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唐朝(上)

首都長安公元904年前)
洛陽(公元904年後)[1]
君主
-開國君主
-滅亡君主
共22位[2]
李淵
李柷
成立618年
隋末民變
滅亡907年
朱溫篡唐
Tang.jpg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朝代之一。因皇室,故又稱李唐。唐王李淵於618年逼隋恭帝禪位,推翻隋朝,改國號為(尊稱大唐[3]),建立了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京城(後稱西京、中京、上都),作為首都,後又設洛陽為東都(後稱東京),太原為北都(後稱北京),作為陪都,與長安合稱「三都」,之後又陸續建立了一些陪都如成都鳳翔江陵等,但很快取消。其全盛時期的7世紀中葉時,中亞綠洲地帶也受唐支配。690年武則天並改國號為,遷都神都(洛陽),史稱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復辟稱帝,才恢復唐朝,把首都遷回長安。唐朝的國力在唐玄宗開元年間中期達到頂點,開元末年後逐漸走向下坡路,尤其是發生於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給唐朝沉重的打擊,其後,中央政府控制力急劇衰弱,唐末民變後帝國中央政府實際權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首都遷往洛陽,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禪位,唐朝遂亡,被朱全忠所建立的新王朝—後梁所取代,開始了五代十國時期。唐代共延續了274年,傳位21代。唐代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很大的成就,是中國歷史其中的一個盛世(黃金時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國之一,那時候的東亞屬國如新羅渤海國日本等國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很大影響。

唐朝連同之前的隋朝和之後的五代宋朝被歷史學者黃仁宇等認為是相繼於(稱中華第一帝國)之後的「中華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


朝代名稱由來

「唐」這國號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傳說君主號稱「陶唐」氏。周朝周成王滅古唐國後,分封其弟叔虞的封國古唐國的土地上(今山西省),為唐國即後來的晉國的後裔改封為現今湖北一小國唐國西魏時,李虎八柱國之一,封隴西郡公,其子李昞後來晉封國公573年,李昞之子李淵繼承唐國公爵位,後晉升;在隋恭帝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唐朝滅亡後,五代李存勖所建的後唐十國南唐都自稱是唐朝的承繼者而用「唐」作為國號。南唐的建國者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之後。後唐皇室則因祖先建立軍功而受賜姓李。

唐朝皇室李氏自稱出自漢族隴西李氏,且《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孫,十六國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亦是其遠祖,但這一說法被普遍質疑。現代學者陳寅恪考證則認為李唐是趙郡李氏之後。[4]隴西李氏秦代開始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這個家族湧現過漢朝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而到南北朝門閥制度興起之時,被列為漢族大姓,和趙郡李氏一起屬於門第最高的家族之一。北周時推行鮮卑化政策,李虎和寧州刺史閻慶(閻毗的父親,閻立德閻立本的祖父)一起被迫改成「大野氏」,這是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後,又恢復為李氏。


歷史


李淵開國

唐高祖李淵

隋朝末年,由於隋煬帝的失道離德和三征高句麗失敗,民變在各地興起不止[5]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十一月攻下隋京大興城,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

李淵的母親是北周明帝皇后的妹妹、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故在歷朝受重用。李淵祖父李虎北周建立者宇文泰入關中,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助周代魏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北周孝閔帝受禪後,虎已經去世,故追封唐國公,父親李昞襲封唐國公,後來李淵十歲不到已經襲唐國公爵。後來在隋煬帝時,裝成庸碌無能,後來在大業十二年(616年)被派為太原留守

他見天下大亂,故起兵反隋(一說被李世民,劉文靜,裴寂合謀)。他攻入大興府(長安)以後,擁楊侑為隋恭帝,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江都被殺。同年五月,李淵逼恭帝禪讓,自己稱帝,國號,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興城,並改名為長安。封嫡長子李建成太子、嫡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嫡三子李元霸早夭、嫡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建成、李世民、平陽公主等子女一一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

在掃平群雄後,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起衝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見狀於是宣佈退位,成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


貞觀之治

主條目:唐太宗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即位後,勵精圖治,納諫如流,使得唐朝國運蒸蒸日上,唐太宗更是成為一代有為之君。

對外方面,太宗時期將原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入勢力範圍,唐朝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通婚,穩定了唐蕃兩國的關係。

