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

第七節 列強強租港灣和劃分勢力範圍

第五章 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第一節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嚴重危機

一、帝國主義在華強租海港和劃分勢力範圍

《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步伐大大加速。俄、英等國爭先恐後地掠奪在華利權,強租海港,劃分 “勢力範圍”,使中國面臨著被瓜分的嚴重危機。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俄國充當了急先鋒。它是一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工業比較落後,沒有足夠的經濟力量同英、美等列強競爭,企圖通過進一步擴大領土的辦法來彌補經濟力量的不足。列寧指出:俄國“軍事力量上的壟斷權,對極廣大領土或掠奪異族如中國等等的極便利地位的壟斷權,部分地補充和代替了現代最新金融資本壟斷權”。 ①90年代初期,俄國動工修築西怕利亞鐵路,並策劃將該路穿越中國東北北部,從而控制這一地區。

1895年初,俄國資產階級的喉舌《新聞報》,竟鼓吹利用中日戰爭的“大好時機”,“乾淨利落地解決中國問題,由歐洲有關的幾個主要國家加以瓜分”。 ②不久,日本戰勝清王朝,簽訂《馬關條約》,內容之一是清政府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俄國政府認為這是對俄國獨霸東北的直接威脅,不能聽任所為。財政大臣維特還強調說:“為俄國的最大利益著想,要求維持中國的原狀”,“決不可讓日本滲透到中國的心臟而在遼東半島攫得立足點”。 ①l895年4月17 日,即《馬關條約》簽字的那一天,俄國政府正式向法、德兩國政府建議:三國聯合勸告日本退還遼東半島,如不應允,即“對日本在海上採取共同軍事行動”。 ②法國是俄國在歐洲的盟國,願意參與乾涉,並藉機向清政府邀功索賞。德國是一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渴望在遠東地區奪取殖民地,認為這是一個難逢的機會。儘管它在歐洲長期與俄、法為敵,但這次卻一反常態欣然同意與俄、法兩國在遠東合作。其目的,一是藉此機會與俄國接近,設法鬆動和離間俄、法在歐洲的同盟關係;二是把俄國的視線轉移到東方,減輕德國東方邊境的威脅;三是希望得到中國的感激,實現從中國割佔一個海軍基地的夙願。俄、法、德三國各有打算,互相利用,促成了以俄國為主軸的三國干涉還遼。 1895年4月23日,三國駐日公使各奉本國政府訓令,分別照會日本政府,要求退出遼東半島。三國海軍也同時出現在日本海面,大有頃刻兵戎相見之勢。日本政府自忖無力與三國作戰,急向英、美兩國求掇。然而,英、美兩國既不願冒此風險,也害怕日本在華勢力過分膨脹,都勸告日本接受三國的要求。於是,日本被迫退還遼東半島,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贖遼費”。三國干涉還遼是19世紀末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開端。慈禧太后和李鴻章等人在“還遼”事件後,對俄國產生了很大幻想,主張“一意聯絡俄人”,牽制其他列強。俄國便利用這一點,尋找機會向請政府索取“報酬”。這年冬天,它就以“還遼”有功為藉口,迫使清政府給予俄艦到膠州灣“過冬”的權利。

1896 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俄國準備利用這個機會,與清政府的賀冕專使秘密談判。清政府原擬派遣布政使王之春前往彼得堡參加典禮,但俄國政府表示,王之春“人微言輕,不足當此責”,①要求改派李鴻章為專使。於是,李鴻章被任命為“欽差頭等出使大臣”,赴俄慶賀沙皇加冕,並前往英、德、法、美四國“聯絡邦交”。李鴻章奉命出使的消息一發表,西方列強便紛紛來電,請他先赴西歐和中歐。俄國急派專使烏赫托姆斯基前往蘇伊士運河迎候,把李鴻章接到俄國。 4月30日,李鴻章到達彼得堡。尼古拉二世親自接見,給予最隆重的禮遇。 5月3日,李鴻章和俄國財政大臣維特、外交大臣羅拔諾夫開始秘密談判,於6月3日簽訂了中餓《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密約的主要內容有:(一)日本如侵占俄國遠東或中朝兩國領土,中、俄兩國應以全部海、陸軍夏相援助。 (二)戰爭期間,中國所有的口岸均對俄國軍艦開放。 (三)中國允許俄國遁過黑龍江、吉林兩省修造一條鐵路以達海參崴。該路的修築和經營,由中國交與華俄道勝銀行承辦,其詳細合同由中國駐俄公使與華俄道勝銀行商訂。 (四)無論平時或戰時,俄國均可在該鐵路運送軍隊和軍需物品。

