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4月12日星期四

盛世悲歌

  盛世悲歌:唐朝覆亡真相

   唐朝建立於618年,亡於907年,共290年。歷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共20帝,在中宗與睿宗之間曾有武周政權。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唐朝還積極發展對外關係,使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但如此強大的帝國也難逃衰落、滅亡的結局,是什麼原因呢?自唐亡以後,人們就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那麼,今天讓我們從現代人的角度,重新審視唐朝的滅亡,以探尋其滅亡的真相。

  

   盛世氣象

  

   唐朝的建立者李淵(566—635年)是隋朝太原留守,隋朝宗室貴族。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他趁隋末天下大亂的局面,起兵西入長安,立楊侑為帝,尊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自己獨掌大權。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宇文化及縊殺。五月,李淵逼迫楊侑禪位,自己稱帝建國,國號“唐”,李淵就是唐高祖。唐朝建立時,天下依然是群雄並爭,戰亂不止。所以唐高祖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平定各地的叛亂,統一全國。在高祖在位的九年裏,甚至到了太宗貞觀初年,唐朝還主要以平叛為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在唐初十年裏,唐高祖、太宗先後剿滅西北的薛舉、薛仁杲父子,河西走廊的李軌、山西的劉武周、黃河流域的竇建德、河北的劉黑闥、江淮的輔公、北部的梁師都、黃河流域的王世充、江淮的杜伏威、南朝梁代後裔蕭銑、嶺南的馮盎、招降幽州的羅藝等,全國始告統一。

   唐太宗常把隋朝當作一面鏡子,隋朝的迅速興亡,給他留下深刻的教訓,尤其是農民大起義,使他充分認識了民眾所蘊含的巨大威力。得罪了民眾,即使像隋煬帝那樣集全部威權於一身的帝王,也難逃亡國身死的命運。他認識到民眾的力量,對大臣們說:“人君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剝削民眾來奉養國君,好比割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了身也就斃命,君富了國也就滅亡。”為此,他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開創了唐朝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的年號,太宗在其統治時期,社會出現了太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史書中對“貞觀之治”是這樣描述的:“貞觀初年,全國人口不到三百萬戶,一匹絹能換一斗米。到了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四、五分錢,牛馬滿山坡,人出行幾千里都不需買糧食,周邊少數民族歸附者有120萬人。這一年,全國被判處死刑的只有29人,社會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太平景象。這種繁榮穩定局面的出現,是與太宗李世民的統治有方分不開的。他的具體措施有:在政治上,任用賢能、善於納諫。太宗任命房玄齡、杜如晦等德才兼備之人出任宰相,同時,虛心接受以魏徵為代表的大臣對自己提出的意見。重視吏治,注重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嚴懲貪官污吏。在經濟上,繼續推行均田制,大力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在軍事上,打敗強敵突厥,解除北方的後顧之憂。與此同時,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626年,益州地方官奏稱僚人反叛,請發兵進攻,他不許出兵,說:“僚人居深山,時出掠搶,相沿成習,不算反叛。地方官如果公平對待,自然相安無事,那可輕動干戈,殺害他們。”唐太宗對待少數民族寬厚持平,因此,少數民族紛紛來朝,並尊太宗為“天可汗”。唐太宗對自己的成功總結了五條經驗:一是不嫉妒比自己強的人;二是充分發揮人的長處;三是尊敬賢能之人,憐憫不肖之人;四是不厭惡正直的人;五是沒有狹隘的華夷觀念。太宗對自己的概括,是比較實事求是的。對於一名權力高度集中的君主,能夠做到這些相當難能可貴。這也從一個方面證明了“貞觀之治”出現的必然性。太宗之後的高宗、武后統治時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為“開元盛世”的出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是太宗的第九子,即位後,繼續按其父親的治國之道行政,後來由於身體原因,皇后武則天(624—705年)開始輔助高宗處理朝政,並成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由於武則天在高宗病逝後,先後廢立中宗、睿宗,並於690年,改國號為“周”,自立為皇帝,歷史上對武則天頗多微詞,傳統史家批判她篡奪李唐政權的行為,並認為武氏任用酷吏,實行酷政,陷害忠良,迷信福瑞,大興土木,耗費民力等等,將她貶得一無是處。這些言論並非空穴來風。比如,武后確實賞識並重用過酷吏周興、來俊臣等人,也確實迷信福瑞,大造明堂,多修造像,給社會造成一些消極影響。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而言,武則天執政時期,社會並沒有出現停滯、倒退,相反,是繼續向前發展的。從這一點上看,她的統治是值得肯定的。為維護統治,武則天實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發展科舉制,武則天親自策問貢舉人,舉行殿試,增開武舉。她還多次派人到各地搜訪人才,並不經考試直接任用。她還加大對官員和軍隊的監督,具體方法就是賦予肅政臺(即禦史臺)更大的權力,使他們對文武百官、各地軍隊有較為獨立的監督權力,便於朝廷對官員和軍隊的管理。她繼續推行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的政策,使經濟持續發展,人口由380萬戶增長到615萬戶。高宗、武后的統治,推動了唐朝的進一步發展,為開元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705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率文武群臣入宮殺掉亂政的張易之、張昌宗等,擁立唐中宗李顯即位,恢復唐國號和一切唐舊制。但中宗並不信任這些舊臣,專寵韋皇后及安樂公主。韋皇后欲效武則天故事,準備臨朝稱制,但除了暴行之外,並無武則天的政治才能。她們毒殺唐中宗後,李隆基發動羽林軍攻入宮中,盡殺韋后黨徒,連幼兒都殺死。李隆基(685—762年)後來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就是唐玄宗。由於他在開元年間,勵精圖治,國家出現了太平盛世的局面,史稱“開元盛世”。開元年間,玄宗善用賢人,任用姚崇、宋、張嘉貞、韓休、張九齡為相,這些人各有所長,有的忠言直諫,有的守法不阿,有的善於吏治,對玄宗大政方針的制定與實施,都起到了參謀與協助的作用。玄宗反對浪費、精簡機構、節約開支;進一步加強對地方官的選拔與監督。在經濟上,玄宗主張興修水利,在邊境地區實行大規模的屯田,發展生產。此外,玄宗在邊疆地區設置大的軍區,加強對周邊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並以此保證中原與西域、中亞地區的道路暢通。由於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開元時期的人口大量增加。到開元20年,全國民戶數量為780萬戶,人口4500萬,比唐初戶數增加了一倍半以上。

