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4月1日星期六

遼、金、元

契丹族原爲鮮卑族的一支,居住在遼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以遊牧爲主。全族分爲八個部落,各有經選舉産生的“大人”(即酋長)。大約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經形成了由八部聯合組成的部落聯盟。八部“大人”推舉一人做聯盟首領,稱爲可汗。可汗以旗鼓爲權力的標誌,一三年一任,期滿重選。可汗雖由選舉産生,但一般總是某一強大家族的成員,唐代前期是大賀氏,後期轉爲遙輦氏。在大賀氏時期,契丹族的階級分化已很明顯。在遙輦氏時期,契丹的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可汗的職位漸趨固定,不再三年一更換;並設有國相,作爲聯盟的軍事統帥。大約在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傑出的首領阿保機的領導下建立國家。

阿保機姓耶律氏,亦稱耶律阿保機,出身於叠刺部顯貴家族。其祖先屢任叠刺部的夷離堇,即酋長。唐天複二年(901年),阿保機被選爲叠刺部的夷離堇。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罷免軟弱的遙輦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選阿保機爲可汗,從此他連任九年。阿保機在任可汗前後,一面率軍四出征討,擴大選刺部勢力;一面注意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發展本部的政治、經濟。他非常重視漢族知識份子,任用河北士人韓延徽、韓知古等爲謀上。在韓延徽等人的幫助下,大量吸收中原流入契丹的漢人;並妥善安置掠來的大批漢俘,不再讓他們作奴隸,而是讓他們修建城郭,從事農桑,各安生業。另外,還仿照漢制,制定制度,並注意發展手工業。於是,叠刺部愈益強大。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長的忌恨,他們便聯合起來,於西元915年(後梁貞明元年)迫使阿保機讓出可汗之位。一年後,阿保機騙七部酋長赴宴,以伏兵盡殺之,隨即統一契丹各部,並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國號大契丹。阿保機自號天皇王,年號神冊(916—922年)。947年改國號爲遼。

神冊三年( 918年),阿保機建西樓城爲是都(後名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羅城)。神冊五年,由突呂不等人參照漢字,創制契丹大字。後又由阿保機之弟叠利參照回鶻文和漢文,創制契丹小字。從此,契丹有了文字,社會發展更快。天贊四年(925年),阿保機率軍親征渤海國。次年,滅渤海國,改名東丹國,命長子突欲(耶律倍)爲東丹王。不久,阿保機死於班師途中,溢號遼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爲遼太宗。

契丹在向中原擴張的過程中,在後唐以前,常常受阻。但自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後,情況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沙陀族人。後唐明宗時,任河東節度使。933年(長興四年),明宗病逝,其子從厚即位。次年,義於從珂起兵殺從厚自立。石敬瑭向與從珂不和,欲取而代之。清泰三年(936年),他以割地、稱臣、稱子爲條件,要求契丹主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叛變。同年九月,耶律德光率騎兵五萬,援助被困晉陽(今山西太原)的石敬瑭,大敗唐兵。之後,耶律德光冊立石敬瑭爲“大晉皇帝”。四十五歲的石敬瑭認三十四歲的耶律德光爲父,每年輸帛三十萬匹,割幽(今北京)、薊(今天津薊縣)、瀛(今河北河間)、莫(今任丘)、涿(今涿州)、檀(今北京密雲)、順(今順義)、新(今河北涿鹿)、嬀(gui圭,今懷來東南)、儒(今北京延慶)、武(今河北宣化)、蔚(今蔚縣)、雲(今山西大同)、應(今應縣)、寰(今朔縣東北)、朔(今朔縣)十六州之地與契丹。十一月,契丹與晉聯兵入洛陽,後唐滅亡。不久,石敬瑭入開封,並以此城爲晉之國都。

