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12月30日星期日

通典

《通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十通」之一。唐杜佑撰。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編成,歷時三十余年。本書記錄上起黃虞時代,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於唐代敘述尤詳。全書200卷,附考證1卷,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8門。


成書

唐玄宗時劉秩仿《周官》作《政典》35卷。杜佑認為該書條目未盡,於是參考《開元新禮》和《五經》以及漢魏以來各家文集、奏疏,拾缺補漏,作成《通典》200卷。


特點

《通典》的體例仿效正史紀傳體中的志、書,將斷代體改為通史體,專門記載歷代政經等制度沿革變遷的典志體史書。杜佑在篇首加上序言,篇中遇有需要進一步解釋或申明的地方,特標出「說曰」、「議曰」、「評曰」。馬端臨對《通典》評價極高,他認為《通典》「綱領宏大,考訂該洽,固無以議為也」,「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寶,凡歷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


影響

杜佑著《通典》確立了典制體政書的體例,對後代政書的編撰影響極大,接下來的「三通」、「續三通」、「清三通」,乃至於「十通」完全仿照了《通典》的體例,而且制度史的另一個寫法——「會要」,也是受了通典的影響。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通典》:「每事以類相從,凡歷代沿革,悉爲記載,詳而不煩,簡而有要,元元本本,皆爲有用之實學,非徒資記問者之可比。」一般將《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相提並論,合稱「三通」、「前三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