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搜尋結果

Translate

2009年5月29日星期五

散文

散文,四大文學體裁之一,一種自由的、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我們通常所說的散文是狹義的散文,主要是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其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



中國的散文

先秦散文

目前可知中國最早的散文集,是《尚書》,專記言辭;而最早的一篇散文,應屬《尚書‧商書》中的〈盤庚〉。歷史學者一致認為這是殷商可靠的文獻。盤庚相傳是商朝的中興君主,他曾經遷都到殷地去,卻遭到臣民的反對,因此作了三次演講,說明必須遷都的原因。〈盤庚〉三篇,就是這些演講的紀錄。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散文的發展因而突飛猛進。著名的諸子散文有記錄孔子言行的《論語》、記載老子思想的《老子》、以及許多重要思想家自己撰寫的,如《墨子》《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荀子》等等;而《左傳》、《國語》、《戰國策》的出現,為中國敘事文學樹立楷模


漢代散文

漢代最有影響力的散文,當屬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緊接著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兩者交相輝映,構成中國史書的最佳典範。其他政論性的散文有王充的《論衡》、仲長統昌言》、劉邵人物誌》、桓寬鹽鐵論》等。


唐宋散文

主條目:唐宋散文

針對六朝駢文的奢華風氣,唐代韓愈柳宗元開始號召古文運動,力圖以清新的散文,取代厚重的駢文,因此易寫、易讀的散文在唐詩盛行的年間,也漸漸風行起來。

追隨韓愈的腳步,宋代的散文更是廣泛被寫作,以歐陽修三蘇蘇洵及其兒子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為先導者。其六人加上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並稱「唐宋古文八大家」,在中國散文的寫作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明代散文

明代八股取士的政治特色,使當時的一些知識份子產生對八股文的反動,以前後七子為首的文學集團,主張擬古、復古,強調「文必漢,詩必盛唐」。一時之間,對秦漢散文模擬的風氣大盛。然而一味地抄襲、模擬,終究不是良好的創作心態,產生的作品價值有限。因此,公安派竟陵派等反對模擬風氣的小品文出現,倒是為明代的散文,注入了一股新的氣息。

唐宋散文從此歷元入明,有唐順之王慎中等知名作家反對復古,主張師法唐宋文體。


現代散文

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的現代散文吸收了西方的思潮,被魯迅等作家推廣之後,成為與詩歌小說戲曲並列的文學主流。散文易讀、易寫的特性,使這種文體被運用得極廣。學生的作文,也幾乎都是用散文的形式表達,可說是人人懂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

熱門文章