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1月21日星期六

王振

敢把皇帝"賣給"敵人的太監

史學家稱明朝爲"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王振是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他本來是一個失敗的教書先生,卻自閹進宮,得到了明英宗的寵倖,開始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揭開了太監帝國的序幕。爲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爲何物的他,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結果是皇帝做了俘虜,自己搭上了性命。

  在中國帝王史上,宦官專權誤國的歷史幾乎涵蓋了整個帝王史的漫長歷程,基本沒有或者很少有這種情況的朝代只有兩個,而且都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就是元朝和清朝。元朝因爲對漢族的文化吸收很少,宮中大多使用功臣貴族子弟侍衛,宦官數量很少,地位更是卑微,所以元朝基本沒有宦官之禍。而清朝離明朝太近了,明朝宦官禍國害民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敗亡,給清朝的教訓也是太深刻了。加上清朝皇帝幾乎沒有太昏庸的,至不濟也是中等的君主,而對宦官的管理可以說是最嚴格的。只有慈禧太后用了幾個得寵的宦官如安德海、李蓮英等,也不過是竊取些威勢,聚斂些金銀而已,對國家政務卻不敢染指。

  明太祖朱元璋是個很善於借鑒前朝失敗教訓的人,他建國以後,鑒於歷朝歷代因宦官而王國滅家的經驗教訓,對宦官限制極嚴,曾立下規章制度,不許宦官讀書識字,不許宦官兼任外臣文武銜,不許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級不得超過四品等。還在官門挂一塊高3尺的鐵牌,上面刻有"內臣即宦官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幾個大字。朱元璋確實對宦官管制很嚴,曾有一位作鑷工的老宦官,服事朱元璋幾十年了,有一次說話時沒有注意,談到了朝廷政務,朱元璋立即把他打發回家了。

  建文帝即位後,盡革太祖時的虐政,一時民心歡悅。卻對宦官的管制更爲嚴格,左右內侍常常因小過而被誅殺,這些宦官心裏都怨恨不已,紛紛逃到明成祖朱棣的軍中,或者給他暗通消息,明成祖能攻入南京,奪走侄兒的江山,宦官也立了大功。朱棣稱帝後,這些宦官都邀功請賞,朱棣沒辦法,又不願意他們在朝中干擾國家政務,便讓他們到各地去監軍、或者鎮守,以及徵稅、採辦這些事務。至於鄭和下西洋,以及幾個親信宦官出使異國,倒也是這些人確實有這方面的才幹。鄭和七下西洋,遠振國威,便是當時明朝的大將也無人能做到。但是明朝宦官得到重用是從明成祖開始卻是無可辯駁的,至於他創辦東廠更爲後人所詬病。但總體來說,明成祖對宦官的控制還算不錯,至少宦官在這段時期還沒對國家造成大的危害。

  宦官開始讀書識字是從明成祖的孫子宣宗開始的,宣宗是明初很有作爲的皇帝,卻也是喜歡玩樂的皇帝,不僅喜歡琴棋書畫之類翰墨藝術,還被稱爲"蟋蟀"皇帝,因爲他願意鬥蟋蟀。宣宗並不重用宦官,而是重用當時的賢臣"三楊",國家政治清明,國力也很強盛。但宣宗對宦官的待遇很優厚,他甚至給自己寵愛的幾個太監頒發免死敕書,文辭褒美和開國功臣的鐵券差不多。他還在宮內設立內書堂,讓大學士陳山教宦官讀書。宦官雖未到達擅權亂政的程度,但條件已經成熟了。於是明王朝第一個專權亂政的宦官王振便脫穎而出了。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縣人,略通經書,後來又做了教官,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他而言是太難了些。於是他便自閹入宮。

  史稱王振"狡黠"、善於伺察人意。其實這也是一切奸佞宦官取得昏庸帝王信任的先決條件。大臣立身于朝,受明主賞識,靠的是才能和機遇,而無恥小人就只能靠"狡黠"二字了。王振入宮後,宣宗皇帝也很喜歡他,便任他爲東宮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大抵昏君與奸佞之間都有一種很難言說的"緣分",並不單純是手段的問題。英主和賢臣有時也會這樣。比如唐太宗善於納諫,卻也只願意聽魏征的,別人向他進諫,他一樣要發火,還得魏征出來解圍。王振也是一樣,當時宮中也有很多宦官,論奸佞、論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如宣宗寵愛太監金英等人,王振並沒能奪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魚得到水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了。

