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戰國時代

戰國時期前476年,一說前403年前453年前221年),或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國歷史統一中原前屬於東周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前人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戰國時期之前是春秋時期。前人也把春秋、戰國合稱東周。

有關戰國的起始年份,史學家一直存在各種爭議。司馬遷因戰國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遂採納秦史書《秦記》所載,定戰國始於前476年[1]周元王元年),而北宋成書的編年史《資治通鑒》則以三家分晉一事代表周禮崩壞,群雄競逐,而定戰國始於前403年[2]。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兩種觀點都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踐,和前434年三家分晉。目前,史記的觀點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也有學者認為,前453年三家滅智,七國爭雄局面已經形成,應該以此作為戰國的開始。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參見秦統一中國之戰

伴隨著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了一個變革的高峰。由於封建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并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歷史

七強並立形勢的形成

戰國形勢

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為政,相互混戰,國際社會非常不穩定。戰國初期東周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

後來晉國內亂,以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韓、趙、魏六家為主的「六卿」又互相兼并,范氏和中行氏倒下後,以智伯瑤為首的智氏,於前455年聯合韓、魏兩家合兵攻趙,把趙襄子圍在晉陽,決汾水灌城。韓、魏突然和趙氏聯合起來,於前453年消滅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不久,三家又將晉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聞喜縣)、絳州(今山西翼城東南)外,也都瓜分了。這時的晉國國君降到了三家之下,卑屈到要朝見三家大夫(三家分晉)。齊國卿族田氏到陳完的第五世孫田恆,聯合鮑氏,滅了當時專權的欒、高二氏篡奪齊國政權(田氏代齊前386年)。後來燕國崛起,秦國中興,及其它一些小國陸續的被吞併或淪為附庸。到了戰國中期,剩下來的八個主要大國,前七國被稱為戰國七雄

小國尚有中山等,後來都先後被八國所吞併。與七雄相毗鄰的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北面和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匈奴儀渠,南面有巴蜀。至秦統一,通過列國的兼并戰爭和自發的經濟、文化交流與遷徙,這些少數民族多與中原民族融合,有些則保持了原有的民族風貌,部分如匈奴則與中原成對立姿態。


戰國前期各國的變法改革

出土的燕國士兵頭盔
出土的
青銅戈

戰國時期,鐵器代替了石器和青銅器,牛被用來耕地,春秋時的井田制被取消。農業進一步發展,各國人口增多。手工業的進步也很快,各國之間的商業貿易得到發展。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加劇。諸侯國兼併土地戰,爭奪生存空間,代替了春秋時期政治上的霸權爭奪。

這些發展也使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世襲的等級制度被瓦解,一些過去的貴族失去了地位,而另一些那個時候的平民通過經商或其他的機會致富,甚至成為政治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官僚制度發生了變化。

為了應付這些變化,各國採取了不同的變法。最早開始改革的是魏國。魏文侯前445年繼位後,師從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儒家人物,招攬了一大批人才。之後又啟用魏成子瞿璜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等人,在政治、軍事、經濟等各領域進行了改革。

法家代表人物之一的李悝被文侯任命為相國,是文侯、武侯時期變法的關鍵人物。他吸取各國成文法的長處,編寫了《法經》,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

他提倡「盡地力之教」,要求農民勤勞耕作、提高生產積極性,以增加國家的收入。「平糴法」則是他的另一項重要經濟政策,在豐年官府向農民徵收一定數量的餘糧,遇上荒年就可以把多餘的糧食平價輸出,以保證糧價穩定。這些措施可以避免農民破產、流徙,維持了社會的穩定,使魏國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前409年趙烈侯用相國公仲連進行改革,在政治、財政用法家,教導用儒家。前382年楚悼王吳起實行吳起變法,「損其有餘而繼其不足」,第二年楚悼王逝世,吳起也被楚國貴族亂箭射死。前360年前後,齊國起用鄒忌「謹修法律而督奸吏」實行改革,國力大增,與魏國衝突。齊國以孫臏為軍師,發動桂陵之戰前354年)、馬陵之戰前342年),戰勝魏國。韓國初期曾進行改革,但不徹底,造成一些混亂。前351年韓昭侯起用申不害,以「術」變法。

前356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兩次進行變法,史稱商鞅變法,使秦國後來成為最為強大的國家。