表面上看來,《中俄密約》是中、俄兩國共同防禦日本的軍事同盟。實際上,俄國的目的是在“共同防日”的名義下,通過修築中東鐵路把自己的勢力伸入我國東北地區,加強對中國的控制。正像維特所說,中東鐵路的修建,必然“使俄國在任何時間內,都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軍事力量運到海參崴,或集中於滿洲、黃海海岸及離中國首都的近距離處”。 ①《中俄密約》簽訂後,俄國又強迫清政府於1896年 9月8日與華俄道勝銀行訂立了《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設立了名為中、俄合辦實由俄國獨攬大權的所謂“中國東省鐵路公司”,負責修築和經營中東鐵路。俄國在鐵路沿線享有派駐警察、開採煤礦和興辦其他工礦企業的權利,實際上把這些地區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俄國的這一系列活動,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爭奪。他們紛紛在中國強佔港灣,掠奪鐵路修築權和劃分勢力範圍。德國在甲午戰爭前就垂涎我國膠州灣。 1896年12月,它向清政府正式提出了租借要求。

鑑於這時俄國艦隊已在膠州灣攫得“過冬”權利,德皇威廉二世又於1897年8月訪問俄國,就侵占中國膠州灣問題同尼古拉二世達成默契。 11月14日,德國藉口兩個德籍傳教士在山東鉅野縣被殺,派軍腴佔領了膠州灣,奪取青島砲台。緊接著,俄國便於12月中旬強古了旅順口和大連灣。事後,俄國對德國占領膠州灣“表示感謝”,說什麼“因為有了膠州的佔領才使旅順口、大連灣的迅速佔領成為可能,否則在這方面就難於找到一個口實”。 ②

1898 年3月6日,德國強迫清政府訂立了《膠澳租界條約》,主要內容是:(一)清政府將膠州灣租給德國,租期99年,在租期內膠州灣完全由德國管轄。 (二)清政府允許德國在山東境內修築兩條鐵路,一係由膠州灣經濰縣、青州、博山、淄川、鄒平等地以達濟南及山東邊境,另一條由膠州灣經沂州、萊蕪以達濟南。鐵路沿線兩旁各30華里以內的礦產,德商有權開採。 (三)在山東境內舉辦任何事業,如需用外人、外資和外國器材時,德國享有優先承辦權。通過這一條約,德國在“租借”的名義下,強佔了膠州灣,並把山東省變成了它的勢力範圍。繼德國之後,俄國又於3月27日同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並於5月7日訂立《續訂旅大租地條約》。這兩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一)旅順口、大連灣及其附近海面租與俄國,租期25年,在租期內旅順口和大連灣完全由俄國管轄。 (二)租借地以北設一“中立區”,該地區內的行政由中國官吏主持,但界內的鐵路、礦山和其他工商利權等,都不得讓與他國。 (三)允許中東鐵路公司修築一條支線,把中東鐵路和旅順口、大連灣連接起來,支線所經地區的鐵路利權不得讓與他國。俄國強租旅大後的第二年,擅自把租借地改為“關東省”,設首席長官管理行政。這樣,不僅遼東半島完全落入俄國手中,東北全境也成為俄國的勢力範圍。法國在1895年就強佔了中國雲南邊境上的勐烏、烏得等地,迫使清政府增開雲南的河口、思茅為商埠,並職得在廣東、廣西和雲南開礦的優先權。 1897年3 月,法國又強迫清政府同意不將海南島割讓給他國。 1898年4月,法國再迫使清政府答應租讓廣州灣,並於1899年11月6日正式和清政府簽訂了《廣州灣租界條約》,強租廣州灣及其附近水面,租期99年。此外,法國還取得了修築從越南邊境至昆明和從廣州灣赤坎至安舖的鐵路,以及承辦中國郵政等特權,並逼迫清政府答應不把雲南、兩廣割讓給他國。從此,滇、往、粵三省變成了法國的勢力範圍。法、俄兩國在掠奪中國利權的過程中互相支持。法國駐華臨時代辦呂班在給法國外交部長哈諾德的報告中說:關於強租廣州灣一事,“我得到俄國代辦的支持,有如對類似情況我所給他們的支持一樣”。 ①