  宣宗在宣德十年1435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改元正統。這時,英宗年僅9歲,不能親自處理國家大事,太皇太后張氏英宗祖母垂簾聽政。張太后雖然秉政,並不處理國家政務,而是把國家一切政務交給內閣大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處理,這也是明朝的一個好傳統,只有明朝沒有太后專權外戚亂政的事。英宗即位後,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愛的人,王振便越過原司禮太監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

  司禮監是明代宮廷裏24個宦官衙門中最重要的一個,它總管宮中宦官事務,提督東廠等特務機構,替皇帝掌管內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傳皇帝諭旨等,由於此職事關機要,歷來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擔任。後來,隨著"票擬"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後的裁決意見,要由司禮監秉筆太監用紅筆批寫在奏章上,稱爲"批紅"。奏章經過"批紅"以後,再交內閣撰擬詔諭頒發。宦官掌握了"批紅"大權,實際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邊,善於察言觀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簡出、和外廷官接觸少的弱點,欺上瞞下,假傳諭旨或歪曲篡改諭旨,以售其奸。英宗把這樣一個重要官職交給王振,爲他日後擅權開闢了道路。

  但是張太后垂拱而治,三楊忠心秉政。由於他們都是前朝元老,威望很高,王振自知難與匹敵,還不敢放肆,只好採取兩面派手法,等待時機,再行竊權。爲此,他對張太后和三楊百般殷勤,畢恭畢敬,極盡諂媚之能事,以討得他她們的好感。一次,英宗朱祁鎮與小宦官在宮廷內擊球玩耍,被王振看見了。第二天,王振故意當著三楊等人的面,向英宗跪奏說:"先皇帝爲-球子,差點誤了天下,陛下今天複踵其好,是想把國家社稷引到哪里去!"裝出一副忠心耿耿、十分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樣子。三楊聽了,深受感動,慨歎地說:"宦官當中也有這樣的人啊!"王振每次到內閣去傳達皇帝的旨意,都裝得十分恭敬和小心的樣子,總是站在門外,不入閣內,深深感動了三楊,後來,王振再來傳旨時,三楊打破慣例,特把王振請到屋內就坐。三楊中楊榮謀略最高,他知道自己三人已老,便和楊溥、楊士奇商量,預先把一些正直有才幹的人引入內閣,培植外臣勢力,一旦自己三人退位,這些人可以有能力對付王振的勢力。只是這一步想到的晚了一些。

  王振表面上討好三楊,事事順從,裝成不干預政事的樣子,但內心仍然按耐不住攫取權利的欲火,一有機會,就想法抓權,幹一些干預朝政的勾當。他常趁無人在英宗旁邊時,勸英宗用重典制禦臣下,反對開"經筵"、倡導文治,建議英宗發展軍事、以武治理國家等等。因此,英宗曾讓他帶領朝中文武大臣到朝陽門外閱兵,王振則利用這個機會,壓制真正有才能的人,把他的私黨隆慶右衛指揮僉事紀廣報爲騎射第一,一下子提升爲都督僉事。

  太皇太后張氏賢明有德,她見王振逐漸有抓權、逐漸朝政的迹象,心中十分不安。她害怕前朝宦官專政的歷史重演而斷送大明江山,決心進一步提醒英宗嚴防宦官專政,並準備嚴懲王振,以打消王振妄圖干預朝政的念頭。一天,張太后讓宮中女官穿上戎裝,佩好刀劍,守衛在便殿旁邊,肅穆凜然。接著,太后把英宗和英國公張輔、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尚書胡煥等召到便殿。英宗和五大臣見狀,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兒,英宗急忙按規定站立東邊,五大臣站立西邊。太后看了看五大臣,又看了看英宗,然後指著五大臣對英宗說:"這五位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輔佐你治理國家,你有什麽事情,必須與他們商量,如果他們不贊成,切不可去做。"接著張太后又把王振找來,喝令跪在地上,聲色俱厲地說:"太祖以來就立下了規矩,宦官不得干預政事,違犯者定斬不饒。現在,你侍奉皇帝不守規矩,按照我大明法律,應當賜你一死。"太后的話剛一說完,事先安排好的幾個女官應聲而上,把刀擱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頓時嚇得面如土色,渾身直打哆嗦。英宗見狀也大吃一驚,急忙跪下替王振求情。五大臣也跪下請求太后免王振一死。張太后見狀,怒氣稍息,改變顔色說:"皇帝年幼,豈知此等宦官自古禍人家國,我看在你們的面上,饒了王振,但是此後不許他干預國政,如有違犯,定斬不饒。"王振聽後,連連點頭稱"",不斷磕頭謝恩。此後,張太后每隔幾天就派人到內閣去查問王振辦了什麽事情,有沒有未通過內閣而由王振自己決定的事情。王振受此教訓,還真的老實了一段時間。