在內政方面,唐太宗又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

在職官制度上,則承繼了秦漢以來的宰相制度,發展並完善了隋朝所開創的三省六部科舉選士制,為後世所效仿。唐太宗不計出身,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大臣,比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馬周高士廉蕭瑀等文臣,尉遲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節李勣秦叔寶等武將。

這時期社會秩序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不過三、四錢,全年死刑犯僅廿九人。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政要》成爲日本朝鮮的帝王教科書,亦為後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


日月當空

主條目:武則天武周

唐太宗晚年,因為皇太子的問題而煩惱,三個嫡子當中,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鬥,使得太宗廢掉太子李承乾,在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勸諫下,放逐魏王李泰,改立嫡三子.人稱性格「仁孝」的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即位後改元永徽,永徽年間,貞觀之治得以延續,被稱為永徽之治

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結識了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在太宗死後,武氏出家為。時高宗的王皇后蕭淑妃內鬥,准許高宗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後,先後使高宗廢了王皇后及蕭淑妃,並不顧眾多大臣的反對,立武氏為皇后

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自顯慶元年(656年)以後,因為頭痛而不能處理政務,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后武媚娘來處理。武則天實際成為唐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與高宗並稱「二聖」,加尊號為「天后」。在武后輔佐高宗的時期,對外消滅西突厥,使大唐帝國的疆域達到極盛;接受了新羅之請,終於滅了高句麗百濟並打敗日本援軍[6],協助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而唐朝亦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安東都護府,恢復自漢朝末年失去的領土。

高宗死後不久,武后成為皇太后,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因為中宗與武太后不合,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李敬業領導的反叛後,武太后在天授元年(690年)廢睿宗帝號,即皇帝位,改國號為,遷都洛陽(號稱神都),稱「聖神皇帝」,改立李旦為皇嗣。武氏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成為皇帝的女人,從高宗後期算起,武氏前後掌權50餘年。由於武氏死後的諡號中「則天」二字,所以近代以來學者多稱其為「武則天」,但是,這是一個不嚴謹的稱號。

在武則天實際統治中國的近50年時間裡,她為了制衡甚至打擊北魏以來的世家大族的權力,對以科舉進身仕途的官員大力提拔,並首創殿試狄仁傑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兒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擔任重要機務,並曾經打算改立皇嗣。傳統史學家對武則天批評則往往集中在酷吏制度上,如索元禮來俊臣周興等官員在她的鼓勵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監視群臣。武後又設北門學士,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了破壞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則天還發明了一系列全新的漢字(史稱則天文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日月當空」這個字——漢語拼音zhào注音符號ㄓㄠˋ),並作為女皇帝的名字,表示其名包含,日與月在天空之上,月為日為陰陽調和主宰天下。

武則天有男性內侍張昌宗弟兄和薛懷義等,這是她為宋代以後以程朱理學為準繩的史學家所不齒的原因,不過傳統男性皇帝的後宮亦很多。武則天對佛教亦大力推崇,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使用出自佛經的年號,例如長安證聖大足等;這與李氏皇帝的年數大多出自道教典籍如貞觀永徽景雲開元等年號相對。另外武後成了後來唐朝後宮女性爭權時傚法的榜樣,例如韋后毒殺唐中宗等。

但是,武則天在統治全中國的半個世紀裡,政績斐然,不容置疑:對外戰爭多數勝利,鞏固並拓展了中華帝國的版圖;開創殿試武舉,發展了科舉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促進了農業生產;文化藝術事業亦有所進步;國家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武周之治」,被後來的郭沫若等史學家贊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韋后專權

主條目:韋后之亂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敬暉張柬之韋彥範崔玄暐袁恕己等人發動政變,殺女皇男寵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李顯復辟稱帝,恢復了唐朝的政權,史稱「神龍革命」或「五王政變」。李旦被晉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被晉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中宗一直受到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后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擁立功臣張柬之和敬琿等人不久被全部流放誅殺。而過去與李顯共患難的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他們母女兩人與上官婉兒聯手培植自己的黨羽,並害死了太子李重俊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殤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盡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復辟稱帝。


開元盛世

主條目:唐玄宗開元之治
唐玄宗是有唐一代國勢衰弱的轉捩點。後世史學家常感嘆大唐盛世是瞬間的沒落。

李旦繼位以後,稱睿宗,其妹太平公主與其子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睿宗左右為難。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本欲發動政變,卻被唐玄宗提前反制,最後被賜死於家中,其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武后以來女人參政的局面。同年改元開元。唐玄宗在位44年,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任用姚崇宋璟等賢能為相,經濟迅速發展,農業上發明了曲轅犁筒車,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國力迅速上升,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一些現代史學家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安史之亂

