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1月19日星期四

英雄之死

  胡秋原先生前些時送了柏楊先生一本他的大作,曰「中國英雄傳」,六百一十四頁,厚厚一巨冊,香港亞洲出版社出版。從趙雍先生起,一真介紹到劉永福先生,把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網羅齊全。我們不必翻「正史」啦,僅就此書上所有的英雄,看看他們在百戰之後,其結局如何吧。

  該書介紹的第一位人物,是趙雍先生,梁啓超先生稱他閣下是「黃帝以後中國第一偉人」,胡秋原先生也把他閣下放在卷首,其對趙國和對整個中國貢獻之大,不用說矣。他閣下血戰了二十七年後的結局是啥?結局是被大軍圍困在沙丘宮,和蕭道成先生同一命運,餓得發毛,爬到樹上掏小鳥蛋吃,最後仍免不了活活餓死。

  趙雍先生的下場,我們還可以說因他兒子王八旦之故,但趙國的大將李牧先生,便涉及到問題矣。李牧先生擊敗匈奴,又擊敗東胡,複進滅□襤。十多年間,北方悍敵不敢接近邊境。後來又大敗秦軍,使眼看就要完蛋的趙國,轉危爲安。可是你知道趙國國王怎麽報答他?一霎時翻了尊臉,說他要「反」,李牧先生便只好抹脖子矣。也就在他死後三個月,秦軍長驅直入,把趙國滅亡,也把趙國末代頭目趙遷先生生擒活捉。關鍵就在這裏,寧可亡國,也不饒人。

  李牧先生之後,蒙恬先生對秦國的貢獻,不亞於李牧先生對趙國的貢獻。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出擊匈奴,收復河套,修築長城,作一勞永逸之計。不特此也,他還是一位儒將,我們現在用的毛筆,就是他發明的。可是結局又如何哉?秦政府皇帝下了一道詔書,「賜」他自殺。嗚呼,連「自殺」都得「賜」,不要說人性矣,連狗性都沒有啦。他弟弟蒙毅先生還不肯死,曰:「趙殺李牧而亡,沒有殺忠良而能保國。」這話是千古真理,可是一旦到了政治性冤獄,真理不抵一個屁,而且正因爲你是忠良,有礙他胡搞,他才殺你,亡國不亡國,管你的娘也。

  漢王朝李廣先生,其勇其功,也是世人皆知,公孫昆邪先生曾在皇帝劉徹先生面前流涕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但他過於勇敢,總是身先士卒,與匈奴死戰。萬一陣亡,就可惜矣。」可是無論你多麽勇敢,多麽有功,到頭來不得不援例來一個淒涼歸宿。他被逼自殺時,對其部下曰:「我自束發以來,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現在隨大軍出征,進攻單於,而大將軍把我的軍隊放在遠道,又自己迷路,只好說天意如此,我年已六十,不能去跟刀筆吏對簿法庭。」嗚呼,大將軍者,皇帝的親戚衛青先生也,和李廣先生私人之間有過節,才故意把他派到不宜行軍的東路,教他自生自滅,他自生不了,只好自滅矣。漢王朝另一位大將趙充國先生,史書上有崇高地位。第一次出擊匈奴時,身負重傷,刀箭血口,凡二十幾處。連老帝崽劉徹先生都大爲感動,親自一一察看。到了晚年,更不費一兵一卒,敉平羌亂,建議屯田。他的結局還算差強人意,沒有「自殺」,但他的兒子趙邛先生□自殺啦,而且他閣下也被趕下臺,放逐回鄉。

  耿恭先生,東漢王朝英雄,官也做的不小,進軍西域,被匈奴團團圍住,匈奴派人招降,降了就封侯爵。咦,不要說封侯爵啦,有些將軍,只要表示不究既往,饒他不死,他就陣前起義啦。但耿恭先生□把匈奴使臣拉到城上殺掉,威鎮塞外。可是他的結局又如何哉?結局是皇帝老爺嫌他「言論怨望」,一腳把他踢走,踢走者,免職是也,免職後不久即死。所謂「怨望」,即是發牢騷。嗟夫,再大的功勳都不能發牢騷,二抓牌最恐懼別人發牢騷,蓋發牢騷可能影響他的二抓。耿恭先生還算祖宗有德,有的英雄好漢,還因爲「怨望」而砍掉了尊頭。