  王振不惜自閹入宮,本來就是想接近國家權力的最高峰並自己站在上面。他不惜低聲下氣,小心謹慎地侍奉宮中的皇親國戚,好不容易當上了司禮太監,在一個時期內,他心花怒放,不知所已。哪知,"三楊"等元老重臣德高望重,張太后對他管制又特別嚴格,他想控制朝政的願望難以實現,心中著實不快。但也毫無辦法,只好在干預朝政的道路上停一下腳步,採取以屈求伸的辦法,等待時機,以求一逞。王振知道,要達到自己的目的,緊緊抓住英宗和培植黨羽十分重要。爲此,他改變策略,先不去幹那些直接干預朝政的事,而去進一步討好英宗,並在暗地裏廣交朋友,大量培植私黨,爲以後專權培養基礎。他這一招兒還真靈,很快就取得了一些大臣的讚譽,也進一步得到了英宗的寵信。

  正統六年1441年十月,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重建峻工,英宗在皇宮大擺筵宴,進行慶賀。按照明朝宮中制度規定,宦官無論如何也沒有資格參加宮宴。可這時的王振已深得英宗寵信,英宗在宴會上見不到王振,就象少了點什麽似的,急忙派人前去看望。王振見了來人,自比周公,大發牢騷說:"周公輔助成王,爲什麽惟獨我不可以到宴會上去坐一坐呢﹖"使者將王振的話報告了英宗,英宗不但不怪罪,反倒覺得王振受了委屈,下令打開東華門的中間大門,讓王振進入宮中參加宴會。王振剛剛來到門外,宮中百官即向他羅拜,表示歡迎。這件事充分說明,王振雖然受到張太后和三楊的限制,但他依恃英宗的寵信,暗地拉幫結夥,勢力仍然逐步強大起來。這就爲他後來擅權奠定了基礎。

  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病逝,失去了對王振最有控制能力的人。而此時三楊中楊榮在正統五年病死,楊士奇因爲兒子殺人引咎辭職,只有楊溥在朝,而楊溥也老了,心計又沒有楊榮多,而楊榮引入內閣的大學士馬愉、曹鼐資歷太淺,威望不夠,王振擅權的一切條件都成熟了。英宗是一個常常發昏的皇帝,他並不是貪求淫樂不理朝政,而是過於相信王振,凡是王振說的,他馬上就相信,而且認爲是最好聽、最正確的。而在他晚年,他重用大學士李賢,朝政也是井井有條。是一個有時昏、有時明的皇帝。

  王振見阻攔自己掌權的所有障礙都已經被自然規律掃除了,當然當仁不讓,輕而易舉的就盡攬明王朝的政權。他早就看明太祖挂在宮門上那塊禁止宦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不順眼,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塊牌子摘下來。隨後又在京城內大興土木,爲自己修建府邸。王振這等邪惡小人,居然也信佛,他還修建智化寺,爲自己求福。

  王振曾經誘導英宗以重典治禦臣下,他自己更是如此。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他的不二法門。誰若順從和巴結他,就會立即得到提拔和晉升;誰若違背了他,立即受到處罰和貶黜。一時間,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一些官僚見到王振權勢日重,紛紛前來巴結賄賂,以求高升。有位工部郎中,名叫王祐,最會阿諛逢迎。一天,王振問王祐說:"王侍郎你爲什麽沒有鬍子﹖"王祐無恥地回答說:"老爺你沒有鬍子,兒子我怎麽敢有。"一句話說得王振心裏甜滋滋的,立即提拔他爲工部侍郎。徐希和王文亦因善於諂媚,被王振提拔爲兵部尚書和都禦使。王振還把他的兩個侄子王山和王林提拔爲錦衣衛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又把死心塌地依附于自己的心腹馬順、郭敬、陳官、唐童等,安插在各個重要部門。福建有位參政宋彰將貪污的數以萬計的官銀送給王振,立即被提拔爲布政使。這樣,從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了一個以王振爲核心的朋黨集團。

