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10月8日星期四

唐朝(下)

政治體制

唐朝沿用隋朝制訂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機構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監、九寺。三省即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此外中央還有殿中省秘書省,只是這兩省職能不大。尚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長官本為尚書令,但因唐太宗曾任尚書令,後以左、右僕射為首。中書省是皇帝頒布大政文書的機構,長官為中書令,副手為中書侍郎,下有中書舍人六人,此外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諫官。門下省則是審核大政文書之機構。由於尚書權力太大,因此後來設立左右僕射(射讀作yè)代行大權。左右僕射就是宰相。後來,此二職要加同中書門下的頭銜才是宰相。但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的名位很高,也不常設。於是,給其他管理加上參預朝政、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頭銜就為宰相。宰相平時在政事堂討論朝政,政事堂會議成為協助皇帝統治的最高決策機構。

六部分管各種具體行政事務,下各設四司。六部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為前行,戶、刑二部為中行,禮、工二部為後行。其中吏部主管全國文官升遷,下設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四司;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民眾、財賦,下設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禮部掌管祭祀,下設禮部、祠部、膳部等四司;兵部負責武人選舉、地圖、車馬、兵械等事務,下設兵部、職方、駕部、庫都四司。刑部主管律令刑事,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工部負責山澤、紙筆、屯田、工匠等事務,下設工部、屯田、虞都、水部四司。三省六部制在中國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台就是御史台,其負責監察中央和地方管理,參與大獄的審訊。其長官為御史大夫,副長官是御史中丞。五監為國子監(掌文教);少府監(掌皇家工業生產);將作監(掌國家工程);軍器監(兵器製造);都水監(掌水利建設)。九寺有太常寺(掌禮儀祭祀);光祿寺(掌皇室食物);衛尉寺(掌兵器和儀仗);宗正寺(掌皇室族譜);太僕寺(掌皇帝車馬);大理寺(掌刑法);鴻臚寺(掌邦交典禮);司農寺(掌國家倉儲);太府寺(掌國家財政)。此外,唐朝還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榮譽職務。此外,唐朝在其前期還設立過如節度使觀察使樞密使等臨時職務,後來則成為定職。

隋代成立的科舉制度在初唐時期還不完善,朝中的政治仍然被關隴集團所壟斷。到了武則天執政後,他大力起用通過科舉進入政府的平民官僚,貴族政治的局面至此開始瓦解。唐朝中期以後,世族官僚已經幾乎不復存在,但是科舉士人卻進行牛李黨爭,這場黨爭持續長達四十年,嚴重敗壞朝政。

唐朝中後期也與漢朝後期和明朝後期成為中國歷史上三個宦官時代。唐朝早期,宦官並沒有什麼權力,自唐玄宗時代高力士得寵以來,宦官的地位步步高升,開始直接參與政治。後來伴隨者宦官對兵權的掌握,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中。這以「甘露之變」表現得最為突出。而在朱全忠誅滅了全部宦官之後,唐朝也很快滅亡。顯示宦官已與皇帝形成了命運共同體。

唐朝的法律分為律、令、格、式四種。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國家對各項制度所做出的具體規定(如《戶令》);式是各項行政法規(如《水部式》);格則是對律令式做出的補充修改。《唐律》是根據隋朝《開皇律》修正而來。自唐高祖時代開始制訂,在唐太宗時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間又對唐律進行了全面解釋,與《唐律》合稱為《永徽律疏》。後世則稱呼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條,刑名則有五種。


經濟

主條目:唐朝經濟


貨幣制度

唐朝錢幣「開元通寶」

唐王朝建立後,統治階級迅速出臺了自己的鑄幣政策。武德四年(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 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與此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物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

初期,社會經濟以自然經濟為主,商品經濟處於復甦階段,水準很低。在這種情況下,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較好地適應了小額商品交易的需要。但隨著貞觀後期,尤其是高宗武后玄宗時期商品經濟的繼續發展,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逐漸暴露出其落後的一面。首先表現在絹帛作為貨幣因體大物重、不便分割、難於運輸儲藏等缺點開始不受市場歡迎,絹帛作為貨幣的職能趨於衰退,商品交易趨向喜歡使用更高一級的銅錢作仲介,提出了增加流通中銅錢投放量的要求,然而唐王朝的官營鑄幣不能滿足這種要求,於是造成了流通中銅錢短缺的日益加劇,又進而引發了嚴重的銅錢的私鑄和濫鑄,造成了物價波動、貨幣流通不穩定以及經濟發展的混亂,對國家財政制度造成威脅。

