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蒙古帝國

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是由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於公元1206年建立的國家。他和他的繼承人經過幾次對外擴張,領土擴大到中亞西亞東歐中國。在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奪得汗位後,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演變為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在其所控制的領地內(包括今中國大部和蒙古高原)建立了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Dai Ön Ulus)或「大元大蒙古國」(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自此大蒙古國的法統為元朝所繼承。除與元朝敵對的窩闊臺汗國後來滅亡外,其餘三大汗國名義上為元朝的宗藩國,其實際獨立地位也為元廷所承認。


歷史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後,由幼子拖雷監國,本來拖雷應當繼承汗位,但拖雷為免紛爭,於是推舉窩闊台繼位。傳說,後來拖雷因替窩闊台飲下有詛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窩闊台繼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東真國1234年金國。隨後再次西征,1237年佔領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德意志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台逝世。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1246年貴由在窩闊台的皇后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貴由在遠征拔都途中病死,拔都本有資格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另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4年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60年,佔領大馬士革。這時,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時,在合州城下去世,軍隊於是東還。

蒙哥於1259年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訊時尚在鄂州一帶與南宋作戰,後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準備集會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並北上回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於1260年5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搶先集會稱汗。阿里不哥聞訊後,在阿速台玉龍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於同年6月在當時的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由於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漢人,推行漢法,改變了蒙古人的遊牧傳統,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故多數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為了爭取宗王勢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認了朮赤後王別兒哥、察合臺後王阿魯忽八剌、六弟旭烈兀對各自封地的合法統治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隨後遷都大都(北京),以上都為陪都。

1271年忽必烈在其領地內定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或「大元大蒙古國」,繼承了原大蒙古國的法統。但窩闊臺汗國君主海都仍然與忽必烈敵對,並聯合察合台汗國金帳汗國組成同盟與忽必烈的元軍交戰,並一度攻佔漠北哈拉和林。金帳汗國君主忙哥帖木兒本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轉為支持海都反對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後,海都等繼續與元成宗交戰,直到海都於1301年去世。在窩闊臺汗國滅亡後,其餘三大汗國僅在名義上仍為元朝的宗藩(元朝稱其為西北諸王),實際獨立的地位為元廷所承認。元朝保留了金帳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處的份地,每年頒給歲賜。伊利汗國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冊封,頒發「王府定國理民之寳」、「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寳」等漢文印璽,作為元朝的藩屬國。此後金帳汗國的數位君主,如脫脫(肅寧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冊封。


參見



蒙古帝國,是一個歷史上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為原大蒙古國的延伸,其也是歷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國國家之一,蒙古帝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1,270萬平方英里),佔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為20世紀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含蓋了當時疆域內1億的人口。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鐵木真成吉思汗)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記載,其創始於貝加爾湖南岸,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即先後與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敵對,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控制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然而,蒙古帝國在1260年由於忽必烈阿里不哥爭位走向分裂。1264年忽必烈(即元世祖)擊敗阿里不哥後,於1271年在中國中原建立了元朝(大元帝國),並隨後於1279年南宋。與元朝並存的還有統治了中亞西亞東歐等地的四大汗國[1]後者已經各自分裂出來並處於獨立地位,各自為政,原「大蒙古國」已不復存在。後四大汗國又陸續分出其他的小汗國。元朝則滅亡於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時的1368年,其後明朝長期和四大汗國與其他分裂出來的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6世紀所有大小汗國完全滅亡時。


成吉思汗時期

蒙古歷史
Mongol dominions1.jpg
匈奴帝國
鮮卑帝國
柔然汗國
突厥汗國
回紇汗國
契丹帝國
蒙古帝國
四大汗國
- 窩闊台汗國
- 察合台汗國
- 金帳汗國
- 伊兒汗國
大元帝國
帖木兒帝國
蒙兀兒帝國
克里米亞汗國
西伯利亞汗國
瓦剌
準噶爾
清朝 (外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國
現代蒙古
內蒙古
布里亞特蒙古人
卡爾梅克蒙古人
哈扎拉蒙古人
愛馬克蒙古人
年表
edit box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太祖像

蒙古人鮮卑人的後代,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10世紀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金朝,至1200年左右,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及蒙古勢力的逐漸強盛,蒙古不再向金朝進貢,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庫里爾台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成吉思汗還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作為大蒙古國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2]蒙古帝國的組織是十戶、百戶、千戶、萬戶、十個萬戶組成一,十旗組成一,十路組成一州,十州一國。

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攻打金朝之屬國西夏,迫西夏皇帝李安全臣服。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混亂中,金朝皇帝衛紹王完顏永濟被殺,新立的皇帝金宣宗宣佈遷都開封,蒙古大軍佔領金國中都城。成吉思汗在此認識遼國謀士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提出西征大戰略,佛教也因此西征再次至中亞弘法。

