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7年1月6日星期六

飲譽華夏

一、幼年出家

 玄奘(600-664),俗名陳禕,河南緱氏縣(今河南偃師縣)人,生於一個官宦家庭。相傳他是後漢時潁川郡許縣(今河南許昌市東)人陳仲弓的後代,其祖上幾代都曾在朝廷爲官。高祖陳湛,北魏時的清河太守;曾祖陳山,北魏時的征東將軍、南陽郡開國公;祖父陳康,北齊時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也曾爲隋王朝的江陵縣令,後辭職還鄉。陳惠一共生有四個兒子,次子陳素,出家後法號長捷,第四子即玄奘。

  隋開皇二十年(600),玄奘誕生於緱氏縣鳳凰谷陳村(今爲陳河村),那是一個依山臨水的小村落,位於聞名的少林寺西北的山嶺下面。不幸的是,當玄奘五歲之時,他的母親便離開了人世,這對玄奘幼小的心靈來說,不能不是一個打擊。早年出家的二哥,既精通佛教經典,又熟讀老莊,人稱"釋門棟幹"。在玄奘十歲之時,其父親陳惠不幸因病去世,年幼的玄奘便隨二哥一同去了東都洛陽淨土寺。

  玄奘從小便聰明過人,自從進了淨土寺之後,便在二哥長捷的指導下學習佛經。玄奘不但聰明,而且十分好學,對佛經發生了深深的興趣,十一歲時便能背誦出《維摩經》、《法華經》,並且能以佛教戒律要求自己。

  有一天,淨土寺的僧衆在誦經做功課,時間長了,僧人中便有人走了神,此刻又趕上住持不在,僧衆中便有人放下手中的佛經,談論起一些與佛經內容無關的有趣事情。正在他們討論得興趣正濃的時候,忽然聽見一個孩子的聲音:"佛經上不是說過,出家要遠離世俗嗎?你們怎能不追求佛法,做這種無聊的遊戲呢?這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衆位僧人擡頭依聲望去,只見他們面前站著一個神色凜然,面容清峻的男孩。此情此景,讓那些僧人羞愧不已,談笑之聲馬上消失,又認真做起功課來。

  隋大業八年(612),隋大理卿鄭善果奉皇帝之敕在洛陽收度少年僧人,但玄奘因年紀太小,未被錄取,於是他便不快徘徊於公門之側。當鄭善果偶然見到玄奘之後,看到他年紀雖小,但氣宇軒昂,一表人才,大爲吃驚,就問:"你爲何出家?"

  玄奘答道:"爲了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聽了玄奘的回答,鄭善果深嘉其志,破格收度了他,並向自己的同僚稱讚玄奘說:"誦業易成,風骨難得,若度此子,必爲釋門偉器。"也許是蒼天有眼,鄭善果的幾句話竟然說中了玄奘以後的偉大成就。玄奘因此便正式出家了,這一年他恰好十三歲。

  在出家之初,玄奘和他二哥長捷同住在洛陽淨土寺。寺裏有一位景法師在講《涅槃經》,玄奘便和二哥長捷一起學習,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後來,寺裏又有一位嚴法師在講《攝大乘論》,玄奘也是每講必聽,聽完後便仔細思索其中的佛理。每當衆人還對法師所宣講的佛經有所疑惑之時,玄奘已能夠升座講法了,而且講得頭頭是道,令衆僧稱讚不已。

  正當玄奘醉心佛法,勤奮學習之際,因爲隋煬帝的暴政而使天下大亂,洛陽一帶成了當時的混亂中心,這使得玄奘再也在洛陽呆不下去了。因此,玄奘和二哥長捷一起離開洛陽,來到京師長安。他們是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來到長安的,由於唐王朝國基初創,全國尚未平定,統治者還顧不到發展佛教事業,這不免使玄奘有所失望。但值得慶倖的是,當他們聽說長安有個叫道基的法師道法高深,便前去求教,並且住在了莊嚴寺。玄奘的聰明和智慧使道基十分吃驚,道基不無慨歎地說:"我過去曾遊歷過許多地方,卻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聰明的少年!"

  玄奘和二哥長捷在長安學習佛法之時,又聽說蜀地比較安寧,而且許多聞名的法師都避居那裏,於是他們便經由漢中一帶而南入成都。即就是前往成都的途中,既然條件那麽艱苦,但玄奘也重未荒廢過學習。

  當時的成都相對於其他地方而言,的的確確是個世外桃源,既未受戰爭的影響,且環境優雅,加之高僧雲集,一時間竟然成了宣揚佛法的核心。玄奘在成都期間,聽道基法師講《毗曇》,聽寶暹講《攝論》,聽震法師講《迦延》,且一聽不忘,被當時的人們稱爲奇迹。通過學習,幾年之間,玄奘竟然熟悉了佛學各部的學說。他說出的話,都表達了深刻的佛理,好比修行了多年的高僧一樣。當時,婆沙論、雜心論等,在東方流傳極廣,而且版本衆多,每論大約有十多種,玄奘對不同的版本都能熟記於心,而且不會産生混亂,還能論述不同版本在論述佛理上的得失,衆僧對他在才般的智慧感到非常驚訝。

  在蜀地,此時有個高僧,精通《攝論》,人們稱他爲"難加人",向他學習佛法的人很多,但他所講述的《攝論》達十二種之多,非常繁雜。這個高僧還有個習慣,他喜歡邊講邊讓衆人修煉閱讀。但是,由於經義繁雜,聽講者都感到很棍亂,可玄奘一聽就記住了,而且沒有一點兒錯誤。當玄奘上座講述之時,引用《攝論》中的論述竟然不用看書,似乎他已研究了很長時間。

  玄奘和成都的因緣真是不淺,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他在成都受了具足戒(即大戒),成爲一個完全的佛教僧人,這一年他二十三歲。同時,玄奘在蜀地遍求佛法,名聲大振,但他並不因此而滿足,他矢志要學遍華夏大地,以求得正法。他說:"學習佛經貴在理解佛經的奧妙之義,重在修持求證。如果只在一個地方學習,是不能求得佛經的精髓的。"因此,玄奘決定離蜀北行,去各地學習佛法。大概在武德六年(623),玄奘不顧二哥長捷的一再挽留,沿長江而下,到達荊州(今湖北江陵縣),住在天皇寺,在此爲聽衆講說《攝論》、《毗曇》,大約過了一夏一冬。武德七年(624),玄奘又沿長江而下,過揚州等地,折而北上,直達趙州(今河北趙縣),從道深法師學習《成實論》。武德八年(625),玄奘來到相州(今河南安陽市),從慧休學習《雜心》和《攝論》,之後來到長安,住大大覺寺,這時是武德八年(625)年底。玄奘每到一處,因其勤奮好學,因此名聲遠播。

武德九年(626)這一年,玄奘留在長安跟隨道嶽學習《俱舍論》,後又跟從法常和僧辯學習《攝大乘論》,還跟隨玄會學習《涅架》。從玄奘出家至這時,見諸記載的,他就拜了十三個法師爲師,其勤奮好學由此可見。

玄奘再次來到長安,這兒已不如往昔,高僧雲集佛學興隆。玄奘與衆僧切磋佛學,學業大有長進,並深得當時佛學權威法常、僧辯兩大法師的賞識,他們稱讚玄奘爲" 釋門千里之駒"。唐太宗貞觀元年(627),這一年玄奘二十八歲,經過幾年的勤奮努力,他終於脫穎而出,成爲佛教界的一個後起之秀。

  那時,僕射宋蕭璃十分佩服玄奘的才華,他奏請皇帝,讓玄奘住在莊嚴寺。玄奘對他說:"我周遊吳蜀,走遍燕趙,曆訪周秦各地,爲的是學習佛法。如今流行的佛法,我已蘊藏於胸中。但我國的法師,所講的義理,常常務執己見,派別紛爭,對佛法的廣泛流傳非常不利。我想親自閱讀原始的佛教經典,然後再回到中土傳播,這樣才能使佛法得到振興。我爲此已準備將生命置於度外,誓死求得正法。"玄奘的這一席話,反映了玄奘前往天竺取經的想法和決心。

  二、艱難西行
  的確,誠如玄奘所言,自從佛教傳入我國以後,隨著人們對佛教經論學習的推廣和深入,産生了很多疑問,玄奘也是産生疑問者之一。對此,玄奘曾到處訪師請教,但其中的一些問題依舊得不到圓滿的解決。在這許多問題之中,比較重要的有兩個方面:一是由印度傳來的佛教經籍不夠齊全,很多疑難之處未能得到解決;二是佛教裏面原本就有派別之分,而當時我國自南北朝長期的分裂之後,各地的佛教徒分頭研習佛學,常常發生不同的解釋,不知應該如何尋求一致的答案。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玄奘便産生了親自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的決心,從而在那裏搜集經本,並向印度的佛教宗師直接請求解釋疑難。