唐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8]


農業

唐代農業生產工具相較於前代有所進步。盛唐年間發明了曲轅犁,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筒車。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統一全國,在之後穩定的一百三十年之中,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總計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鏡湖等。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總耕地面積達到14003862頃(折合今市製為12.197億市畝耕地)。糧食產量也逐年提高。天寶八年(749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石。長安洛陽米價最低的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中唐之後,由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天寶之亂期間遭受較大破壞,而淮河以南地區遭受戰亂的破壞相對來說小得多,所以淮河以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就在之後穩定的發展之中超越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唐時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開墾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

唐代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中唐時,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船業、造紙業和制茶業。


商業與交通

唐代的城市商品經濟處於緩慢成長時期。長安洛陽蘇州揚州成都廣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內的商業中心。唐代國內交通在當時世界上比較發達。陸路交通以長安為中心,道路遍佈全國。水路交通則是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為主。全國共有驛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其中陸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驛一百六十六所。自中唐開始,由於大批士紳與工匠南遷,長江流域商業城市發展快速,國家的經濟財政亦仰賴南方的補給,當時有「揚一益二」的說法;而江南最大城市、江南東道治所蘇州的繁華程度在中唐時已逐步超越揚州和洛陽,在全國僅次於長安,成為整個中國南方唯一的、最高等級的州——雄州,有「甲郡標天下」之說,即所謂「當今國用,多出江南。江南諸州,最為大」;此外杭州湖州等地的經濟也得到了較快發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和揚州等地成為海上貿易中心。而坊市分開的制度在蘇州、揚州等商業城市被打破,還出現了夜市。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飛錢。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飛錢又叫便換,類似於現在的匯票。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中唐時代的繁榮。


土地與賦稅制度

武德七年(624年)四月,唐朝廷頒布均田令租庸調。均田令規定政府依戶籍授田。人口三歲或以下為黃,四歲或以上為小,十六歲或以上為中,廿一歲或以上為丁,六十歲或以上為老。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頃,老男和殘障人授田四十畝。寡妻妾授田卅畝。和尚道士每人授田卅畝,尼姑女冠則有廿畝。貴族和官吏則另有規定。土地的買賣則有嚴格限制。無庸質疑,均田制對唐初生產的恢復有大意義。

租庸調法是與均田制配套實行的賦役制度。租庸調按丁徵收。每丁每年交納粟二石,稱為租。根據各地的不同生產,每年交納絹二丈,錦三兩,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稱為調。每丁每年要服徭役廿日,閏月加兩日。如果不想服徭役,每天折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稱為庸。如果政府額外加役,十五日,免調;卅日,租調全免。額外加役最多不可超過卅日。

武周末年均田制開始崩潰,大莊園制經濟日益發展。安史之亂後,莊園制的形成導致土地兼并嚴重,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成為地主的佃戶。這種情況導致稅收人口緊缺。據統計,肅宗上元元年國家控制的人口僅一千六百九十九萬零三百八十六。,其中納稅人口只有兩百三十七萬零七百九十九。唐朝的財政陷入崩潰。為解決財政困難,劉晏開始實行賦稅制度改革,取得很好的成效。德宗建中元年,唐朝的財政制度由租庸調法改為兩稅法。兩稅法沿襲過去地稅和戶稅的形式,按田畝的多少收地稅,按戶等的高低抽戶稅。這樣,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都要納稅,減輕了平民的負擔,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是,兩稅法也有一些弊病,諸如錢重物輕等。唐朝後期,為解決財政拮据的局面,實行鹽鐵專賣制度。政府設立鹽鐵使管理各地的專賣情況。結果導致物價飛騰,民怨四起,民間販賣私鹽者不在少數。而鹽鐵專賣制度也是黃巢民變的直接原因之一。