   但是,比起唐太宗、武則天來,會發現唐玄宗身上有許多缺點。唐太宗經常以“守成難”“慎終如始”警戒自己;武則天執持政柄,權不下移。玄宗卻恰恰相反,在開創盛世局面以後,便不思進取,產生了驕傲自滿和怠政的情緒,驕侈心代替了求治心。所以玄宗從天寶年間起,在朝中開始重用李林甫、楊國忠一類的奸臣,在外則賦予胡人安祿山以較大的權力。李、楊二人在朝中打擊異己、陷害忠良、賄賂公行,使朝政日趨腐敗,安祿山一面表示效忠朝廷,一面招兵買馬,集結力量,企圖自立。而唐玄宗卻視而不見,仍沉浸在開元盛世的自豪與滿足之中。在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叛匪磨刀的形勢下,終於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一場嚴重的社會動亂,這場動亂幾乎摧毀了李唐政權,給社會、經濟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安史之亂成為唐代歷史的轉捩點,亂前是唐朝的鼎盛時期,亂後的唐朝則進入了衰落階段,並最終走向了滅亡。安史之亂中“安”、“史”指的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他們都是少數民族將領,又都是唐朝的節度使。節度使最早設置於唐睿宗(662—716年)景雲二年,目的是以固定的軍區設置來加強唐朝的防禦力量。到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已經形成平盧、範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劍南、嶺南等十個節度使,又稱為“十鎮”。節度使起初具有管理鎮內軍需調度和營田事務的權力,後來逐漸集軍事、民事、財權於一身,並兼管地方事務,權力甚大。到玄宗晚年,更以一人充任多鎮節度使,並將大部分兵力佈置在節度使地區。當時全國兵員總數為57萬,而邊兵竟有49萬之多,中央兵力空虛,地方武力坐大,給節度使發動叛亂創造了條件。

