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6年1月20日星期五

多爾袞

明朝崇禎十七年(清朝順治元年,西元1644),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農民軍攻進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在這以前不久,雄踞東北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率領大軍攻打寧遠(今遼寧興城),明朝守將袁崇煥頑強守禦,屢次打敗爬城進攻的後金軍,努爾哈赤又氣又恨,指揮後金兵在城牆根部鑿洞,準備破牆入城。袁崇煥發覺後,命令用西洋運來的火炮轟擊。努爾哈赤被炮彈炸傷,只好命令全軍退走。同年七月,努爾哈赤創傷復發,去清河湯泉療養。八月,傷勢轉重,乘船回盛京。途中,他知道即將逝世,通知大妃納喇氏來迎。八月庚戌日,因傷勢惡化,歿於途中的璦雞堡(今瀋陽市南)

  第二天(西元1626年八月辛亥日),皇太極在諸貝勒和大臣的推舉下稱汗。第二年,改年號爲“天聰”,改女真族名爲滿洲族(辛亥革命後通稱滿族)。西元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明朝時稱瀋陽)稱帝,改國號爲“清”。年號爲“崇德”。

  皇太極一生勤於政事,勇於戰陣,諸多軍國大事,事必親躬。由於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嚴重損傷了健康,積勞成疾。西元1643年八月九日晚上十時,在瀋陽皇宮清甯宮東暖閣寢宮的南炕上端坐時突發心臟病而死。皇太極死後,大權落在多爾袞手裏。

  多爾袞是後金(清朝的前身)的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努爾哈赤一共有十五個兒子,他臨終的時候,曾經指定他最疼愛和器重的十四子多爾袞作繼承人。可那時多爾袞才十五歲,年紀太小。八子皇太極依仗自己掌握後金八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勢力強大,奪得了繼承權。

  現在皇太極死了,多爾袞正值年富力強,手下又掌握著努爾哈赤的精兵部隊正白旗和鑲白鑲。他當然願意按著當年努爾哈赤的遺言,接著當皇帝。可是,滿族人受到中原封建文化的影響,文臣武將大多主張子承父業,想立皇太極的兒子當皇帝。多爾袞很聰明,爲避免內部發生衝突,就放棄了當皇帝的想法,在皇太極的兒子中挑出一個年幼的——六歲的福臨,立爲皇帝。他自己當攝政王,大權獨攬,掌管朝政。福臨即位後,建年號爲順治。清朝習慣用年號稱呼皇帝,所以歷史上稱他爲順治皇帝。

  多爾袞和那些簡單魯莽的滿族權貴不同,他有勇有謀,深知將來要奪取內地,和漢族人打交道,光靠打家劫舍的武力不行,還要依靠熟悉中原風土人情的漢族謀士。

  多爾袞當了攝政王不到兩個月,就發生了豫親王多鐸陰謀搶奪漢族大學士範文程妻子的事情。多鐸是多爾袞的同胞弟弟,他們的生母納喇氏大妃,是努爾哈赤生前最寵愛的妃子,被皇太極等貝勒強行逼迫爲努爾哈赤殉葬,用弓弦活活勒死了,所以多爾袞非常痛恨皇太極。母親死時,小弟多鐸才只有五歲,一直依附在多爾袞身邊,一直到長大成人。因此,平日最受多爾袞的疼愛。

  多鐸見範文程的妻子非常漂亮,動了邪念,想搶佔她,經常派人到範文程家周圍觀察動靜,弄得範家日夜擔憂,恐慌不安。多爾袞聽到這件事,十分生氣,馬上派人把多鐸叫來,當著滿朝王公貴族和文臣武將的面嚴厲斥責了他,命令他上交二千兩白銀和十五個牛錄的兵力(一牛錄爲三百人)作爲懲罰。

  平時受到滿族權貴欺淩的漢族大臣見攝政王不避親貴,重重處罰了多鐸,從心底裏釋去疑慮和怨憤,從此更竭力爲清朝出謀劃策了。範文程當即上書朝廷,分析關內的形勢,請求嚴申軍紀,籠絡人心,進兵中原,同農民軍爭奪天下。多爾袞覺得有理,便拿定主意,率領軍隊向通往中原的門戶山海關出發了。

  清軍剛走到半路上,忽然迎來了兩個明朝裝束的人,自稱是把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官吳三桂派來請兵的。

  原來,李自成率農民軍進入北京後,就接管了明朝的權利。他親自召見將官和耆老,又派人到黃河流域各地去建立地方政權,甚至準備開科取士,籌備即位典禮了。在財政賦稅方面,農民實行“三年免征”。這樣,百姓固然受益,可是,維持軍隊和政府的龐大開支,就要靠沒收明朝內帑(音:躺:國庫裏的錢財)和對官僚勳戚追贓。大將劉宗敏和李過主持“北餉鎮撫司”,把明朝三品以上的官員,一律發往各營追贓助餉,不服者就拷打上刑,對四品以下的官員則讓他們自動捐銀助餉,然後授職錄用。本來,大多數官僚地主雖然心裏勉強,但是還以爲是一般的改朝換代,只要恭順,便可保住功名富貴。不料,小官要捐銀,大官要追贓,於是,官僚地主階級都懷著瘋狂的仇恨,轉爲與農民軍對抗了。李自成等領導人,因爲勝利也被沖昏了頭腦,幾乎忘記了東北關外還有虎視耽耽的清軍。在一些農民官兵中,貪圖錢財追求享樂的思想也有所滋生,嚴重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