  對於那些稍有不服、甚至要和自己分庭抗禮的朝臣,王振的霹靂手段便立即使用上,決不留情。正統八年1443年的一天,炸雷擊壞奉天殿一角,英宗因遭此天災,特下求言詔,要求群臣極言得失。翰林侍講劉球看到英宗不理朝政,王振擅權不法,引起朝政紊亂,上疏提出"皇帝應親自處理政務,不可使權力下移"等項建議。王振看到劉球的建議有侵己之處,大怒,立即下令逮捕劉球入獄。這時,正值編修官董磷因自己要求任太常卿一事而被王振關進獄中之時,王振便想通過董鱗之事置劉球於死地。立即指使其黨徒馬順用毒刑拷打、逼迫董磷承認他自己所請太常卿之事是受劉球所指使。劉球被逼不過,只好屈服。王振便以此下令處死劉球,並把劉球的屍體支解。朝野大臣聽說此事,皆不敢上疏言事了。還有駙馬都尉石碌,一天在家裏責駡傭人太監員寶。王振又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覺,把石碌投入錦衣衛大牢。英宗對王振的所作所爲全部贊同,他還總是稱王振爲先生不稱他的名字,以示尊重。朝臣見皇帝猶如此,只有等而下之,連王侯公主都稱王振爲翁父,大臣們只能望風便拜,更有無恥者紛紛認王振作乾爹。

  不過也有寧死不屈服權勢的。一次,禦史李鐸碰到王振沒有跪拜,就被逮捕,關進監獄,後被貶官流放到遼東鐵嶺衛服役。還有,大理寺少卿薛是王振的同鄉,但他痛恨王振擅權專恣,不和他來往。一次,王振會議東閣,衆公卿見王振來到,都俯首揖拜,唯獨薛一人不拜。這下可惹惱了王振,遂懷恨在心。後來,北京有位指揮病死,王振的侄子王山欲將其妾嶽氏據爲已有,但這個指揮的妻子不同意,王山就與嶽氏密謀,誣告該妻毒死了自己的丈夫,並逮捕該妻交給都察院審訊。薛在審理這一案件時,發現所告與事實不符,即主持公道,爲該妻辨冤,又一次觸犯了王振。王振聽說這件事以後,大怒,立即指使他的黨羽控告薛受了被告賄賂,並將薛問成死罪。臨刑時,他的幾個兒子爭著代父受刑,王振的僕人和侍郎王偉也出來爲薛申辯。王振一看衆怒難犯,只好免去薛的死罪,但仍罷官削職,放回鄉裏。

  權和錢總是連帶一起的,王振不僅喜歡權,更喜歡錢,一些人爲了升官發財,每次朝會都向王振送禮。更有一些無恥之徒,爲了討好王振,極力幫助王振收禮,並當衆公佈禮物數目。比如,王祐就曾在衆人面前說,某人以某物送給王振,某人沒有送禮等。結果送禮者得到提拔,沒有送禮者受到處罰。於是,人們紛紛向王振送禮,多至千金,少亦百金左右。時間一久,向王振送禮成了宮中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有人不送禮,也要受到懲罰。比如,國子監祭酒李時勉,曾建議改建國子監以發展教育事業。但他比較正直,不向王振獻媚,不賄賂不送禮,只是依制接待,引起王振不滿。後來,王振便以李時勉砍掉國子監前古樹的一些樹枝爲藉口,罰李時勉身帶重枷在國子監門前示衆,李時勉身頂烈日,堅持3天,他的學生一千多人伏闕上書,請求釋放李時勉。有個學生石大用上書皇帝,願意自己代替老師受刑。王振看到奏章後,也感到很慚愧。正好國子監助教李繼通過太后的父親孫忠向太后求情,孫太后便告訴了英宗,英宗根本不知道這件事,王振見壓力太大,便放了李時勉。還有那位錚錚鐵骨的於謙,正統十一年1446年準備進京見皇帝,朋友們都勸他給王振帶上一點兒禮物,他堅決不同意,兩袖清風,來到京城,結果被王振暗地指使其黨羽李錫給他加上對皇帝不滿的罪名而關進監獄,並判處死刑。後來在山西、河南兩省官民進京伏闕請願的壓力下,王振才免了於謙的死罪。王振依仗英宗的寵信,大煽淫威,虐焰之熾烈已達頂點。