英國為了抵制法國在西南兩省的擴張,於1897年奪取了中緬邊境上原屬中國的一些土地,強行取得南碗(猛卯)三角地的”永租權”,並迫使清政府開放西江,以及開闢廣東三水、廣西梧州等地為商埠。法國強租廣州灣後,英國立即要強租九龍半島作為“補償”,並於1898年6月9日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位於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島嶼的中國領土,即所謂“新界”, “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至此,連同香港本島、南九龍半島和昂船洲,便是今天的香港。為了阻擋俄國勢力由東北地區南下,英國又要求按照租讓旅順口的同樣條件租借威海衛,並於1898年7月1日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訂租威海衛專條》,取得了威海衛海灣連同劉公島和威海衛沿岸十里寬的地段的租借權。英國為了保持它在長江流域的優勢,又於1898年2月迫使清政府宣布不將長江沿岸各省讓與或租給他國。從此,長江流域淪為英國的勢力範圍。

日本也不甘落後,於1898年4月22日強迫清政府答應不把福建租讓給其他國家,使福建成了日本的勢力範圍。意大利也於1899年3月向清政府要求租借浙江沿海的三門灣,由於列強之間的矛盾和清政府的拒絕,沒有得逞。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的過程中,既互相爭奪,又互相勾結,最後總是以犧牲中國主權來換取它們相互之間的妥協。 1896年,英、法兩國達成協議,規定在四川、雲南兩省已經取得和將來得到的一切權利,都由英、法兩國共同享有。 1898年,英、德兩國達成協議,英國承認山東為德國的勢力範圍,德國則同意英國租借威海衛。這些協議都是帝國主義國家背著中國訂立的分贓協定,既是他們之間暫時妥協的產物,也反映了中國當時的屈辱地位和險惡形勢。

當帝國主義在中國爭劃勢力範圍時,美國正在同西班牙爭奪古巴和菲律賓,一時無力顧及中國。然而,美國絲毫沒有放棄浸略中國的野心,美國駐華公使康格在1899年3月1日向國務院報告說:“除了直隸一省而外,事實上沒有其他地方剩下來給美國了。但是,這一省加上可供整個華北出口的天津,將來必然成為東方具有永久商業價值的佔領地之一。”① 後來,美國海軍部企圖租借三沙灣或舟山群島,但因和英國利益衝突而沒有如願。美西戰爭結束後,美國奪取了關島和菲律賓,在西太平洋建立了侵略的基地。接著,美國政府於1899年9月至11月由國務卿海約翰出面,分別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國提出了一個關於中國“門戶開放”政策的通牒。

