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夏朝

首都都城不定,各王相異。參考中國歷代首都
君主共17位
開國君主
滅亡君主
成立約前20世紀
傳位於
滅亡約前16世紀
鳴條之戰
Xia.jpg

夏朝(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前2070年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而馬克思主義史學將夏朝定性為一個奴隸制國家[1]。依據史書記載,自至夏、三代皆封建時代(分封制度,爭議見封建社會),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2],而夏朝是第一個世襲的封建王朝。相當於夏朝時期的文物(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制的禮器[3][4],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於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於所有文獻都年代較晚,而迄今為止在考古學上還沒有找到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尤其是文字依據[5](依歷史文獻紀錄成系統的中國文字始於黃帝時期倉頡造字,但現代人所能見到的成系統的中國文字最早為盤庚以後的商朝文字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因此國際上一些學者否認其真實存在性。但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便是夏朝遺存,不過目前並無完全確鑿的依據。[6][1][7]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的兒子建立的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度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度[8]。夏朝共傳13代,16王(一說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還是部落聯盟首領有爭議的問題),約471年,後為商朝所滅。

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在夏朝建立之前,曾出現過夏部族與周圍其他部族之間爭奪聯盟首領的頻繁戰爭。夏部族大約是在中國古史傳說中的帝顓頊以後逐漸興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獻均把夏部族追溯到帝顓頊。其中《史記·夏本紀》與《大戴禮記·帝系》稱為顓頊的孫子,但還有某些文獻說禹是顓頊的五世孫。這些文獻表明,夏氏族很有可能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

文獻中的夏


主條目:

文獻中所記載最早的一位夏氏族成員則是[9]。《國語·周語》中說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在[10],即被稱為「崇鯀」。之後禹繼承了鯀,為「崇伯禹」。這便表明著夏氏族早期活動於崇附近。當時黃河泛濫,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鯀被四岳選為了負責治水的領導。他治水歷時九年而最終宣告失敗。鯀失敗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他不善於團結族人及搞好各部落的關係而得到了最終的失敗。《尚書·堯典》中記載著,最初認為鯀方命圮族、毀敗善類而反對鯀承當治水領導。這有可能表明著鯀在擔當治水領導時,已經有不少部落對他產生了不滿。《尚書·洪範》與《國語·魯語》中又提到了「鯀障洪水」,說鯀治水的方法主要在於用土木堵塞,而最終失敗,這有可能也是鯀治水九年失敗的原因之一。總而總之,鯀治水失敗後,被殛於羽山


大禹治水圖
主條目:

的兒子。禹不僅沒有任何憤怒,而且還依然恭敬,得到舜的信任。舜則把治水的任務傳給了禹。禹改進了其父的治水方法,廣泛地團結了各部落的族人,使得治水成功。《史記·夏本紀》記載到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他的艱苦卓絕的精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頌揚,這有可能也促進了各部落族人的團結。《孟子·滕文公》提到了禹的治水方法:「疏九河,瀹、漯而注諸海;決汝、,排而注之。」

由於禹治水有功和發展農業生產,夏部族勢力增強,成為部族聯盟首領。隨後舜又派禹去討伐三苗。禹將三苗驅趕到丹江漢水流域,鞏固了王權。《墨子·非攻》中說道禹克三苗後,「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這些雖摻加著一定的誇張,但可以說明禹在治水與討三苗成功後,夏部族已提升到了當時黃河流域文化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舜把帝位禪讓給禹,禹在塗山召集過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當時中原部落常與三苗展開鬥爭)。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可見當時夏部落的影響力。有一次在會稽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到遲而被禹所處死。這表明著夏部族在穩定權力後開始出現了濫權的行為。隨著以黃帝族為核心的夏部落聯盟在政權的日益鞏固,各地的經濟關係也同樣的加強。古代文獻中常有禹讓諸侯部落以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的一說,就可以體現出因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