  陳湯先生,其功更垂壬古,匈奴單于郅支先生,在天山一帶,組織聯盟,對中國派出的使臣,殺的殺,辱的辱,西域大亂。幸賴陳湯先生排除衆議,和甘延壽先生率軍深入,把郅支先生斬首,西域才再平復。他和甘延壽先生在上皇帝報告中有兩句氣壯山河的話,和他的功勳一樣,同垂千古,那兩句話是:「凡冒犯強大中國者,雖遠必誅。」嗚呼,這種氣魄和這種強大的國力,和今天的情形一較,真使人要大哭一場。可是陳湯先生的結局□是被捕下獄,眼看就要處斬,恰巧西域又出了事,還是敵人幫忙,才把他放出來。不過放出來是暫時的,他最後還是充軍到敦煌,最後雖然死在長安,但一個轟轟烈烈的英雄,已被糟塌夠了矣。

  竇憲先生的官比陳湯先生更大,功也更高,因之,結果也更慘。竇憲先生和他的文助手班固先生,武助手耿秉先生,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記威,從此爲害中國五百年的大敵,算是完了蛋,北單于下落不明,(胡秋原先生考證說,他們西進攻入歐洲大陸。)其他的單於,陸續死的死,降的降,以後再也成不了敵國。然而如此英雄,□在班師回朝後,被「賜」自殺,凡是姓竇的和跟著他做事的人,都遭了殃,真是「論功行戮,爲敵報仇」。班固先生當然也跳不出這圈子,他以六十一歲高齡,被捕入獄,受盡拷掠,竟被活活打死。耿秉先生比較有運氣,他死得較早,在竇憲先生冤死前就死啦,但死後仍不能饒他,本來是封美陽侯的,也被「國除」,國除者,取消了他的「侯爵」者也。

  再下一位,「中國英雄傳」介紹的是班超先生。他的下場總算差強人意,但到了他孫子班始先生便糟啦,被皇帝腰斬,一家大小,殺了個淨光。這屬額外,不必論列。論列的是班超先生的小兒子班勇先生,他以父親的餘威,再定西域,史書稱之爲「三絕三通」。他也屬於運氣好之流,也沒有被「賜」死,而只不過「下獄免」。「下獄」者,關到黑牢,內受苦刑拷打,外受軍法審判。「免」者,不知道是怎麽免法,反正是後來總算出了獄,窩窩囊囊死在家裏。

  漢王朝之前的英雄,已如上述,現在且看看以後的英雄吧。侯君集先生,唐王朝大將也,可是知道他的人很少,因他的結局是「叛變」,一沾叛變,還是不知道爲妙。他在唐初那個混亂時代,大破強敵吐穀渾,最震驚世界的一戰,是擊滅高昌王國。結果他和他的全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被綁到長安城十字街口鬧市,一一處決,血流成河。他臨死時對行刑官曰:「君集豈反者乎?」前已言之,問題不在你反不反,而在你被認爲反不反。

  侯君集先生之後有王方翼先生,不用介紹他的功勳矣,只說一件事就成啦。他從西域還朝,唐高宗李治先生和他面對面討論西域大事,看見他戰袍上有一塊地方汗出如漿,問他怎麽回事,原來是他在熱海苦戰時受傷,箭頭迄今仍在肉內,常有臭汗流出。李治先生親自察看傷口,嗟歎良久。嗟歎良久固嗟歎良久,最後還是把他閣下貶到海南島,以六十三歲的高齡,獄吏押解,壯烈的死在中途,善哉!