主條目: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志得意滿,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兒媳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罷免良相張九齡,改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六年,使得朝政敗壞。李林甫死後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天寶九載(750年),由高仙芝所率領的唐軍在中亞的怛羅斯戰役中為阿拉伯帝國所挫敗,唐朝經營西域的進展受到了阻礙,因此唐朝便整頓了在中亞的佈局,準備趁阿拉伯帝國內亂時,再次發兵。但是唐朝內部也有隱憂。由於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於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

加上李林甫為杜絕邊將入相之途,於是以胡人為節度使。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因與楊國忠不和,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政治鬆懈、重軍多部署在邊境之機以討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十二月十三日,東都洛陽淪陷。次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長安告急。六月十三日,玄宗從長安出逃到成都,次日途經馬嵬驛時,禁軍把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殺死,又要求玄宗絞殺楊貴妃,才繼續西行。太子李亨起初在靈武募兵,後來被宦官李輔國擁立為帝,是為肅宗,奉玄宗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皇帝,年號聖武至德二載(757年),叛軍內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但是同時,史思明與安慶緒之間關係也開始冷淡。同年九月,長安光復,十月,洛陽光復。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自稱大聖燕王,之後他又殺死安慶緒,返回范陽自稱大燕皇帝。

之後叛軍又再次攻克洛陽。但是由於他性格殘忍好殺,其部下又在上元二年(761年)立其子史朝義為帝。之後,叛軍內部分崩離析,一蹶不振。寶應元年(762年),唐朝回紇聯軍攻克洛陽。史朝義向河北流竄。寶應二年(763年)正月,他就在石頭城(今唐山東北)附近的森林裡自縊。安史之亂經過八年時間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區經過這場戰爭後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生產嚴重倒退,藩鎮割據也因此形成。唐朝從此也失去繼續經略中亞的實力、埋下了日後吐蕃回紇侵犯京都長安的危機。安史之亂乃成為唐朝歷史上由盛轉衰的大分水嶺。


藩鎮宦官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步入衰落。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成為唐朝政治的毒瘤。

代宗是唐朝歷史上第一個宦官擁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後,雖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國家受創巨大,邊防空虛,外患嚴重,東南地區又爆發了民變。吐蕃軍隊也攻入關中長安一度淪陷。河北降將的不馴與回紇的勒索也大大消耗了國力。由於河北諸將的反復無常,藩鎮割據的局面在代宗晚期正式形成。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廿日,代宗去世。

接替代宗即位的是其長子李適,號為德宗。德宗即位後,一直試圖削滅藩鎮之禍害。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德宗與山南、淄青等節度使之間爆發戰爭,但是由於補給不足,唐軍發生嘩變,德宗倉皇出逃到奉天。這次戰爭進行了五年,雖然最後叛亂首領朱泚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此外,從德宗在位期間開始,宦官開始掌控禁軍,擔任監軍,宦官濫權的局面也宣告形成。從此以後唐朝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手裏。德宗雖然早年起用楊炎為相推行兩稅法,以劉晏改革漕運,改善了國家的財政形勢,但之後卻開始信用奸臣盧杞,並聽信其讒言,先後誅殺了楊炎和劉晏兩位能臣。之後,德宗就對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還對大臣進行特務式的監視。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廿三日,德宗去世。但是,此時唐朝的政治環境已經江河日下了。


永貞元和

德宗死後,做了26年皇太子順宗李誦即位,改元永貞。順宗即位後,啟用以王叔文為首的一批改革派官員進行改革,改革了德宗朝留下的諸多不合理吏治。王叔文罷去了宮市五坊小兒等欺壓平民的機構,減輕稅賦,罷免了貪官京兆尹李實,抑制地方藩鎮勢力。但是,改革的施行觸動了諸多守舊派官僚的利益,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阻力。永貞元年(805年)六月廿日,王叔文就因為母親去世被迫離職,後來被貶為渝州司護參軍。其他主要的改革派官員:「二王八司馬」(王叔文王伾韓曄韓泰陳諫凌准程異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都被放逐成為地方官。永貞革新因此快速煙消雲散。永貞二年(806年)正月初一,順宗在興慶宮進行內禪,正月十九日,他在興慶宮咸寧殿去世,終年46歲。