  對於聰明而又堅毅的玄奘來說,取經的想法一旦産生,他便決定衝破一切困難,準備進行他那偉大的旅行,遠去印度找尋佛教典籍,尋覓佛陀的遺訓。因爲路途的遙遠,玄奘便考慮和其他人結伴而行,但當時唐王朝建國不久,西北方的國界還在伊吾(今新疆哈密市)東南一帶,沿邊受到突厥的嚴重威脅,因此玄奘和他的同伴雖然屢屢上奏朝廷,請求出國西遊,都未被批准。但玄奘並未因此而灰心喪氣,他一邊學習各種蕃語,一面仍然積極準備西行。其時間大體上是武德九年(626)和貞觀元年(627) 前半年的事情。

  中國有句俗語:有志者事竟成。貞觀元年(627),關中、關東、隴右、河南等地發生饑荒,唐太宗下詔僧俗人等四出避地覓食。因此,玄奘便借這個機會,夾雜在饑民隊伍中向西而去,開始了他那漫長而又艱難的征程。

  玄奘由長安出發之後,沿途經過秦州(今甘肅天水)、蘭州(今甘肅蘭州市),來到涼州(今甘肅武威)。涼州地處要衝,是河西一帶的大都會,不時有西域各國的商人們來往。玄奘在涼州期間,一面登壇講經,一面瞭解情況。當時,因爲突厥的威脅,朝廷命令禁止百姓私自出國,涼州都督李大亮行禁極嚴,當他得知玄奘要西行之時,便迫令其東歸。後來,玄奘在慧威法師的協助之下,溜出了涼州城,晝伏夜行,露宿風餐,向瓜州(今甘肅安西東南)進發。

  瓜州是唐朝最西面的一個城鎮,當時的瓜州刺史獨孤達,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當玄奘來到瓜州之後,受到了獨孤達熱情的款待。玄奘在瓜州停了一個多月,打聽西行的路徑,瞭解到瓜州北面五十餘裏有條河,河的南岸就是玉門關,是去西域的必經之路。在玉門關外西北方向,設有五座烽火臺,均有官兵守望。各烽火臺之間相隔百里,除了在烽火臺周圍有水草外,其他地方都是沙漠荒丘。過了烽火臺,就是莫賀延磧(今甘肅安西與新疆哈密之間的大戈壁),號稱"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更無水草。在瓜州之時,玄奘的馬不幸死去,使他一時無法成行。這時,涼州發出的追捕玄奘的公文已到瓜州,要求沿途州縣官吏捉拿玄奘,押遣京師。瓜州有個叫李昌的官吏,被玄奘立志去印度取經的精神所感動,當面毀壞公文,促他趕快西行。玄奘不敢怠慢,馬上購買馬匹,備辦物資,但卻苦於無人引路。

  就在玄奘大爲著急之時,剛好有個叫石槃陀的胡人,願意送玄奘過五個烽火臺。次日,石槃陀帶著一個騎著瘦老的赤色馬的老翁來見玄奘。石槃陀告訴玄奘,這個老翁對西域的路極熟,曾去伊吾(今新疆哈密)三十餘次。那個老翁說:"西路險惡異常,沙河阻隔,又有鬼魅熱風,遇到就要喪命。很多同伴還經常迷路,你現在單身一人怎麽能行"還是多作考慮,勿輕自己性命!"

  玄奘果斷地回答:"我爲求法而去,發願西行,若不到婆羅門,決不東歸。即使死於半途,也不後悔!"老翁見玄奘說的非常堅決,就說:"如果一定要去,可乘我這匹老馬,它往返伊吾達十五次,知途健行。"玄奘覺著老翁說得有理,遂與他換馬。全部裝束停當之後,玄奘便和石槃陀向玉門關進發。三更時分,玄奘和石槃陀來到河畔,玉門關在望。河流此僅一丈多寬,岸旁還有幾棵樹木,石槃陀砍了些樹木,搭起一座便橋,人馬平安渡過了河。過了玉門關之後,石槃陀忽然改變了主意,不願繼續西行,玄奘只好獨自獨行。

孑然一身的玄奘,在渺無人煙的茫茫黃沙中,借助一堆堆白骨和駝馬的糞便孤獨地前進著。這樣走了八十多裏以後,最後望見了一座烽火臺。晚上,玄奘來到烽火臺邊,看見那裏有一汪清水,便下馬用皮袋裝水。此時,一支箭從他的頭頂掠過,還沒有等他回過神來,第二支箭又飛了過來,險些射中他的膝蓋。玄奘見狀,清楚哨兵發現了自己,就喊道:"我是從長安來的僧人,千萬不要誤會!"邊喊邊向烽火臺走去。哨兵帶玄奘去見校尉王祥,王祥和獨孤達一樣,也是個佛教徒,他問明瞭玄奘的身份和來歷之後,對玄奘十分尊敬,並決定送玄奘回到敦煌去。玄奘堅決不從,對王祥道:"自佛滅度後,經有不周,義有所闕,因此不顧性命,無視艱危,誓往西方,遵求遺法,決心西遊,誓不東歸!"玄奘不畏艱難,決意西行取經的決心打動了王祥,他幫助玄奘通過了最後一座烽火臺,來到了無邊無際的莫賀延磧。

  當玄奘進入莫賀延磧之時,他便暗下決心:寧可西進而死,決不東歸而生。沿途之中,人馬絕迹,晚上白骨發出的磷光,使人心中不免惶恐。有一天,玄奘正在先進之時,不小心弄翻了水袋,將水倒得千乾淨淨。這樣,玄奘一連走了四夜五天滴水未沾,幾乎渴死,最後暈了過去。到第五夜,一陣涼風吹來,才使玄奘恢復了體力,清醒過來。他爬起來,忍著難耐的乾渴,繼續前進。走了幾裏路後,最後遇到了泉水。玄奘暢飲之後,將水袋裝滿,又走了幾天,終於把莫賀延磧甩在了身後,來到了伊吾境內。

  玄奘在伊吾停了十多天,此時,位於伊吾以西的高昌國國王聽說玄奘要來,就派使者命伊吾王將玄奘護送到高昌城(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五十公里的勝金口之南的亦都護城)。高昌國是當時一個號稱獨立的盤踞小國,它一面對唐王朝維持著朝貢關係,一面也向突厥臣服。國王及其全家,都深信佛教,他們對玄奘的到來十分重視。在玄奘要來高昌城的那天晚上,國王率領自己的妃子和各位大臣,在宮殿前恭敬地等待,連其母親也出來準備迎接。等到玄奘進入高昌城,已是半夜時分了。這時,高昌城被明亮的火把照得如同白天,玄奘來到大殿前,國王趕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表示熱烈的歡迎。由於長途跋涉,玄奘已是衣衫襤褸,面容憔悴,滿面的灰塵,但他的精神卻十分振奮,兩目炯炯有神。國王見到大唐來的高僧,心情激動萬分,說:"久聞法師之名,今日得與法師相見,真是三生有幸。"國王領著玄奘,和諸位大臣、妃子一一見過,這時的高昌城,已沈浸在歡聲笑語之中。

  玄奘見到高昌王之後,便說明了自己西行的目的,使高昌王和其他人等感動不已。高昌王要求玄奘在高昌呆了一段時間,玄奘想到要爲繼續西行做些準備,便適應了高昌王的請求,在高昌開講法席。高昌王的母親十分喜歡佛法高深又來自大唐的玄奘,便認他作自己的兒子,高昌王本人則認玄奘爲弟弟,他們相處得非常好。在玄奘開講佛經期間,聽講者擠滿了寺廟的院子。玄奘所講的佛經,條理清晰,能揭示佛經的微妙含義,聽講者都說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正因爲這樣,高昌王和衆人都希望玄奘留下來,在高昌弘揚佛法。

  玄奘感謝高昌王熱情招待,但也表明自己不管怎樣也不會中途而止。玄奘說:"我之所以背井離鄉,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西行,目的是爲了求得正法。萬一我留在這裏,那求正法的心願就不能實現,這樣的話生不如死!如果大王真要留我,我寧願死在此地!"爲了表示自己的決心,玄奘甚至斷食了三天。高昌王看到玄奘西行的決心不可動搖,便答應讓他繼續西行求法。但爲了使玄奘能平安西行,高昌王要求玄奘多住一月講經,以便進行充分地準備,玄奘表示同意。