  王振就是這樣,利用手中權力,一面結黨營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鬚拍馬、諂媚逢迎之徒;一面大打出手,殘酷地鎮壓那些反對自己專權和對自己不恭不敬之人。王振則遍受賄賂,又大肆貪污,家中財富越來越多。後來王振敗績,籍沒其家產時,僅金銀就有60餘庫,玉盤100多個,珊瑚樹高六七尺者20餘株,其他珍玩則不計其數,足見其貪污受賄的程度。

  王振控制朝政以後,不僅對內黨同伐異,大耍淫威,對外也投機取巧,破壞邊防,終於招致了瓦刺貴族的進犯。

  瓦刺是蒙古中的一部。元朝滅亡以後,一部分蒙古族退回蒙古草原和東北等地。後經朱元璋數次打擊,內部發生混亂,逐步分裂爲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分。在明朝初期,三部分別臣服于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朗獻馬朝貢。

  永樂以後,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刺部日益強大,宣德時,瓦刺逐步控制了韃靼,正統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統一了蒙古三部。瓦刺統一蒙古以後,進而想恢復大元天下,統一全國,因而對明朝不斷騷擾,成爲明朝北方的嚴重邊患。

  王振擅權,不但不佈置加強北方邊防,反而接受瓦刺賄賂,與瓦刺貴族進行走私交易。爲了獲利,王振讓他的死黨、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給瓦刺,瓦刺則以良馬還贈王振作爲報答。爲了討好瓦刺,王振還對其貢使加禮款待,賞賜增厚。瓦刺自從與明朝建立"通貢"關係以來,每年都派出貢使攜帶著良馬等貨物到明朝朝貢,明朝政府則根據其朝貢物品的多少,相應地給予回賜。一般情況下,回賜物品的價值要稍稍超過朝貢物品的價值,同時,也要給對方貢使一定賞賜。因此,瓦刺爲了獲取中原財富,非常願意到明朝來朝貢。按照原來規定,瓦刺每年到明朝的貢使不得超過50人。後來,瓦刺貪圖明朝回賜的欲望越來越大,貢使人數日益增加。到正統初年,瓦刺貢使的人數經常增加到2000餘人。王振對瓦刺增加貢使,絲毫不加以限制按數給予賞賜,至使瓦刺的胃口越來越大。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刺首領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貢使集團,爲了多領賞物,又虛報爲3000人。瓦刺貢使冒領賞物,原是習以爲常的事情,因王振與瓦刺有勾結,接受也先的賄賂,所以,瓦刺貢使冒領賞物,他都裝作不知道。這次,王振卻一反常態,叫禮部按實際人數發給賞賜,又輕率地將瓦剌貢馬削價五分之四,僅付給瓦刺索求諸物的五分之一。瓦刺貢使沒有得到滿足,憤怒而歸,並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彙報。也先一聽,勃然大怒,立即召集軍隊,以明朝減少賞賜爲藉口,兵分4路,大舉攻明,並親率一支大軍進攻大同。

  瓦刺鐵騎來勢兇猛,迅速向南推進。明朝守衛西北的將士,幾次交戰失利,急忙向京師請兵救援。根本不懂軍事的王振,對瓦刺的軍事進攻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爲讓英宗親征,就能把瓦刺兵嚇跑。所以,他爲了僥倖取勝,冒濫邊功,便在明朝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慫恿英宗親征,讓英宗效仿宋真宗親征的榜樣,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平日裏對王振言聽計從,這次聽了王振的話,也認爲親征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便不與大臣們商議,輕率地做出親征的決定,並宣佈兩天後立即出發。