“門戶開放”的基本內容是:(一)各國對他國在中國所取得的任何勢力範圍、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乾涉。 (二)各國對運往自己勢力範圍各口岸的他國貨物,均由中國政府按照中國現行夫稅率徵稅。 (三)各國對進入自己勢力範圍各口岸的他國船舶,不得徵收高於本國船舶的港口稅;當他國使用自己所修或所經營控制的鐵路運輸貨物時,不得徵收高於本國商品的鐵路運費。美國在1899年9月6日致英國的照會中還提出:美國希望中國“為全世界商業保留一個開放的市場,消除國際摩擦的危險根源,從而使各列強在北京採取一致的行動”。 ①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目的,是企圖通過“機會均等”的手段,緩和列強爭奪中國的矛盾,防止列強瓜分中國,以保持整個中國市場對美國商品的自由開放。當時,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已躍屆世界第一位,自信能憑藉雄厚的資金和物美價廉、不斷更新換代的精美產品稱霸中國市場。其他列強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對“門戶開放”政策的態度不完全一致。未能取得勢力範圍的意大利首先贊成。經濟正在迅速發展的德國、日本和法國也表示接受。擁有對華貿易絕對優勢的英國,雖然衷心贊同,卻將剛在九龍半島取得的“新界”,保留在這個政策的實施範圍以外。經濟落後的俄國,對於關稅問題應由中國本身決定一節閃爍其詞地作了保留,對於航行稅和鐵路優惠運費也沒有正面答复,顯然是勉強地予以承認。美國對列強基本上贊同“門戶開放”政策十分得意,認為這是“在外交史上從來沒有比此次更光輝和更重大的勝利”,“它保護了現在的利益,保障了未來的利益,使美國立於一個牢不可破的地位”。 ①

二、帝國主義對華的資本輸出

帝國主義列強在瓜分中國的過程中,還向中國大量輸出資本,形成了這一時期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新特點。當時,帝國主義向中國輸出資本的主要方式有:

(一)向清政府進行政治貸款

《馬關條約》中規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內償付對日賠款 20000萬兩,後來又加上贖遼費3000萬兩。當時清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8000 餘萬兩,根本無力籌劃。列強認為這是掠取特權的大好機會,爭相兜攬借款。在列強的爭奪和逼迫下,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三年多的時間裡,先後三次向列強借款。第一次是1895年7月向俄法集團所借的“俄法洋款”。清政府原想通過赫德向英國匯豐銀行籌借第一期賠款,遭到俄、法、德三國的極力反對。它們以“干涉還遼應有酬勞”為理由,向清政府提出攬借要求。清政府屈服於三國壓力,決定向三國分借。俄國仍不滿意,便擠掉德國,與法國合作爭得了第一次借款權。

1895年7月,《俄法洋款合同》簽字,又稱《四厘借款合同》。這是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政治性大借款的開端。 “俄法洋款”的總額為4億法郎,折銀9800餘萬兩,由四家俄國銀行和六家法國銀行分攤貸給。折扣九四點一二五,年息四厘,以海關收入為擔保,分 36年還清。俄法集團通過這筆借款,得以插手中國的海關管理。中國海關在1896年增加了俄、法人員名額,因此發生了俄、法兩國與英國爭奪中國海關控制權的嚴重矛盾。第二次是1896年3月向英德集團所借的“英德洋款”。

1896年初,清政府開始籌借第二期對日賠款。英國搶先和被俄、法撇開的德國聯合,並責成兩國駐華公使向清政府強硬宣稱:這次如不向英德借款,將“不惜訴諸武力”。 ① 美國也想分潤利益,俄、法還想繼續出借,鬧得總理衙門像個大拍賣場。經過一場激烈爭奪,英德集團壓倒俄法集團,取得了第二次借款權。 3月,《英德洋款合同》(又稱《英德借款詳細章程》)簽字,借款總額為1600萬英鎊,折銀9700餘萬兩,由英國匯豐銀行和德國德華銀行分攤貸給,九四扣,年息五厘,以海關收入為擔保,分36年還清。借款合同還規定,借款償還期內,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職位一直由英國人充任,從而使英國獲得了控制中國海關行政36年的保證。第三次是1898年3月再次向英德集團續借的“英德洋款”。

清政府從1897年開始籌借第三期對日賠款。英德集團再一次壓倒俄法集團,取得了這次借款權。 1898年3月,《續借英德洋款合同》(又稱《英德續借款合同》)簽字,借款總額1600萬英鎊,折銀1.12億餘兩,仍由匯豐、德華兩銀行貸給,八三扣,年息四厘五,分45年還清,以蘇州、淞滬、九江、浙東等處貨厘及宜昌、鄂岸鹽厘為擔保。通過這筆借款,英國又獲得控制上述各地常關45年的保證,此外還取得了一些地區的釐金抵押權。除以上三次政治大借款外,清政府還有一些其他名目的借款。據初步統計,從1895年到1900年,清政府共向列強借款4.51億餘兩自銀,約為當時年財政收入的五倍半。這些借款,不僅利率高,折扣大,而且都附有政治條件,使得帝國主義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海關和部分內地的鹽稅、釐金、外貿和運輸;也使虧空驟增的清政府進一步加深了對帝國主義的財政依賴。