  高昌王爲玄奘所做的準備工作十分細緻周密,他首先剃度了四個小沙彌做玄奘的侍伴;縫製了三十套法衣,還加上若干件面衣、手套、靴、襪以供玄奘御寒;送給玄奘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和絹等絲織品五百匹,作爲玄奘往返所用經費;送給玄奘馬三十匹、工役二十五人;又寫了二十四封介紹信給玄奘所要經過龜茲等二十四國,每封信都附大綾一匹作爲信物,讓這些國家的國王爲玄奘提供方便。對於高昌王所做的這些物質準備,玄奘完全表示接受,這是保證他求得正法的物質基礎。

  當時,玄奘要經中亞去印度,還有一個大的阻礙,那就是西突厥。它控制著東起現在的新疆附近,西南到今伊朗東北一帶,這些地方正好是從中亞通往印度的必經之地。爲了使玄奘順利通過西突厥,高昌王寫信給當時的西突厥可汗統葉護,並附綾絹五百匹,果味兩年,讓玄奘帶上,作爲禮物獻給統葉護。同時,高昌王文泰還派了一位名叫史歡信的侍郎,護送玄奘到中亞的素葉水城(今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城西南),去拜見統葉護可汗。統葉護因爲有高昌王的請托,又接受了玄奘所帶來的豐厚禮物,對玄奘十分友好,還送給玄奘一套法衣和五十匹絹。在派人護送的同時,傳令所屬各國,爲玄奘西行提供方便。如此一來,玄奘每到-處,人們便舉城出迎,盛況空前,宛如皇帝出行。

  玄奘從高昌出發,經過了十六個國家,來到鐵門要塞。這一帶附近爲峻峭的高山,兩旁石壁竦立,色相如鐵。從鐵門要塞到達印度邊境,又經過了十三個國家,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大都信奉佛教,其中還有許多佛教遺迹。

  在大雪山中有一個國家,名叫梵衍國,國中有幾千僧人,學習小乘佛教的出世部佛法。在都城的北山中有高達五百一十尺且站立的佛像。城中更有-臥佛像,長一千多尺,這一切都給玄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有臥佛處向東南行二百餘裏,度越大雪山,玄奘來到了一個佛教寺院,那裏有泉池林樹之勝。從這裏再過雪山和黑嶺 (即今興都庫什山脈最西端一帶)東行,即到了迦畢試國。玄奘所到的迦畢試國,是一個山國,它的都城遺址在今阿富汗喀布爾以北62公里處,今名貝格蘭姆,其地北靠雪山(即興都庫什山),其他三面都是黑嶺(今興都庫什山南邊一些較低的山,因全年不積雪,故叫黑嶺),國勢強盛,佛教也很繁榮。都城以東約三四裏的北山下有一個大寺院,名叫沙落迦,傳說從前以健馱羅爲根據地的迦膩色迦曾出兵蔥嶺以東,帶回當地的中國王子爲質,對他們加以優待,讓他們冬居印度諸國,春秋住健馱羅國,夏天來迦畢試國,並各建寺院以居之。玄奘所到的沙落迦寺院,就是當地人爲那些中國質子在迦畢試國所建的住所。玄奘在迦畢試國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從這個國家經由接連不斷的山谷東行六百多裏,翻越黑嶺,便進入了當時北印度的境域了。

  三、周遊印度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唐朝時,稱印度爲"天竺",亦稱爲"婆羅門國"。此時,印度分爲東、西、南、北、中五部,各部中小國林立,時分時合。玄奘進入印度後所來到的第一個國家是濫波國,這也是一個山國,北靠雪山,三面都是黑嶺,其故地在今阿富汗賈拉拉巴德以西北喀布爾河北岸的拉格曼。從濫波國向東南行百餘裏,越過一條大嶺,再渡過一條大河(即今喀布爾河),便到達了那揭羅曷國。那揭羅曷國有很多佛教遺迹,玄奘都虔誠地進行了拜謁。迦羅曷國有佛的頭頂骨,周圍長三寸,形狀仰平,就像穹廬一樣;還有佛的頭骨,形狀像荷葉;佛的眼睛,圓而透明,形狀像柰許,澄淨而富有光彩;還有佛的衣服、佛的錫杖。五種聖迹都在國內被稱之爲國寶。由於迦羅曷國北臨突厥,過去突厥曾入侵此地,要掠奪這些佛寶,可每次都無法到達藏寶所在,不得不撤兵回國。

  相傳迦羅曷國的這五件佛寶靈驗無比,可以預示人的未來形象。相傳大月支王想知道自己的來世是什麽樣子,便燒香拜佛寶,佛寶向大月支王顯示他的未來是馬的形象。大月支王感到不好,他便大加佈施,並懺悔自己的罪過。當再次去燒香拜佛寶,佛寶向大月支王展現他的未來是獅子的形象。獅子雖然是百獸之王,但畢竟還是野獸。因此,大月支王便皈依佛門,持守戒律,這時佛寶向他顯示了他的未來是人的形象。大月支王這才回國。按照慣例,看王相的人要花一枚金錢;看自己相的人要花十枚金錢。玄奘也前去參拜佛寶,當他想到自己曆盡艱險,目的是爲了求得正法,親睹佛的遺迹,現在終能夠參拜佛寶了,便不由得百感交集。玄奘雙手執香,畢恭畢敬地向佛寶施了大禮,然後站立一邊,注視著佛寶的變化。此時此刻,佛寶馬上展現出了前所未見的吉祥之相,玄奘不由熱淚盈眶。

  玄奘告別迦羅曷國,向東南沿著連綿的山谷行走了五百餘裏,來到了著名的健馱羅國。健馱羅國東臨信度河,它的都城叫做布路沙布邏(今巴基斯坦白少瓦)。西元二世紀時,迦膩色迦王以健馱羅爲核心根據地,曾以布路沙布邏爲首都,但玄奘到達健馱羅時,其國勢已經衰落,役屬於迦畢試國。健馱羅是印度佛教藝術的發源地之一,其都城有許多莊嚴華麗的寺院、高聳入雲的佛塔和壯觀的佛像。其國中大約有佛寺一千餘所,國人皆信仰佛教。其都城布路沙布邏東有迦膩王塔,塔基周長達一裏多,其中有佛骨舍利一斛,高高地放在塔中,塔的九輪上下共五百尺,標誌二十五重天火之災,這就是世人所說的雀離浮屠。至於健馱羅國中的許多佛教遺迹,玄奘都曾去巡禮參拜,其後由烏鐸迦漢茶城(今喀布爾河流入印度河處東北方向的溫特)北上,離開了健馱羅。如此,玄奘懷著對佛的虔誠之心在佛國大地上行走著。

  有一天,玄奘正與衆人沿著一條河流向前行走,忽然,從對面殺來一彪人馬,他們把玄奘等人團團圍住。只見帶頭的那個人說:"真是蒼天有眼,我正愁找不著祭天的供品,卻遇到了你們這批禿驢!"說罷,令其他人將玄奘等人用繩子捆了個扎實。

  這夥人原來是一群強盜,他們正想殺人祭天。強盜們在玄奘等人中挑來挑去,最後挑中玄奘作爲祭天的供品。那夥強盜在路上擺好祭壇,把玄奘放在壇上,他們企圖把玄奘生吃一部分,然後再用剩下的祭天。面對這種可怕的場面,玄奘面無絲毫懼色,只見他輕輕閉上雙眼,心中發誓說:"要是我的生命還不該結束,那就請諸佛解救我!要是我的生命已對弘揚佛法沒有用處,那我死也無憾了。"同行的人看見地夥強盜就要殺玄奘,便放聲大哭。就在這危急時刻,只見狂風鋪天蓋地而來,挾帶著沙石吹向強盜,那些強盜嚇得不知如何是好。與玄奘同行的人對強盜們說:"這位法師來自東土大唐,不辭勞苦只爲求法。你們要是殺了他,就會犯下彌天大罪,受到上蒼的懲罰!"強盜們聽到這話,嚇得紛紛扔掉兵刃,給玄奘松綁,並以禮相待。玄奘經歷了千辛萬苦,來到了羯若鞠闍國,其都城即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西部之卡季)。當玄奘來到羯若鞠闍國時,在位的君主是聞名的戒日王。玄奘在羯若鞠闍逗留了三個月,學習佛教經論,之後又周遊其他國家去了。

