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12月30日星期日

通鑑紀事本末

袁樞撰《通鑒紀事本末》,為「紀事本末體」的史書,全書42卷,以事件的始末為主線,把《資治通鑑》294卷分散的史事集中起來,歸納為239個標題,另外附錄66事,總載305件史事。內容由「三家分晉」至「周世宗征淮南」為段限,共1360多年的歷史。而且為方便閱讀,分為戰國至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他本無著書之意,惟讀《通鑒》時,感到每件史事分散開,首尾難以稽考,為方便研讀,便「因司馬光《資治通鑒》,區別門目,以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因此,南宋孝宗幹道九年(1176年)成書於嚴州郡學。

此書與《通鑒》一樣,具有強烈的正統立場。雖主要是抄錄原文,但他所加的239個標題,採用了「平」、「據」、「滅」、「叛」、「亂」、「篡」等各式的褒貶詞彙,充分表現他持著濃厚的正統觀念。如兩漢時,以劉氏為正統,褒揚漢室,力貶對漢室不利的事。

他只希望重整《通鑒》的結構,及方便讀者檢索和閱讀,並不打算改動原文。因此,此書的內容都是抄錄《通鑒》原文,他只是加上標題,不擅加一字。

由於《通鑒》記「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史事,而此書與其為本,所以內容也自然以政治和軍事為主,其它事一概不錄。在239個標題中,絕大部分是關於政治和軍事,關於經濟的則只有唐的《奸臣聚斂》和《兩稅之弊》,文化方面更是完全欠缺。

此書重視亂世歷史,如兩漢時只有43個標題,但魏晉時竟有103個標題,幾乎占全書正目數量的一半,可見他側重分裂時期歷史的意向。而以朝代論,則注意「興」、「衰」史。因此,此書中各朝代的份量都是「兩頭大,中間小」,與《通鑒》「窮探治亂之跡」的宗旨一致。


評價

《通鑒紀事本末》史學地位崇高。他編此書,旨在使君主易於閱讀,發揮司馬光《通鑒》「有資於治道」的精神,同時代的呂祖謙亦稱他﹕「掇其體之大者,區別終始,使司馬公之微旨,自是可考。躬其難而遺學者易。」因此,宋孝宗閱讀後,也賜給太子及統帥,更贊曰﹕「治道盡在是矣!」

他創立「紀事本末體」,對於重大事件有明確的標題,又依時間先後敘述,內容扼要,免去紀傳體的重複及編年體的支離破碎,省去讀者檢索的時間,對史料的整輯排比更有不少功勞。因此,此體裁與「紀傳」、「編年」二體,鼎足而三,成為後世史家不可偏廢的成法。

朱熹稱此書﹕「其部居門,始終離合之間,又皆曲有微意。」而《四庫全書總目》更言︰「經緯明晰,節目詳具。前後始末,一覽瞭然,遂使紀傳、編年貫通為一,前古之所未有也。」梁啟超縱使不欣賞他,但卻言「善抄書者,可以為史學」。因此,他的史學地位,不在於發現新史料,也不在史識的高明,而在開創新的編寫史著方法。

自他創立「紀事本末體」後,後人不斷仿作。在南宋至明清為止,比較著名又流傳後世的紀事本末史著就不下幾十部,成為一個獨立的史學體系,期間更發展為「朝代紀事本末」與「專史紀事本末」兩類。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和清來保《平定金川方略》皆為兩者的例子。

但紀事本末也有不少缺點。錢穆指出:

“ 他的書實不很好,不好就在他這紀事上。一部《通鑑紀事本末》,四十二卷,兩百三十八題。我們只看此兩百三十八題,便知此書有很大問題在裡面。如看第一卷:「三家分晉」、「秦併六國」、「豪傑亡秦」三題,第一題是因《通鑑》開始是東周天子承認三晉為諸侯,溫公認為一大事,故紀事本末亦以此開始。但下面好許多戰國史極重要,而他都闕了。不知三家分晉乃所以開出此下戰國之新局,而歷史重要是在演變到戰國史之後。他書不詳戰國,接下就是秦併六國了,則不免把全部戰國史都忽略了。有了一頭,有了一尾,沒有中段。 ”

總結,此書的面世,是中國歷史編纂上的創舉,開創了與紀傳、編年二體鼎足的紀事本末體。因此,此書有著重要的史學地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