   安祿山正是利用當時的形勢,發動了叛亂。安祿山是居住在今天遼寧朝陽的胡人,據說他的祖先是從今伊朗遷移而來。安祿山通多門民族語言,年輕時在邊境市場充當突厥與唐朝互市的仲介人。後來得到幽州節度使張守的賞識,被認作養子。安祿山賄賂使臣,獻媚皇帝,博得玄宗的信任,因此不斷加官晉爵。到天寶十年(751年),安祿山已成為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了今河北、遼寧西部、山西一帶的軍事、民政及財政大權,具備了稱霸一方的實力。而在安祿山起兵之前,他卻絲毫沒有被玄宗懷疑,得益於安祿山將朝廷內部,玄宗身邊的情況早已摸清楚,並進行了精彩的胡旋舞“效忠”表演。一次,玄宗見他那肥碩的肚子,便笑著問:“你這肚子裏都裝什麼了,這麼大?”安祿山答道:“除了一顆效忠您的赤子之心,沒有別的東西了!”安祿山得知玄宗與太子存在矛盾,就故意在玄宗面前表現出對太子不敬。一次,玄宗命安祿山與太子見禮,他卻不拜,還裝傻說:“臣是胡人,朝廷裏的官太多,臣弄不明白,這太子是什麼官啊?”玄宗跟他說:“這是儲君,未來的皇帝。”安祿山竟然答道:“臣頭腦愚笨,只知道一心效忠陛下您,不知道還有什麼儲君?”為了進一步顯示忠心,安祿山竟請比自己小16歲的楊貴妃認自己作養子。這樣一來,玄宗對他就絲毫沒有了戒心。即使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已露出了叛亂的馬腳 ,但自信的玄宗還表示:“祿山對我推心置腹,肯定不會謀反!”安祿山在安撫玄宗的同時,卻在馬不停蹄地做叛亂準備。他大規模修築城池,豢養同羅、奚、契丹降人8000名,組成自己的親兵衛隊,大量購買馬匹,囤積糧草,購置武器。天寶十四年2月,他獲准在自己的轄區裏以32名蕃將代替漢將,至此,安祿山的準備工作就緒了。由於安祿山與宰相楊國忠不和,他害怕朝廷先發制人,遂於同年以討楊國忠為名,發動了叛亂。這場叛亂,唐朝政府沒有絲毫準備,所以安祿山進軍速度很快。12月12日,就攻佔了東都洛陽,並向長安進發。此時的唐朝中央,亂作一團,京城周圍兵力很少,調動軍隊就花了許多時日,又急調大將火速回京護駕。唐軍初戰不利,高仙芝、封常清等大將都因戰敗被殺。皇帝的御駕親徵也沒有成行。而這時的戰爭出現了片刻的喘息,那就是安祿山於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因此放慢了戰爭的節奏,給唐軍在潼關一線集結兵力創造了條件。在接下去的半年裏,雙方一直在爭奪潼關。因為潼關是進入長安的大門,潼關失守,長安必然不保。但六月九日,安祿山的軍隊還是攻佔了潼關。於是,唐玄宗不得不攜帶文武百官、後宮、宦官等,於6月13日逃離了長安。之後的歷史,對唐玄宗李隆基而言,是使他陷入了自登基以來從未遇到的困境。6月14日,當玄宗一行到達馬嵬驛時,隨行部隊發生了嘩變。軍隊將士認為此次叛亂全都是由楊國忠而起。當大家看到楊國忠與吐蕃使臣談話的時候,就有人喊:“楊國忠與蕃人謀反啦!”眾軍士怒火中燒,將楊國忠斬首。而這時大家又在想,楊國忠能權傾朝野,原因何在?很自然,兵士們想到了楊國忠的妹妹——楊貴妃。憤怒的士兵認為唐玄宗之所以廢弛朝政、貪於享樂,楊國忠之所以小人得志、惑亂朝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楊貴妃。因此,將士們群情激奮、山呼海嘯,要求唐玄宗處死楊貴妃。這讓老皇帝始料不及,他很難在江山與美人中間作出取捨,但玄宗最後捨棄了美人,將楊貴妃縊死。這才平息了嘩變,使大隊人馬最終得以到達成都。而就在此時,另一件事也讓老皇帝非常吃驚,那就是7月,太子李亨於寧夏靈武即位,是為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這是公開的奪權行為,可對於出逃在外、無計可施的玄宗來講,他只能聽之任之。至此,唐玄宗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他於762年憂鬱地病逝於長安宮中。