軍事

昭陵六駿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的戰馬

唐朝一統中國之後,太宗高宗武后先後對外用兵,擊敗北方的東突厥西突厥,在西北攻滅高昌、收其地為州縣,重新控制西域,在東北滅高句麗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擊敗日本援軍。到玄宗時,唐朝對外擴張達到頂峰,勢力甚至遠達中亞與新興的黑衣大食(即伊斯蘭教遜尼派阿拔斯王朝)相遇。但唐朝經安史之亂後一蹶不振,不僅無力保持前期擴張的成果,還要依靠吐蕃、回紇的軍事實力以對抗藩鎮的割據勢力。雖然唐朝朝廷獲得過對淮西、劍南等地藩鎮的軍事勝利,但是無法阻止地方割據的大勢。唐朝廷就此衰落下去。京城長安甚至一度被吐蕃攻陷,西南的南詔也曾聯合吐蕃佔領過成都

唐朝早期繼承隋朝制度實行府兵制。府兵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兩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士侍官。軍府隸屬於十二衛和六率。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其中三成以上駐紮在關中,保衛長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農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歲入軍,六十歲免役。衛士平時在家生產,農閒時由軍府訓練。其經常性任務是輪流到長安宿衛,叫做番上。戰時則應徵作戰。服役期間免除自己的租調;但口糧和兵器都要自己負責。

府兵制實際上是士兵和農民的結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戰事結束後,士兵回府,將領回朝,降低了將領擁兵自重的危險。府兵制的主要缺點在於動員速度慢,用兵時間過長會影響農業,而且免除士兵的稅賦對朝廷收入也是一個損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時已經採取過臨時徵募士兵的辦法作為對府兵制的補充。到玄宗時,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漸被破壞,府兵大多逃散。玄宗天寶年間正式以徵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經廢壞的府兵制。為了滿足他「領有四夷」的虛榮心,募得的士兵長期駐紮在邊鎮以進行對外戰爭,稱為「健兒」。這些職業士兵與土地沒有聯繫,他們只渴望從邊境戰爭中獲得收益。邊鎮將領通過利益關係和部族關係(很多將領和士兵都來自依附的異族)大大加強了對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後禍亂的種子。

安史之亂後,唐朝廷在軍事上開始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詔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後來的黃巢的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沙陀李克用的爭戰,直至唐朝滅亡後仍未平息。

唐三彩的戰馬

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勃律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雖然唐朝在西元751年怛羅斯戰役戰敗,經略中亞的進展遇挫,但是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使正重整武力的唐朝大軍從此無暇顧及中亞,軍隊必須退回長安一帶平定內亂,終於造成唐朝在往後的一百五十年間吐蕃回紇勢力興起並佔領原屬唐朝的西半部領土。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混血胡安祿山、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突厥人阿史那社爾、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阿跌光進等。


文化藝術和宗教


史學

唐朝史學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唐初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計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唐朝還有杜佑撰寫的政書《通典》,劉知幾的修史專著《史通》,李吉甫著的地方誌《元和郡縣圖志》。


文學

後世所繪的杜甫像


詩歌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出名。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而杜甫的詩則更多體現現實主義之情懷。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詩人以李商隱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後世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準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散文

散文方面,六朝以來,文壇盛行駢文這種文體形式,駢文講究聲韻對偶、典故,辭藻華麗,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組成。在唐初乃十分盛行,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但這種文體到唐朝時顯得形式僵化,內容空洞,故到了天寶年間,古文逐漸興起。古文運動在名義上是要恢復先秦兩漢的散文,實際上是要文章更有內容,也就是「文以載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氣勢磅礴又思想深刻,號稱「文起八代之衰」;不過唐代的古文運動在韓柳去世後就逐漸衰退,唐末駢文又再度興起。傳奇是中國的一種古典小說形式,出現在隋朝,興盛於唐朝。著名的傳奇包括《柳毅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和《長恨傳》等。有的傳奇在後代還被改編為戲劇和白話小說。唐朝變文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謂變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侶宣傳佛教講唱佛經的底本。最初變文僅限於佛教經典,後來則開始講唱其他故事,講唱的人也不限於僧侶。變文對傳奇和後世的說唱文學都有很大影響。