  英宗親征的詔旨剛一頒佈,滿朝文武大吃一驚。兵部尚書鄺堃和侍郎于謙,力言明軍準備不夠,皇帝不宜輕率親征。吏部尚書王直亦率群臣上疏說:"如今秋暑末退,天氣炎熱,旱氣末回,青草不豐,水泉猶塞,士馬之用不甚充足。況且車駕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儘快抵達。其他不測之禍,難保必無。萬望皇帝取消親征之令,另行選將前往征討。"可英宗聽信了王振的話,對衆大臣的諫阻,一句也聽不進去,非要親征不可。

  王振和英宗在兩天之內湊合了50萬大軍,胡亂配些糧草和武器,就匆匆出發了。當時,與英宗和王振同行的還有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堃、戶部尚書王佐及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員,但英宗不讓他們參預軍政事務,把一切軍政大權都交給王振一人專斷。此次出征,準備倉促,組織不當,大軍出發不久,軍內自相驚亂,未到大同,軍中已經乏糧。不斷有人死亡,僵屍鋪滿了道路。再加上連日風雨,人情洶洶,還未到達前線,軍心已經不穩。一些隨駕官員,見到此種情景,再次請求英宗回軍。王振一聽,大爲惱怒,爲了殺一做儆百,特罰諫阻最力的兵部尚書鄺堃和戶部尚書王佐跪於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來。後來,王振的同黨彭德清以天象諫阻,王振也不聽,仍然逼著大家繼續前進。

  也先聽說英宗禦駕親征,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佯裝退卻,引誘明軍進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區,然後出其不意,一舉擊潰明軍。

  81日 ,王振和英宗順利進入大同,他們看到瓦刺軍隊北撤,以爲瓦刺害怕英宗親征,堅持繼續北進。鄺堃等人深感途中未見瓦刺一兵一卒,未損一矢,並不是什麽好兆頭,恐怕瓦刺乒有詭計。因此,他再次上章請求回軍,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王振仍然不聽。第二天,王振的同黨、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幾天前線慘敗的情況密告王振,並說,如果繼續北進,"正中瓦刺之計"。王振聽了郭敬的話,才害怕起來,急忙傳令,第二天撤出大同。

  最初,王振想從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北退兵,以便途經他的家鄉蔚州,讓英宗駕幸他的府第,向家鄉父老顯示自己的威風。於是。王振下令取道紫荊關回京。王振未與瓦剌接戰,即倉惶退兵,軍紀更加混亂。走了40裏以後,王振忽然想起,大隊人馬經過蔚州,一定會損壞他家鄉的田園莊稼,於是,又改變主意,火速傳令改道東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方向行進。這時,瓦剌已知明軍不戰而逃,急忙整軍來追,形勢十分緊張。大同參將郭登和大學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議說:"自此趨紫荊關,只有40裏,大人應該從紫荊關回京,不應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刺大軍追及。"王振不聽,一意孤行,堅持折向宣府。

  明軍迂回奔走,810日才退到宣府。這時,瓦刺大軍已經追襲而來。英宗急忙派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率兵斷後,以掩護英宗撤退。結果,他們都戰死沙場。英宗又派成國公朱勇等率騎三萬前去阻擊,朱勇等冒險進軍至鷂兒嶺,陷入瓦剌重圍,雖然英勇奮戰,但寡不敵衆,3萬軍隊全部覆沒。

  王振在朱勇率軍阻擊瓦刺之時,加緊撤退。13日,狼狽地逃到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這裏離懷來城僅20裏,隨行的文武官員都主張進入懷來城宿營。可王振以爲1000餘輛輜重軍車沒能到達,害怕自己搜刮來的東西受損失,便不顧英宗和數十萬軍隊的安全,傳令在土木堡宿營。鄺堃一再上章要求英宗先行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同時組織精銳部隊斷後拒敵。王振皆置之不理。沒有辦法,鄺堃單身闖入英宗行殿,請求英宗速行。王振見狀,怒不可遏,罵道:"你這個腐儒,怎麽會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說八道,必死無疑!"即刻命令武土強行把鄺堃拖了出去。

  第二天,英宗想繼續行進,但爲時已晚,瓦刺軍隊已經包圍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勢較高,旁無泉水,南面15裏處有條河流,也被瓦刺軍隊佔領。明朝數十萬軍隊被圍兩天,取不到水喝,渴得嗓子直冒煙。沒有辦法,王振只好讓士兵就地挖井,可挖了二丈多深,也不見一個水滴。士兵們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怨聲載道,罵不絕口,軍心進一步渙散了。