(二)爭奪中國鐵路的投資權法國在爭奪中捷足先登。

1895年9月,它藉助剛爭得《俄法洋款》的優勢,向清政府要求由法國“費務林公司”修建並經營從越南同登經鎮南關到廣西龍州的鐵路,並於次年6月5日簽訂了這項合同。這是法國後來強修滇越鐵路的先聲,從此開了外國侵占中國鐵路線的惡例。其他帝國主義國家自然十分眼紅,群起爭奪蘆漢、津鎮、粵漢、京奉等鐵路幹線的投資權,從而使爭奪中國鐵路利權的鬥爭逐漸達到高潮。 1897年7月到1898年6月,俄法集團幾經鑽營,利用比利時銀行團出面,取得了蘆漢鐵路的投資、修築和經營權。俄國的勢力從此可由東北地區直趨南下,沿鐵路線伸入河南和湖北,在英國的勢力範圍長江流域打開了一個缺口。英國為了減輕蘆漢鐵路的重要性和阻擋俄、法插足長江流域,爭攬到關內外鐵路的借款權,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天津至鎮江、山西經河南至長江沿岸、九龍至廣州、浦口至信陽、蘇州經杭州至寧波五條鐵路的要求。清政府迫於壓力,表示除津鎮路另行商議外,其他完全接受。

清政府之所以不敢答應英國修築津鎮鐵路,主要因為該路直貫直隸、山東、安徽、江蘇四省,地位極其重要,而且美國和德國早已開始爭攬。當英國提出修築這條鐵路的要求時,德國竟向清政府表示:德國在山東有修築鐵路的獨占權,如果這條鐵路不由德國修築,就不能穿過山東境內。英國被迫和德國政府直接交涉,以兩國共同分割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為條件,來換取德國在津鎮鐵烙上的讓步。德國覬覦非洲已久,願與英國妥協。雙方議定:天津到山東南境的一段由德國修建,鎮江至山東南境的一段由英國修建,全線竣工後由雙方共同經營。此外,雙方還議定:英國的鐵路投資範圍是長江以南各省和北經河南至山西;德國的鐵路投資範圍是山東省以及自黃河沿岸至南京一帶。這項協定表面上是劃分在華鐵路投資範圍,實際上卻公開承認了各自在華的勢力範圍。英德協定簽訂後,兩國聯合向清政府提出承築津鎮鐵路的要求,並於1899年5月18日逼迫清政府簽訂了《津鎮鐵路借款草合同》。

美國在爭奪津鎮鐵路的過程中受到英、德兩國的排擠,很不甘心,便於1898年4月奪取了粵漢鐵路的借款權和承築權。不久,美西戰爭爆發,修建粵漢鐵路的計劃暫時被擱置起來。這時,德國倡議歐洲各國干涉美西戰爭。英國便乘機以反對這一倡議作為交換條件,於1899年 2月與美國簽訂協定,議定美國所取得的粵漢鐵路允許英國投資,英國所取得的廣九鐵路也容許美國投資,從而瓜分了粵漢和廣九兩條鐵路的投資利權。英國雖然早在1898年6月就爭得了關內外鐵路的借款權,但由於俄國的反對,清政府不敢批准借款合同。 10月18日,俄國警告英國說:“俄國政府認為,同俄國邊界接壤的中國各省,必須不落入俄國之外的任何國家的影響之下。”①英國被迫與俄國尋求妥協,雙方於1899年4月達成協議,議定俄國保證不在長江流域進行鐵路投資,同時也不直接或間接妨礙英國在長江流域的鐵路投資;英國則保證不在長城以北地區進行鐵路投資,同時也不直接或間接妨礙俄國在長城以北地區的鐵路投資。從此,雙方互相劃定了在華的鐵路投資範圍,瓜分了中國的鐵路利權,進一步鞏固了各自在華的勢力範圍。