美術

張萱繪「虢國夫人游春圖」(摹本)

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顏真卿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樂山大佛


宗教

唐朝菩薩雕像

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唐代時可謂最高。唐朝時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臺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禪宗。天臺宗奉《法華經》,故又稱為法華宗。華嚴宗奉《華嚴經》,參與政治較多。淨土宗則易於入門。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北宗創立者是神秀,他主張漸悟說。南宗創立者是惠能,他主張頓悟說。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法,使得除禪宗南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

由於唐朝皇室姓李,又相傳其為老子之後,因此道教在唐朝上流社會也很流行。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也大力提倡道教,還在科舉考試中增設道舉。

除了佛道二教外,當時還有伊斯蘭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等外來宗教。但社會影響力很小。

唐代社會,雖然世族的勢力被削減,但仍然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唐律》中也明訂,人分為「良」「賤」兩大類,賤民只能與賤民結婚;地主殺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殺害地主必處斬。雖然科舉制度實行,但由於世族的生活條件較為優渥,其子弟的文化修養也就跟著較高,不論是否參加科舉,進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難;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數。


教育

科舉制度在唐朝進入了逐漸完備期。唐朝的學校以官辦為主。中央設國子監,下轄六學,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這些學校主要招收貴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學生稱生徒,人數在兩千以上。地方設立州、縣學,每校有學生十人。學校為科舉考試服務,成績好的學校保送參加科舉考試,主要的講授內容是九經。唐朝的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每年舉辦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此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舉的應考舉子有兩個來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鄉貢選拔出來的自學者。應考舉子主要集中在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難度較低。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難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進身之階。明經科的錄取率約為十分之一二,進士科不過百分之一二。時有諺曰: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而制舉則是臨時考試,是為了網羅非常人才,不常舉行。


科技

一張唐代的星圖

唐朝科技相對於前代有明顯進步。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他還與梁令瓚合作,製成水運渾天銅儀。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

唐朝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嚴整,盛唐年間的極盛時人口達到80—100萬。不僅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大都市之一,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當時的:日本平安京、新羅金城、高句麗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

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在751年的怛羅斯戰役之中傳入阿拉伯帝國,之後在12世紀傳入西班牙,到13世紀傳入義大利,到14世紀初葉傳遍整個歐洲.646年甘蔗熬糖法也從摩揭陀傳入唐朝[9]


音樂與舞蹈

唐朝音樂舞蹈發達。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樂,併入原有的九部樂成為十部樂: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10]。唐高宗以後,十部樂開始衰落,音樂家開始研究新的樂舞。玄宗本人就是音樂家,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種樂器,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餘首樂曲;他非常重視音樂事業,將十部樂分為坐部伎立部伎[11],曾經親選坐部伎三百人,號為「皇帝梨園弟子」,李龜年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時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則是以健舞軟舞最為出名,著名的舞蹈有「七德舞」、「上元舞」等,舞蹈家則有公孫大娘等。


社會生活

主條目:唐朝社會

唐代是「胡風」盛行的時代。所謂「胡風」,特指流行於唐朝社會各階層的種種並非漢民族原有的社會風習而言,其中主要有當時從北方遊牧民族西域等地傳來的風俗,也有由魏晉南北朝南下的遊牧民族遺留的社會風俗,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形成了唐朝胡風盛行的局面。如「胡樂」、「胡服」、「胡食」等在長安城是極其盛行的。[12]


外交

主條目:唐朝外交
閻立本步輦圖,其內容為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

由於初唐時代武力比較興旺,而且周邊國家比較安分且與初唐的關係比較友好。唐高宗在位後期由於軍事轉向衰弱,關係也時戰時和反覆不定。初唐時代在邊境上設立六個都護府,分別是:安西640年設立,主要負責天山以南地區的守備);安北647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北);單於(650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南);安東668年設立,主要守衛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安南(679年設立,主要守衛越南地區);北庭(701年設立,主要守衛天山以北地區)。