   在唐朝內部發生權力更疊的同時,安祿山集團內部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乾元二年(759年)3月,部將史思明又將安慶緒殺死,自稱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年)3月,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叛軍內部出現的內訌,為唐軍平叛創造了有利條件。肅宗即位後,一邊任命大將郭子儀、李光弼等率兵平叛,收復失地,另一方面又迅速從河西、北庭、安西節度使處調兵增援。此外,肅宗還向回紇、于闐、西域等少數民族政權借兵,參加戰鬥。在叛軍的控制區,如河北等地,由於叛軍的殘暴統治,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反抗安、史的統治。在唐官軍和地方百姓的雙重打擊下,寶應元年(762年),安史叛軍已經窮途末路。當年正月,史朝義逃往範陽,守將不予接納,遂自殺。歷時七年的安史之亂得以平定。

  安史之亂,唐朝幾乎動員了全部兵力,消耗了大部分的國力,自此以後,唐朝的國力再沒有恢復到天寶年間的水準。戰爭期間,百姓飽受戰爭之苦,流離失所,經濟損失嚴重,土地大量荒蕪。東都洛陽遭到毀滅性破壞,城中居民被屠殺殆盡,建築多毀於戰火。回紇等少數民族軍隊在助剿的同時,也大肆搶掠,增加了人民的苦難。肅宗在借兵之時就與回紇統治者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官員歸唐朝,金銀財寶、老百姓皆歸回紇。”這使得回紇的搶掠更加有恃無恐。安史之亂最大的消極影響就是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藩鎮割據長期存在於唐朝後期,節度使擁兵自重,互相攻擊,使得中國長期處於戰亂之中,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導致唐朝一步步走向滅亡。



  朋黨之爭

   封建士大夫之間的黨爭,是中國古代官場的頑癥、痼疾。唐朝也存在著朋黨之爭,唐後期的黨爭成為當時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對唐朝的衰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朋黨的劃分,與人的思想、地位、學識、性格有關,更重要的是與人所生活的社會環境有關。朋黨中的成員之間多是親屬、師生、朋友的關係。這樣造成後果就是,各個朋黨在相爭之時,不會考慮對方在所討論的事情、所提出的觀點或解決的方法是否正確。而是一味的否定對方,肯定己方,不辨是非,不講原則。這對一個國家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唐代最著名的朋黨之爭就是“牛李黨爭”,這場黨爭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使本已不和諧的政治局面,更平添了幾分混亂。

   “牛李黨爭”中“牛”指的是牛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李”指的是李黨首領李德裕。“牛李黨爭”緣起於一場科舉考試。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朝廷舉行科舉考試。牛僧孺、皇甫、李宗閔三人在答題中對時政大加批判,被考官楊於陵、韋貫之評為上第。這觸怒了時為宰相的李吉甫,李吉甫是後來李黨首領李德裕的父親。李吉甫就在憲宗面前陳訴,說翰林學士裴、王涯在審查考卷時有徇私舞弊的行為。憲宗聞聽,勃然大怒,將裴、王、楊、韋四人免職貶官,牛僧孺等三人也未獲重用,被外放充當藩鎮的幕僚。事後很多人為牛僧孺等鳴不平,指責李吉甫嫉賢妒能。於是憲宗於同年命李吉甫任淮南節度使,啟用被貶職的裴出任宰相。這樣,兩派在中央就都有了代表人物,出現了初步對立的局面,但這時還屬於“牛李黨爭”的形成時期。在之後的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兩黨勢力互有進退,一黨在朝執政,就將另一黨貶至朝外。