甲午戰後幾年間,列強先後通過八次鐵路借款,共貸給中國8967萬元,奪取了長達1.9萬餘里的鐵路投資權和修築權。它們不僅通過輸出資本榨取到巨額的利潤,還控制了鐵路沿線的大片土地和資源,有的甚至享有鐵路沿線的行政權和警察權,使鐵路沿線的中國領土主權名存實亡。可見,投資和修築鐵路已成為甲午戰後列強在華爭相輸出資本和鞏固勢力範圍的重要手段。

(三)投資中國礦山

1896年,美國首先和中國“合辦”門頭溝煤礦,外資從此侵入中國礦業。此後,列強紛紛效尤,誘迫清政府簽訂“礦務”合同,攫取礦山投資權和開採權。到1899年,美國先後奪取了山西平定、盂縣煤礦的開採權和四川麻哈金礦的開採權;英國先後奪取了四川全省和山西盂縣、平定、澤州、潞安以及河南懷慶附近地區的礦產開採權,還奪取了熱河朝陽煤礦的開採權,俄國除了奪得中東鐵路及其支路沿線的礦產開採權外,還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礦的開採權;法國先後取得了四川灌縣、犍為、威遠、綦江、合州、巴縣煤礦的開採權和四川金礦的開採權;德國先後取得了山東膠濟鐵路兩旁和沂水、沂州、諸城、濰縣、煙台等地礦產的開採權。

(四)在華開設工廠

甲午戰前,外國資本在中國設立的工廠已有80餘家,資本總額約為2800萬元,其中多屬船舶修造廠和原料加工廠,1895至1900年間,列強在華設廠總數激增到933家,資本雄厚的怡和紗廠、老公茂紗廠、增裕麵粉廠、鴻源紗廠、三井制面廠、美國機器碾米廠和美國紙菸公司都是這時期建成的。外資企業已經伸入到中國的各個經濟部門,並把上海變成了它們在華紡織業的中心。它們憑藉雄厚的資本,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原料,節省了運費,又享有免納種種苛捐雜稅的特權,不僅獲得了巨額利潤,而且迅速發展為具有壟斷性的企業,嚴重排擠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產品。

這個時期列強對華商品輸出繼續增長,中國的入超越來越嚴重。在1890至1894年,每年平均進口總值為1.4億多海關兩,出口總值為1億多海關兩,人超額是3000多方海關兩。而1895至1900年,每年平均進口總值為2.1億多海關兩,出口總值為1.5億多海關兩,人超額增至6000多萬海關兩。中國的出口貨物中,除茶、絲之外,毛類、豆類等原料作物和草帽緶的出口量迅速增加。進口的貨物中,又以棉布、棉紗、煤油、紙菸、麵粉、鋼鐵、雜貨等日用工業品居多,很少有工礦企業的機器設備。帝國主義的商品傾銷,進一步加速了中國城鄉手工業的破產。這種現像不僅出現在沿海地區,而且在內地也日益明顯。例如由於煤油輸入的激增,中國的白蠟製造業逐漸衰落,植物油的銷售也在部分地區受到排擠。土紗土布被洋紗洋布排擠的程度更為嚴重,有的地方已經出現停織的現象。帝國主義對中國原料的掠奪,也刺激了中國農村某些經濟作物的生產。當時,像蠶桑、煙草、大豆、花生、桐油的生產,由於國際市場的需要,都得到了較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大豆,由於出口量急劇增長,種植面積也跟著迅速擴大。

與此相反,中國一向遠銷歐美、日本和朝鮮的蔗糖和藍靛,這時卻由於歐洲和爪哇甜菜糖的發展以及德國洋靛的暢銷,一蹶不振。種植甘蔗、藍靛的土地,紛紛改種雜糧。由此可見,中國某些經濟作物的發展,並不是取決於本國經濟的需要,而是受到國際市場供求關係的製約。中國對外貿易早已掌握在外商手中,進出口貨物均被少數外商壟斷。隨著外國商品的大量暢銷和農產品的大量輸出,到19世紀末,中國的國內市場也已經為外商所控制。他們以雄厚資金為後盾,操縱市場,任意抬高或壓低貨價。中國的商業資本不得不仰承外國資本購鼻息,或成了替外國資本家推銷商品和收購原料的工具。甲午戰後列強在華的資本輸出和商品輸出,給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社會經濟的半殖民地化。

