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中藥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等。中藥在清朝以前稱為本草、生藥等。現代所稱的生藥與中藥所指的範圍雖有部分重疊但並不相同,不可混淆。


中藥與生藥

中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原名生藥,滿清末年,將明清沿用已久通稱的生藥一詞(詳見生藥的解釋條目)改稱為中藥。


發展

近代中國的「中藥學」研究由於受到中國歷代本草內容記載的制約,因此「中藥學」的研究皆侷限在中國醫學理論裡所使用生藥的研究範疇,但由於近年來'中藥學'的研究方法採用了現代生藥學的研究技術,因此國際上多數藥學出身的學者皆將'中藥學'視為生藥學的研究分支。

最初人類對藥物的認識是與覓食活動緊密相連的。在原始時代,原始人通過採食植物和狩獵,逐漸了解這些植物和動物,有可以果腹,也有可以減緩病痛,有的則可以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漢朝以前

隨著文字的出現,藥物知識也有了文字記載。商代金文已有「藥」字。《說文解字》訓釋為:「治病草,從草,樂聲。」西周的《詩經》及《山海經》中已經記載了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和治療性能。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載方280餘首,所用藥物達240餘種。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本草作為中藥的代名詞。本草一詞始見於《漢書·平帝紀》。到了西漢晚期已有「本草」一詞來指稱藥學專著。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雖托「神農」之名,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有考證最後成書不晚於東漢末年(公元2世紀)。


魏晉南北朝時期

漢末以來醫家應用的藥物種類日漸增多,本草著作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晉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載草藥一詞。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於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經集注》。南朝劉宋時期雷敩著《炮炙論》,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製方法,是中國的第一部炮製專著。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經濟文化日漸繁榮,醫藥學也有較大發展。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頒行了由李勣蘇敬等主持編纂的《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載藥844種,本書的完成依賴了國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國第一部藥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歐洲紐倫堡藥典早出800餘年。並在日本古書《延喜式》還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的記載。


金元時期

張元素所寫的《醫學啟源》介紹了臟腑諸病用藥心法,奠定了臟腑辨證用藥理論。他在《珍珠囊》、《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潔古刺諸痛法》中均倡導中藥歸經學說。[1]後來,李東垣的《用藥法象》與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探討藥性。


明朝時期

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歷時27年編成《本草綱目》(全書52卷,約200萬言,收藥1892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餘首)。


藥性

中藥的藥性主要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配伍、禁忌等。[2]


四氣五味

主條目:性味

四氣也稱四性,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藥性。後來又將對人體的寒熱病理變化沒有明顯影響的藥物稱為平性。寒涼藥一般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溫熱藥一般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五味則是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味道。事實上,藥性的五味並不是指該中藥的真實味道,而是根據其藥效得到的。辛味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甘味能補、能緩、能和。酸味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指降泄肺氣、胃氣。鹹味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具有滲濕利水作用,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證。[3]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藥作用與人體的幾種趨向,是與疾病的病理趨勢相對而言的。一般而言,生浮藥具有昇陽、發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而沉降藥則具有清熱、瀉火、瀉下、利尿、消食、驅蟲、平肝、止咳平喘、收斂固澀向下向內的作用,如大黃牛膝


歸經

歸經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以所治病症為依據,總結出的藥物的作用部位與範圍。


中藥的毒性

中藥的毒性,在廣義上泛指藥物的偏性,在狹義上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在《本草綱目》中將藥物的毒性分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中藥中的商陸細辛苦杏仁何首烏附子等有不良反應的毒性。


配伍

中藥的使用是十分講究配伍的,一般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物的不同特點,有選擇的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使用,這樣可以達到降低毒副作用,擴大提高療效,以適應複雜病情的需要。

中藥的配伍內容分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被稱為「七情」。李時珍在其著作《本草綱目·序例上》總結為「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


禁忌

為了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中藥的用藥禁忌分為配伍禁忌、證侯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藥的飲食禁忌。其中配伍禁忌應遵守十八反十九畏的原則。


中藥的產地、採集與貯藏

中藥絕大部分來源於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動物、礦物,以及部分人工製品。中藥的產地、採收與貯存是否適宜,是影響藥材的重要因素。


中藥的產地

古代醫學家經過長期的使用、觀察和比較,各地所產的藥材質量優劣不一樣。並逐漸形成「道地藥材」的概念。「道」曾是古代的行政區域,「地」指地域或地區。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Commons-logo.svg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