西北地區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唐軍降服東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汗國覆亡。大量突厥人遷到長安,各遊牧民族尊唐太宗為「天可汗」。東突厥的滅亡與歸順震動了西突厥與西域各國,一些西域小國紛紛改投唐代門庭。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軍數次打擊下覆亡(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西域至此成為唐朝廷的勢力範圍,期間唐軍與當時的另一大帝國阿拉伯帝國的開始交往。不過隨著時間轉移,

到了八世紀中葉以後,唐朝在與阿拉伯帝國的交戰中挫敗,唐朝勢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亞沙漠地區。

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東突厥復國,邊患日漸頻繁嚴峻。武周解決了這個問題。

以到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唐和回紇聯軍所擊敗,回鶻建國。回紇回鶻)與唐朝關係一度比較好,但是也在安史之亂期間趁機敲詐勒索唐朝廷並攻入洛陽城大肆燒殺擄掠。直到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鶻(回紇於貞元五年改名)因為統治無道而最終被黠戛斯所滅。


吐蕃

主條目:唐蕃關係

在西部與唐對峙的另一大國是吐蕃。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統一吐蕃後,以強大的武力為由,期間一直向唐朝廷提親。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幹布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將蠶等中原特有的事物帶入吐蕃,中國的風俗同時也傳入吐蕃,一些吐蕃的大臣改穿絲綢服飾。文成公主的嫁妝中還有一批工匠,這些工匠將中原的建築形式混入吐蕃的建築形式,大昭寺是其中代表。吐蕃的曆法也參考了唐朝的曆法。從此之後,唐蕃兩國維持了二十年的和平,此後軍事爭奪日漸劇烈。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由於吐蕃軍事失利,便主動與唐修好,雙方使臣在長安會盟。史稱神龍會盟。唐中宗應允,將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但是,實際上吐蕃也秣馬厲兵,積極備戰。

714年,吐蕃向唐朝要求重劃邊界,修改盟書,被唐朝拒絕。兩國因此交戰,吐蕃兵敗,於是又主動求和談判。

唐玄宗開元廿年(732年),兩國再次會盟,兩國決定以赤嶺為界限。

734年正式立碑。但好景不長,由於安史之亂的沉重打擊使得唐朝走向衰敗,吐蕃趁機大力擴張勢力。唐德宗建中年間其要求與唐確立甥舅之國的關係,而不用臣國之禮。

783年,兩國在清水會盟,這次會盟基本滿足吐蕃的要求,兩國改以賀蘭山為界。

787年,唐蕃又會盟於平涼,吐蕃預備進行劫盟,結果唐朝除了主盟官員外,其餘六十多名官員都被扣押。唐軍死五百多人,被俘一千多人,史稱平涼劫盟

長慶元年,吐蕃內部分裂,國勢衰弱,再次請求與唐和盟。最後兩國在長安西郊進行會盟,重新確定了清水會盟確立的邊界。史稱長慶會盟,從此之後,兩國關係趨於緩和,但是也被連年戰爭所困而無力再戰。

唐三彩,駱駝背上的西方人


西南地區

七世紀後,南詔統一了雲南地區。唐朝與南詔國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

南詔一度長期與吐蕃合作,一同進攻唐朝。但779年後,吐蕃、南詔聯軍攻唐失敗,南詔軍元氣大傷,吐蕃又遷怒南詔。兩國從此矛盾加深。

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但是到820年代後,由於南詔王權旁落,兩國又開始爆發戰爭。

829年,南詔傾全國之兵力進攻唐朝,一度圍攻成都,但是最後因為害怕唐朝報復而又修好。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依然是和戰相間,直到雙雙覆滅。


東北地區

在東北邊境上。唐朝與渤海國「車書本一家」,之間一直互動頻繁,多名渤海貴族子弟曾到長安學習。

唐朝與新羅關係一直密切。新羅派大量留學生到唐朝學習,其中的崔致遠還中了進士。中國的文化也大量傳入新羅。兩國在邊境之間商貿往來也非常頻繁。

唐朝和日本關係同樣密切。日本先後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團規模都在百人以上,著名的留學生有阿倍仲麻呂等。日本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也都是分別從中國的草書和部首演變而來。鑒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最後終於成功。