  這時候,明朝甯遠總兵吳三桂態度的轉變,就越發舉足輕重了。吳三桂出身官僚豪門,手下兵將驍悍,素爲明朝以爲北方屏障。農民軍逼近北京的時候,崇禎帝飛檄命他入衛,可他卻走一走,停一停,遲緩觀望,擁兵自重。北京陷落後,吳三桂又徑直退回山海關去了。

  李自成進京後,也看到吳三桂的重要作用,就命人帶著四萬兩犒師銀和他父親吳襄的勸降信,許諾父子封侯,勸他投降。吳三桂接到信後,以爲從此可以躋身新貴,就決計投降。帶著兵馬入京朝見李自成。不料走到半路上,府中的大總管來邊關報信,說他父親吳襄被索餉二十萬兩,又說他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奪了去,還說農民軍放火燒了他家的宅院。吳三桂一聽,肺都要氣炸了,馬上翻臉變卦,返回了山海關。爲了報私仇,他派人去見多爾袞,請求合兵攻打農民軍。

  多爾袞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馬上寫信給吳三桂,答應出兵,並告訴他降清可以封王。吳三桂果然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不肯歸順農民軍,便親自率軍到山海關,征討吳三桂。

  順治年間(西元1644)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和吳三桂約好,雙方進行決戰。那天一開始,農民軍以威武的氣勢把吳三桂的人馬包圍起來,占了上風。然而,早就埋伏好的清軍突然掩殺過來。農民軍猝不及防,亂了陣腳,敗下陣來。李自成這才知道吳三桂已經投降了清朝,要引著清軍入關了。

  李自成連夜返回京城。他深知敵我力量對比對農民軍不利,決定退出京城,做長期抗清的準備。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稱帝,國號大順。第二天早晨就率領軍隊撤出北京,退回他的發祥地陝西去了。兩天以後,清軍浩浩蕩蕩地開到了北京城下。

  北京城裏的明朝文官武將聽到消息,連忙出城迎接。他們走出離城門五裏地以外,跪在大道兩旁,不顧千軍萬馬揚起的塵土,不住地磕著響頭。多爾袞命令明朝官員在前面帶路,從朝陽門經正陽門進入皇宮。進城之後,多爾袞在武英殿升座。他看了一眼那些恭恭敬敬的明朝官員,說:“我,我們大清軍是仁義之師,這次進關殺賊,是爲了替你們報君父之仇。”說罷,他又對身邊的清朝王公大臣們說:“傳我的命令,諸將進城,不許闖入民宅,對百姓要秋毫不犯,違令者嚴加懲辦!”過了幾天,多爾袞又裝模作樣地爲崇禎皇帝發喪,表示自己不會跟明朝的官僚地主們爲敵。

  消息傳開,那些爲逃避農民軍躲到城外的地主和官僚們,也都高高興興地回到家裏,按滿族人的習慣剃了頭髮,留起辮子,迎接清軍。

  多爾袞實現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多年的夙願,佔領北京。他決定立刻遷都北京。可是有不少滿族官員留戀東北故土,反對遷都。

  有一天,他們又在朝堂上發生了爭論,一些大臣對多爾袞說:“王爺,不如留軍隊在這裏駐守,大軍還是班師凱旋吧!”多爾袞沈吟片刻,嚴肅地說:“先皇(指皇太極)在世時曾經說過,如果得到北京,馬上遷都,以圖進取,況且現在人心未定,不可輕易放棄北京。”幾天以後,奉命回去接小皇帝的使者拿著多爾袞的親筆信上路了。

  這一年十月,順治皇帝從盛京來到北京。多爾袞用小皇帝的名義發佈詔書,宣佈以北京爲首都。從此,清朝從偏居東北的小朝廷,成爲統治全國的大清帝國。多爾袞爲這件事立了大功,被封爲叔父攝政王。當時在一些少數民族中,有兄長死後嫂嫂嫁給小叔的習俗。順治皇帝的母親孝莊皇太后爲了討好多爾袞,鞏固兒子的皇位,也按這個習俗,和多爾袞結了婚。於是,多爾袞又被封爲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當了皇父攝政王,權力更大了。國家大事,他也不和別人商量,有時就在家裏獨自裁決。就連皇帝的玉璽,都被他搬到自己家裏去了。

  多爾袞雖然很有謀略,但是他那滿族貴族的積習很難改變。他到北京以後仍然像滿族入關前那樣強行圈佔土地,分配給王公貴族和八旗兵丁。北京附近方圓五百里的地方,全都被圈佔。圈地官吏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被趕走,不但田産房屋被霸佔,就連鍋碗瓢勺也不許帶走。清朝官吏在北京附近先後圈地三次,共霸佔土地十四萬七千頃(一頃等於一百畝)。除了圈地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叫“投充”,就是強迫漢族百姓投靠到滿族權貴門下,爲他們當牛做馬,耕地服役。後來,因爲“投充”的人常常逃亡,清朝又頒佈了“逃人法”,規定誰要窩藏逃亡的人,就要對誰處以重刑。

  圈地投充逃人法很不得人心。可是,只要有人在朝廷上稍微表示不滿,多爾袞就大發雷霆,惡狠狠地說:“今後,凡是有人敢爲‘圈地’、‘投充’、‘逃人法’上奏疏的,一律從重治罪!”

  過了幾年,順治皇帝漸漸懂事了,對多爾袞獨斷專行越來越不滿。順治七年(西元1650),多爾袞病死了,十四歲的順治皇帝開始執政。第二年,他下令沒收多爾袞的財産,免去他的爵位,把依附他的王公大臣全部貶職、革職或者處死。隨後,順治皇帝又將多爾袞掌握的正白旗收歸自己名下。從此,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都由皇帝自己管轄,稱爲上三旗。清朝的皇權也一步步的加強起來了。(本文節選自《皇朝秘史》一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