1218年,蒙古為了要消除敵人屈出律,於是出兵滅掉被屈出律篡位的西遼政權。1219年1222年,由於花剌子模劫殺蒙古的使者及商團,故成吉思汗兼併花剌子模(今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花喇子模統治者摩訶末蘇丹逃至裏海孤島病死。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繼續西進,在現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6年病危的成吉思汗再次征西夏,次年西夏末帝李睍投降。

1227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死。當時的蒙古帝國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和華北的一部分,以及中亞、西亞大部。

成吉思汗之後的擴張

歐洲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

14世紀蒙古各汗國總疆域的地圖,其中西亞深灰色部分為其後不同時間建立的帖木兒帝國

中東

窩闊台之後經過貴由的短暫統治,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軍攻佔阿拔斯王朝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征敘利亞1260年攻克大馬士革。當年蒙哥在進攻南宋時於四川戰死。旭烈兀回師爭位,之後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埃及,標誌著蒙古帝國未能延伸到非洲

東亞

窩闊台時,1230年1234年,蒙古滅1231年蒙古進攻高麗王國高麗王室退守江華島。窩闊台之後,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時,蒙哥1258年率三路大軍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戰鬥中中箭而亡(一說病死)。正在進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遂班師,自稱大汗。在戰勝也自稱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後,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後改稱大都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是為元朝的開始。1267年1279年,經過對南宋多年的征戰,元軍終於滅宋。至1275年高麗已臣服於元朝,成為元朝屬國。

蒙古曾於1257年進攻越南北部地區。元朝滅宋後,元軍又分別於1285年1287年兩度攻佔越南北部的地區,即當時的越南陳朝。大越與其宿敵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權)聯合擊退了入侵軍。1287年元軍攻入緬甸北部的蒲甘王國,之後在1303年又退出該地區。元軍於1292年1293年爪哇島發動的海上遠征也無功而返。

1274年1281年,忽必烈兩次試圖入侵日本,但由於颱風而失敗。也有研究說當時元軍在高麗山東建造的艦隊所用船型是內河船,所以經不起海上的風浪。日本人認為颱風是天神對日本的保佑,於是有神風一說。

帝國的分裂與四大汗國

1335年的亞洲。四大汗國之一窩闊台汗國此時已滅亡

忽必烈即位並定都大都(今北京)後,支持阿里不哥窩闊台汗國拒絕歸附忽必烈而獨立。察合台汗國被忽必烈、阿里不哥、窩闊台汗國等勢力多次爭奪,後與窩闊台汗國的海都結盟對抗忽必烈。這兩個汗國位於今新疆、中亞一帶。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為拔都所創,位於現在的保加利亞俄羅斯聯邦歐洲部分、北高加索、和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羅斯諸公國為其藩屬國。伊兒汗國旭烈兀所創,包括現在的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等地。金帳汗國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時已事實上獨立,僅伊兒汗國承認忽必烈的汗位,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這四大汗國雖然是原屬於大蒙古國,但已互不隸屬、各自為政,也不屬於忽必烈的大元帝國,即元朝。此時,蒙古帝國已正式分裂,「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元朝與四大汗國的瓦解

元朝末期,統治者對下層人民進行殘酷的統治和剝削。1351年劉福通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元末農民運動。1368年朱元璋推翻大元帝國,建立明朝,蒙古人退出中原,回到塞外,元朝滅亡。塞外的蒙古政權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至15世紀初去國號。

四大汗國中,窩闊台汗國1309年察合台汗國和元朝瓜分。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經多次分裂,最終均在1388年帖木兒帝國征服。金帳汗國15世紀分裂成了幾個小汗國,最終在16世紀中被沙皇伊凡四世治下的羅斯公國全部佔領。

帖木兒是西察合台汗國突厥化的蒙古貴族的後裔,是成吉思汗的七世孫。他在1369年自立蘇丹,征服察合台汗國和伊利汗國之後,北攻金帳汗國,南進德里印度)、西面擊敗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小亞細亞)。帖木兒帝國的版圖,東起印度河,西到小亞細亞,北自裏海,南達波斯灣1404年]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進攻中國明朝,結果在1405年進軍途中病死。帖木兒死後,其帝國分裂,1500年亡於烏茲別克昔班尼。帖木兒帝國不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它是蒙古後裔所創,疆域大部分在原四大汗國的地方。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南下印度,建立莫臥兒帝國

對後世的影響

正面的看法

蒙古帝國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東亞到中亞、西亞、東歐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國。蒙古帝國的建立加速了東西方的文化、技術交流,促進了多民族的融合。整個絲綢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只有一個國家控制,這使得東西方的商貿往來比其他戰亂時期要容易得多。在中國,元朝的建立使得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的中國獲得了統一,也為現代中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歐洲使節和商人帶回的信息,使其對世界的了解大為擴展。 元朝的驛站制度,形成了當今郵政的原型。[來源請求]