契丹得幽雲十六州後,即以幽州爲陪都,稱作南京,又稱燕京。幽雲十六州的割讓,使中原地區失去了北方的重要屏障,契丹兵馬從此可以長驅直入,中原王朝在同契丹的戰爭中,開始處於被動不利的地位。石敬瑭這種以出賣民族利益換取個人權勢的可恥行徑,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唾駡。

石敬瑭以投降契丹爲國策,不僅遭到廣大人民的強烈反對,也引起統治集團內部許多成員的不滿。942年(天福七年),石敬瑭病死,其侄石重貴即位,便改變態度,對契丹主只稱孫而不稱臣。耶律德光大怒,於是自944年(開運元年)至946年(開運三年), 三次大規模南下攻晉。前兩次均告失利,第三次由於後晉執掌重兵的杜威(杜重威)率軍叛變,耶律德光得以順利進軍。946年十二月,契丹攻入開封,滅後晉。次年二月,耶律德光在開封登基,表示自己是中原的皇帝,並改契丹國號爲大遼,欲久據中原。但他並沒有採取適當的治理中原的措施;相反地卻放縱契丹士卒四出搶掠,自籌給養,叫“打草穀”;下令在開封和各州“括借”錢帛,儲於內庫,擬運回北方;不放已降的節度使和其他官員還任,而另派自己的子弟親信擔任地方長官。這種倒行逆施、滋擾民間的作法給中原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義兵遍及中原,少者數百,多則數萬,攻陷宋、毫、密三州,官吏被殺。耶律德光開始感到在中原無法立足,對左右說:“我不知中國之人難制如此!”不久,便以天熱不便居住爲藉口,於947年三月從開封撤退,率軍北歸,947年初夏,病死于河北臠縣的殺胡林。由於這次漢人的武裝反抗,不但把契丹貴族及起南侵軍隊趕出中原和華北,且是契丹貴族從此不敢長驅直入到黃河以南,終遼之世,契丹也不敢把首都遷到燕京。

女真族的興起

女真族的興起和發展女真族以來,就居住在今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以及長白山麓。在八、九世紀內,它役屬於粟末滅渤海時,這一族已以女真之名見稱於世。

遼滅渤海之後,爲了削弱女真族的實力,把其中漢化較深的某未被遷徙的,仍舊留居在“粟末江(今松花江)之北,甯江州(今吉林省五家站)之東。地方千餘裏,戶口十餘萬”。他們都不編入遼的戶籍,稱做生女真。生女真這時有七十二個部落,散居千河流沿岸或山谷之中。每個部落各推雄豪爲酋長,各部落的居民,小者千戶,大者數千戶。還處在原始氏族社會的歷史階段。

生女真中的完顔部,從十一世紀之初綏可爲酋長時,就己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的附近各地。這個地區,林木繁盛,適宜種植,完顔部在那裏種植五穀,刳木爲器,製造舟車,修蓋屋宇,並且能夠燒炭煉鐵了。鐵器的使用,使得完顔部得到很大的發展,這便爲奴隸制的産生創造了條件。

十一世紀中葉,在完顔部的酋長石魯和他兒子烏古乃的時期,對於部落內的氏族成員已經“稍以條教爲治”,且常和青嶺白山間的一些部落作戰,“所至克捷”,終於“役屬諸部”。其所以常對相鄰的部落作戰,主要是爲了要奴役那些部落中的成員,掠奪其人爲奴隸。契丹貴族爲了向東北海濱的五國部(今吉林省依蘭以東,烏蘇里江以西)素取北珠和鷹鶻等物,曾經引起五國部的反抗,烏古乃便借用遼的力量去襲擊五國部,藉以達到完顔部向外發展的目的。

在烏古乃以後,完顔部的酋長還繼續北向發展,征服了居住在今松花江外呼蘭河沿岸的諸部落;又向東南發展,征服了居住在今吉林省甯古塔和敦化的諸部落;又用兵千紇石烈部而取得今延邊一帶地方。到這時,完顔部的“基業始大”,並且已“建立官屬,以統諸部”了。