三、清政府的統治危機

《馬關條約》的簽訂和戰後列強瓜分中國的嚴重危機,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賣國投降、腐朽落後的真正面目。它雖然靠出賣國家領土和主權得以苟延殘喘,但困難重重,人心思變,出現了空前嚴重的統治危機。對日本的巨額賠款,逼使清政府先後三次舉借外債。從1896年起,清政府每年要償還外債本息2000萬兩,到1898年又增為每年2500萬兩,財政更加困難。與此同時,在中日甲午戰後幾年間,直隸、奉天、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先後發生嚴重的水災或旱災。 1896年,湖北發生特大水災,災民“餓殍枕藉”。

1897 年,湖南出現數十年未有的大早,安徽、江蘇、廣東、廣西等省因淮河、珠江、西江先後氾濫,一片汪洋,數十萬饑民在中國南北各省顛沛流離。 1893年、 1899年,黃河又連續兩年大潰決,直隸、山東沿河兩岸多被淹沒,死亡十六七萬人。災情之重為百餘年來所未見。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不得不連續增加了數百萬兩的河工與賑災費用,又減免了災區1000多萬兩的田賦,使財政赤字愈增愈大,財政危機日甚一日。甲午戰爭的慘敗和成後的瓜分危機,還使中國社會的各階層不同程度地對清政府感到失望。他們從各自的角度來思考民族的前途和救國的出路,並共同地發出了“救亡圖存”的呼聲。在清政府中,也有不少以上奏疏,遞條陳,要求在財政、用人和軍事方面進行某些改革。甲午戰爭的慘敗和戰後的危機,還進一步加劇了清朝最高統治集團的矛盾。慈禧太后在戰後仍醉心於自己的大權獨攬,依靠後黨集團把持軍政實權,以削弱光緒皇帝和帝黨的勢力。光緒皇帝因甲午戰爭慘敗蒙受奇恥大辱深為憂憤,擔心國勢衰微,外敵環逼,也難以忍受慈禧太后事事干預朝政。他依靠師傅翁同龢和帝黨集團,希圖改變其處境,並圖強禦侮。他和慈禧太后之間,帝黨和後黨之間,矛盾更趨激化。

面對空前的危機,清政府為了轉危為安,試圖做一些改革,主要措施如下:

(一)編練新軍

甲午戰爭中,清軍的腐敗無能完全暴露出來。清朝統治者認為日軍是“專用西法取勝”,因而也打算仿照西法練兵。 1894年冬,督辦軍務處委派廣西按察使胡燏棻編練新軍,計5000人,編成10營,號“定武軍”。 《馬關條約》簽訂後,胡燏棻調任督辦津蘆鐵路,由袁世凱接替編練新軍。袁世凱(1859—1916年),字慰亭,河南項城人,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投靠過淮軍將領吳長慶,後又攀援李鴻章,得任清政府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大臣。甲午戰爭爆發後,袁世凱見處境危險,托詞患病回國,奉李鴻章之命在遼東前線籌撥彈藥糧餉,聯絡各軍。後來回到北京,到處鑽營,受到劉坤一、張之洞、榮祿、李鴻藻等人的賞識。袁世凱在奉命到小站接練新軍後,將定武軍擴編到 7000餘人,改稱“新建陸軍”。新建陸軍雖然還沿用了淮軍的營務處、營、隊、哨、棚等名稱,但在編制上以近代德國的陸軍制度為藍本,分步、馬、炮、工、輜各兵種,全部使用購自國外的新式武器,延聘德國軍官督練洋操。清政府期望依靠新建陸軍振衰起弊。新建陸幸由督辦軍務處直接控制,由戶部供餉,餉銀每年近百萬兩,在當時各軍中待遇最優。袁世凱也因督練新建陸軍而受到清政府的特別垂青,1897年7月被提升直隸按察使,仍專管練兵。當袁世凱在小站練兵的時候,署兩江總督張之洞也在南京從衛隊、護軍等營中選拔了2600人,按德國章程編為步兵八營、砲兵二營、馬隊二營、工程兵一營,練成了“自強軍”。 1896年春,張之洞回湖廣總督本任,自強軍由兩江總督劉坤一續練。