其它地區

此外,唐朝與東南亞南亞真臘室利佛逝獅子國天竺等國家也關係密切。玄奘義淨西域求法,所著《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是唐代兩部重要的中外關係史著作。唐朝的建築與歌舞也吸收了天竺的風格。唐朝與中西亞的「昭武九姓」、吐火羅波斯大食阿拉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之間也有往來。


帝王年表

唐朝和武周 618年907年
廟號諡號姓名統治時間年號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618年-626年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貞觀 627年-649年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 650年-655年

顯慶 656年-661年
龍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總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儀鳳 676年-679年
調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開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被廢)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顯684年嗣聖 684年
睿宗
(被廢)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李旦684年-690年文明 684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載初 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則天大聖皇帝武曌690年-705年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長壽 692年-694年
延載 694年
證聖 695年
天冊萬歲 695年-696年
萬歲登封 696年
萬歲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聖曆 698年-700年
久視 700年
大足 701年
長安 701年-705年

唐朝(武周後)705年907年
中宗
復辟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顯705年-710年神龍 705年-707年

景龍 707年-710年


殤皇帝李重茂710年唐隆 710年
睿宗
(復辟)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李旦710年-712年景雲 710年-711年

太極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 712年-713年

開元 713年-741年
天寶 742年-756年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寶應 762年-763年

廣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曆 766年-779年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 780年-783年

興元 784年
貞元 785年-805年

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李誦805年永貞 805年
憲宗聖神章武孝皇帝李純806年-820年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李恆821年-824年長慶 821年-824年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寶曆 824年-826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李昂826年-840年寶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開成 836年-840年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會昌 841年-846年
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李漼859年-873年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李儇873年-888年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廣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啟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李曄888年-904年龍紀 889年

大順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寧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復 901年-904年
天祐 904年

景宗哀皇帝 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904年-907年天祐 904年-907年


參看


參考資料


注釋

  1. ^ 武則天時曾遷都洛陽,稱「神都」;唐中宗復辟稱帝後遷回長安唐昭宗時被梁王朱全忠所逼又遷都洛陽。
  2. ^ 包括武則天李重茂,不包括吐蕃所立偽帝李承宏:武則天自光宅後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且改服易幟,改年號、更正朔、變官名、定神都、自稱「」,但國號未易,故大多數史學家把光宅之後、天授之前的她作為唐朝的君主或至少是與唐睿宗共治的君主(不是唐朝皇帝、天授以後為武周皇帝);李重茂在位時雖然韋后把持朝政,但名義上仍是合法的唐朝皇帝,且退位死後被唐皇室追殤皇帝,不過,也有史學家不承認他的皇帝身份。
  3. ^ 唐朝正式國號為「唐」,而非「大唐」。蒙元是中國史上第一個把「大」字加入正式國號的朝代。參見明人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二「國號」條:「國號上加大字,始於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稱之詞。」
  4. ^ 到了近代,陳寅恪先生在其作<<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和<<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考證出李氏家族並非出自西涼王室與關隴貴族李氏, 只是河北趙郡李氏的一個小支系, 而此支系所處地域即在鮮卑拓拔氏北魏政權治下. 這支李氏的先祖中有兩人,一名李初古拔, 一名李買得, 漢姓而鮮卑名, 據此, 陳先生斷言,李唐皇室之祖, 是漢人被賜以鮮卑名.
  5. ^ 參看隋末農民戰爭
  6. ^白村江之戰
  7. ^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南詔傳》
  8. ^ 劉玉峰 唐代貨幣制度與貨幣流通淺論 《山東大學學報》 2002年6期
  9. ^ 季羨林著《文化交流的軌跡 中華蔗糖史·唐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術》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7 ISBN 7-80127-284-6
  10. ^ 向達著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西域傳來之畫派與樂舞》 ISBN 7-5434-4237-X
  11. ^ 陳凌 陳奕玲 《胡樂新聲--絲綢之路上的音樂》 第75頁 ISBN 7-102-03216-1
  12. ^ 有關唐代胡風的研究,主要參見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三聯書店,1957年),第1-116頁;〔美〕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吳玉貴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13-66頁。


外部連結

Commons-logo.svg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前朝
隋朝
中國朝代後朝
五代十國
遼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