在完顔部內部的階級分化已日益明顯的時候,也正是以完顔部爲中心的生女真諸部落逐步走向統一的時候。而被“女真衆酋結盟推爲首領”的,正是完顔部的酋長。完顔部酋長從這時開始取得了作爲部落聯盟的世襲酋長的權力。生女真的這種部落聯盟的組織,就是後來女真國家的雛型。

金滅遼

遼天祚帝統治的後期,在遼的全部境土之內,已經普遍地卷起了洶湧澎湃的反遼鬥爭的狂瀾。而最終推翻了遼朝的,則是以完顔部爲中心的生女真的武裝反抗。

從天祚帝即位以後,契丹貴族對於生女真各部落的壓榨勒索越來越嚴重。生女真地區的土産,如人參、貂皮、生金、名馬、北珠、俊鷹、蜜蠟、麻布等等,除依照定期定量向遼朝進貢而外,契丹貴族們還經常到榷場中用“低值”去強購。他們對於女真人且時常加以拘辱,稱爲“打女真”。

遼廷派往東北地區的地方長官,如東京留守和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縣境)尹等,每每在到任之後,先逼迫女真各部落奉獻禮物,並有各種名目的攤派。

遼廷還經常派遣一些“銀牌天使”到生女真各部落去,這些“天使”到了女真部落以後,就迫使女真人獻出部落中的美女“薦枕”,既不問其出嫁與否,也不問其家門高低。

契丹貴族對生女真諸部的這些行徑,使得生女真的各部落無不忿恨怨叛,後來遂都“潛附”于完顔部酋長阿骨打,都願在阿骨打的領導下對遼進行武裝反抗。阿骨打遂於1114年舉兵抗遼。

阿骨打領導生女真各部起而反遼之後,首先就在甯江州和出河店(吉林扶餘縣境)大敗遼兵。後來遼廷急忙調兵增援,結果仍被女打敗。遼廷爲了防範女真族的起事,原來曾在北起出河店、中經黃龍府、咸州(遼寧開原),南到東京遼陽府佈置了 一道軍事防禦線,女真在起事之初就先把這道防線給粉碎了。

1115年阿骨打稱帝建元,正式建立了金國。這年秋天便攻佔了黃龍府。以次攻佔了遼在沫流河(拉林河)、鹹州和好草峪 等地的軍事據點。凡女真人攻佔的地方,就在其地簽揀強人壯馬充軍,從此女真乃有鐵騎萬餘。

在黃龍府被女真攻佔之後,遼天祚帝帶領蕃漢兵十多萬東下親征,在扶餘附近又被女真打得大敗,遼軍威勢從此掃地以盡。

1116年,阿骨打出兵攻佔了遼陽,被遼廷遷徙在這一地區的熟女真,從此也歸屬在他的統率之下。

1120年,阿骨打攻佔了遼的上京臨演府。其後固契丹貴族的內訌愈演愈烈,任軍事都統的耶律余睹降金,並爲金人作向導。在1122年遼的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都先後被金人攻佔。

1125年,天祚帝在逃往黨項的途中爲金人追兵俘獲,遼亡。

金滅宋

在女真貴族建立了金朝、連續打敗遼軍、攻佔了黃龍府遼陽府等地的消息傳到北宋之後,宋廷的君臣認爲遼國有必亡之勢,遂要乘機出兵恢復燕雲諸州。宣和二年(1120年)宋廷派人浮海去與金國訂立了“海上盟約”,要與金人夾擊遼國:長城以外遼的中京由金軍負責攻取,長城以南的燕京由宋軍負責攻取;待夾攻勝利之後,燕雲之地歸於北宋,北宋則把前此每年送與遼國的歲幣,照數送與金國。

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兩次出兵攻打燕京,都被遼的燕京駐軍所敗。到這年年底,金人由居庸關進軍,攻佔了燕京。這樣,金人就表示不再把燕雲諸州交給北宋了。後來經多次往返交涉,才又約定:金人把燕京和涿、易、檀、順、景、薊六州交割給北宋,北宋則在原定歲幣數目外加納錢百萬貫,而且同意金人把這一地區的金帛子女官紳富戶席捲而去。北宋以這樣高的代價換來的只是幾座空城。