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澤之會,率諸侯朝見周天子,首先稱王。

中原邊境的外族與中原的發展也息息相關。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的威脅導致了戰國長城的修建,秦、燕、楚、魏等國都修築「限戎馬之足」的萬里長城。


合縱連橫和戰爭的變化

戰國初期,魏國先霸於戰國。自從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就開始強盛起來。文侯、武侯兩世,屢敗齊人。西面侵入秦之河西,派李悝、吳起守西河、上郡,一再挫敗秦國的進攻。到武侯子惠王時,實行改革,更加強盛。前361年,惠王從安邑(今山西夏縣)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從此更加緊了對宋、衛、韓、趙等國的進攻。

在魏國進一步強大的同時,齊國由於齊威王的改革,秦國由於商鞅變法而都強大起來。前354年,由於趙國奪去了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就起兵伐趙,率宋、衛聯軍圍攻趙都邯鄲,次年破之。於是,趙國向齊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師,前往救援。孫臏認為魏國的精銳部隊在趙,內部空虛,乃引兵疾走大梁,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備,一舉解趙之圍而收於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南)取得大勝。但在前352年,魏惠王調用了韓國軍隊聯合打敗了齊、宋、衛的聯軍,齊國不得已向魏求和。次年,魏國便迫使趙在漳水之上結盟,並把邯鄲歸還趙國,魏在東線取得了勝利。

此時的秦國,於前354年打敗魏軍於元里,攻取了河西的少梁;前352年又攻入魏的河東,一度攻取了安邑;次年又包圍固陽,迫使歸降。後來,魏國和齊、趙先後結盟講和。到公元前350年,魏又回頭向秦反攻,曾圍攻上郡的定陽(今陝西延安市東),結果秦孝公在彤(今陝西華縣西南)與魏惠王相會修好,因而魏在西線也取得了勝利。

魏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魏惠王與十二國諸侯在逢澤之地會面,率諸侯朝見周天子。但後來在前341年馬陵之戰,慘敗給齊軍,主帥龐涓被擒,太子申也為齊國俘虜(《孫臏兵法·擒龐涓》)。前340年吳城之戰,魏國被秦商鞅擊敗,主帥被俘,不久被迫將河西割於秦國,數戰戰皆敗的魏國一直也再沒有復興起來。

前314年,燕國內亂,齊國佔領燕國,後退兵。

楚國於前313前311年間三次大戰秦國都失敗。但卻在前306年越國內亂,攻佔了吳國舊地,但之後數次被越國收復。

前307年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增,中山為趙所亡,中山王被放逐至膚施。前287年,趙、魏、韓、燕、楚五國軍隊聯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給趙、魏以求和。

前286年齊國攻滅被諸國垂涎的宋國,引致燕、秦、韓、趙、魏五國聯兵於前284年圍攻,齊軍於濟西迎擊卻被聯軍重創,齊兵退守臨淄,臨淄被燕軍攻陷,齊湣王出逃,輾轉到齊的莒,楚軍出兵佯稱救齊,齊湣王被楚將淖齒殺害,城內軍民奮起殺死淖齒,齊失七十餘城,只餘下莒(今山東日照市莒縣)和即墨兩座城池。前278年,燕昭王死,太子燕惠王即位。齊國即墨守將田單施反間計,使燕惠王撤掉大將軍樂毅。田單以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趁勢復國,但國力大衰,開始走向沒落。

前280年楚國逆長江上游攻秦,欲收回巴國舊地,結果遭秦反攻。前279年楚國被秦軍於鄢之戰(今湖北宜城東南)大破,幾十萬軍民被白起放水淹死,前278年連首都也被秦將白起所攻陷,被逼遷都到,楚國詩人屈原痛感國家淪亡,投汨羅江自盡。前241年,楚國又遷都到壽春,躲避秦軍,再也沒有能力對抗秦國。


秦的統一

前271年,客卿范雎秦昭王獻「遠交近攻」之策。秦昭王接納,於前262年出兵伐韓,切斷上黨郡與韓都城新鄭的聯繫。韓國欲將上黨郡割給秦國,但是上黨軍民不從,向趙國求救。趙派老將廉頗率軍駐守長平,聲援上黨。前260年,秦大將王齕奪取上黨,與廉頗軍在長平對峙,雙方僵持達四月之久。秦施以反間計,使趙國以只會紙上談兵的年輕將領趙括代替廉頗。秦國同時秘密調來大將白起長平之戰以趙軍慘敗,四十萬降卒被坑殺為結局,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的進攻。