禹先將頗有威望的有偃氏首領皋陶命為繼承人,以表示禹對禪讓傳統的尊重。然而皋陶比禹還要高齡,還沒有等到禪讓,皋陶就先死了。禹又命東夷首領為繼承人。然而當時有很多部落都不擁護東夷的益,他們都擁護禹的兒子


主條目:

禹死後,並沒有得到權位,反而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另一說則根據《竹書紀年》的記載,稱益正式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夏位。)於是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尖銳鬥爭後,啟確立了其王位。這便是大多數歷史學家所認為中國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的起始。隨後,還有不少傾向禪讓傳統的部族對啟的權位而質疑。居於當今陝西省關中平原一帶的有扈氏率領著聯盟向啟討伐,在(今陝西省戶縣之南)大戰。戰前啟稱他的權位是「恭行天」的,這便是幾百年後周朝天子論的雛形。啟擁有著中原民眾的贊同,在人數方面佔有了絕大優勢,最終戰敗了有扈氏。啟的這兩次勝利代表著當時中原社會觀念從傳統的禪讓制度轉向了世襲制度。

啟能歌善舞,常常舉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鈞台(今河南省禹州市),此即鈞台之享,還在「天穆之野」(今具體位置不詳)表演了精彩的歌舞。《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到啟在舞蹈時「左手操,右手操,佩玉。」甚至有些文獻說道啟曾經上天取樂舞。中國古老的樂舞文獻《九辯》、《九歌》與《九招》均將啟視為其原作者。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傳說時期
三皇五帝
夏朝
商朝
周朝西周
東周春秋
戰國
秦朝
漢朝西漢
東漢
三國
晉朝西晉
東晉十六國
南北朝北魏
東魏西魏
北齊北周
隋朝
唐朝
武周
五代十國
契丹
宋朝北宋西夏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大陸
中華民國
台灣

夏氏族原先姓,但從啟開始改用國名「」作為姓。同時啟不再使用這個稱號而改用,即「夏后启」。

啟統治期間,其子武觀常常作亂。《韓非子·說疑》說他「害國傷民敗法」,最終被誅殺。除了夏氏族內部的糾紛,為爭奪方國部落聯盟權威,而常常與東夷作戰。


太康失國

根據《史記》記載,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繼承了后位。太康只顧在田野遊玩,不理政治,在位期間,夏部族權威削弱,東夷族太昊少昊部落趁機西進。東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領羿[11]。《呂氏春秋· 勿躬》認為就是羿所發明的。羿率軍從東夷屬地[12]遷至有夏氏的屬地窮石(今河南省洛陽之南),與當地的夏人通婚,結好了關係,形成了有窮氏。從而使得羿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得了夏政。隨之太康投奔斟鄩斟鄩氏

羿奪得了權位後並沒有稱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設為夏后。但事實上,國事全由羿來治理。這引起了不少部落的不滿。其中主持天象活動的有和氏有羲氏公開反對。羿說他們廢時亂日,派兵討伐他們並且取勝。

中康死後,其子繼位。隨後,相投奔了親夏的斟鄩斟灌氏。從此,羿獨承夏后權位。但得權後,羿卻像太康一樣,不再理顧國事,整天在野外射獵。他廢棄了武羅伯困龍圉等忠臣,卻去重用被伯明氏驅逐的不孝子弟寒浞[13]寒浞網羅黨羽,權力日益增大。終於有一天,他趁著羿在外射獵的機會將羿及其家人全都殺掉。奪取了有窮氏的大權。寒浞把封給了他的兒子[14],把封給了他的另一個兒子率兵眾滅了親夏的斟灌氏與斟尋氏,殺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當時已懷下相的兒子,她從牆洞逃避了澆,跑到她母親有仍氏家裡避難,不久就生下了遺腹子少康。(註:太康中康少康均名「康」,但為了不混淆,後人加註了輩分。)