從北宋對遼作戰的過程中,從宋金交涉交割燕雲的過程中,金人已經看出北宋政治的腐朽和軍事的無能,到1125年遼天祚帝被金人俘獲之後,女真貴族即乘勝侵犯北宋。

宋徽宗聽到金兵南下的消息之後,不敢親自擔當領導抵抗敵人的責任,急忙傳位給他的兒子趙桓,即宋欽宗。

侵宋的金軍分兩路南下:西路由粘罕率領,從雲中(大同)出發;東路由斡離不率領,由乎州(盧龍)取道燕京南下。西路軍在太原城下遭受到河東軍民的堅強抵抗,長時期被阻滯在那裏。東路軍在到達燕京後,由於北宋駐守燕京的官吏和軍隊全都投降,遂得長驅直入,”渡過黃河,包圍開封,並向北宋政府提出要求,主要的有:輸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絹帛一百萬匹,割太原、中山(今河推定縣),河間(今河間縣)三鎮和這三鎮所轄全部州縣給與金人。到各地之後,駐守陝西等地的政府軍都迅速前來救援,各地的鄉兵和人民也自動組織起來迅速向開封集中,他們開到開封四郊之後立即分別給予金軍一些打擊。有許多支起義軍這時也把鬥爭鋒芒轉向金軍,原在青州的張仙的起義軍且已自動開到開封近甸,要乘機邀擊金兵;李綱和種師道等人也建議增兵扼守黃河,斷絕敵軍的糧道和歸路。這都迫使金軍的首腦不考慮儘早撤退的事。然而,怯懦的北宋最高統治集團,對這一形勢缺乏正確的估計,他們看不出金軍已陷入進退維谷的情況之中,竟然答應了金人賠款割地的要求!

女真的南侵軍隊撤退之後,河北人民展開了保衛鄉土的鬥爭,“懷土顧戀,以死堅守”,使金人不能憑靠北宋政府的諾言而劫取到三鎮二十州的土地和人民。女真貴族遂再向北宋政府施加軍事壓力。北宋的君臣對於究竟割讓三鎮與否的問題,意見很分歧,然而,宋廷的議論未定,金軍又分東西兩路于靖康元年(1126年)同時南下。由於宋廷早已把各路的勤工之師和民兵等遣返原地,在大河兩岸也沒有佈置足夠的防禦力量,金兵遂在無抵抗的情形之下渡過黃河,攻破了開封,把徽欽二帝先後扣押在金兵營中,並儘量把開封各個府庫所存以及官戶民戶的金銀幣帛加以搜括。到靖康二年(1127年)的四月初一,金人便俘虜了微欽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以及宗寶貴戚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朝廷上的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銅人、漏刻,所收藏的書籍、天下府州縣圖,以及伎藝工匠和倡優等等,都被搜羅一空,滿載而去。北宋政權被主人顛覆了。史稱“靖康之變”。二帝後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元帝國是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蒙古族的前身蒙古部落是古老民族室韋的一支,在唐代稱爲\"蒙兀室韋\"。原居於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東南部,八世紀時,西遷到今蒙古的鄂嫩河和克魯倫河流域,屬唐朝設立的燕然都護府管轄,後又先後臣服于遼和金。

蒙古部進入草原以後,以遊牧爲生。至十二世紀中期,蒙古部已能製造鐵器,部落內部已出現貧富分化現象,並逐漸形成爲階級。\"那顔\"(官人)等部落貴族發展成爲奴隸主階級,依附于那顔的\"那可兒\"(親兵)也屬於奴隸主集團。他們通過對外掠奪戰爭,擁有衆多的牲畜和其他財富,並將俘虜作爲\"李斡勒\"(奴隸),公共牧地也爲他們所霸佔。一般牧民(哈喇楚)逐漸變成部落貴族的屬民,要向貴族納貢、服勞役、兵役,有些牧民還因無力償還債務,淪爲孛斡勒。