  王忠嗣先生是唐王朝中葉邊防第一員上將,從小養在宮中,唐玄宗李隆基先生還很器重他哩。後來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個軍區的司令官「節度使」,佩四顆將印,控制萬裏,逼亡突厥,其功之高,無以復加。按小民們的常情推測,應該有一個好的結局吧。史書上說他閣下的結局是:被徵入朝,入朝後即逮捕下獄,「令三司推訊之」,幾乎綁赴刑場,執行槍決。幸虧他有一個好部下也是好朋友哥舒翰先,當隴右節度使,願以自己的官爵爲他贖罪,皇帝老爺這才高擡貴手。不過放他出來乃表面文章,王忠嗣先生最後還是「暴卒」,仍逃不脫魔掌。

  繼王忠嗣先生之後,另一位大將的結局還要糟。貴閣下知道高仙芝先生乎?這位原籍韓國的將軍,在中國供職,大軍所向,立下無數可歌可泣的汗馬功勞。胡秋原先生特地引出英國政府於不久前派遣的斯坦因先生探險故事。斯坦因先生在帕米爾高原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軍路線後,評論曰:「數目不少的軍隊,行經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在歷史上以此爲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給養,不知道當時如何維持軍隊的供應?即令現代的參謀本部,亦將束手無策。」又歎曰:「中國這一位勇敢的將軍,行軍所經,驚險困難,比起歐洲名將,從漢尼拔,到拿破侖,到蘇伏羅夫,他們之越阿爾卑斯山,真不知超過若干倍。」和他同樣忠勇的,還有封常清先生。封常清先生原是一個可憐的小小職員,高仙芝先生對他一手提拔,封常清先生軍令如山,恩主高仙芝先生乳母的兒子鄭德詮先生,小人得志,狗仗人勢,他立予杖死。高仙芝太太和乳母在門口哭成了淚人兒都沒有用,最後聯合向高仙芝先生告狀,罵封常清先生忘恩負義。如果換了鴨子屎人物,早兇猛跳,高英勇報復了矣。可是高仙芝先生連一句話都沒說,封常清先生也連一句話都沒說。鳴呼,如此英雄豪,結果是啥?二人把守潼關,封先生在外苦戰回營,過來一位宦官老爺,手拿皇帝詔書,把他逮捕斬首,像狗一樣陳□在亂草之上,然後該宦官老爺轉身,對高仙芝先生冷笑曰:「你也有恩命。」立刻把高先生也綁起來處刑。嗚呼,他媽的「恩」,他媽的「命」。

  唐王朝之後,現在該介紹宋王朝啦。中國歷史上,宋王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窩囊,而且畏洋大人如畏老虎,一會自己稱「臣」,一會自己稱「兒」,一會獻金銀,一會獻布帛,啥丟人不要臉的事都做得出來,這種風氣下的英雄豪傑,天老爺注定的要成爲悲劇。第一個被整得慘兮兮的是楊業先生。楊業先生是楊家將的家長,提起來楊家將,真是家喻戶曉,大人小孩都知道,不過傳說中的楊家將頗得皇帝器重,這就完全是小民的想法矣。蓋小民們頭腦簡單,以爲楊氏一門,既如此忠君愛國,又有如此宣赫武功,當頭目的當然要器重啦。咦,中國文化如果有如此靈性,我們不是今天這種局面矣。舉一件小事來瞧瞧底牌吧。史書上說,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先生,和另外一位同姓不同宗的楊嗣先生,二人在羊山鎮(熱河省朝陽縣),埋伏重兵,大敗契丹,你猜宋真宗趙□先生接到捷報後說了些啥?他曰:「楊延昭與楊嗣,都是疏外之臣,而忠勇如,此朝中□一直有忌妒之人,幸我保護他們,才有今日之效。」這種話教人聽啦,實在寒心。楊家將那麽大的汗馬功勞,死的死,亡的亡,結果仍然是「疏外之臣」,疏外者,一輩子都在圈圈外,流再多的血都跳不到圈圈裏也。問題是,即令在圈圈外,仍有「忌妒之人」,努力構陷,不垮不止,不死不休,悲夫。

  楊業先生的結局,看京戲的朋友都知道。他被迫孤軍深入,臨出發時,指著陳家峽穀,老淚縱橫曰:「務請諸君在此設下埋伏,作爲後援,等我轉戰至此之時,即夾擊相救,否則我們只有全軍覆沒矣。」可是等他轉戰至此時,竟然不見一人,不禁大慟,再奮起殺敵,身受十數重傷,最後中箭墮馬,被契丹俘虜。其子楊延玉先生,和淄州刺史王貴先生,血戰而死,孤軍無一生還。楊業先生被俘後,歎曰:「皇帝待我很厚,希望我討賊捍邊,今被奸臣所賣,有何面目求活乎?」絕食三日而死。楊業先生的壯烈事業,千古之下讀之,尚覺熱淚盈眶,他一直到死,都以爲頭目待他很厚,不知道不要說他啦,就是到了他兒子楊延昭先生,大破強敵,仍把他們當作「疏外之臣」也。