順宗內禪後,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改元元和。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務,著手削藩,開創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劍南西川節度副使劉辟發動叛亂,被憲宗討平。全國藩鎮因此震動,許多藩鎮因此上表歸順朝廷。憲宗善於納諫,並擴寬財路,積極斂財的同時皇室開支卻力行節儉。國家因此有財力得以繼續進行對拒不歸順的藩鎮的戰爭。元和九年(814年)十月,憲宗開始討伐淮西藩鎮吳元濟,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吳元濟勢力被消滅。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各地藩鎮都派使節到長安獻地納貢,以示歸順。憲宗十分崇佛,曾經赴法門寺奉迎佛骨,結果遭到了刑部侍郎韓愈的反對。後來,韓愈也被貶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日,時年僅四十三歲的憲宗突然在大明宮中和殿內暴死。憲宗的去世,也讓唐朝的中興氣象到此告一段落,藩鎮割據與朋黨之爭再告猖獗。


甘露之變

憲宗李純去世後,穆宗李恆即位,他即位後遊樂無度,藩鎮割據又出現,宦官的權勢更加膨脹,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朝政又開始走下坡。穆宗即位僅三年就去世了。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擁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了唐朝的政治形勢已經越來越壞。

敬宗即位後,完全不理朝政,專好遊樂擊球擺宴,連上朝都很少。敬宗過度的玩樂為他最後的結局埋下禍根。寶歷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宮後又大擺宴席,在酒酣之時被宦官害死,時年僅十八歲。

接替即位的是文宗李昂,文宗勤勉聽政、生活節儉、打擊宦官。但是,最後因為觸犯宦官集團的利益,在甘露之變中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而後,宦官團結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衝突。開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宗在大明宮太和殿去世,時年33歲。

接替文宗的是武宗,建元會昌841年)。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繼位。由於當時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不得已只好讓武宗親自處理朝政。武宗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削減仇士良的權力,也提出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他大力推行滅佛,史稱會昌滅佛,在佛教史上他被列為三武滅佛的三個君主之一。武宗推行道教,希望長生不老,最後因為服用丹藥去世。

在這四朝期間,牛李黨爭進行得異常激烈,嚴重損耗了唐朝的國力。牛李黨爭起始於元和三年(808年)的科舉考試,舉人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等在考卷裡批評朝政要求改革。考官認為兩個人符合選擇的條件,便把他們推薦給憲宗。這引發了當時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的父親)的不滿。引發兩派激烈爭奪,最後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另任命宰相。朝中大臣由此開始分為兩派。唐穆宗即位後,又舉行進士考試。由牛黨人物錢徽主持,卻被告徇私舞弊。在時任翰林學士的李德裕的證實下,錢徽被降職,李宗閔也受到牽連,被貶謫到外地。從此李宗閔和牛僧孺與李德裕結怨。牛僧孺、李宗閔與科舉出身的官員結成朋黨,李德裕也與士族出身的官僚結成朋黨,兩派明爭暗鬥的很厲害。唐文宗即位以後,李宗閔通過巴結宦官而成為宰相,牛僧孺也一同高升,兩人掌權後極力打擊李黨,李德裕被貶為西川節度使。武宗即位後,牛黨失勢,李德裕成為宰相,極力排斥牛黨。唐宣宗即位後,對武宗時期的舊臣一概排斥,李德裕被貶黜到海南。至此,長達四十年的牛李黨爭才宣告收場。


大中暫治

主條目:大中暫治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李炎駕崩後,宣宗李忱在宦官的協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847年)。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是以唐朝又出現了短暫的復興景象,時人稱他為「小太宗」。宣宗察訪政事、加強皇權、抑制宦官政權,也結束了牛李黨爭。大中之政可算為當時黑暗的唐朝點亮一縷曙光。宣宗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夠通過服用丹藥來長生不老。但是,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宣宗由於服用丹藥過度,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駕崩。次年二月,葬於貞陵