   政治主張不同,是“牛李黨爭”的一大特點。牛黨主張維護以進士科取士,而李黨對科舉制不滿,要求改革選舉制度;李黨力主削弱藩鎮勢力,恢復中央權威,而牛黨則反對用兵藩鎮,主張採取妥協政策;李黨主張精簡國家機構,而牛黨卻極力反對。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到黨爭的不講原則性。精簡國家機構,利國利民,有何不可?牛黨明知是正確的,但這主張是李黨所提,不管有無可取之處,一概否定。有個例子,更為典型。文宗大和五年(831年),鎮守西川的李德裕奏請朝廷收復吐蕃佔領的維州,當時形勢對唐朝十分有利,可是在朝為相的牛僧孺卻堅決反對。而到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牛黨的杜收復了維州,而在朝執政的牛黨人物並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可見,黨爭的實質就是對人不對事。哪怕是完全正確的事,只要是對方提出來的,就要堅決否定。這哪是在為朝廷著想,為億萬蒼生著想呢?這完全是士大夫中不同利益集團之間毫無原則的義氣之爭。“牛李黨爭”,以宣宗朝牛黨當政而最終結束。

   朋黨之爭,是繼南衙北司之爭後的另一場統治階級內耗的爭鬥,而且曠日持久,朝野震驚,破壞了正常的議政、施政程式,擾亂了皇帝大政方針的制定。加之,各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內連閹宦,外結藩鎮,使三股勢力都深入在唐朝的政治生活中,大臣們只知互相傾軋,置國家的前途於不顧,這樣的國家豈能不亡?

  

   唐末變亂

  

   唐朝後期,由於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連年戰爭,不斷向百姓增加賦稅、徭役,掌權的宦官更加有恃無恐地欺壓百姓,強佔土地,勒索錢財,引起人民的極大不滿,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時期,連年的天災,使得糧食產量銳減,人民苦不堪言,而朝廷仍然不斷的加派賦役,於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唐末農民起義爆發了。起義的領導者是王仙芝與黃巢。

   起義爆發於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黃巢先後起義,後協同作戰,活動範圍主要在今山東、河南、湖北一帶。不久,王、黃又分兵作戰。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戰死,其眾投奔黃巢,黃巢成為起義軍的最高領導人。此時,黃巢決定東攻洛陽,而唐朝派來大軍,打消了黃巢的計劃。之後,黃巢率軍轉戰今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發展、壯大農民起義軍。廣明元年(880年)7月,黃巢利用淮南節度使高駢與中央相猜忌並畏懼起義軍的形勢,迅速北渡長江,於同年佔領東都洛陽,12月攻入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12月13日,黃巢即位於含元殿,國號大齊,改元金統。將原有唐朝官員三品以上全部革職,四品以下酌情留用。黃巢嚴懲皇族,唐宗室留在長安者全部被處死,富豪的財產被沒收,分給百姓使用。但黃巢沒有追擊逃跑的僖宗,也沒有將中央禁軍全部殲滅,同時大齊政權自身也缺乏存在的經濟基礎。中和二年(882年),起義軍將領朱溫投向唐朝,沙陀族李克用也乞降於唐朝,這就大大增強了唐朝的軍事實力。唐軍開始了反撲。起義軍於中和三年(883年),退出長安,向東撤退。之後,起義軍與唐軍的幾次作戰,均告失利,損失慘重。在朱溫、李克用等軍隊的包圍阻擊下,黃巢最終退至今山東萊蕪境內,於中和四年(884年)6月,戰敗自殺。至此由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戰爭至此結束。

   這次農民戰爭,給垂死掙扎的唐王朝以致命的一擊,唐朝的統治瓦解了。叛變投降的朱溫,成為左右唐末政局的人物。天復三年(903年),朱溫將內侍省數百名宦官全部殺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就地正法,宦官專權局面結束。天四年(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而自立,改國號梁,定都開封。唐朝滅亡了。

   唐朝自唐玄宗天寶年間以後的150多年裏,一直處於動蕩之中。政權得以如此長時間的維持,有賴於唐朝前期君主的勵精圖治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也有賴於後期有作為君主的亡羊補牢。唐朝的衰落源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的滅亡是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藩鎮長期割據,與中央對抗,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宦官專權,使皇帝大權旁落,嚴重破壞了國家正常的統治秩序;朋黨之爭,瓦解了統治集團的力量,嚴重動搖了唐朝統治的階級基礎。政權日趨腐朽,百姓的生活也日趨悲慘,最終導致了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唐朝統治徹底崩潰,統治中國290年的大唐帝國壽終正寢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