前258年信陵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大破秦軍於邯鄲城下,信陵君也於後來率軍於函谷關外大勝秦軍,但這些已不足令秦國衰落。

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國攻入洛邑,西周公投降,周朝滅亡。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又帶兵滅掉了位於鞏邑(今河南鞏縣)的東周公。

前230年,韓國首先被秦國滅亡。前228年趙國被滅,前225年,魏國被滅。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滅越。前221年,滅齊,統一中原。


文化

戰國龍紋玉珮

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

  • 兼取各家學說的雜家,以《呂氏春秋》的帝王學為代表,還有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說家虞初、燕丹子,世稱「九流十家」。


經濟


土地私有化

戰國時期,土地國有制徹底瓦解,土地私有制也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製得到確立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各國的改革或變法運動促進了這一轉變。土地自由買賣已經合法化,參與土地買賣的有貧民、官僚和貴族。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除井田,民得賣買」[3],趙國的大將趙括把君主賞賜給他的金箔「歸藏於家,而日視其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4]


農業

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

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農業的生產在春秋末戰國初得到了飛躍發展。鑄鐵冶鍊技術鑄鐵柔化技術的發明,鐵制的農具得以普及,進而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上升到了另外一個台階。


水利

今日的四川都江堰。戰國時期秦國李冰在岷江上興建都江堰,不僅可防止水患,更使成都平原成為富庶之地。 


農作物以及漆園、果園等的分佈


糧食作物的種類

當時主要的糧食作物有「五穀[5]」、「六穀[6]」或「九穀[7]」等稱謂。

是小米,五穀之長,是北方人的主食,是糧食作物的統稱, 前人對於和稷的認識很不一致, 麥有大麥小麥之分,而小麥分為春小麥冬小麥:春小麥是在春天播種,秋天收割,冬小麥在仲秋播種,孟夏收穫。冬小麥在春秋時代的到了推廣,進入戰國時代,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冬小麥已經是和普遍了[8]。豆在戰國之前被稱作「菽」,有大菽與小菽之分, 大豆(大菽)因其抗旱能力強,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可在春秋兩季播種,成了人們的主食,麻也是古人的一種糧食。


土壤分辨和田地的等級

土壤的肥沃與否與收成的好壞有密切的關係,戰國時人們根據土壤不同的色澤、性質、和肥沃度有壤、埴、墳、壚、黎、塗泥等之分。壤有有黃白兩種,墳也分黑白赤等。著於戰國時代的《禹貢》曾對當時各地區的土壤情況作了描述,包括土壤大類型,田地的等級。


糧食作物的分佈


蠶桑業的發展及麻的分佈


農業生產技術

  • 施肥技術
  • 一年兩熟制的推廣


農業生產、管理及政策

  • 農業理論


手工業

戰國時期青銅業仍在發展,冶鐵業取得的進步也較大。另外漆器、陶器、車船的製造也有發展,文獻記載秦國的戰船「乘夏水,浮輕舟,強弩在前,銑戈在後」[9]。民間手工業以製造商品為主。


商業

戰國時期各國大量鑄造金屬貨幣。趙國、韓國、魏國的貨幣主要是像鏟的「布」,齊國、燕國則主要用刀形幣,秦國和周使用中間有圓孔的圓錢。各國建立了各自統一的度量衡制度。


技術


農業技術

  • 農具
  • 鑄鐵技術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余於是因《秦記》,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訖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諸所聞興壞之端。」《史記·六國年表》
  2. ^ 「嗚呼!君臣之禮既壞矣,則天下以智力相雄長,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絕,生民之害糜滅幾盡,豈不哀哉!」《資治通鑒·卷第一》
  3. ^ 《漢書·食貨志上》
  4. ^ 《史記·趙奢列傳》
  5. ^ 《論語·微子篇》、《孟子》、《呂氏春秋·審時篇》、《周禮·食醫》等將麥、菽、稷、黍、麻稱為「五穀
  6. ^ 六穀見於《周禮·膳夫》
  7. ^ 九穀見於《周禮》的《大宰》和《倉人》
  8. ^ 隱公三年記載:四月鄭國軍隊「取溫之麥」。這個記載用的是夏曆,夏曆四月正是冬小麥成熟時節。
  9. ^ 《戰國策·燕》


前朝
春秋時期
中國朝代後朝
秦朝


外部連結

Commons-logo.svg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