唐末

主條目:唐末民變

宣宗之後,懿宗李漼與僖宗李儇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

懿宗驕奢淫逸,寵信宦官。懿宗即位時(859年),社會貧富差距很大,民變四起,而南詔又在此時向唐朝發動戰爭。防備南詔攻擊的桂林軍人反因為遲遲不能回鄉而嘩變,擁糧料判官龐勛為首領,再度爆發民變。但是,懿宗卻依然沉湎於遊樂,仍然好大喜功,任用奸佞,唐朝的政治局勢日益惡化。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專好鬥雞打毯,終於釀成黃巢民變。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長安被黃巢攻克,僖宗逃亡到四川。後來農民軍被以朱全忠為首的政府軍擊敗。但是,由於宦官與藩鎮之間再爆鬥爭,僖宗又被宦官挾持到鳳翔,而藩鎮的軍隊則在長安城大肆搶掠。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其弟昭宗李曄。昭宗即位之初還有恢復之心,但藩鎮勢力已尾大不掉,昭宗的改革遭到失敗,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復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發兵將宦官全部殺死。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遷都洛陽,長安宮室因此完全被毀。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時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哀帝不過是個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黃河,史稱白馬之禍。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在南詔傳批評唐朝:「唐之治不能過兩漢,而地廣於三代(夏、商、周),勞民費財,禍所繇生。晉獻公殺嫡,賊二公子,號為暗君。明皇一日殺三庶人,昏蔽甚矣。鳴呼!父子不相信,而遠治閣羅鳳之罪,士死十萬,當時冤之。懿宗任相不明,籓鎮屢畔,南詔內侮,屯戍思亂,龐勛乘之,倡戈橫行。雖凶渠殲夷,兵連不解,唐遂以亡。《易》曰:『喪牛於易。』有國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於無備。漢亡於董卓,而兵兆於冀州;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易》之意深矣!」[7]


疆域

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描繪的總章二年(669年)的唐朝疆域
天寶七年(748年)的唐代地圖

初唐時代是唐代的武功比較興旺的時代,疆域大大擴展。

漠南漠北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後對突厥做出戰略防守退讓求和之後開始反擊。貞觀四年(630年),唐軍滅亡東突厥,今陰山以南的地區大部至此為唐勢力範圍。貞觀廿年(646年),又一舉消滅了已經成為北疆不安定因素的薛延陀汗國,至此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皆為唐的勢力範圍。唐朝廷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於都護府軍事羈縻機構以達維護塞北邊境安定和平的目的。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在經過幾年的叛亂後成功復國,丟失拉漠北的勢力範圍。此後直到後突厥滅亡北方邊境邊患嚴重。直到天寶三年(744年),回紇建國,盡復原東突厥故地,成為漠北霸主。安史之亂後,邊患再次出現,但唐朝與回紇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在西北方向,貞觀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設立西伊州,開始經營西域。貞觀十九年(645年),唐朝廷移安西都護府龜茲顯慶四年(659年),唐軍又平西突厥,勢力及裏海黑海一帶。但唐朝廷對蔥嶺以西地區的統治始終不穩固,麟德二年(665年),由於大食勢力的擴展,唐朝疆域逐步退到蔥嶺以東,安史之亂爆發後的三十六年時間內,唐朝逐步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在東北方向,顯慶五年(660年),唐軍滅亡百濟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軍又滅高句麗,並設安東都護府平壤。但由於當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羅勢力的北進,咸亨元年(670年)安東都護府內遷遼東開元元年(713年)以後又將安東都護府移到遼西天寶年間(742年756年)安東都護府廢,遼東遂空,粟末靺鞨乘機據有其地。武周聖曆元年(698年)其首領大祚榮建立渤海國,號為「海東盛國」,但與唐朝的關係比較好,大部分時間向唐朝稱臣。

青康藏高原上,吐蕃日漸興起,至六世紀末與吐谷渾蘇毗為高原上三大勢力。七世紀初,贊普松贊干布即位,統一了高原,又征服了位於西藏西部的蘇毗阿裏地區的羊同尼婆羅(今尼泊爾)。龍朔三年(663年),吐蕃滅吐谷渾,盡有其地。後又與唐朝爭奪安西四鎮,為唐朝最大敵國。安史之亂後,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河西節度使所部)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使得唐朝能控制之疆域大減,黃河以西皆不可得,隴山以西為吐蕃佔據。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甘肅敦煌)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唐人群起響應,很快佔領了沙州。接著,張議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以上地區在今甘肅、新疆、青海境內)等十州。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張議潮遣其兄張議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圖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為節度使,河隴地區又重新為唐朝廷所控制。唐亡前夕,河西隴右又被吐蕃、回鶻余部佔據。但終唐之世對於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喪失。