當時,蒙古草原上除蒙古部外,還散處著近百個大大小小的部落,其中較大的有塔塔兒(韃靼)、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等部。塔塔兒在十一世紀已組成部落聯盟,最爲強大,所以史書常以韃靼作爲草原各部的通稱。蒙古部和這些部落在發展的過程中,都積極向外擴張,互相之間亦不斷發生頻繁的掠奪戰爭,草原人民深受其害。

十三世紀初,在南宋與金時戰時合的爭鬥中,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蒙古急速擴展了其軍勢力量。蒙古在一瞬間,急風暴雨般地將全世界捲入了漩渦。而當時蒙古族的領導者就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鐵木真,1162年生於蒙古部孛兒只斤氏族的一個貴族家庭。他幼年時,父親被塔塔兒害死,家道中落,經受了顛沛流離之苦。長大後,立志振興本族,利用各種矛盾,逐步壯大自己的力量,清除了各部的殘餘反抗勢力,統一了蒙古草原。從此,\"蒙古\"一詞成爲各部的通稱,各部居民統稱爲\"蒙古族\"。成吉思汗建國1206年,蒙古各部貴族在鄂嫩河畔召開忽裏勃台(大聚會),共同推舉鐵木真爲全蒙古的大汗,尊稱爲成吉思汗。於是,在東起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至大沙漠、北達貝加爾湖的廣闊土地上,出現了蒙古歷史上第一個軍事奴隸制國家--蒙古汗國(也叫大蒙古國)。

成吉思汗爲了鞏固統一,加強統治,打破了原來的氏族組織,實行了領戶分封制,辦法是把全國的牧民按地區編爲十、百、千、萬戶,各設長以統領之。萬戶長和千戶長由成吉思汗直接分封。當時木華黎等四人被封爲萬戶長,九十五名開國功\臣被封爲千戶長,每人都領有大小不等的封地及封地內數量不等的封戶。封戶平時畜牧生産,要向領主提供賦役,倘遇戰爭,要在領主的率領下作戰。所以這種領戶分封制實際上是一種軍政合一的政體。

爲了加強蒙古的兵力和大汗的權力,成吉思汗還從貴族子弟和一部分平民子弟中,挑選身強力壯武藝精良的人組成一萬人的\"怯薛軍\"(護衛軍),由成吉思汗直接統領。 成吉思汗還頒佈了一部法典,叫做《大劄撒》(\"劄撒\",法之意),以維持正常的統治秩序。他還設置了司法官員\"劄魯忽赤\"(斷事官),專門處理訴訟案件。蒙古部原來沒有文字, 1204年,鐵木真戰勝乃蠻部後,俘虜了乃蠻部掌印官,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命令他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創造了蒙古文字。古建國後通行於全國,加速了蒙古社會的發展。

蒙古汗國建立之後,就開始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向鄰境發動頻繁的戰爭,不斷擴大蒙古汗國的領土。蒙古汗國前期曾多次向西方的中亞和歐洲進軍。 在蒙古向西進軍時,於1209年到1211年,首先征服了原歸附於西遼的畏兀兒人(高昌回鶻)。這時,曾被成吉思汗打敗的乃蠻部首領屈出律西逃至西遼,奪了耶律氏的帝位,仍稱西遼,繼續與蒙古對抗。1218年,成吉思汗派大將哲別率兩萬蒙古大軍征西遼,屈出律被擒殺,西遼滅亡。從此,蒙古打開了入侵中亞、歐洲的通道,在幾十年間,發動了三次規模的西征。