負面的看法

成吉思汗曾夢想讓「藍天之下都成為蒙古人的牧場」。許多古代文獻都記載,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眾多的文明遭到徹底毀滅,多個城池被夷為平地,根據R. J. Rummel估計,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下有3000萬人被殺。整個亞洲的人口分布亦發生重大變化。David Nicole 在The Mongol Warlords中說,「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3]。伊斯蘭世界的東半部經歷了恐怖的死亡與毀滅。從1220年到1260年,由於大屠殺和飢荒,波斯的總人口從250萬下降到25萬[4]。在西亞,自巴比倫時期建立的農田灌溉系統被徹底破壞,大量良田成為荒蕪。在花剌子模舊都玉龍傑赤巴格達佩斯等許多城市,蒙古軍隊屠城,大量殺死當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極大地破壞了當地的生產力。歷史學家估計匈牙利當時200萬人口中的一半都死於蒙古入侵[5]。基輔羅斯幾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毀,投降者作為奴隸,大部分因繁重的勞役很快死去,戰俘則加入蒙古軍隊繼續西征[6]。大約一半的俄國人死於蒙古入侵。但是,Colin McEvedy的《世界人口史地圖集》(1978)估計俄國歐洲部分的人口從入侵前的750萬下降到700萬[3]。中國人口在蒙古統治的50年間下降了一半。在蒙古入侵以前,中國人口約有1億2千萬,而到1300年(1279年完成征服)只有6000萬人[7]。中國繁華的宋朝被消滅後,經濟、文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中國並未促進民族融和,相反地,蒙古統治者把人民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激化了民族矛盾,直接導致了元朝的覆滅。

蒙古帝國和黑死病

通常認為,1346年,在蒙古金帳汗國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譯克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西方社會有紀錄以來第一次細菌戰[8]。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在蒙古帝國之前鼠疫曾多次傳入中國,所以雖然中國也曾發生過地區性鼠疫傳染,但中國人也逐漸有了對鼠疫的免疫力,而歐洲人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鼠疫。在卡法的一個熱那亞商人將帶病的跳蚤無意間帶到義大利,於是鼠疫在歐洲廣泛傳播,造成2000萬人死亡,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因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發黑而死。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鼠疫是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把病菌帶到中東,然後又傳播到歐洲的。

黑死病使得中世紀的歐洲失去三分之一的人口,對人的關心的人文主義隨之覺醒。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談》就是薄伽丘在黑死病泛濫最猖獗的時期寫成的,描述1348年發生在義大利的可怕瘟疫。歐洲就此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

對各國的影響

  • 蒙古帝國橫跨東、中、西亞和東歐巨大的疆域。在蒙古四大汗國衰敗之後,前欽察汗國屬國的俄羅斯崛起並佔領了從前蒙古帝國中的相當一部分。俄國統治者曾經代表蒙古進行收稅,因為蒙古人很少視察他們佔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的蒙古帝國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來源請求]。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在佔領喀山阿斯特拉罕後才成為強國。俄羅斯的貴族就有20%曾與蒙古人通婚,[來源請求]俄羅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衣服也受蒙古影響,軍制與法制是從蒙古學的。俄羅斯人也被圖蘭化。
  • 歐洲,由於蒙古鐵騎連下數城,佔領多個國家,歐洲君主十分恐慌。後來有了「黃禍」一說泛指所有東亞黃種人帶來的威脅時,常回溯用於蒙古帝國時期。
  • 日本,為了對付元軍入侵而進行的全國範圍的改編使得其經濟和軍事都處於重壓之下,並且整個國家的資源使用已經到了極限。元軍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繼續統治國家的借口而不是將權力交給天皇。他們之後一段時間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由於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幕府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加劇了國內矛盾。最終後醍醐天皇滅了鎌倉幕府
  • 朝鮮半島高麗王朝在蒙古帝國入侵後降服蒙古,成為一藩屬國。蒙古人在中國建立的元朝被明朝推翻後,親元的高麗國王派大將李成桂征明。親明的李成桂鴨綠江邊回兵,推翻高麗,建立朝鮮王朝

其他影響

  • 有學者發現,在蒙古、中亞附近,多達8%的男性人類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代,全球有至少1600萬這樣的男子。[9][10]

蒙古帝國和中國的關係

關於蒙古帝國和歷史上的中國的關係,有多種看法。

元朝包括整個蒙古帝國,為中國的一個朝代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的理由如下:[來源請求]