少康中興

主條目:少康中興

少康長大後,為有仍氏牧正,結果被澆聞訊。澆又派人去追殺有仍氏,少康無奈逃奔有虞氏(即的後代)躲避。有虞氏當時無兒子,僅有二女,對少康格外款待。他們把綸邑送給了少康少康便以綸邑為根據地,組織了兵眾。他開始收集存餘的民眾,設官分職。在澆廷中設間諜,準備恢復夏朝。這時,躲避於有鬲氏聽說少康準備恢復室,親自帶領斟灌斟尋氏殘餘民眾與少康聯合擊敗了寒浞。復立少康為夏后。少康又滅澆於,又派他的兒子滅「」於。至此,控制中原三代近百年的東夷族有窮氏終於覆滅。少康恢復了夏朝的政權,史稱「少康中興」。太康失國至少康中興表明著,華夏族平定中原方國部落(尤其是東夷族)的過程以及最終的勝利。


中期

少康之子繼承了后位。他了解東夷對夏室的不滿,為了鞏固在東方的勢力,他把都城從(今河南省濟源)東遷至老丘(今河南省開封縣之北)。他重視發展武裝和製造兵甲。文獻中還常常有「杼作」、「杼作」的說法。他還派人討伐東南沿海地區的東夷(今山東南部、安徽東部、江蘇一帶)。其中還獲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圖就是在杼的統治下擴張到了東海(今黃海)之濱。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夏朝最昌盛的一段。夏人對杼在祭典中也是格外尊敬的。《國語·魯語》說道「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認為杼全面地繼承了禹的事業。

杼之子在位時,東夷族與華夏族開始了和平相處的關係。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居於淮河泗水流域的九個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納貢祝賀。槐逝後,其子繼位。芒逝後,其子繼位。這期間東夷族與華夏族的關係不斷地發展。泄在位期間東夷族已基本同化,於是他把視眼轉向了西方。同時,他開始對順從夏室的方國部落封土封號。這便是幾世紀後諸侯制的起始。泄逝後,其子不降繼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討西方的九苑


末期

不降死後,讓其弟繼承了后位。扃逝,其子繼位。廑繼位後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繼位。他改變了夏禮中祭祀祖宗的傳統,開始著重恭順天帝。《史記·夏本紀》記述道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不少方國部落開始對夏室產生了不滿,但華夏族與東夷族的關係仍然友好。這有可能是東夷族與華夏族的同化度較高的原因。孔甲逝,其子繼位。皋逝,其子繼位。這段期間,方國部落與夏室的關係惡化,氏族內部的糾紛也激烈化。從孔甲經皋與發,到履癸(即夏)內亂不止。


主條目:

逝後,其子履癸(即)繼位。桀善武,《史記·律書》誇張地說他「手搏豺狼,足追四」。桀在位期間,夏室與方國部落的關係已經破裂。給夏上貢的部落不斷地減少。桀因此還常常討伐那些不順從的部落。古文獻中說桀貪色,他在擊敗某個部落後會從那部落中挑選出他所鍾愛的女子帶回宮作為妃子。《國語·晉語》提到的有施氏,《竹書紀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都遭到了這種下場。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與伊尹結好,卻在把她奪走,伊尹憤怒中奔投了商湯。桀的屢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較有權威的部族。有緡氏(即的後代)因不服順桀而被滅。活動於今山東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夏亂這期間興旺了起來。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討伐商首領並敗之。湯被囚禁於夏台(一作釣台),隨後被釋放。除了夏室對外關係的惡化外,文獻中還提到了桀在廷內用人失當。

桀只顧自己享樂,不顧民眾疾苦,大約在前17世紀末期,商部族首領湯率領著方國部落討伐桀。滅了親夏部族後在倉皇與桀開戰。湯的勢力大,桀抵擋不過,一邊逃一邊戰,最終戰敗於有娀氏舊址。桀逃至鳴條(一說今河南中部,另一說今山西安邑),湯追之,又在鳴條展開了大戰。桀再次被擊敗,被湯放逐於歷山(一作鬲山),與末喜氏同居,最後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縣)並死於此處。(《淮南子·修務訓》稍有不同,說湯「整兵鳴條,困夏南巢,譙以其過,放之歷山」。)