在西南雲貴地區,南詔建國,與唐時戰時和,也削弱了唐朝的國力。同時,由於交州土著的興起,自漢武帝南越後一直是中原王朝領土的越南北部地方,在晚唐時代開始藩鎮割據,至北宋初完全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


行政區劃

主條目:唐朝行政區劃

隋朝前期實行州縣制,後期實行郡縣制。唐又改郡為州,恢復州縣二級制。貞觀元年,天下大定,又對州縣進行省並。唐朝還在州一級的行政區劃中設立「府」這一建制。先是開元元年設立京兆府河南府。今後陸續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過的地方為府。同時,唐朝根據山川形便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是為貞觀十道。神龍二年設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撫使和十道按察使。這些都是監察官,為中央臨時派遣,不常置,也無固定治所。開元廿一年又從關內道分立京畿道,從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分江南道為江南東、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為開元十五道,每道設立固定的監察官員(採訪使),有如漢朝刺史,也設立了固定的治所(首府),正式成為十五個監察區,並逐漸向行政區轉變。這十五道如下:

公元742年的唐朝行政區劃
  1. 京畿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
  2. 關內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
  3. 都畿道,治東都陪都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
  4. 河南道,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
  5. 河東道,治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6.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
  7. 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陝西省漢中市);
  8. 山南東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
  9. 淮南道,治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10. 江南東道,治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
  11. 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12.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13. 隴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
  14. 劍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15. 嶺南道,治廣州(今廣東省廣州市)。

駐守各道的武將稱都督,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節度使。不帶者不稱。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政府增加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政府本企圖可借節度使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這些節度使擁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了道(方鎮)、州(府)、縣三級行政區劃。唐末年全國有四五十個鎮,除了京兆府和周圍幾個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國其他地方都是藩鎮割據的局面。唐德宗時期,河朔一帶的藩鎮叛亂,佔領京師長安,德宗逃到漢中,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平定,從此之後藩鎮之禍日益擴大。憲宗年間雖然平定了淮西吳元濟勢力,各地藩鎮繼歸順中央,但是卻未能除根。憲宗死後藩鎮割據的局面就又死灰復燃。最後唐朝終於亡在節度使朱溫的手中。唐朝後的五代十國實際上是藩鎮之禍的延續,只是一些藩鎮已經完全獨立而已。唐朝主要的地方官階如下:


人口

唐代彩陶婦女像

根據《舊唐書》記載,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有180萬戶;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有219萬戶,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戶口二百九十萬戶。只是隋代極盛時(隋世祖大業五年(609年)的全國戶口為8,907,536戶.)的三分之一強,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三百萬戶,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360萬戶,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380萬戶,100年後才恢復並超過隋代極盛時的規模。據《通典》卷七《食貨》載,到唐玄宗天寶十三年(西元754年),全國有907萬戶,52880488人。(今學者把不列入統計數據的僧人道士流民奴婢等算進來,那麼此年有12,000,000戶,約60,000,000人.)當時全國有十五道,秦嶺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萬。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兩道及淮北地區,這些地區合計人口接近2000萬。首都京兆府長安人口達到196萬,東都河南府洛陽則有118萬人口。運河沿岸的交通樞紐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萬。河東道人口達372萬;關內道有150萬;隴右道人口最少,僅53萬。南方各道中,江南東道人口最多,有661萬。其次為劍南道,有409萬,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萬。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萬,淮南道227萬,嶺南道116萬。人口位居全國之末的是黔中道,僅16萬。

但在安史之亂後,北方社會生產遭受較大破壞,除開逃難到華南地區的中原人口之外,其餘的華北人口大多已死亡,安史之亂結束後根據傳世文獻資料記載統計的戶口數隻是安史之亂前的三分之一,此後的中晚唐戶口一蹶不振,估計中唐時的戶口在400—500萬戶之間。全國人口分佈格局因此發生重大變化。初唐時華北佔全國人口75%,華南25%的格局到唐亡時,全國人口分布格局為南北各50%。華南各地吸引的各地北方移民,而河北清河郡人口竟從安史之亂前的80萬銳減到10萬。晚唐時的藩鎮割據以及黃巢之亂,人口南遷避難更加嚴重。安史之亂一直到唐末是為中國人口史的第二波大幅南遷潮。從此華南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全面超越華北。五代十國時期,南方九國中除了吳和吳越兩國統治者是南方人,南漢是早期移民後裔外,其他六國統治者都是唐末北方移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