岸都築禦道,種柳樹護岸。六一○年,開江南河,自京口(江蘇鎮江市)至余杭(浙江杭州市)長八百餘裏,廣十餘丈,準備渡浙江遊會稽山。

  六○八年,隋煬帝發河北諸郡民男女百余萬人開永濟渠(又稱禦河),引沁水南至黃河,又連接衛河北至涿郡(治薊,北京市)。六一一年,隋煬帝乘龍舟自江都直達涿郡。兩渠共長三千余裏,隋煬帝帶著百官和兩岸步行的候選士人數千人,走了五十多天才到涿郡,平均一天只走五十多裏。普通民船如果一晝夜走一百里,自江都到涿郡不過一個多月,南北水路交通比陸路確是便利得多。

  隋煬帝開通濟渠、江南河,是要儘量消耗江南的財富,滿足自己的淫侈生活,開永濟渠,是要進行對高麗的侵略戰爭。他傷害大量民命,罪惡極大,但運河修成後,南北交通有顯著的改進,對經濟聯繫、政治統一都起著廣泛的作用。河北、河南、淮北、淮南、江南人民通過隋煬帝的發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從長遠的利益來看,當時人民所受傷害是取得了補償的。

  錢幣——南、北兩朝,錢幣輕重極為紊亂。南朝,陳有五銖、六銖、鵝眼等錢,嶺南諸州用鹽米布交易,都不用錢。北朝,齊有常平五銖錢,製造甚精,但市上盛行私鑄錢,種類繁雜。周有永通萬國、五行大布、五銖三種錢幣,與齊舊錢雜用。河西諸郡也用西域金銀錢,官不禁止。大抵各地方都有私鑄錢,朝廷法定的錢幣只算是各種錢幣中的一種。隋文帝即位,力求錢幣統一,新鑄一種五銖錢,各市都置樣錢,不合樣的錢不許入市。前朝舊錢一律廢除。五八五年,新五銖錢通行全國,百姓稱便。滅陳以後,陸續在揚州(治江都,江蘇揚州)立五爐,在鄂州(治江夏,湖北武漢市)立十爐,在益州(治成都,四川成都市)立五爐,依定樣鑄錢。隋文帝刑法嚴厲,不許私鑄錢流行,基本上保持錢幣的統一。隋煬帝時,私鑄錢又盛行,一千錢只重二斤,後來只重一斤,甚至翦鐵片、裁皮革、糊紙錢混入銅錢中使用。錢賤物貴,幣制大亂,一直亂到亡國。

  

  商業——南朝商業比北朝發達。朝廷有軍國大事,臨時需要物品,令民眾折價繳納官府,官就在市上購買。官不是直接向民眾取得某些物品,而是向商人收購,想見商人平時囤積貨物,足以供應官府臨時的需要。北方商業落後,朝廷有所需求,直接向民眾索取實物。京官及州官有公廨錢,經營商業,放高利貸(隋文帝禁高利貸)。隋煬帝攻高麗,不時下令索取物品,官吏得令,先向民眾賤價買進,隨後宣佈命令,貴價賣給民眾,一轉手間,官吏獲利數倍,民眾無端破產。官吏兼做商人,憑官勢求利,民間商業自然受抑制。隋煬帝建東都(洛陽),遷徙全國富商大賈數萬家到洛陽,洛陽商業曾盛極一時,可是隋末大亂,商業又歸於衰落。

  隋朝農業發展,從積穀數量的巨大可以證明。手工業技術方面也有一些特出的事例,表現當時的技術水準。

  造橋術——趙州(河北趙縣)洨河上有安濟橋,是隋時匠人李春所造。安濟橋是用石材建造的一座單孔大弧券橋。弧券此端到彼端的跨度長三七•四七公尺。大券背上兩端有小石券各二。這座大石橋在建築技術上有不少卓越的特創,就是現代建築工程師看來也要為它讚歎稱奇。七二○年,唐中書令張嘉貞為安濟橋作銘文,說隋匠李春造橋,“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兩涯(端)嵌四穴,蓋以殺(減輕)怒水之蕩突,雖懷山(洪水)而固護焉。非夫深智遠慮,莫能創是”。李春的成就,銘文說得很清楚。他是深智遠慮的工程師,他的特創,人不知其所以為,表示在隋朝建築技術已經達到的水準上又有所提高。

  造船術——楊素準備攻陳,在永安造大戰艦。艦上起樓五層,高百餘尺,左右前後置拍竿六枝,都高五十尺,用以拍擊敵船,艦上容戰士八百人。隋煬帝造龍舟,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起樓四層。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兩層有一百二十個房,下層住閹宦。大船行動遲鈍,戰艦只能順江流而下,龍舟要幾百人挽著走,挽船人被稱為殿腳,足見船本身是不能動的。這種船的特點是堅固能載重,要造成這樣的船,也是一種特殊的技術。

  隋朝廷上有兩個著名的巧匠。一個是宇文愷。他為隋煬帝造觀風行殿。殿下設輪軸,離合便利,可以分開行動,也可以合併成一大殿,容納數百人。又一個是何稠。他為隋煬帝造六合城。攻高麗時,帶六合城到遼東,曾在一個夜裏合成一座周圍八裏、高十仞的大城。城上布列甲士,立仗建旗。第二天早晨,高麗人望見,驚奇以為是神功。隋時,造琉璃法失傳,何稠用綠瓷製造,與真琉璃無異。《隋書》說宇文愷、何稠“巧思過人”,他們確有巧妙的技術,不過,他們為奉迎淫侈荒唐的隋煬帝而運用巧思,那就只能造出浪費資財不切實用的所謂行殿、六合城之類的奢侈物。他們和民眾的巧匠李春相比,顯得李春是多麼可崇敬的巧匠!

  隋朝曾是一個富饒的朝代。這種富饒的根源,就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統一。例如大運河是南北民眾合力開成的,造船是南方匠人的長技,朝廷巧匠之一的何稠,原來是南朝梁人。僅僅這些例也足以說明經濟文化發展起來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結合以後,經濟和文化比起秦漢至南北朝一段來有很大的進展。隋開始完成這樣的南北統一,因之它雖是短促的朝代,但對歷史是一個有貢獻的朝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