鳴條之戰,夏室被推翻,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湯在(可能是今河南鄭州)稱「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政權,夏朝,傳13世(《世本》載12世)、16王,歷時471年(依《竹書紀年》),於前17世紀末、前16世紀初滅亡。


後裔

夏滅亡後,剩餘勢力主要留在中原活動,還有兩支分別向南、北方向遷移。桀帶著不少夏氏族人員從歷山南遷至南巢,這便是南支。北支進入今蒙古高原,與當地諸族融合,有人認為這便是後人所稱的匈奴。《史記·匈奴列傳》載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即有夏氏)之苗裔也」。《括地譜》更詳細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另作獯鬻)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國謂之匈奴」。[1]

郭沫若胡厚宣認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戰敗後的夏。

夏桀滅後,商湯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貴族於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杞在商時,或封或絕」。周武王滅商為王之後,封大禹的後裔東樓公於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禹的祭祀。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至今。[15]


疆域

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的東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縣西北部)等地。


政體

主條目:夏朝政治

夏時期社會上已經出現了一些代表性的國家機構與制度。根據古文獻的記載可以發現夏時期已具備了較完善的刑法制度。《尚書·呂行》中說道「穆王訓夏贖刑呂刑」,便是指周穆王將夏朝的《贖刑》作為制定周國刑法制度—《呂刑》的重要參考。而文中提到的《贖刑》很可能與《左傳》「夏有亂政而作禹刑」的《禹刑》實為一物。《左傳》中引述《夏書》中關於夏時刑法載「昏、墨、賊、殺」,犯其中的三種罪後則是死罪。夏王的「圜土」、商被夏囚禁的「夏台」便是夏時的監獄,為中國史書記錄最早的監獄。[16]

後期文獻中也提供了夏時已設大小官職的線索。《尚書·甘誓》的「大戰於甘,乃召六卿,王曰:嗟[17]」!六事之人,予誓告汝」和《墨子·明鬼》的「左右六人」中指的六人、六卿,可能是類似周時的六卿,是掌管國家事務的五位大官;《禮記·明堂位》提到的「夏后氏官百」則是六人的下屬官員。《夏書》中有關於官員分職的概述,載道「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18]」。

夏朝的國家機構直接來源於部落聯盟機構,其特徵為:

  1. 國家直接管轄的範圍僅限於本氏族內部。超出夏族本部落之外,其他部落首領在自己的領地上,享有較為獨立的管理權和統治權;對於夏王,他們則以臣服和納貢的方式,表示其相互關係。
  2. 在政權形式及管理制度方面,具有專制民主二重性,表明了國家制度開始由氏族民主政體向君主政體過渡。


文化與科學

夏人可能已經掌握許多天文曆法的知識,最遲成書在春秋時期《夏小正》是中國最早的曆書,可能記錄了夏代時期的一些物候信息。冶鑄業是夏朝新興的重要手工業

二里頭一、二期文物中出現玉制禮器, 說明其已經有相當文化水平。


科學與技術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曆農曆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

此外制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

至於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麼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被認為是以石器為主。

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軍事

夏朝是中國階級社會的開端,國家及其軍隊從此產生,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軍事制度也隨之出現。經商至西周,奴隸社會的軍事制度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夏朝的軍事制度

這一時期史料缺乏。據《尚書.甘誓》記載,夏王控制軍隊,其下有「六事之人」,可能表明夏王轄有分工不同的人員。這時已有戰車,車上的成員區分為左、右、御。對作戰人員還有獎懲規定。可見,隨著國家及其軍隊的產生,出現了組織和管理軍隊的一些制度。