  現在我們要談到宗澤先生和岳飛先生啦。宗澤先生死於憂,岳飛先生死於冤,兩位英雄豪傑,民族救星,全被糟塌。宗澤先生爲宋王朝一位名將,據說,金人叫他爲「宗爺爺」,他最後被以趙構先生爲首的現實政治,壓迫得「疽發於背」,臨死時連呼「渡河」「渡河」「渡河」。我想宗澤先生能疽發於背,還算走運,以他個性,在傳統的醬缸裏,如果不死的早,恐怕終有一天,准跟岳飛先生一樣,被罩上一頂帽子,明正了典刑。岳飛先生的忠勇和他的戰功,不用說矣,看正史看不出啥名堂,買本「精忠嶽傳」,一瞧便知。我們不必多表,只表一點的是,宋高宗趙構先生對,他簡直又愛又敬,不要說下的詔書啦,僅趙構先生親筆寫給岳飛先生的信,(醬缸文化稱之爲『禦劄』),就夠印一本厚厚的書。不特此也,趙構先生還寫了「精忠報國」四個字送給他,如果一個人神經正常而又沒有麻瘋的話,一定會認爲岳飛先生有享不盡的名譽和尊榮,怎麽都不會想到,弄到最後,他閣下竟被認爲叛變有據,逮捕下獄。岳飛先生是怎麽死的,誰都不知道,反正是被下獄後,問不出啥結果就死啦,死的不明不白。不但他死,他的兒子岳雲先生跟著被斬草除根,女兒也懷抱銀瓶,投井自盡,家產沒收,一家大小,充軍嶺南。不但岳氏父子父女,就是他的愛將張憲先生,爲抗金名將,被百般苦刑拷打,最後也斬首抄家,另外一位名震寰宇的大將牛臯先生,也被毒死。凡是認爲岳飛先生無罪的,全都是爲叛逆張目,殺的殺,垮的垮,凡是認爲岳飛先生有罪的,就屬忠貞份子,都升了官。岳飛先生之死,千古奇冤,有人歸罪於秦檜先生,秦檜先生固然王八蛋,但如無趙構先生王八蛋於先,他敢王八蛋於後乎?於是有人歸罪於趙構先生,趙構先生固然王八蛋,但一個人如無超人的智慧,他不可能跳出傳統的醬缸文化。所以岳飛先生之死,不僅是千古奇冤,也是醬缸文化最精彩的産品,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中國歷史到了明王朝,大概醬的成份累積得更濃更重,所以英雄豪傑有好下場的,也就更少更稀。凡對事有點思想見解,對國家民族有點貢獻的人,都和岳飛先生一樣,難逃被殺被辱。嗚呼,岳飛先生固是千古奇冤,其實千古奇冤的英雄豪傑,不止他一人也,僅在明王朝,轟轟烈烈,便有三位,曰于謙先生,曰熊廷弼先生,曰袁崇煥先生。于謙先生對國家和對明政府的貢獻,似乎比岳飛先生還要大,前已言之,宋王朝姓趙的皇帝一個比一個窩囊,而明王朝姓朱的皇帝,更等而下之,一個比一個凶頑。張□先生說趙構先生至愚至賤,胡秋原先生說朱由檢先生至愚至惡,其實何止他們兩個鴨子屎乎?宋王朝所有的皇帝沒有一個不至愚至賤,明王朝所有皇帝也沒有一個不至愚至惡。寫到這裏,柏楊先生不禁抓耳搔腮,大樂特樂,蓋老天保佑,沒有教我生到那個時代,真一大幸事也。