(二)整頓財政

甲午戰後,清政府全年總收入約8000 餘萬兩,僅軍餉、洋務和歸還外債三大項就需支出7000餘萬兩,其他各項常用經費還需2000餘萬兩,尚短一千數百萬兩。為了彌補巨額的財政虧空,清政府在增捐增稅、向人民大肆搜刮的同時,又著手整頓財政。它提出了“裁革陋規,嚴剔中飽”,令各省督撫嚴查當地在關稅、釐金、鹽課和田房稅契等管理上的種種弊政,並委派軍機大臣剛毅南下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各省監督執行。剛毅所到各省,責成各級官吏將他們平時營私玩法所得的不義之財上交國庫,並依據情節大小扣了這部分官員的“廉俸”,結果收回了1000多萬兩白銀。此外,清政府還決定用舉借內債的辦法籌款,於1898 年發行“昭信股票”一萬萬兩,年利五厘,20年內歸還,它號召王公貴族和文武官員帶頭“領票繳銀”,以推動各地商民踴躍認購。但清政府已在人民中失去信用,各級官員又藉機強行攤派,結果引起不滿,不得不在等到1000多萬兩時就停止發行。

(三)派遣留學生

清政府有些官員鑑於日本自強得力於當年被派往歐美留學的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和陸奧宗光等人,戰後又發出了派遣有志青年留學日本的呼籲。有的大臣還在奏摺中指出:日本的成功經驗最適合中國採用,到日本留學路近、省錢、文字困難又少,是解決貫通中西人才的最好捷徑。正是在這種氣氛中,清政府在1896年3月派遣了第一批赴日留學的學生13名。此後,赴日留學日漸成風,造就了一批新型的知識分子。清政府的這些措施,雖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並沒有把自己從危機中拯救出來。新軍編練的主要受益者是袁世凱。他不僅因此得到清政府的提拔,而且引起了列強的關注。俄、英、日等國經常派人到小站“觀操”,不斷吹捧袁世凱治軍有方,試圖控制袁世凱,迸而把新建陸軍變成他們維持半殖民地秩序的工具。袁世凱自然明白他的身份榮譽都來自新建陸軍,因此越發苦心經營和控制這支軍隊,以此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和工具。至於財政整頓所收款項,對於巨額的賠款和赤字來說,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派遣留學生中的多數人,後來都走到了清政府願望的反面。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的這些措施並沒有能挽救其統治危機,更談不到給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提供轉機,亡國滅種的威脅仍然與日俱增。

①《帝國主義和社士主義運動中的分裂》,《列寧選集》,第2卷,第893頁。 ② 羅曼諾夫:《日俄戰爭外交史綱(1895—1907年)》第34頁。 ① 亞爾莫林斯基編,《維特伯爵回憶錄》第64—65頁。 ② 孫瑞芹譯:《德國外交文件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第1卷,第29頁。 ① 梁啟超:《李鴻章》,《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三,第60頁。 ① 《財政大臣維特的節略(1896年4月12日)》,《紅檔雜誌》1932年第52卷。 ② 《德國外交文件有關中國交涉史料選譯》第1卷,第230—231頁。 ① 《法國外交文件·中國(1898—1899)》第65號。 ① 轉引自卿汝楫:《美國侵華史》第2卷,第441頁。 ① 轉引自福森科著,楊詩浩譯《瓜分中國的鬥爭和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第212頁。 ① 轉引自卿汝楫:《美國浸華史》第2卷,第465頁。 ① 高第:《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史》第3卷,第309頁。 ① 《英國藍皮書》1898年,中國第一號,第6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