重要人物

禹執政期間,對於三苗的征戰取得了巨大勝利,後者被迫退到長江流域,從此以後,佔據黃河流域的黃炎族在中原地區地位更加鞏固。禹當上共主前最偉大的功績便是治水。據說大禹吸收父親鯀用圍堵法治水失敗的教訓,用疏導法治理洪水,曾三過家門不入,終於平水土,定九州。禹還改善了灌溉工程,利於農業。禹時的伯益發明鑿井,奚仲發明造車,禹時用銅做兵器,顯然,禹的時代生產力大為提高。據說,禹時開始建造城市,並由儀狄發明了用穀物釀造甜酒的方法。這表明,當時的私有制發展,已經形成階級了。禹死後,眾酋長擁戴禹的兒子啟,於是禪讓制度被廢除,由禹的後裔開創的夏王朝正式開始。


夏朝君主家族樹


中國君主列表
傳說時代
西周
春秋周朝諸侯國東周
戰國
西漢
東漢

西晉
東晉十六國
北魏

東魏西魏
北齊北周
五代十國
西
北宋
南宋
中華民國
夏朝君主
君主姓名及另名
文命
太康
仲康姒康
少康
不降不降
孔甲孔甲
履癸
孤竹
君主
伯益[1]
有窮氏
君主
后羿[2]
伯明氏
君主
寒浞[3]

註:

1. ^ 以後受禪繼位的帝王,在位三年,而後諸侯不朝,夏繼位。
2. ^ 和夏朝同一時期的帝王,篡之帝位。
3. ^ 和夏朝同一時期的帝王,原為后羿家臣,篡羿之帝位。
4. 夏代君王生卒年代久遠不可考,且說法各異,此處是其中一家說法,僅作參考。


夏王在位年

據先秦文獻記載,可知的夏王在位年有禹45年、啟39年、槐44年、芒58年、泄21年以上、不降19年、皋3年。

  •  「《紀年》曰:禹立四十五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  「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真誥》卷一五注引《竹書》)
  •  「《紀年》曰:後芬立四十四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  「《紀年》曰:後芒陟位,五十八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  「後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後漢書‧東夷傳》注引《竹書紀年》)
  • 不降 「《紀年》曰:不降即位,立十九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  「《紀年》曰:後昊立三年。」(《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考古研究

文獻中對夏朝的記載雖然豐富,但因時間遠久,在考古學方面一直沒有多少突破。20世紀50年代末,考古學家們開始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一帶地區進行夏墟的調查。1953年,考古學家們在河南登封玉村發現了一個遺址,這便是60年代初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的第一個遺址。隨後,又在西南地區發現了不少類似的商前遺址。其中,因河南省偃師二里頭的遺址最豐富、典型,故得其名。二里頭文化分兩類型,一則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類型,另有以東下馮遺址(山西省夏縣)為代表的東下馮類型。這些遺址的地點分佈均符合文獻中的記載。分佈在河南的遺址中還有不少(鄭州洛陽臨汝等)呈現出文化疊壓的現象。二里頭文化疊壓在商文化之下,龍山文化(即三皇五帝時期)之上。夏朝在文獻中的概念就是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轉向青銅時代的過渡期,這些遺址表明著二里頭文化很有可能是文獻中所指的夏。依碳-14放射性定年法,二里頭文化被定於約前2395年至約前1625年間。可分為四個期段。考古學家們至今還對此四期文化的歸屬持有分歧。大部分學者認為一至三期屬夏文化,而四期則屬早商文化。另說一、二期屬夏文化, 三、四期屬商文化, 還有的學者則認為四期全屬夏文化(不過這種看法已逐漸消失)。二里頭文化第三期內涵尤其豐富。


關於存在性的爭議

龍山文化的蛋殼高柄杯,1976年山東諸城呈子遺址出土

中國的歷史文獻《竹書紀年》和《史記·夏本紀》均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夏朝的積年和世系。較早的《逸周書·度邑解》云:「自雒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左傳》昭公十七年曾引《夏書》,《論語》中也有「因於夏禮,周因於殷禮」的句子,因此傳統上,中國的學術界對夏朝的存在一直堅信不疑。