  當時,在印度中部,有一個摩揭陀國,那裏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及生活活動的主要地方,佛教遺迹甚多。摩揭陀國中有一座山,名叫伽耶山,世人又稱之爲名山,自古就是國王登臨敕封的地方,如來佛離俗成道即在此山。山上有著名的大菩提寺,是獅子國的國王出錢興建的。此國的十二月三十日,即唐的一月十五日,國人稱之爲神變日。到了這一天晚上,會出現吉祥的光,同時天空中會飄下特別的花,落在樹上和院子裏。玄奘來到大菩提寺時,看到經書中所記載的這些遺迹就在眼前,他感情萬千。他遺憾自己生在末世,不能親睹佛的真顔。玄奘覺得,自己雖然見了聖迹,卻沒有看到吉祥之景,他決定留下來,以自己的誠心來感動上天,展現吉景。玄奘正在聽一個居士講《瑜珈師地論》,忽然,燈滅了,身上佩帶的珠寶瓔珞都失去了光彩,但卻有光明照耀內外,只是不知光明來自何方。居土和玄奘都感到奇怪。他們走出屋子看菩提樹,只見一個僧人手拿舍利,大小像人的手指,在樹下舉著給人看。舍利子的光芒照亮了天地,大家欣喜萬分,遠遠地紛紛向舍利子參拜行禮。直到清晨,光才消失。玄奘在印度境內走了幾十個國家,最後到達了他此次西行的目的地--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是印度最有名的佛教寺院,其遺址在今印度比哈爾綁臘季吉爾西北的巴拉岡。它有著久遠的歷史,從西元第五世紀起便有鑠迦羅阿叠多等國王在此建立寺院,不僅規模宏大,加上藏書豐富,是當時一個主要的文化中心。唐朝人稱其爲無厭,因其供奉豐厚,衣食無愁之故。寺裏有僧人幾千名;都是才能高強、學識淵博的人,中間德行爲當時人所敬重、名聲馳於國外都就有幾百人。那裏戒行清白,教規純粹。僧團有嚴格的規定,人人都堅定不移地遵守,印度各國都把他們奉爲學習的榜樣。他們互相詢問尚未清楚的問題,談論深奧的義理,一天到晚沒有滿足的時候。他們日日夜夜互相提醒、互相告誡,年長的與年輕的互相促進。誰要是不談論三藏的深義,那就會自己感到孤立和懊疚。因此,那些想要馳名天下的外國學者,都來解決疑難,然後才能美名遠揚。所以,那些盜竊它的名義的人,走到哪里都受到禮遇和敬重。各地的和外國的想要進去辯論的人,經過看門的人一番詰難,多半由於答復不上來而回去。只有那些在學問上博古通今的人,才能獲准進去。因此,外來的學生再與他們比試較量技能,十個當中必有七八個要失敗退走,剩下兩三個博識事理的人,在僧人當中依次受到詰問之後,也無不鋒芒遭到挫折,名譽被敗壞。能夠在那爛陀寺生存下去的只有那些才能非凡、博識事理、多才多藝的賢人。

  當時,那爛陀寺的住持叫戒賢,已經106歲了,其道法可說高深無比,人稱"正法藏"。因爲他博聞強記,內外大小一切書都能通曉,戒日王便把十座城邑的稅收完全送給他。玄奘西行求法的風聲早已傳到了那爛陀寺。那爛陀寺的僧衆聽說玄奘快要到了,便先派出四十多人去迎接。玄奘到達寺中的那天,寺中僧人二百人,俗人二千人,紛紛推著車撐著傘蓋,手捧鮮花迎接玄奘。一時間,在那爛陀寺內外人潮如湧,傘蓋如雲,如同在過一個極爲盛大的節日。衆人把玄奘擁人寺中,見過衆僧人之後,就安排他住下。後來,玄奘在別人的帶領下,前去拜見寺中住持戒賢。玄奘來到戒賢的住處,向高居於座上的戒賢深施一禮,戒賢命玄奘就坐之後,就問玄奘:"法師從哪里來?"

  "弟子從支那而來,久聞貴寺大名,欲學瑜珈等論,以期求得正法。"

  聽完玄奘的回答,戒賢突然掩面哭泣起來,衆人不由得你看我,我看你,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戒賢哭泣了好一會兒才停止,然後又向玄奘施一謝禮,說道:"法師前來救我出疾苦,深表謝意"。

  玄奘聽不懂戒賢的意思,不知所惜,便說:"住持之言,弟子不甚明白。"

  戒賢說:"三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全身痛疼如刀割一般,當時我真想一死了事,以結束這難忍的痛苦,去西方極樂世界。就在此時,我夢見有個金人對我說: '你不要死,你眼前這種痛苦是對你前世做國王時所幹壞事的報應,你應當自我悔過,怎麽可以輕易去死呢?'而且,你眼前的這種痛苦也快結束了,現在有一個支那僧人要到此學法,正在途中跋涉,三年之後便到這裏。那時,你要教給他佛法,而後讓他把佛法帶回他的國家去,你的罪,就消除了。我是曼殊室利,特地來勸你。"

  聽了戒賢的話,人們對玄奘更是尊敬了。戒賢爲了進一步確定玄奘就是曼殊室利所說的那個支那(中國)僧人,便又問道:"法師在途中行了幾年?"

  玄奘答道:"三年。"

  玄奘的話一出口,便讓戒賢悲喜交加,再次向玄奘施禮致謝。

  當時,那爛陀寺設有十個"法通三藏"的稱號,給予那些學通經藏的高僧大德,這是寺中的最高榮譽。玄奘到那爛陀寺時,已有九人被授此稱號,所剩下的一個便授給了玄奘。那爛陀寺對於法通三藏者,天天都配備上等菜肴兩盤,大人米一升,還有檳榔、豆蔻、龍腦、香乳、酥蜜等。各人還有四個淨人婆羅侍候,出入乘象,並有三十個隨從。其他的暫且不論,僅大人米一項,就可表現出法通三藏者的身份不同尋常。大人米是印度的一種粳米,大得像烏豆一樣,做飯時香氣可飄百步,只有這裏出產,它主要是供給國王和法者食用的。

  玄奘在那爛陀寺住定之後,要求戒賢給他講述《瑜珈論》,和玄奘在一起聽講的人達數千人之多,用十五個月講完一遍,後又用九個月講了第二遍。玄奘在那爛陀寺學習佛法期間,起早睡晚地鑽研佛學,全神貫注地聽戒賢法師講經,虛懷若谷地向高僧們請教學問,仔細研習達五年之久,從沒有間斷過。

  有一天,戒賢收到了統治印度的戒日王的來信。此時,戒日王正在討伐烏茶國。戒日王在信中告訴戒賢,南印度有一個灌頂師,做了篇《破大乘論》,送到一向支援那爛陀寺的戒日王手裏,公開向那爛陀寺的大乘教學說提出挑戰,要與大乘教學說決一勝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戒日王便在信中請求戒賢派出四個內外大小皆通的論師,到戒日王行軍處,與那些小乘論師進行辯論。因此,戒賢便派智光、海慧、師子光和玄奘四人爲應辯之人。就在四人準備出發之時,只見那爛陀寺的外邊一片混亂,馬上有僧人向戒賢稟報,有一個順世外道的人寫出了四十條,貼在那爛陀寺的門上,要與那爛陀寺的僧人進行辯論,並揚言要是有人能把他駁倒,他就用自己的頭來謝罪。那人的論證細密,極難找出破綻,而且寺中僧人對這種外道瞭解得並不很多,對能否辯勝深表懷疑,大家都靜靜不語,無人敢出去應辯。由於當地有一個風俗,如果雙方進行辯論,輸的一方要騎在驢背上,人們把屎尿從他的頭上貫下去,然後在公衆面前表示服從,做勝方的奴隸。

  玄奘依靠他的學識和對大乘佛教學的虔誠,勇敢地站了出來,讓人把那四十條抄了回來,認真仔細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後,玄奘對衆僧人說:"我要與他辯論,我們那爛陀寺怎麽能受他的污辱呢?請諸位給我做旁證。"玄奘與那人進了幾番辯論,那人辯解不力,以致於理屈詞窮,神情沮喪,馬上爬在地上表示降伏。那爛陀寺頓時變得沸騰了,衆僧歡呼雀躍,有人甚至要履行辯論前那人的諾言,將其斬首,玄奘馬上加以制止,說:"萬萬不可。佛法博大寬容,並不主張刑罰。我們讓他信奉佛法就像奴僕信奉主人一樣,不也很好嗎?"