  話說明英宗朱祁鎮先生,在土木堡被也先先生活捉之後,明王朝眼看要辦理結束,幸賴于謙先生一力獨支,史冊俱在,不再介紹矣。我們只介紹他的結局,史書上說,他被逮捕時的帽子竟是「意欲謀反」,(「反」即「叛亂」,妙哉,帽也,)既然謀反,當然被殺,被殺還不行,家產沒收,家族充軍。當抄家時,可憐他閣下家裏竟無餘財,只有一個小房子封鎖堅固,好啦,這下子可找到金銀財寶啦,打開一看□全是皇帝老爺賞給他的衣劍之類,真教二抓牌咬碎鋼牙也。於謙先生死後,抗敵最力的大同守將郭登先生也被罩上「作戰不力」,撤職查辦。于謙先生之後,胡秋原先生介紹俞大猷先生,他是以「奸貪」的罪名交付軍法審判的。嗚呼,我老人家又要發明一條定律矣,該定律曰:「英雄豪傑和愛國志士,被轟隆轟隆罩到頭上的帽子,跟他的行爲,一定恰恰相反。」俞大猷先生的忠廉,千秋共知,□頭頂一頂奸貪之帽,真是盛哉盛哉。俞先生之後,有戚繼光先生,提起來戚繼光先生,二十世紀以來,頗受人崇拜,印他的兵法,抄他的語錄,幾乎人人皆知,事實上他也確實是一位英雄。既是英雄矣,按照醬缸定律,就不會有好結果。果然,到了後來,他閣下被免了職,免了職還饒不過他,有形無形的迫害使他承受不住,不到三年,鬱鬱而死。

  不過無論如何,俞戚二位先生都是幸運兒,從容死到自己睡覺的床上,有妻子兒女環繞四周。而下面兩位蓋世英雄,□悲慘的多矣。這是繼嶽飛、於謙二位先生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三位和第四位千古奇冤。熊廷弼先生爲國家立下百年不敗的功勳,然後一頂帽子猛砸到他頭上,慘叫一聲,被捕下獄,拉到柴市口處斬。處斬不算,還「傳首九邊」。把熊先生的頭送到邊境,教將士們瞧瞧,是逼他們反乎?抑教他們瞭解瞭解英雄的必然末路乎?不特此也,熊廷弼先生的妻子因繳不出「贓款」,竟把她的婢女,掀翻在公堂之上,當衆打了四十軍棍。嗚呼,五千年傳統優秀文化竟産生出這種勾當,我們還能說啥?和熊廷弼先生同時遭殃的還有魏大中先生、楊漣先生、左光斗先生、汪文言先生,一併下獄,苦刑拷掠。有的斬首,有的被當堂打死,有的被打得連哼都哼不出來,皇帝還嫌打得輕,下令再打。這就是我們英雄豪傑,愛國志士的離奇遭遇,蒼天。

  中國歷史上,文官之死,最慘的是北魏帝國的崔浩先生。武官之死,最慘的是明王朝的袁崇煥先生。崔浩先生對北魏的貢獻大矣。我們可以說,沒有崔浩先生,就沒有北魏,皇帝也一向以他閣下爲榮。其結局□是,他閣下被裝到木籠裏,送到城南,由十幾個衛士輪流把尿撒到他頭上臉上身上,史書上曰:「呼聲嗷嗷,聞於行路,自宰輔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咦,這是怎麽說法哉?而袁崇煥先生,一身系明王朝的安危,明政府上自皇帝,下至大官小官,狗命都握在他手裏,他如活下去而展其才,他們就有得吃有得穿,有得威風好耍。他如死啦,他們的下場,讀者先生已知道矣,皇帝在煤山伸脖子上吊,大官小官被劉宗敏先生捉住,拷掠金銀。然而袁崇煥先生不但硬是被殺,而且被殺的慘。清軍十萬進攻北京,袁崇煥先生入衛,兩日一夜,急行軍一百五十公里,稍微有點知識的都會想到他至少有功無過,如果柏楊先生說他的結局是殺啦,准有正人君子說我造謠生事。一口唾沫唾到我尊臉上。然而他不但硬是被殺,而且還是被剮。剮者,學院派稱之爲「磔」,就是把他綁到刑場,由劊子手活活剝皮。我們雖沒有目睹當時慘景,但三百年後的今天,每一思及,眼前仍浮出一幅絞心的圖畫,一位愛國的英雄志士兼大軍統帥,竟被脫光衣服,赤身露體,綁到刑場上,任憑千萬看熱鬧的人唾駡,(在醬缸文化中孕育出來的小民,見了這種場面,非唾駡不可),然後被劊子手用剃刀活活把皮剝下。人皮不但比豬皮要薄得多,而且即令是豬皮,死後剝之尚好剝,生前剝之,也難剝的很也。剝皮時,先把袁崇煥先生的頭髮剃光,在頭頂輕輕一刀,只割開頭皮,而不傷肉,然後用一點鹽或一點水銀揉進去,才可慢慢剝之。剝的時候,只流清水,不流鮮血。袁崇煥先生被剝了幾天,史書上沒有交代,依普通情形,要剝三天,三天之內死啦,劊子手即被剝作抵。袁崇煥先生剝了皮還不算,剝皮之後,還要一塊一塊把肉割下來。嗚呼,袁先生在剝皮剝到第二天時,還可以吃一點東西,但一旦進入割肉,便一刀下去一聲哀號矣,按規矩要割三百六十刀,也就說,要割下三百六十塊肉才准死,否則就割劊子手的肉。三百六十刀下來,已白骨磷磷,只有心臟和胸脯保留,雙目碌碌亂轉,用以證明他尚不死,但已喊不出聲音矣。