由於沒有切實的文物(如證明商朝存在的甲骨文)證實,人們無法在考古學上確認夏朝的真實存在性。可是另一批西方歷史學家又多次批評中國歷史、考古學界的疑古情緒過於嚴重導致對傳說神話的歷史學價值發掘不夠。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瑋璋教授所說,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朝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朝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尤其是其中商先公先王的世系,跟夏代是同一年代),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而商代在此之前則和夏代一樣是不被主流看法接受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目前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發現了距今3600年城市,面積達10.8萬平方米(比附近的偃師商代城市面積要大很多),還發現了距今3700年的車轍,是和史書中夏朝同時代的文物。中國政府已專門撥款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對夏朝的研究力度正在加大。學術界對二里頭文化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發現的宮城就是夏都;另一種認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發現的宮城是商都。由於迄今為止夏朝都城的考古實據尚未得到充分確認,所以所確知的夏朝暫時僅存在於古代文獻中。

徐旭生為代表的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州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此外,夏禹的記載廣泛存在於先秦史料當中,如《詩經》、《尚書》等。上古文物也在銘文中多次提及夏禹,如春秋末期的齊侯鍾、秦公簋等。而新近出土的西周中期的青銅器遂公盨的98字銘文當中,開篇即寫道「天命禹傅士,隋(墮)山浚川」。因此《中國青年報》2005年10月22日版引述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李學勤的話說,「我國古經書中,最古老的《尚書》,其中講到大禹治水。《詩經》中也有大禹治水。但在考古學中,古文字出現得很晚。所以有學者懷疑夏朝存在,個別外國學者甚至懷疑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實性。而此國寶銘文有力佐證:大禹確有其人,夏王朝確實存在過。」


參閱


參考資料


註釋

  1. ^ 1.0 1.1 1.2 《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晁福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ISBN 7-303-04144-3
  2. ^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
  3. ^ 《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國家文物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10月,ISBN 962-07-5174-4
  4. ^ 《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金銀玉石卷》,國家文物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10月,ISBN 962-07-5174-4
  5. ^ 二里頭遺址出土之陶器、青銅器上刻有些如象形文字之符號,但和商朝不同,這些符號仍未能與傳說中之名字相關連。
  6. ^ 二里頭遺址,那裏發掘出大型宮殿和豐富的青銅禮器,推算年代與傳說中夏朝存在時間非常接近。
  7. ^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1999
  8. ^ 《中國早期國家性質》,李玉潔,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ISBN 7-81041-690-1
  9. ^ 繁體字「鯀」,簡化字「鲧」,拼音Gǔn,音同「滾」
  10. ^ 繁體字「崇」,簡化字「崇」,拼音Sōng,音同「嵩」
  11. ^ 繁體字「豷」,簡化字「豷」,拼音Yì,音同「易」
  12. ^ 繁體字「鉏」,簡化字「钅且」,拼音Xú,注音ㄒㄩˊ,音同「徐」
  13. ^ 繁體字「寒浞」,簡化字「寒浞」,拼音Hánzhuó,音同「含濁」
  14. ^ 繁體字「豷」,簡化字「豷」,拼音Yì,音同「易」
  15. ^ 姒姓人為大禹守了144代陵
  16. ^ 《史記·夏本紀》
  17. ^ 繁體字「嗟」,簡化字「嗟」,拼音jiē,古時嘆氣的擬音字
  18. ^ 先聽聽他的言語,觀察他的志向,再給他一項任務來考驗他完成任務的本領和效果,最後賜給他馬車、官服來明定他的職位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從維基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夏朝」的內容:
Wiktionary-logo-en.png維基詞典上的字詞解釋
Wikibooks-logo.svg維基教科書上的教科書和手冊
Wikiquote-logo.svg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Wikisource-logo.svg維基文庫上的源文
Commons-logo.svg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Wikinews-logo.svg維基新聞上的新聞


前朝
三皇五帝
中國朝代後朝
商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