第一次西征是從1219年開始,由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大軍,分四路攻入中亞大國花刺子模,經過幾年征戰,於1222年滅花刺子模,佔領了相當於今蘇聯中亞、伊朗、阿富汗的大片土地。與此同時,成吉思汗派哲別、速不台率另一支軍隊,北越太和嶺(今高加索山),渡阿速海峽,攻入今東歐俄羅斯境內,1223年,在迦勒迦河畔(今蘇聯日丹諾夫市北)大敗斡羅思(俄羅斯)與欽察的聯軍,在班師東歸途中,又降服了里海與鹹海北面的康裏國。至1225年,蒙古汗國已基本上征服了自中亞西至黑海東岸的廣大地區。

第二次西征是從1235年到1244年。當時成吉思汗已死,蒙古大汗窩闊台繼大汗位,派拔都(成吉思汗長孫)和貴由、蒙哥等率軍西征,滅了欽察,佔領了里海以北地區。接著又攻佔了俄羅斯,並侵入孛烈兒(波蘭)、馬紮兒(匈牙利)及奧地利等地。

第三次西征從1253年到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成吉思汗四子拖雷長子)派旭烈兀領軍西侵,攻滅了木刺夷(今伊朗境內),戰敗了黑衣大食(阿拉伯),攻陷巴格達和大馬土革城,把蒙古汗國的勢力擴展到了西南亞。

在第一次西征之後,成吉思汗把新佔領區封給他的三個兒子作爲世襲領地。長子術赤封於欽察,據有花刺子模和康裏國故地,建都薩萊(今伏爾加河下游),稱欽察汗國(金帳汗國)。術赤死於1224年,該國後歸其子拔都;二子察合台封於西遼和畏兀兒故地,初建都阿力麻裏(今新疆伊犁北),稱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封於乃蠻故地,即額爾齊斯河上游和湖以東地區,建都也速裏(今新疆額敏),稱窩闊台汗國。在第三次西征之後,蒙哥又將新占地區封給旭烈兀(蒙哥弟),建都低廉(今伊朗大不裏士),稱伊兒汗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汗國。它們同蒙古汗國乃至後來的元朝一直保持形式上的藩屬關係,因此形成了歷史上空前遼闊的、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但是由於它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合體,缺乏共同的經濟、文化基礎,各國建立之後,獨立發展,因之很快成爲幾個不相統屬的國家。但在元朝中期以前,元與各汗國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

元帝國佔領中原地區後皇位的爭奪異常激烈,從第二代皇帝成宗(12951307年)死後開始,一直連綿不斷,繼續到元末。由13081333年,二十五年中換了八個皇帝,特別由13281333年,不過五年時間,則換了五個皇帝。 成宗的太子德壽早死,成宗死後無嗣,皇后卜魯罕與宗王明裏鐵木兒,議立世祖忽必烈之孫阿難答爲帝。但成宗的兩個侄子均掌兵權,一個是海山,在阿爾泰山鎮守北邊,另一個是愛育黎拔力八達,駐戍在懷孟(在今河南境內)。成宗一死,愛育黎拔力八達即趕至大部,自稱爲監國,隨即迎立其兄海山爲帝,是爲武宗(13081311年)。而皇后卜魯罕及阿難答、明裏鐵木兒等均被處死。

武宗因愛育黎拔力八達助其即位,便封愛育黎拔力八達爲皇太子。武宗死,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爲仁宗(13121320年)。據傳武宗曾與愛育黎拔力八達相約,若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要立武宗長子爲太子。但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之後,則立了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刺爲太子。仁宗死,碩德八刺繼位,是爲英宗(13211323年)。英宗在位三年,被禦史大夫鐵失殺于南坡(在上都之南),史稱\"南坡之變\"。鐵失迎立也孫鐵木耳(忽必烈之孫)爲帝,是爲泰定帝(13241328年)。