  衆僧人聽從了玄奘的建議,將那人留在寺中,那個人十分虔誠地皈依了佛門。這場辯論勝利之後,玄奘並沒有因此而得意,他又馬上找來小乘論師的《破大乘論》,仔細分析其中的謬誤,以備前去辯論時用。玄奘問那個外道之人:"你清楚烏茶論師所推崇的《破大乘論》嗎?"

  "我曾有所聞,我還對他們的學說非常瞭解。"那人答道。因此,玄奘十分認真地讓那人講述了烏茶小乘佛教的學說,瞭解了其中的主要理論。在此基礎上,玄奘用大乘教的思想批判了烏茶小乘論的觀點,寫出了《制惡論》,並把它送給戒賢等人。戒賢等人認爲這篇《制惡論》可以橫掃天下的敵人,無人能夠阻止。

  經過五年艱苦的學習,玄奘的佛法大有長進,但他還想繼續留在那爛陀寺學習。這時,戒賢對玄奘說:"學習佛法,貴在交流,獨身一人學習是不行的,你應該到其他地方去學一學,不然就會失去良好的時機。然後,你要及早返回你的國家,去弘揚正法。你不惜生活前來求法,難道不是爲此嗎?智慧是無邊的,只有佛才能窮盡它。人生若朝露,早晚它都是會消失的,你千萬別延遲。"

  聽了戒賢的建議,玄奘便離開了那爛陀寺,在印度境內拜謁佛寺,開始遊學。在缽伐多國,玄奘碰上了幾個高僧,他們個個學識淵博,可以爲師。因此,玄奘便在那裏停留了兩年,跟隨他們學習《根本論》、《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玄奘對佛法如饑似渴的追求,贏得了人們的一片稱讚。當時,在杖林山有一個勝軍論師,是刹帝利人,他學遍內外五明,在林中授徒講經,從他學法的人逐漸增多,國王也曾前來拜見他,並封給他城邑作爲供養。玄奘便向那個勝軍論師請教,跟隨他學習了兩年,前前後後學習了《唯識扶擇論》、《意義論》和《成無畏論》等。

  有一天晚上,玄奘在勝軍論師處的寺廟中做夢,他夢見寺院內外和樹林被火燒成灰燼,又在夢中見到一個金人,那個金人告訴他:"十年以後,戒日王一死,印度就會大亂,到時就會像現在燃燒的大火一樣。"玄奘醒來後向勝軍論師說明了夢中之事,並下了回到祖國的決心。玄奘回國的決心一下,便返回那爛陀寺,向自己的老師戒賢告別。戒賢看到玄奘要返回,心裏既留戀又高興,向玄奘贈送了許多經書。玄奘告別那爛陀寺和戒賢之後,便矢志不移地踏上了歸國的旅程,不過他回國之時就像來印度時一樣,一邊拜見佛教遺迹,學習佛法,一邊在各地將自己所學到的佛法加以傳播。即將回國的玄奘,又一次在印度的土地上留下了他那輝煌的足迹。

  四、享譽天竺
  在東印度,有個迦摩縷波國。方圓一萬餘裏,此國的大都城方圓三十餘裏。那裏的土地潮濕,適宜於播種莊稼。河流湖泊與城邑交錯,如同衣帶一樣。氣候和暢,風俗淳樸。人的體形矮小,容貌黧黑,語言與中印度稍有差異。人們的性格極爲粗暴,但熱心學習,勤勉自強,崇敬天神,不信佛法。於是,自佛教興起以來,國中從未建立佛寺,卻有外道神廟數百所,異道數萬人。迦摩縷波國的國王當時是童子王,屬於婆羅門種姓,自從他的祖先佔據了這塊疆土,傳至童子王已達千世。童子王非常好學,百姓們都服從他的教化,遠方有才學的高士,仰慕國王的仁義,都遊歷迦摩縷波國。童子王雖不十分信仰佛法,但是非常尊敬有學問的沙門。起先,童子王聽說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來了位叫玄奘的中國僧人,學習深奧的佛教教法,因此幾次派遣使者,再三殷勤邀請,但是,玄奘沒有接受使者的請求,這時,屍羅跋跎羅對玄奘說:"要想報答佛的恩典,就應當弘揚正法,您就去吧!不要害怕路途遙遠。童子王世代崇信外道,如今來邀請玄奘前去,這是一件好事啊。要是他因此而改信佛法,福澤萬代啊!您過去曾起過廣大的心願,發下弘偉的誓言,隻身遠遊異域,捨身求法,普濟衆生,難道只想到自己的家鄉國家?應該忘掉得失,不要計較榮辱,宣揚聖教,開導癡迷的群衆,先物後己,忘掉名譽得失,弘揚正法。"玄奘推辭而得不到允許,就偕同使人一起上路,會見了國王。

  童子王對玄奘說:"我雖說沒有什麽才能,但是常常羡慕有高深學問的人,聽到您的名聲,很是敬佩,所以才敢邀請您來。"

  玄奘說:"我才能寡少,智識淺陋,讓您聽人講到我,實在很羞愧。"

  童子王又說:"善哉!仰慕佛法,愛好學問,把生命看作如同浮雲。逾越種種危險,遠遊異域,這都是因爲國王的教化所致,國家風氣崇尚學術。今印度各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中國)秦王破陣樂的,我早就聽到很久了,難道摩訶至那就是大德的鄉國嗎?"

  玄奘答道:"對呀!這曲《秦王破陣樂》是謳歌我國君王的德行的。

  童子王說:"沒有想到大德就是摩訶至那國人,我時常仰慕貴國的風俗教化,久久向東翹望,但因爲山川道阻,沒有機會自己表示敬意。"

  玄奘說:"我國君王神聖的道德潤洽邊遠之地,仁慈的教化加被遐遠之處,八方之國都來朝拜稱臣。"

   童子王說:"天下既然都是如此,我也希望朝貢。如今戒日王在羯朱嗢祗羅國,將舉行大施,推崇樹立福德智慧,五印度學有成就的沙門、婆羅門都被召集了來。如今派遣了使人前來邀請,希望大德您與我一同前去。"

  玄奘答應了童子王的要求,和他一同去會見戒日王。戒日原先是佛家的諡號,應在人死後據其功德而追贈,但羯若鞠闍國的大德們,在其國王剛一揚名天下之時,便贈給他戒日這種稱號,是爲了避免死後贈名的虛假不實。實際上,戒日王最初統治的國家羯若鞠闍國只是一個邊遠的小國,都城西臨恒河,長二十餘裏,寬四五裏,城濠堅固險阻。城內樓臺殿閣,遙遙相對,花木、樹林、池塘,豔麗清新,澄清如鏡。外國很多奇珍異寶,多聚於此地。當地居民,人人歡樂,豐足富饒。花果種類繁多,莊稼收種合時。氣候溫暖調和,風俗淳樸厚道。人的容貌俊美端莊,服飾鮮豔華麗。認真好學遊藝,談吐清晰,見解深刻。信奉佛教或異教的人各占一半。寺院有一百余所,僧人一萬余人,大乘和小乘一併學習。外道神廟二百多所,異教徒幾千人。

  羯若鞠闍國的都城原名花宮,後來改名爲曲女城,這裏面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有個國王名叫梵授,因他前世積德,所以聰明智慧,是個文武雙全之人。生有上千個兒子,個個機智勇敢,抱負遠大,意志堅強。還生有一百個女兒,個個容貌美麗,儀錶端莊。那時,有一個仙人居住在恒河河畔,他在這裏收視反聽,坐禪人定幾萬年了。因爲他形如枯木,因此招來了四方遊蔭的飛鳥在他身上歇宿,隨著鳥群排泄糞便,在仙人肩上留下很多尼拘律果核。幾年之後,仙人四周長滿綠蔭,並且長出了一棵兩手才能合抱的大樹。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頭,仙人起身脫離禪定。他想砍去這棵大樹,又恐怕搗翻了鳥窩。當時人們都稱讚仙人的美德,尊稱他爲"大樹仙人"。

  有一天,仙人欣賞茂密的叢林。他舉目向河邊望去,看見國王的女兒們在那裏高高興興地追逐遊戲。他欲界的愛欲升起,愛欲之心慢慢浸滿整個身心,於是他來到王城花宮,想鄭重的要求聘娶王女。國王聽說仙人來到,親自歡迎並問候仙人:"大仙生活在我們世俗凡人之外,怎能勞您大駕光臨捨下呢?"仙人回答說:"我住在那草木叢生的湖邊,已經很多年了。現在脫離禪定出來遊覽,看到大王的愛女們在那裏戲樂,愛慕之心油然而生。我有意遠道前來求婚。"國王聽他這麽一說,一時不知怎麽辦好,只得對仙人說:"大仙如今先回住所,請等候吉日良辰再送女兒完婚吧。"

  仙人聽了國王的回答,就回到他住的地方去了。因此,國王遍問身邊的女兒,可是沒有一個肯嫁給仙人。國王害怕仙人的威嚴,終日憂心如焚,以致面容憔悴。

  有一天,國王的一個小女兒趁他父親閒暇的時候從容問道:"父王有一千個子嗣,使那麽多國家的君王都仰慕您,爲何還這樣憂愁呢?您好像有什麽擔心的事啊?"