  包圍土木堡的瓦刺軍知道明軍找不到水喝,饑渴難忍,便準備把他們引出堡壘,一舉殲滅。15日,也先派遣使者到明軍處假裝與王振談和,以麻痹明軍。王振見也先派人來談判,喜出望外,便不辨真假,滿口答應,並通過英宗讓曹鼐起草詔書,派兩人去也先軍營談判具體議和事宜。

  也先爲了迷惑明軍,假裝撤退,故意將土木堡南面河水讓出,暗地裏則作好埋伏,只等明軍爭水大亂之機,出兵全殲。王振看到瓦刺軍向後撤退,以爲瓦刺軍真的要議和,遂不加分析,輕易地下令移營就水。饑渴難忍的軍士得令後,一哄而起,紛紛越過戰壕,奔向河邊,軍隊頓時大亂。正在明軍爭相亂跑之機,只聽一聲炮響,瓦刺伏兵四起,喊聲震天,瓦刺兵象潮水般湧了過來。亂作一團的明軍,哪里經得起這樣的衝擊,傾刻之間,全線瓦解。隨著瓦刺騎兵刀劍飛舞,一排排明軍倒了下去,再加上潰退的明軍自相踐踏,不一會兒,死屍就鋪滿了大地。有一些僥倖未死的士兵,很快就成了也先的俘虜。

  兩軍開始交戰,英宗皇帝就在親兵保護下,奮力突圍,可左沖右突,還是沖不出去,身邊的護衛卻越來越少。英宗見大勢已去,心知突圍無望,索性不再突圍,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不一會兒,瓦刺兵沖上來,一個士兵上前要剝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與衆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擁著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賽刊王在盤問英宗時,英宗反問道:"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顔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賽刊王感到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報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軍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認,才知道他就是英宗。

  英宗被俘,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萬分憤怒,他-手抓住王振,一手掄起鐵錘,大喊一聲說:"今天,我要爲天下人誅殺此賊!"說完,他把滿腔仇恨都凝聚在鐵錘之上,對準玉振的腦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連哼叫一聲都沒有來得及,就腦漿四濺,象一灘泥似的倒了下去。王振這個禍國殃民的惡宦,終於落得個罪有應得的可恥下場。

  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明朝50萬軍隊差不多全部被殲,從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將幾乎全部戰死沙場。這一消息傳到北京,百官張惶失措。聚集在殿廷上號啕大哭。後來,皇太后忍住眼淚,命令英宗的弟弟王朱祁鈺監國。都禦使陳鑒等也擦幹眼淚,面奏王,歷數王振之罪,他們滿懷悲憤地說:"王振罪不容誅,死有餘辜。殿下如不即正典刑滅其家族,臣等今日皆死在這裏。"說罷,跪地不起。這時,王振的死黨馬順還爲王振遮護,喝逐群臣。給事中王竑見馬順還在裝腔作勢,怒不可遏,上前一把抓住馬順,拳打腳踢,當場結果了他的性命。憤怒的人們又當場打死了王振的另外兩個死黨宦官毛貴和王長。接著,王下令殺死王振的侄子玉山並族誅王振之党,把馬順的屍首拖到街頭示衆,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處斬,並籍沒王振家產。朝野內外聽到這一消息,才算出了一口悶氣。

  宋朝時寇准勸宋真宗親征契丹,成就了社稷大功,垂名青史。王振導英宗親征瓦剌,卻使得明軍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也遺臭萬年。事雖相似,結果卻相反。土木之變發生在明王朝國力鼎盛時期,卻遭此慘敗,固然是王振專權亂政的原因,卻也暴露了明王朝武備鬆弛的致命缺陷。王振在權力已經達到頂峰、富貴也達到極限後,居然想借立邊功來爲自己樹碑立傳,求得身後名,落得不僅身死,而且族滅的下場。但凡事有弊也會有利,當時英宗年紀不大,如果不是土木之變,王振專權亂政的局面還不知會持續多少年,後來魏忠賢禍亂天下的場面也許就會在英宗年間上演,明王朝會不會就在英宗手中結束,也是很難說的事。五十萬大軍換來王振的死,值與不值真是無法計算。 (本文節選自《活出歷史》一書,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