泰定帝在位五年死(死於上都),大臣倒刺沙擁立太子阿速吉八於上都稱帝(天順帝, 1328年),而留守大都的大臣燕帖木兒則發動政變,宣佈擁立武宗的兒子。時武宗的長子和世瑓在漠北,次子圖帖睦耳出居江陵(今湖北江陵縣),燕帖木兒乃迎圖帖睦耳至大部,二人商議立武宗的長子爲帝。圖帖睦耳先在大部即帝位,宣稱準備讓位于其兄和世瑓。當年(1328年)燕帖木兒軍與倒刺沙軍大戰於大都、上都之間,戰火遍佈于古北口、紫荊關,盧溝橋各地,結果倒刺沙戰敗投降。於是和世瑓即在和林即位,是爲明宗(1329年)。明宗即位後,立其弟圖帖睦耳爲太子。但圖帖睦耳在迎明宗來大都的途中,便與燕帖木兒合謀,把他害死,稱爲\"暴卒\",而自己複即帝位,是爲文宗(13281332年)。以後文宗又害死明宗皇后,流放明宗長子妥歡貼睦爾於高麗,後又將其遷徙廣西。

文宗死後,太后卜答失裏按照遺詔立明宗次子懿璘質班爲帝,是爲甯宗(1332年)。甯宗年僅七歲,在位四十三日夭折,太后卜答失裏又遣人至廣西迎接妥歡貼睦爾回來即位,是爲順帝(13331368年),此即元朝的最後一個皇帝。

元朝末年的皇位爭奪,造成元朝統治集團的四分五裂和政權的逐漸動搖,加上皇帝的昏庸、大臣擅權、經濟危機,且元末天災頻繁,最終激化了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導致了元末的農民大起義。

在衆多的起義軍中,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脫穎而出,統一了南方各起義軍,準備北伐。將行北伐,朱元璋召集諸將商討作戰方略,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主張直搗大部,朱元璋以爲這太冒險,決定採取萬全的打法:先取山東,再據河南,複拔潼關,然後進兵大都,佔領大都後,則移兵西向,席捲山西、陝西、甘肅等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以徐達爲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征虜副將軍,率步騎二十五萬人,北取中原。並且發佈檄文,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又宣稱大軍\"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又特別指出,凡蒙古、色目人\"願爲臣民者\",則一視同仁,如對漢族\"撫養無異\"。這篇出自宋慷之手的檄文,其主要精神是集中目標打擊元朝蒙古統治者,爭取最大多數人的支援,以減少進軍的阻力。這年底,北伐軍按照預定方略,完全佔有山東地區。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在北伐軍的勝利聲中,朱元璋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以應天爲京師,是爲明太祖。這年春夏間,北伐軍由山東入河南,攻克汴梁(今開封)、洛陽等地,又西取潼關。於是朱元璋親到汴梁,調整軍事布署,下令停止西進,立即北取大部。這年閏七月,朱元璋回到應天,徐達返旗山東,大會諸將於臨清,統軍長驅北上,連下德州、直沽(今天津市)、通州(今北京市通縣)等地。七月二十八日,元順帝帶領後妃太子逃往上都(今內蒙古多倫)。八月初二日,塗達率軍進入大部,結束了元朝的統治,朱元璋改大部名北平,以應天爲南京。

明軍佔領大部後,隨即向山西、陝西、甘肅進軍,消滅元朝的殘餘勢力,先後打敗擴廓帖木兒,收降李思齊,擊走張良粥(後爲擴廓帖木兒所殺)等。明軍又攻克上都,元順帝北走應昌(今內蒙古達裏諾爾西南)。洪武三年(1370年),元順帝死了應昌,其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不久明軍攻取應昌,又大敗擴廓帖木兒,愛猷識理達臘由擴廓帖木兒擁護退居和林(今烏蘭巴托西南),史稱北元。

愛猷識理達臘退走漠北後,雲南尚爲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所據,遼東仍在元將納哈出等控制之下。此外,四川地區還有一個夏政權存在。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遣將征四川,夏主明升(明玉珍子)出降,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遣將攻雲南,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敗死,于次年全定雲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再遣將攻取遼東,亢將納哈出歸降。至此,全國統一事業基本完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