  國王說:"承蒙大樹仙人看重你們,前來求婚,但是你們卻沒有一個肯答應的,仙人神通廣大,能招災降福,萬一他不能遂心如意,必定會瞋怪發怒,只怕那時,山河俱失,宗廟不存啊。我深恐招來此禍,確實有所疑懼。"

  小女兒十分內疚地說:"給父王帶來這麽我的憂慮:是我們這些做女兒的罪過啊!我願把自己微賤的身軀許配仙人,使社稷得以延續下去。"

  國王聽了以後非常高興,馬上傳命駕車,親自送小女出嫁。國王到了仙人的住所以後,向仙人道歉說:"感謝大仙俯念世俗之心,屈尊人間之情,今天冒昧奉獻幼女,供您驅遣。"

  仙人見了幼女之後,很不高興,對國王說:"您對我老頭子也太輕慢了,竟然許配給我這樣一個醜女!"國王回答說:"我問遍了我那些女兒,他們都不肯從命,唯有這個小女兒願意到這兒來聽您差遣。"

  仙人十分惱怒,便惡狠狠地念起咒語:"讓那九十九女,立時腰彎背駝,容貌毀傷,一輩子嫁不得人。"國王聽了以後,馬上派人回去查看,果然個個都已變成駝背。自此以後,都城花宮便改稱曲女城了。

  戒日王出身於吠奢種姓,名叫喜增,他的家族已經有兩代三個君王治理統治羯若鞠闍國了。戒日王的父親名叫光增,哥哥名叫王增。光增去世之後,王增以長子的身分繼承了王位,他以賢德治理國家。那時,東印度的金耳國國王常常對大臣們說:"鄰國有位賢明的君主,他對我們的國家可是個禍害啊!"因此,金耳國國王採取誘騙的手段,把王增請去,在會面時將王增殺害。羯若鞠闍國的百姓失去了君主,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慌亂之中。有個叫婆尼的大臣職高望重,他對其他大臣說:" 繼承王位這件大事,應該現在就決定。我看,先王的次子,亡君兄弟,本性仁愛慈善,虔心孝敬父母,敬重長者,任人唯賢,對下平等公允。我想請他繼承王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請各抒己見。"

  大家都很敬仰王子喜增,平時對他沒有其他不同的議論。因此,所有的大臣執事都去勸說喜增繼承王位,他們說:"恭請王子聽臣等陳述。先王積累功德,致使國家光耀興盛。傳位王增之後,原想他能耄耋善終,可是因爲我們的失職,導致先王遭仇敵殺害,這是國家的奇恥大辱,也是我們當臣子的罪過。現在外界議論紛紛,還流行著歌謠,說英明的王子當然繼承王位。如果能蒙王子親自治理天下,報殺父之仇,雪國家之恥,紹複先王之業,還有什麽功德比這更大呢?期望你不要再推辭了。"

  王子喜增說:"繼承王位的重任,從古至今都是很難擔當的,興立君主更應慎重。我缺乏修養,父兄又早早去世,大家推舉我承襲王位,我哪里有能力擔負這個重任呢?大家都說我合適,我又怎敢忘記我的虛薄呢?如今,恒河河畔有一尊觀自在菩薩像,非常靈驗,我想前去占卜。"之後,喜增來到菩薩像前,不吃不喝,一心祈禱。菩薩感念喜增的一片誠心,便顯出本相問:"你如此勤懇求佛,有什麽要求嗎? "王子喜增回答:"我的災禍太多了,父王駕崩,兄長被害,殘酷的打擊一次又一次地降臨到我的頭上。我自覺缺才少德,但是國人一定要推舉我繼承王位,以期光復父兄之業。我自己愚昧無知,所以斗膽前來,祈求菩薩指點。"

  菩薩告訴王子喜增:"你原本就是住在這個山林裏的比丘,精心苦修,勤懇不懈。憑藉此福分,你才在這世貴爲王子。如今,金耳國的國王既然破壞了佛法,你繼承王位之後,一定要注重佛法的興盛,以大慈大悲爲志,以同情憐憫爲懷。那樣的話,不久就可以統治五印度全境。假如要想使王位保持下去,那麽就要聽從我的教導,這樣神明就會暗中給你大福,你們將無敵於天下。不過你不必登上國王的寶座,也不必號稱大王。"

  王子喜增接了菩薩的教誨,回去以後,承繼王位,但自稱王子,號戒日。他命令大臣們說:"這兄長的仇還沒報,鄰國也不肯歸附,這樣還不能指望有安定正常的生活。希望你們所有的大臣幕僚,同心協力。"因此,戒日王像親自率領自己國家的軍隊,加緊訓練土兵。當時,他們只有象兵五千,騎兵兩萬,步兵五萬。戒日王帶領軍隊從西往東,用武力征討不肯稱臣的國家,真是象不解鞍,人不釋甲,經過六年艱苦征戰,最後征服了五印度國。這時羯若鞠闍的軍隊已得到補充,象兵增加到六萬,騎兵達到十萬。在以後的幾十年時間裏,天下太平,政局安定。

  戒日王曆行節約,爲人行善造福,乃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命令五印度國:百姓不准吃葷,誰若殺生,格殺毋論。他還在恒河沿岸建立了數千座塔,各高一百餘尺。在五印度國的城鎮、鄉村、閭裏、街道,都修建起漂亮的房屋,儲藏飲食,儲備醫藥用品,目的是用它們進行施捨。在有佛祖遺迹的地方,都建立了寺院,每五年舉行一次無遮大會,拿出倉庫中全部的財物,施捨給衆生。另外,戒日王每年還要召集一次各國佛教徒都參加的大會,在逢三逢七這兩天,供給那些佛教徒衣服、臥具、飲食、湯藥等四項物品,並且把法座裝飾起來,還爲參加集會的佛教徒們準備了筵席,讓他們展開辯論,比較誰優誰劣,評論誰善誰惡,把正大光明者提升上位,把邪行昏暗者罷黜下級。要是是恪守佛教戒律,信仰堅貞並且對佛教教義見解精深,品德純正的教徒,就推舉他坐在獅子座上,戒日王親自聽他講授佛法。對於那些信仰佛教,但學識比較淺薄的教徒,也以禮相待,表示尊重。對那些不遵從佛教法規,道德敗壞,劣迹昭著的教徒,就把他們驅逐出境,既不再聽他說話,也不想再見他們。對於鄰近小國的國王和輔佐他的大臣,如果他們可以體恤百姓,造福施慧,就與其結爲好友;如果不是這樣,則拒不面談,有事需要商議,就通過使者往來辦理。戒日王還經常巡視各地,察看民間,不安居在一個地方。外出巡視暗訪之時,每到一處就蓋起一間茅屋充當居室。一年之中,唯有三個月的雨季不能外出巡視,每當這個時候,戒日王就在行宮裏擺出山珍海味,請各教派的人吃飯,計有僧侶一千人,婆羅門五百人。戒日王往往把一天的時間分成三部分;用三分之一的時間處理國家大事,用三分之二的時間造福行善,孜孜不倦,一天的時間用盡了,還顯得不夠呢!

  戒日王對玄奘之名早有耳聞,當他在羯朱溫祗羅國巡視時,聽說玄奘在迦摩縷波國弘揚佛法,他的臣下對他說:"東面的童子王那裏有支那(中國)來的高僧,大王應該把他請來。"戒日王說:"這正是我的想法!"因此,戒日王派使臣前去請玄奘,請童子王把玄奘送來。童子王征得了玄奘的同意後,便同他一同到羯朱溫祗羅國會見戒日王。出發之時,童子王命令一支一萬人的象兵,乘三萬隻船,護送玄奘。戒日王聽說玄奘要來,便與臣下一百多人,領著一萬多人順河東下,去迎接玄奘。只見河上旌旗高飄,萬人聳動,兩支龐大的船隊相向而行,人們歡呼雀躍,精神振奮,好像要面臨一次重大的喜慶之事。玄奘與戒日王一見面,戒日王就行大禮參拜,隨從的人撒花唱頌,場面莊嚴而熱鬧。

  戒日王問玄奘:"法師從哪個國家來?到印度計劃做什麽?"