  被胡秋原先生□爲「愚惡」的朱由檢先生,真是集天下之愚和天下之惡於一身,柏楊先生將來定寫一部「亡國之君列傳」,對歷朝末代頭目,研究研究,朱由檢先生當占重要篇幅,他如此殘酷地殺了袁崇煥先生,真是吃糞人物。可是,有趣的事也就出在他身上。有一天他對宰相周廷儒先生歎曰:「安得嶽飛者用之。」真混他十八代祖宗的蛋,一個袁崇煥先生已經殺得如此之慘,再冒出來岳飛先生,他豈不又得動歪腦筋用苦刑乎?他閣下臨上吊時曰:「我非亡國之君。」更是一個「至死不悟」的典型。我建議弄個他閣下的泥像,送到博物館展覽,以垂戒千古,不知有沒有人同意也。

  以上所討論的,全是胡秋原先生「中國英雄傳」上人物,故到此爲止,如果依著「正史」順序,像老母雞吃豌豆,一個一個的啄,真得寫一本書矣。如果再包括內戰時的大英雄,大忠臣,恐怕更使人臉沒地方放。若韓信先生,夷三族,若彭越先生,□首被剁成碎肉蒸成小籠包子大家吃,若方孝孺先生,夷十族,若鐵鉉先生,兒子爲奴,妻子女兒被指定的一批專人輪奸,所生之女又立即發往教坊爲妓。悲夫,不再寫矣,寫下去一輩子都寫不完,而且心如刀割,也寫不下去矣。我們常看見標語說:「法古今完人」,不知道「完人」指的是誰?如果指的是聖人,中國聖人活著的時候,無不可憐兮兮,如果指的是英雄,中國英雄又幾乎全是「叛逆」,真是教人□徨無依也。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他們的聖人也好,英雄也好,如果都不能有好下場,這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准有毛病。有某一種文化,才有某一種政治;有某一種政治,才有某一種氣質。美國前任總統甘乃迪先生就職時,請他的詩人朋友佛洛斯特先生爲他朗誦詩篇「全心的贈與」;佛先生身故後,甘先生在紀念佛先生圖書館的破土典禮上,說了兩句話,曰:「權力使人腐化,詩使人淨化。」這兩句話是人們常說的,但出自一位總統之口,其意義便更可敬更崇。高有人說二十世紀是美國世紀,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國世紀便過去啦,成了中國世啦,這話聽了教人舒服舒服,但我敢和你賭一塊錢,僅憑甘乃迪先生說這兩句話,可看出美國人靈性之高,活力之強,青春氣息之咄咄逼人,二十一世紀包管仍是美國世紀。中國一朝不從醬缸裏跳出來,所有的精力便只好用之以殺人才,防反叛,別的啥都不能談,更別說什麽世紀矣。

                            作者:信陵君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