  • 蒙古原為金朝的一部分,而且元朝定都大都(原金中都),管轄地主要是現在的中國的疆域,所以元朝是宋朝明朝之間的中國的一個朝代。清史稿也有清朝版圖僅次於元朝之說法。
  • 四大汗國與元帝國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了名義上的宗藩關係,四大汗國仍然奉元帝國為原大蒙古國的正宗,所以整個蒙古帝國,從多瑙河日本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中國的元朝」的疆土。有人[誰?]因此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人的驕傲」。
  • 蒙古民族與漢族同來源於東亞人種(漢族人種或蒙古人種),現在蒙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 蒙古國的獨立在法理上講是中國賦予的,而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蒙古族人口超過蒙古國全國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蒙古族自治區面積超過蒙古國全國面積,中國蒙古族的蒙古語保留了更古老的蒙古語傳統,據此有人認為,今天的中國才真正是蒙古帝國的繼承國。

大元帝國(元朝)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這種說法認為由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國是中國的一個朝代,即元朝,但原屬蒙古帝國的其他汗國並不是中國的組成部分。關於元帝國為中國朝代的理由同前一觀點,但由於忽必烈違背大汗選舉傳統即位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四大汗國紛紛脫離他的統治。元朝於1271年建立時,和四大汗國實際上已經處於並列關係,而各汗國各自為政,互不隸屬,有時甚至互相交戰,而且它們的政治制度和統治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對於任何兩個國家而言,即使在某段時期內曾保持某種宗藩關係(無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但宗主國與藩屬國仍然並非一個國家,就好比歷史上朝鮮越南等國曾長期奉中國為宗主國,但它們本身並非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元朝可以作為中國的一個朝代,而四大汗國則不屬於中國。

中國曾經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這種說法認為由於蒙古鐵騎征服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包括現位於中國境內的西夏南宋等,只是當時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地區的統治後來被明朝推翻。現在中國的其他曾經屬於蒙古帝國的地區,包括內蒙古新疆等,是在清朝時併入中國的。

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聯合發表的「九評蘇共」中第四評《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中說:「成吉思汗是當時蒙古的汗,中國和俄國,都是遭受侵略的。」

在這之前,魯迅也持此看法[11]

參見

參考來源

  1. ^ 窩闊台汗國建於1225年1309年察合台汗國建於1227年1369年金帳汗國建於1242年1502年伊兒汗國建於1256年1335年
  2. ^ 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成吉思汗法典》出版發行
  3. ^ 3.0 3.1 Mongol Conquests
  4. ^ Battuta's Travels: Part Three - Persia and Iraq
  5. ^ The Mongol invasion: the last Arpad kings
  6. ^ The Story of the Mongols Whom We Call the Tartars= Historia Mongalorum Quo s Nos Tartaros Appellamus: Friar Giovanni Di Plano Carpini's Account of His Embassy to the Court of the Mongol Khan by Da Pian Del Carpine Giovanni and Erik Hildinger (Branden BooksApril 1996 ISBN 978-0828320177)
  7. ^ Ping-ti Ho, "An Estimat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Sung-Chin China", in Études Song, Series 1, No 1, (1970) pp. 33-53.
  8. ^ Svat Soucek. A History of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65704-0. P. 116.
  9. ^ Zerjal, Xue, Bertolle, Wells, Bao, Zhu, Qamar, Ayub, Mohyuddin, Fu, Li, Yuldasheva, Ruzibakiev, Xu, Shu, Du, Yang, Hurles, Robinson, Gerelsaikhan, Dashnyam, Mehdi, Tyler-Smith (2003). "The Genetic Legacy of the Mongol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 717–721.
  10. ^ 勇武統治者成吉思汗有後裔男性1600萬
  11. ^ 魯迅雜文《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

    ……這只有這作者「清癯」先生是蒙古人,倒還說得過去。否則,成吉思汗「入主中夏」,朮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時咱們中俄兩國的境遇正一樣,就是都被蒙古人征服的。為什麼中國人現在竟來硬霸「元人,為自己的先人,彷彿滿臉光彩似的,去驕傲同受壓迫的斯拉夫種的呢?倘照這樣的論法,俄國人就也可以作「吾國征華史之一頁」,說他們在元代奄有中國的版圖。倘照這樣的論法,則即使俄人此刻「入主中夏」,也就有「歐亞混一之勢」,「有足以壯吾國後人」之後人「之勇氣者」矣。嗟乎,赤俄未征,白痴已出,殊「非吾國戰史上最有光彩最有榮譽之一頁」也!

  • 《草原帝國》-勒內·格魯塞,法國1995年,藍琪譯
  • 《蒙古帝國史》-勒內·格魯塞,法國,1986年,龔鉞譯
  • 《世界征服者史》-志費尼,伊朗2004年 ,商務印書館,何高濟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