  玄奘答道:"我從大唐而來,是來求法取經的。"

  戒日王又問:"大唐國在哪里?路途經過什麽地方?離這裏有多遠?"

  玄奘回答:"在這裏的東北方向,離這兒有幾萬里,也就是印度所說的摩訶支那國。"

  戒日王接著問:"我曾聽說摩訶支那國有位秦王天子,幼年時代就聰明伶俐,成年後勇猛異常。往昔,前朝天下大亂,國家分崩離析,戰禍紛起百姓慘遭荼毒,而秦王天子早就胸懷大計。他大慈大悲,拯救人類,平定天下,流風教化傳遍遠方,美德恩澤遍佈四方。各國仰慕其功德,自稱爲臣;庶民百姓感激他的養育之恩,都在演唱《秦王破陣樂》。我們聽說人們對他的讚頌,早已很久了,對他的品德給予這麽高的聲譽,確有其事嗎?所謂大唐國者,難道就在那裏嗎?"

  玄奘答道:"是的,所謂支那,是過去王朝的稱號;大唐,那是我們現在的君主的國號。以前他還沒有繼承王位時,被先帝封爲秦王,現在已成爲國君,所以稱爲天子了。在大唐以前,有個王朝國運衰敗,百姓失去君王,所以戰亂紛起,殘害黎民。秦王天生抱負遠大,他大發仁慈憐憫之心,威風震懾天下,除去了一切兇惡的敵人。從此,八方安寧,萬國都來朝拜進貢。他愛護撫育四生,崇敬三寶,少收稅,減刑罰,故此國家財政有餘,百姓安分守己,佛教盛行。這些事難以一一列舉。 "

  戒日王誇獎地說:"真是偉大的壯舉啊!你們國家的百姓有這樣的福分,應該謝謝這位賢明而偉大的君主!"戒日王請求玄奘講解佛法,玄奘便給他講了《制惡見論》。戒日王聽後,對他的臣子們說:"日光出來,燭光就要消失。大師一到,那些旁門左道將被擊破。大師之論雖好,卻沒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我想在曲女城召開法會,讓五印度的能言善辯和知識淵博的人都到會,讓他們都瞭解大師之論,使邪道從正,衆僧舍小乘而從大乘,不是很好的事嗎?"玄奘爲了進一步弘揚佛法,便表示同意。因此,戒日王率領數十萬人從羯朱溫祗羅國出發,返回曲女城召集法會,行走在恒河南岸;此外,有幾萬人跟隨著童子王行走在恒河北岸。兩隊人馬以河中心爲界,分成水陸兩路,一齊進發。兩位國王在前邊引導,步、騎、車、象四個兵種嚴密護衛,有的乘船,有的騎象,敲著鼓吹著螺,撥動著弦琴,鳴奏著管樂。過了九十天才達到曲女城,人馬駐紮在恒河西岸的大花林中。這時,已有二十多個國家的國王,早就奉戒日王的命令,各自偕同本國僧侶中的青年才俊及婆羅門、官員、士兵一起前來參觀法會。

  戒日王事先已在恒河西岸建了一座大寺院,寺院東邊築起寶台,高一百多尺,正中供著金佛像,身量大小同戒日王一樣。寶台的南邊,又築了一個寶壇,那是專門爲金佛像沐浴的地方。寶壇東北十四五裏,專門修建了行宮。這時候正是二月,從初一開始,就用佳肴招待僧侶和婆羅門,一直到二十一日。從行宮到寺院,道路兩邊都蓋起了樓閣,用數不清的玉石裝飾著。鼓樂的人端端正正地站立不動,不斷地吹奏著高雅的樂曲。戒日王從行宮裏請出一尊金佛像,外罩薄紗,與會者隱約可見。佛像高三尺多,用大象馱載,佛像周圍支有綴有寶石的帳幔。戒日王穿上帝釋的服裝,手執裝飾著衆寶石的華蓋在左邊侍候;童子扮作梵王的模樣,手執白拂塵在右邊侍奉。兩邊各有五百象兵,披堅執銳,在附近護衛。佛像的前後,各有一百頭大象,奏樂的人坐在象身上,演奏音樂。戒日王一面行走,一面散發金、銀、珠寶和鮮花,供養三寶。他們一行人首先來到寶壇,用香水給金佛像洗浴。隨後,戒日王親自背著金佛像,送上西台,並以許多珍奇異寶和成百上千件橋奢耶衣,作爲供奉金佛像的供品。這時,只有二十多個沙門跟隨戒日王,各國國王都當作侍衛。吃過飯後,召集各種不同學派的人,商榷微言,探討真理。日將黃昏,戒日王才乘車回到行宮。就這樣,每天護送金佛像,前導和隨從就和初時一樣,直到法會結束。

  在法會期間,玄奘也參加了由戒日王主持的佛學經典教義的辯論,並且是作爲"論主"在辯論大會上進行辯論的。玄奘在會上講解了(會宗論)和(制惡見論),講解之後竟然沒有一人能夠駁倒他。戒日王依據傳統習慣,請玄奘坐在身披錦幢的大象上巡遊,並且讓貴臣陪送,一時間萬衆歡騰,巡行者高呼:"至那法師,立大乘義,破諸異見。十八日來,無敢論者,普宜知之。"隨後,當時的人們都認爲玄奘的學識已超過了他的老師戒賢,成爲全印度的第一高僧。

  辯論大會結束以後,玄奘掐指一算,自己來到印度已經整整十三年了,在這十三年的時間裏,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此行目的已經完成了,玄奘對祖國的思念更迫切,盼望能早日回國。於是,玄奘向戒日王提出東歸的請求,戒日王實在捨不得這樣一位高僧離開自己,便讓玄奘主持了七十五天的大施。此事結束以後,玄奘再次向戒日王提出回國的請求。戒日王命所屬部下送玄奘出境,還送給玄奘數萬金錢和許多頭青象。這種象形體高大,高約三丈,長約二丈多,上面可坐八人,並可放置一些物品。當青象行走起來時,就像空身一般,坐在象背上會感到很平穩。玄奘不想接受金錢和青象,但諸僧都勸玄奘留下青象,他們說:"青像是佛法興盛的象徵。自佛涅槃以來,各國國王雖說崇敬佛法,佈施種種物品,但還沒有聽說有賜給青象的事。因爲青像是極爲珍貴的國寶,現在戒日王將它們贈給您,表明國王對您崇敬至極。"

  在衆僧的勸說下,玄奘收下了青象。因爲青象形體高大,每天要吃掉四十多個草料餅和三斛料,戒日王爲此特意下令所屬各國要它們隨時供給玄奘草料。啓程那天,玄奘用馬和青象馱上歷年搜集到的六百五十七部佛經和佛像、花種等物,踏上了歸途。戒日王等十八國國王都來相送,他們執手垂淚,與玄奘依依惜別。

玄奘在歸國途中,總共走了兩年。他回國時並沒有按原來的路線走,而是沿阿富汗、帕米爾南緣,順嘖赤河而上,經疏勒、於闐、鄯善、郭煌、瓜州等地,回到了闊別將近二十載的唐王朝境內,這時正好是大唐貞觀十九年(645)正月二十四日。當時,在京城西郊,人流如湧,僧俗摩肩接踵,幾十萬人聚集在那裏,迎接從西土取經歸來的玄奘。從舊城之西到京城朱雀門二十多裏的道路上站滿了人,道路被阻,玄奘不能進城,只得在郊外的館驛中休息。虔誠的人們守在館外,通宵站立。次日,玄奘把帶回來的經書、佛像送往弘福寺,京城中衆僧競相列帳支車,幫助玄奘運送。一時間人聲鼎沸,甚囂塵上。這時,天空中一輪明日的周圍出現了彩色的雲朵,佛像上放射出紅白相間的輪光,衆人對此讚歎不已。因爲玄奘的回國,使京中萬民停業五天,衆多的人都皈依了佛門。這種隆重的場面,實在是百年難得一見。

  玄奘開始西行取經之時,還是一個青年人,歸來之時已是四十余歲的中年人了。十多年的西行取經,行程五萬里,遊歷了大小一百一十個國家,這在世界旅遊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

  五、流傳千古
  玄奘回到京城長安之時,唐太宗正在洛陽,所以玄奘便來到洛陽拜見唐太宗,並將帶回來的各種奇珍異寶進獻給唐太宗。唐太宗將玄奘請入宮中,二人在宮中促膝交談,從卯時一直談到酉時,卻沒有發覺時間已經很長了。等到敲響出征的戰鼓時,他們才結束了談話。當時唐太宗正帶兵去討伐遼左的叛亂,便請玄奘與他同行。玄奘因旅途勞累,又加上要翻譯佛經,所以推辭不去。唐太宗傳旨給留守京城的梁國公房玄齡,讓他派人保護玄奘,且供給一切費用。

  接著,玄奘上表唐太宗,請求翻譯佛經之事,另外要求選擇賢能的人和他一同翻譯佛經。唐太宗說:法師唐梵皆通,詞理通敏,只怕其他人孤陋寡聞,找來也對你翻譯佛經無用,更別說翻譯佛經聖典了。"

  玄奘說:"過去二秦之時翻譯佛經,門徒就有三千。就是如此,還恐怕後人不能知曉佛教經典,而去信仰邪門外道。如果現在不召集許多有賢能的人同時翻譯佛經,僅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後來,經玄奘屢次請求,唐太宗才表示同意。玄奘從洛陽返回長安後,馬上召集僧人慧明、靈潤等爲證義,沙門行友、玄賾等爲綴緝,沙門智證、辯機等爲錄文,沙門玄模爲證梵語,此後,玄奘和他的弟子們開始了中國佛教史上規模空前的佛經翻譯事業,翻譯了《大菩薩經》二十多卷,《顯揚聖教論》二十卷,《大乘對法論》十五卷,《西域傳》十二卷。在此以前,所翻譯的經文,大都是先談梵文經典,然後憑藉對梵文經的理解,再寫成漢文。這種漢文經書,和原來的經書相比,增添的或丟失的東西很多。而如今玄奘卻是由梵文直接譯出,意義和原經相符。玄奘翻譯佛經,出口成章,錄者隨寫就行,譯出的經書語言簡練而意義完備。

  當唐太宗討賊回到京城長安後,玄奘上表,請求太宗爲他所譯佛經寫序。太宗說:"法師您行爲高潔,已出於塵世之上,泛寶舟而登彼岸。我才能淺漏,對俗事尚且不能通達,何況是玄妙的佛理呢?"

  玄奘卻認爲,弘揚佛法,必須借助帝王之力。所以,玄奘又再次上表說:"奉您的旨意和獎喻,我才得以翻譯佛經,傳播佛法。我原本學識淺陋,卻有幸參拜九州高僧,向他們學習佛法,又憑著您的英名而遠涉他國學習佛法,所依賴的是朝廷的教化。我從天竺得到的經論,奉旨翻譯完,只是還沒有序。陛下您智慧超群,才智過人,名振四方。我認爲佛法無邊,不是具有神思的人,不能夠解釋它的道理;聖教玄遠,不是聖人的文詞,是不配序寫它的來源的。因此我敢冒犯您的威嚴,讓您爲聖經做序。帝王之言影響深遠,您就不要再謙虛了。教化衆生在於日積月累,如果只是觀望等待,就會失去時機。"

  玄奘上表之後,唐太宗答應爲他作序。太宗就對駙馬高履行說:"你以前曾請我爲您的父親寫碑文。但我如今的氣力已不如從前,我要給玄奘法師譯完的佛經作序,不能給你的父親寫碑文了。你要理解我的用意。"之後,唐太宗就在明殿寫出了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序文寫完後,唐太宗讓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對群臣朗讀此序。首官聽後,紛紛稱讚。玄奘又上表感謝太宗。從此,朝廷衆臣紛紛讀經,佛法得到空前發展。玄奘便經常被留在宮中,皇帝不斷向他詢問佛法。而玄奘依舊繼續翻譯佛經,爲的是不錯過這個好時機。唐太宗賜給玄奘雲納一領,又傳旨讓天下寺院,各自再度五人出家。皇帝在京城長安東北建造弘法院,讓玄奘長住其中。又在曲江池爲文德皇后建慈恩寺,讓玄奘成爲住持,並度三百人到寺中。又在慈恩寺的西北建立翻經院,送給他新出家的弟子十五個。唐高宗時,玄奘爲了保護梵文佛經,曾上表請求建梵本佛經台,得到批准。

   唐高宗曾爲皇太子在慈恩寺設大齋,朝中衆臣都來到寺中。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郎李義府說:"譯經是佛法中的大事,但不知我們這些人在這中間有何用呢?"

  玄奘便說:"你所問的,也是許多人所感到疑惑的。翻譯佛經雖是我們僧人的事,但它還是要憑藉朝中權貴的力量。就像前秦時鳩摩羅什依靠安成侯姚嵩、元魏時菩提流支依靠侍中崔光祿,貞觀初年波頗譯經,僕射蕭璟、庶子杜正倫等爲他閱稿一樣。如今沒有這些人,弘揚佛法就會受到阻礙。又承蒙聖上在大慈恩寺中發慈悲之心,建造了壯麗輝煌的寺院。要讚美這種德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刻在碑上,使之流傳後代。現在二公相問,我想要是做了這二件事,就會流芳於古今了。"他們二人就答應了這兩件事。次日早晨,皇帝派人來傳旨,說所需幫助譯經的大臣已安排好了,而且立碑的碑文皇上親自撰寫。

  從歸回以來,玄奘就將全力放在翻譯佛經和弘法上。他在有生之年,共譯佛經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成爲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師之一。玄奘又充分借助帝王之力,使佛法的弘揚達到空前絕後。後來,玄奘還應唐太宗的請求,完成了聞名中外的《大唐西域記》一書。這部書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辯機筆錄於貞觀十九年(646)完稿。書中記述了他親自遊歷的一百一十個國家和傳聞的二十八個國家的風俗、文化、地理、山脈、河流、氣候、水文、生物、礦產、歷史、宗教等等的種種情況,敍述生動真實,文辭絢麗雅瞻,不失爲我國古籍中的一本名著。它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及中亞等地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獻,後被譯成英、法等國文字,廣爲流傳。

  玄奘入佛門以來,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死後升往彌勒天。在遊西域時,他又聽說無著兄弟都升到了彌勒天,因此他更加頻繁地發願請求,每次都有所感應。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告訴和他一起翻譯的僧人和弟子:有爲之法一定能減滅幻影,形體這種虛幻的東西是不能長久的。我到了六十五歲時,一定會死的,現在誰有問題,可速來相問。""年紀未到耆耋,爲什麽要這樣說呢?"聽到之人,便很吃驚地問。

  玄奘回答說:"此事我自己知道。"因此,前去向佛像告別。有門人要外出的,玄奘又對他們說:"你去吧,我現在就與你告別了。你再也不用來見我了,來了也不會見到我了。"正月九日,玄奘告訴寺中的僧人說:"我要死了。佛經裏說,身體是可憎的,就像死狗一樣。我死以後,請把我的屍體在接近官寺的安靜之處安葬。"

  玄奘說完,便躺了下來,閉眼睜眼,只見到大蓮花,鮮豔潔白,又看到了自己高大的身影。他也深知是自己將要升天的時候了。這時,玄奘讓僧人們朗誦他所翻譯佛經的名稱,他自己卻感到很欣慰。玄奘把寺中門人全部召集起來說:"無常將近,快來相見。"並在嘉壽殿的香木上掛菩提像,向他施禮,並再次向衆僧辭行,而且留下了一份給皇帝的奏表。然後,玄奘自己默念彌勒,並且讓旁邊的人也跟著念道:"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顔;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衆,願捨命以必生其中。"

  到了二月四日這一天,玄奘右手支頭,身體側臥,寂然不動。門人問他:"這是什麽姿式呢?"玄奘說:"不要問,妨礙我的正念。"五日中夜,玄奘的弟子問道:"和尚一定能坐彌勒天嗎?"玄奘回答說:"一定能!"說完,玄奘停止了呼吸,悄悄地進入了他所希望的世界。玄奘死後兩個多月,屍體形色如常。

  玄奘死後,皇帝下詔入葬,並讓京中僧尼製作幢蓋前往送行。只見送葬的隊伍中,素蓋白幢,如白雲浮動,哀樂之聲響徹雲霄,令人神往。玄奘最初葬在白鹿原上,在他所葬之處大約方圓四十裏的地方,僧俗兩衆充滿其間。後來,皇帝又下詔把玄奘改葬于樊川,當把玄奘的屍體從地下擡出來的時候,其面色就像活著的時候一樣。大家很是驚異,深感玄奘不同凡人。

  玄奘帶著一種滿足感進入了西方極樂世界,但他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在華夏文明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